器材:博冠70900 EM9
信达SC8 HEQ5PRO
SPC900NC
QHY5
60JDS
目镜:ED3.8mm
ED9mm
TMB6mm
PL12.5
PL25
从小到大,我总是希望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倒不是说自己有多么的爱好天文,只是美丽、神秘的星空一直让我神往。终于在今年一月份,购入了我的第一台真正的天文望远镜,博冠70900。没有极轴镜、没有电跟、没有GOTO(那时甚至不知道这些名词的意思) ,就是这样一支简单甚至能用“单薄”来形容的入门镜,却能让我在冰冷刺骨的晚上忘我的观赏美丽的星空……
那个时侯的木星,就像夕阳,随着夜的来临,渐渐的沉没在西方的天际。还记得第一次通过望远镜看到木星的情景,兴奋的把老妈、女朋友都叫来看了一遍。看过之后遭到了她们一致的鄙视。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可看的。因为在70900原配的K9和K20目镜里,木星只是一个大黄点带着四个小黄点,小到只有一粒芝麻那么大,只能隐约的感觉到所谓的“条纹”。无论我怎么努力,始终都是这样的情景。其实要玩好入门镜还真的挺不容易。轻风一阵都能让镜子随风起舞,更别说微调赤经赤纬了。由于入门折射一般都是长焦距,视野相对较小,轻微的动作都足够让你观测的目标逃出视野。想起刚入门时一个同好对我说的话:能玩好入门镜,你就已经是天文器材的高手了。的确,想玩好简单的入门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在这里提个EM9赤道仪的小小的不足:赤经和赤纬的微调杆太长了,在镜子指向特定角度的时候,调节很不方便。
在坛子里逛的久了,我也不可避免的坠入了器材的深渊。终于在今年5月份,购入了信达SC8+HEQ5 PRO一套,随后购入了SPC900NC。说来惭愧,用这套设备观测、拍摄木星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我觉得,一次换镜的过程,就是一次知识积累的过程。
下面简单谈谈这套设备观测和摄影的体会吧,和同好们共享。
首先是器材的平衡。由于C8的重量较重,赤经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赤道仪GOTO时指向的精度、摄影时跟踪的精度等问题,更关系到赤道仪的使用寿命。曾经我就因为主镜和重锤之间的不平衡弄得赤道仪齿轮吱吱作响,心疼到现在。
这套设备看像木星这样的大行星真的非常的震撼。在原配的PL25目镜里,木星条纹、红斑和木星的卫星非常的明亮、锐利、清晰。然而因为太亮的缘故,其他小的细节并不能观测的到。颜色就和用天望观测月亮时的颜色一样,黄通通的,和通过拍摄叠加后展现给大家的有很大的不同。用ED3.8和ED9.5观看,虽然大了一些,表面细节多了一些,但是锐度明显下降,不再那么清晰。我想,这大概是施卡这类折反镜固有的特性吧。
C8调焦的问题是一个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不过目视对焦相对于摄影来说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苛刻。可以通过观测木星的卫星来调焦,这会比用木星本身来调焦快速、准确的多。摄影时对焦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来通过电脑屏幕你无法获得一个清晰的、锐度很高的影像,不管怎么调,木星总是在相对清楚和比较清楚之间徘徊;二来在那么高的倍数下,只要动调焦旋钮木星就会在电脑屏幕上抖的厉害。特别是加巴罗的时候,尤为明显。我觉得要解决这类施卡镜的调焦问题,还是用鱼骨对焦版来调焦比较好,方便、快速、关键是省钱!通过织女星把焦点调好,再将镜子对准木星,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对焦情况。对于许多刚接触行星摄影的同好来说(其实我也是刚接触),总会觉得拍出好看的木星很难,其实我觉得并没有那么难,只要调焦能够调好,摄像头的设置是正确的,就已经成功90%了。调焦的问题可以用鱼骨对焦板解决。摄像头的设置也很简单,我的做法是先把摄像头设置里的选项先选择自动,等到木星到屏幕视野中央的时候再换成手动调节,多试试,总能成功的。
以上就是我这几次观测、拍摄木星的一点点体会,希望高手们别笑话,也希望能够对像我一样的新人同好能够有所帮助。我和你们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学习。让我们共同享受这片星空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共同进步!
照片就用上次观测照的照片吧,以后会为大家多多奉献好看的木星照片的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