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类观测史上最大最重黑洞被确认

  [复制链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大家可能不明白,为何重元素这么重要呢?
那是因为,只有氢、氦的气体极难形成气体对流,对光压也很不敏感,因此会导致长期、持续的吸积,最后形成质量极大的恒星;而重元素形成的原子、分子和尘埃可被光压推动,对流形成后,外层气体也被加热了,最后吸积只能在赤道继续,接着更大的光压会导致吸积中断。

大家想想,为何氢、氦对光压不敏感呢?因为光压的本质就是光子和电子的相互作用。下一句自己去想吧,全部说了就没有思考的乐趣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超越光速 发表于 2011-1-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1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中等质量黑洞绝对不是由超大质量恒星形成的黑洞形成的,不然这个等级的黑洞就太容易找到了。
目前这个类型的黑洞发现的数量是0,不是代表没有,而是极其的稀少,有也是恒星级黑洞合并的结果。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22# 超越光速

球状星团这些的,我实在不懂啊,以前也不太关注的。关键是观测证据缺乏。那些由超级星团转化而来的球状星团,中心肯定存在恒星级黑洞,在100亿年中发生过黑洞合并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球状星团中心恒星密度过高,可能研究存在困难,也可能是我以前一直不关注,所有了解得很少。论坛中不知道谁是研究球状星团的专业工作者?

像那类坍缩的超新星,大概前身星50%的质量最后都会变成黑洞;而普通超新星,10倍太阳质量的最后可能都不会形成中子星而是白矮星,你可以看出比例是多大了吧。去年不是有个研究,27个太阳质量的WR星,最后都是形成了中子星。
至于Ia SN和PTSN,显然最后没有残骸留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超越光速 发表于 2011-1-1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1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黑洞,钱德拉官网有许多内容,有时间和兴趣的,请自己去研究吧。我前面说的那些,基本都可以找到,有许多形象化视频,很容易理解的。
http://chandra.harvard.edu/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超越光速 发表于 2011-1-1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1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25# 超越光速

关于质量损失,希望我没有记错(无法保证正确性,不要当做主流观点看哦):
基于对星系核吸积盘的研究,黑洞的转换效率为30%:100个原始质量进入外视界,60个最后进入黑洞,10个从喷流逃逸,但携带的能量相当于30个质量(最后~40个质量)
注意,吸积盘中会定期出现磁场风,把整个吸积盘都吹散到星系中(这句话是有严格观测证据的),所以实际的质量吸收显然<50%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18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27# 超越光速

就是那一颗,最后的过程原先的PDF中没说啊。PDF中说的是:超级星团中存在中子星(95%可信);星团中有一对双星,其中的明亮子星是WR星,质量为27倍太阳质量(误差约10%),还没有发生超新星爆发;超级星团的恒星几乎都同时形成。
所以,中子星的前身星在主序星阶段,质量可能超过50个太阳质量,这样的恒星最后竟然形成了中子星而不是黑洞,很可能后期发生过质量转移。但是,它显然比那颗子星质量大,因为27倍的都还没爆发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inter06 发表于 2011-1-1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进来学习黑洞知识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ova520 发表于 2011-1-1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学习学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伴月星辰 发表于 2011-1-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联通
尽管我们看不到黑洞,但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力来观测或猜测到它的存在。利用黑洞产生的以下效应便可以实现此目的:
•根据围绕黑洞飞行或正被旋入核心的天体估算出的质量
•引力透镜效应
•放射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lice 发表于 2011-1-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回复 8# sonic5188


    绝对支持 不然这么巨大质量的黑洞哪里来这么大的质量恒星来坍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景云 发表于 2011-1-1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uba 发表于 2011-1-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中移铁通
真是好大一个洞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lkopq 发表于 2011-1-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莱芜区 联通/钢城区莱钢集团
还有更大的在后面啊——————可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2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黑洞驱动的超新星,看这个帖子和图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28662-1-1.htm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8 11:41 , Processed in 0.05919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