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 1.理想观测条件:指天空非常晴朗,大气透明度非常好,天空完全黑暗,没有任何人为的光污染,没有月亮时的观测条件。 2.星等:表征星星亮度的一个量。我们把理想观测条件下正常人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定义为6等星。星越亮,这个数字就越小。比如北极星是2等星,天狼星(全天最亮的恒星)是-1.4等星(你没有看错,是负数星等和小数星等)。星等每差1等,亮度相差2.512倍,这样1等星就比6等星亮100倍(2.512的5次方)。 3.目视极限星等:表征观测条件好坏的一个量,指你在所处的观测条件下肉眼能看到的最暗星的星等。理想观测条件下的目视极限星等为6等,观测条件越差这个数字越小。在一个大晴夜没有月亮时,偏远的农村目视极限星等能接近6等,城市近郊目视极限星等大约4-5等,小城市中大约3-4等,而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一般就只有2等甚至更小。 4.极大和爆发:所有流星雨都不是只在某个时刻才能看到的,而往往是连续好几天甚至一个月都能观测。但是大多数时候流量都很小,只在一个相对很小的时间段里才会有大量的流星雨出现,这时我们称之为该流星雨的极大;而爆发主要是针对一些周期性流星雨而言的,它们在大多数年份里,就算极大时流量也很小,但在某几年却有可能出现流量特别高的极大,这就是爆发。 5.流星雨的辐射点:流星雨看起来都是从天空中同一个点发射出来的,这个点就叫做辐射点。其实这是因为透视造成的。流星雨时所有流星体的运动方向都是平行的,但就像我们站在铁路上往远方看两条铁轨交汇于一点一样,看起来这些流星体就好像从一个点发出来往四面八方而去。反过来,判断一颗流星是不是该流星群内的,只需看其反向延长线过不过那个辐射点。 6.ZHR:表征流星雨大小的一个量,指在理想观测条件下,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头顶正上方时,每小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如果目视极限星等到不了6.5等,或者辐射点不在头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都会减少。一般ZHR小于10时,单纯目视观测基本觉察不到该流星雨的存在。 7.流星雨的命名:我们一般用流星雨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或附近比较明亮的星名来命名这个流星群,例如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就位于狮子座中。 8.象限仪座:象限仪座(Quadrans Muralis)位在武仙座右脚、牧夫座左手和天龙座之间,并不是现代88个星座之一。公元1795年时,前苏联的La Lande和他的侄子Michel Le Francais使用“象限仪”这种仪器进行一系列恒星观测时,自创了这个名词,不过,这个名词并不被现代天文学承认,所以只能拿来当作“俗称”。1922年,它和其他一些星座一起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从拥挤的星空中排除,从而确定了今天国际上通行的88个星座。而象限仪座这个名字却通过其著名的流星雨保留了下来。 8.r值:r所代表的就是同一流星群内亮流星数目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流星群的r值为3,那么某一星等的流星数量就是比它亮一个星等的流星的3倍。r值越小,亮流星所占比例也就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