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没有童鞋对天文感兴趣想考研呢

[复制链接]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11-4-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如果你是做天文专业的话,我想你的这个观点会很快被自己否认掉的。天文是一个国际合作性很强的学科,远不是只是埋头苦干就能出成果的。说不得不好听的,现在有很多数据可以直接从国际虚拟天文台获取,数据质量要比国内这些镜子得到的要强。人才培养的模式现在就是在国内做一定基础,然后送出去培养,最后的结果要么是留在国外的团队,要么就是回国。
中国自己的是没有技术可以完全独立建设先进望远镜的,所以现在都是在跟欧洲(第七框架计划)等等下,寻求合作机会。憋了十几年,终于把十几年前在国际上吹的反射施密特做出来了,就不说镜片不是自己做的,观测环境不甚理想以外,整个系统到现在还不是每天毛病不断,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为什么那么多天文研究生都想出去呢?国外一所学院所拥有的观测条件就比国内要强,这里还仅仅讨论的是光学镜子的口径,而且学术的氛围也比国内要好,这种环境下成长远比闭门造车要强。对于在3楼的回复,本身就是一个笑语,意思是这样写能吸引更多的调剂生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高兴他们进行XOSS的超新星搜寻,现在上报需要报光谱数据,国内有台能给爱好者拍光谱么?一个十几等星的光谱不是拍深空那么简单,需要的设备口径,露光时间都远远超出爱好者的设备水平。做出的发现,还是请国际友人给帮忙拍的(如果别人不上报光谱,一样无法获得确认)。这个就是国情,这个就是现实……你没法改变大环境,只能去改变自己。国内能干暗星光谱拍摄的镜子极其有限,那个所谓的高效率镜子,现在就是修修补补阶段,不说你突然能否插队进去,就算插进去了,什么时候能拿到,也是二话。

btw,我的博客虽然有每天分享天文书籍(从科普到专业类的),不知道阁下是不是说我呢?但是我本身不是干天文这行,分享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天文是怎么回事儿吧!论天文科普书籍质量,国内的书籍质量怎么样就不用多说了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17# xiongyulei


    以前一直潜水呢,最近关注考研的事,所以看到的,然后找了些资料,让人很无语的说......不过高古美的羊群没见到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16# yuansoul


    ╮(╯▽╰)╭,国内重视工科类研究,国外重视基础学科研究~所以好些学数学或物理的都说要想做出成绩就得出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18# xiongyulei


    确实,做为爱好者,随自己的爱好想怎么弄都行,不过要是想做研究,得从基础抓起,杨振宁他们能在国外做出成绩也是跟国内扎实的基础学习分不开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20# 成都巽风


    国家战略决定的......美国每年的工学硕士都在减少,中国是飞速增长.......社会需求决定了教育方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20# 成都巽风


    确实如此,搞研究和搞爱好是不一样的.......整天对着那些数据,除非是发自内心的喜好,可以达到痴迷的程度,不然一般所谓的爱好也会却步的。虽然俺对天文感兴趣,但还没到可以让自己为之付出一生和奋斗一生的程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106411 发表于 2011-4-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教育网/浙江大学
本来我是报了北京的国家天文台的,面试也过了,后来还是没去,读我的工科去了,哎,人这一辈子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11-4-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回复 21# 成都巽风

我一直都说搞光学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恪守本位去做,都不会太差。撇开天文,其实国内现在的研究硬件环境也没有风兄说的那样严重,过去我也拜访过很多国家研究所,也看过相应的研究成果。那里面用到的设备都很不错。当然我这人也不喜欢信口开河,弄些无稽之谈。

wss.jpg

天文台方面我也打过交道,不算很深,高美古的镜子的使用率在行内很多人说不算高,更多研究员选择用 昆明天文台 的。

过去国内大镜子多半是做过几十年工艺的师傅施工的,很多人学历文化不是很高,做出来的成像都还是可以的;而设计这块的人往往都是研究所的教授。

现在人做的不过是对一个半世纪前的人的一些“精细化”工作,主要体现在材料改进、电气改进等配合性工程上。

说起来惭愧,说真的对 风兄 我还真没太关注,您的博客我也没有留心看过;所以那话肯定不是针对你的。

还是那句话,对于建设不是妄自菲薄地评论,脚踏实地去积累比较好,这个年代 缺乏 的是试验精神,以及社会切身对这种精神的支持。

有些企业搞钢铁、农业的基金都会想着法去跟房地产沾边,在我身边见得太多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27# 106411


    是啊,咱上有老,下暂时还没小,很多时候是在替周围的人考虑问题......话说各种物价又涨了~再涨涨房子都住不起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凯撒独行 发表于 2011-4-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联通
回复 28# xiongyulei


    这位帅锅说呢很实在,也不是针对任何人,而是说做学问的态度~没法,咱长的就不像搞学术的......淡泊名利呢搞一辈子研究自问自己是做不到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11-4-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回复 30# 凯撒独行

论坛上大家说话有理有据当然是最好的,我这人也不喜欢妄自菲薄,当然自己也有那个倾向,如果有的地方,以后大家提醒。

话说回来,从我感性认识上国内的研究数据方面倒是差国外几档,我之前参与设计过一个商业版星图,发现自己在国内要找点参考都太难。

当然了,我期待 Creative China 的口号不要成为一种空谈和深度山寨。

吃饭不要钱,我是不想了,至少上厕所能够免费就最好了,当然有纸巾附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iongyulei 发表于 2011-4-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回复 20# 成都巽风


    说的很实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11-4-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回复  成都巽风

我一直都说搞光学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恪守本位去做,都不会太差。撇开天文,其实国内现 ...
xiongyulei 发表于 2011-4-1 18:23


如果你没有关注过国内天文光学前沿,是看不到差距的,而且目前国内能做的最高表面精度的设备在成都。中国在光学方面的建树并不多,很多研究都是基于理论和实验方面,而不是生产实际产品方面。就拿主流的自适应跟主动光学而言,国内做这方面的研究的很多,不过到现在,大部分还是实验产品(像波前探测器这些都是买进口的)。光学加工原理的确不神秘,主动抛光,应力抛光,柔性抛光等等,你可以在论文库里找到一堆,但为什么就不能用作实际生产呢?古典抛光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打个比方,216要做到1/40,用古典方式可能要两年,而用现代技术,一年以内都足够做出来精度高得多主镜。高端光学加工设备对中国是技术封锁的,成都那台都不是很光明正大进来的,国内院所大部分高端科研设备,也并不是直接采购来的,有人专门做这类生意的。有些东西你不去看到差距,就会被越抛越远。高美古的镜子虽然在口径上是国内最大,但是并不能代表高水平。光学方面要探讨的东西就多了,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至于所谓的精细化方面研讨,这个在大镜面上是必然的,国外现在主镜都做到F2之内,国内在同口径上能做么?不论是材料,加工手段上,都依然跟不上。我有很多朋友在国台和天光所,这方面了解可能比你深入一些。对于现在的研究而言,拼的就是那么微小的差距。国内的确有项目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这类项目是很少的。btw,任何大型望远镜从构思到立项、设计、试验镜,正式制作大镜,一般至少都是十几年的历程,任何国家都差不多。另外,只有古典工艺靠的是技师经验,而对于现代光学加工(抛去镜胚成型这类体力活)而言,大部分都是光学实验室的产物,这些人一般构成都是教授、博士和研究生。新的工艺,依靠的是检测仪器,计算机模型,什么部位要去除多少原子厚度,都由计算机完成了。中国现在努力的想加入国际上很多在研的项目,一来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观测时间,二来也是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太多,但是最缺的是真相,很多人是不敢面对真相的。就好像论坛现在里的某些品牌已经神话得过头了……大部分人却看不到真相一样。国内业余望远镜质量不高,并不是人不踏踏实实去做,有人愿意踏实做么?有。但是作为公司,要考虑压缩成本,作为刚毕业的冷加工的中专生或者大学生,你让别人计件算工资,别人还会重视质量么?民企不是军工厂,可以不计成本的来做冷加工。至于在其它领域,很多并非自己原始研发的东西,都是鼓吹自有知识产权的东西太多了。

对于科研硬件研究条件,不同的学科及院所差距是很大的,有钱的项目组跟没钱的项目组差距更大。对于追求高精度的天文而言,这个差距,其实真的很大。

好了,就此打住,貌似又歪楼了!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国内做这个东西,目前就是这么个环境,这个不是一个小人物能改变的。做项目要不到经费,那就没办法,有经费的项目又未必一定出得了成绩。相对硬件的落后,加上人祸,真要靠这些理论学科吃饭的话,出国无疑是一个良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qsh 发表于 2011-4-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和平区 联通
有腰子可炒.
就看那"思想政治理论",我是考不上;就是考上了,要在国内待不下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11-4-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天文方面不知道美国给的全奖多不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ufeisf 发表于 2011-4-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联通/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工科类别业,一直在搞工程,貌似与天文研究生无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585822 发表于 2011-4-2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只能做为爱好者,职业还是算了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道无极 发表于 2011-4-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回复 12# 凯撒独行


感谢LZ的宝贵资料!嗯,原来云南有这么一个大型天文研究基地,算是长见识了

我一直以来都以天文学和宇宙学作为我的第一志愿!目前都还在考研(硕士)。希望将来报考博士时,能够进入天文的相关领域。

另外,我也想知道目前中国的天文学发展如何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道无极 发表于 2011-4-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本帖最后由 天道无极 于 2011-4-3 22:40 编辑

说实在的,工科类的学科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和一个国家的高速发展有关!诚然,国家的发展确实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做后盾,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基础科学的研究。在中国,很多科学技术都是舶来品。比如,像英特尔这种高科技的产业,它们来到咱们亚洲国家设厂,同时也把这些科技产品和技术带过来。在英特尔的总部,它们有一群科学家家,或者它们也会通过和它们本国的一些大学合作研究开发新的技术和制作工艺,所以它们一直都执半导体领域的牛耳,这就是基础和技术两方面都并重和结合的结果。反观我们只知道培养一大群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工程师,就算有再多这些人,我们都永远追不上西方国家的。就想LZ所说的,国外一般都很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这就是它们事事都领先我们的原因。因为它们知道这些才是推动科学,乃至于整个国家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或者也可以叫做国家竞争力!而这些都是我们一直以来弃如蔽履的东西。所以,一直都有人说中国可以出的了一批工程师,但却出不了大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ufeisf 发表于 2011-4-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联通/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唉,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8 01:44 , Processed in 0.05978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