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观察摄影版发起了摄影大奖赛,声势超过了上一次,我自己也寄予厚望,但没想到办到第三期就匆匆宣布停止,很有些意外。为此做了些反思,感到两次摄影赛,在定位、功能、节奏、组织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斟酌。有些不成熟的意见:
首先在定位上,应着眼于鼓励、提升论坛天文观测摄影水平。与一般杂志不同,网络论坛原本就具备自由发帖、展示作品的功能,而发表的帖子又有高亮、推荐、精华之类的评定。可以在此基础上,定期选出一定数量的好贴进行评选。将大赛与正常发帖结合起来,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否则,一方面正常发帖,一方面又要参赛,有点顾此失彼的感觉。
其次在功能上,可区分深空、行慧星、星野、活动设施等不同专题,鼓励不同题材的发展,而不应厚此薄彼。从国外的天为摄影看,不同类型都有佳作,也都有献身者和成功者;但不同专题的可比性不大,还是区分开来较好。
再次在节奏上,每月组织一次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这样也难于产生精品,可考虑改为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在已经发表的帖子基础上评选,参赛者、组织者都不会太吃力。另外,观察摄影版集中精力一个比赛就可以了,同时办两个容易互相影响,会员也不知所措。
第四在组织上,广开言路、广范评选是对的,有利于交流促进;同时,不妨加强一些组织引导,发挥专家团的导向作用。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可能会办得更有活力、更有特色。对参与评选的作品,要求按照规定格式提供或补齐拍摄参数,否则不予入选或降低等级,用政策导向促进交流。每季度或半年将获奖作品公布,是一次很好的精品展示,对提升论坛的影响也很有意义!!
牧夫天文论坛是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科普网络,组织天文大奖赛是一种历史的责任。作为全国性的网站,组织活动、出台政策都应更加慎重,三思而后行;出现问题没有关系,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提高,而不要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建议对前两次的活动做认真研究思考,也可发动会员广泛征求意见,下决心把符合自身特点的大奖赛组织起来;通过大奖赛扩大发展一批稳定的会员,使其成为牧夫论坛的中坚、天文科普的骨干。
以上仅供参考,目的是希望论坛办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