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银河核心发现最有说服力的暗物质粒子证据

  [复制链接]
orangemilk 发表于 2010-1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络版10月27日消息,美国宇宙学家们声称,利用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他们已经在银河核心处发现关于暗物质粒子的最有说服力证据,并推测相撞而毁灭的暗物质粒子比质子重约8倍到9倍。
  暗物质一直被认为并不能为肉眼和现时的探测设备直接发现。它们在宇宙中纵横交错编织了一张巨大而看不见的网,被认为是促成星系、恒星和行星产生的原因,影响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成分和结构都是一团迷雾,人们已经发现的两种暗物质是中微子和黑洞,但它们对暗物质总量的贡献非常微小,剩下的很大一部分由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构成,如果两个暗物质粒子碰撞在一起,它们会在湮灭对方的同时释放出伽马射线。
  而这种代表毁灭的射线,对于2008年升空的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来说,却是探明暗物质粒子踪迹的信号。费米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宇宙学家丹·霍普表示,两年多时间里,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主要扫描了银河系的高能活跃区,即暗物质最倾向聚集之地,传回地球的数据中,已含有蛛丝马迹——暗物质粒子碰撞毁灭的死亡信号。
  该区域具体位于银河系核心处一个直径100光年的范围内,推测暗物质密度可能是银河边缘的10万倍。霍普和他的团队认为,此处相撞的暗物质粒子比质子重约8倍到9倍,比先前推测的暗物质粒子质量要轻,亦可能因为暗物质粒子的质量范围并不是一个保持不变的值。
  霍普表示,除了暗物质以外,研究人员也考虑过其他天文学物质来源,然而据已掌握的知识,用其他物质还无法恰如其分地解释该现象。
  该断言还没得到其他科学家的充分审查,但报告参阅者已表示会对该成果进行密切讨论。没参与到这项研究的费米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霍根·克雷格认为,这项研究是他所知道的第一个通过简单粒子模型,将少量与暗物质有关的证据“拼图”在一起的研究,尽管此时它还未被证明,但已足以令人兴奋到拔足追随它的脚步。
diy1980 发表于 2010-11-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暗物质,是重要研究项目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idor028 发表于 2010-1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11-6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10-11-6 23:25 编辑

楼主,你的信息来源呢?请尽快补充到顶楼的最开始处。
另外要说明一点,中微子和黑洞都不是暗物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冷月无声777 发表于 2010-11-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联通
学习长知识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伴月星辰 发表于 2010-11-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南海区 联通

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一些星体演化到一定阶段,温度降得很低,已经不能再输出任何可以观测的电磁信号,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这样的星体就会表现为暗物质。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还有另一类暗物质,它的构成成分是一些带中性的有静止质量的稳定粒子。这类粒子组成的星体或星际物质,不会放出或吸收电磁信号。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inter06 发表于 2010-11-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很期待暗物质和暗能量方面的研究有重大突破,这条消息目前看还算不上重大突破
感谢分享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verpool 发表于 2010-11-1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内华达大学
标题叫“最有说服力”,其实我觉得很没有说服力。他们的论文在这里
http://arxiv.org/abs/1010.2752

他们自己的标题也没有那么吓人
Dark Matter Annihilation in The Galactic Center As Seen by the Fermi Gamma Ray Space Telescope

银河系中心的辐射是非常复杂的,且不说他们这个分析有没有问题(有人在质疑他们对数据的分析,特别是在银心附近很小角度范围内时,Fermi的空间分辨角已经大于他们所声称的存在暗物质信号的范围),即便是存在还没有被理解的信号,也很可能来自各种复杂的天体物理过程的贡献,这一点很难区分清楚。

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在赌博呵呵。Fermi合作组在这个问题上就要谨慎很多,不会轻易以合作组的名义发布还没有充分搞清楚的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12 收起 理由
gohomeman1 + 12 来源+说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11-1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话说费米γ射线空间望远镜的分辨率是多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愚石 发表于 2010-11-1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我也有相同的看法。
只能用蛛丝马迹来形容。当然,也许其他人的论证比他们更加的虚无飘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verpool 发表于 2010-11-1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华盛顿州–金–柯克兰 Clearwire_US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liverpool 于 2010-11-10 13:34 编辑

回复 9# gohomeman1

空间分辨率和能量相关,大体上在100MeV时为3.5度,1GeV时0.6-0.7度,见附图(ApJ, 2009, 697, 1071)。
angular.jpg

能量分辨率也随着能量变化,大体上在5%-20%之间。
energy.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11-1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12# liverpool

3.5平方度?那是一个相当大的天区(满月~1平方度)啊,这么说空间望远镜在高能探测领域的精度还很低?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verpool 发表于 2010-11-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乔治亚州–富尔顿–亚特兰大 Cox
回复 13# gohomeman1

是3.5度,而且还是半径,面积的话三四十平方度了。高能的测量确实跟光学,X射线等都没法比。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11-1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14# liverpool

啊,这么大!那我更搞不懂了,雨燕是怎么确定那些GRB方向的啊,按理说它只能看见一个大概方向,怎么对应点源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orangemilk 发表于 2010-11-1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回复 3# cidor028


    现在太阳能利用率很低呀,才到35%-40%左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orangemilk 发表于 2010-11-1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回复 4# gohomeman1


   这个是我的疏忽,是从我国科技网站消息上看到的,不过忘记网址了,下次看到了一定发过来,之后的文章O(∩_∩)O~保证有链接,O(∩_∩)O~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3 收起 理由
gohomeman1 + 3 鼓励性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verpool 发表于 2010-11-1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乔治亚州–富尔顿–亚特兰大 Cox
回复 14# gohomeman1

雨燕上面有好几个探测器,其中做监测的那个仪器(貌似叫BAT)角分辨也很差,但是一旦它监测到了GRB,另外的探测器马上转过去观测,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6 收起 理由
gohomeman1 + 6 说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15 14:38 , Processed in 0.13135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