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说说气候

  [复制链接]
lxf136939 发表于 2011-4-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三门峡市 中移铁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气候的变化,在天文上有个很明显的规律,却没有听人说过。我只能说个概念,具体的数字我就无能为力了。


简单地说,热更热、冷更冷是气候变化的规律。

为什么热更热,因为太阳型恒星在现阶段的温度变化是不断上升的。 未标题-1.jpg

这个图选自《天文物理学前沿》一书。

如图所示,恒星温度变化A—B阶段的上升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量的增加,地球接受光照面的温度应该是会增加的。正像一个网友所说,为什么辐射增加了30%而温度没有增加。我认为是地球向外的辐射也在增加,因为太阳系在冷却,银河系也在冷却,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气温在降低地球向外的辐射在增加。这就是冷更冷的原因。地球向外增加的辐射正好抵消了太阳向地球增加的辐射,从而保持了地球环境的稳定。这个平衡是地球的偶然,还是星系变化的必然,什么时候这种平衡会打破,才是人类面临气候问题的关键。现阶段热更热,冷更冷应该是气候变化的特点。

未标题-1.jpg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4-1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4-15 14:29 编辑

太阳辐射增强而地球温度基本没有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绿色植物出现后光合作用大量固碳,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尤其是二氧化碳的降得很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11-4-1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华数宽带
地球一会冷一会热。
这样的历史不知重演了多少回?

现在处于间冰期,暂时还会越来越热。
但5000年后,或许又到了下一个冰期,到时候沧海桑田,世界又将大变样。
也不知现代人类能否活到那么久?别被自己的高度文明毁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4-1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特别说明:
楼主关于地球温度保持平衡的看法仅是他的个人观点,而且远远不是主流观点。

具体原因本身就值得好好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要说明的是,生物圈和大气圈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至于地球内核热量的改变起了多少作用,一般认为不是关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丫闯星空 发表于 2011-4-1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联通
嘿嘿 没怎么仔细看 路过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4-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复旦大学教育网
冰期和间冰的交错应该和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也有关系吧,比如米兰科维奇周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xf136939 发表于 2011-4-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三门峡市 中移铁通
回复 4# gohomeman1


   
坛主说话太含蓄只是为了说明“关于地球温度保持平衡的看法仅是我的个人观点,而且远远不是主流
”还是有其它的意思,冰期和间冰期的说法我不太认同。光和作用占太阳辐射的百分之几我不知道,它能影响地球的大气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4-2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7# lxf136939

能,而且是很明显的改变。最初的地球大气是明显还原性的,现在是明显的氧化性的。有了光合作用后,大气中的CO2含量是大幅度下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4-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复旦大学教育网
回复 8# gohomeman1


    CO2还是氧化性大气,更早的还原性大气是CH4和NH3为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3 收起 理由
gohomeman1 + 3 感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4-22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 9# gliese581

是我没说清,后面那句其实是要说明光合作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说得过于简略了。
一开始的地球大气中,除了你说的甲烷、氨等,还有很多CO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4-2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4-22 12:07 编辑

不要争了,看看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和地下的煤,

他们的总质量加起来几乎等于原始地球大气中的碳含量。 当然海洋、岩石也吸收不少二氧化碳。 一开始原始地球的甲烷和氨,因为后期重轰炸期和大量火山活动带来的水蒸汽分解形成的氧(氢气散逸)的氧化作用,几乎都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金星、火星上的二氧化碳过多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所以地球与金星的道理完全不同皆因为地球上有生命,特别是绿色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可谓是一大奇迹,能够主动的改变星球整体的化学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4-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回复 11# sonic5188


    氮气的来源是不是主要也是生源性的,由细菌氧化氨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4-2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4-22 20:34 编辑

回复 12# gliese581


    有两个重要反应,在原始地球环境中发生,     闪电催化:N[sub]2[/sub]+O[sub]2[/sub]=2NO,NO+NH[sub]3[/sub]--N[sub]2[/sub]+H[sub]2[/sub]O     由于闪电催化机会非常多,氧气早期由水蒸气分解而来,后期由绿色植物产生。由于氮气比一氧化氮更加稳定,     所以环境中只要有少量氮气存在,这个连锁反应就会持续进行,几亿年就可能使地球从氨大气变为氮大气。     植物的固氮作用是后期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最主要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xf136939 发表于 2011-4-2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中移铁通
从地球表层土壤的钙化层来看,地球大气中的CO2多少可能存在反复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xf136939 发表于 2011-5-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中移铁通
开始我以为这个问题太简单,是不是值得说。现在看来真值得说,你们这些够得上说话的大专家们,还真的得认真考虑一下我的这个说法。只要太阳的辐射增加,地球的对外的辐射增加,这热更热冷更冷的趋势一定存在。认清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认清地球对外的辐射。我认为地球上大量水的存在才是不同火星的根本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xf136939 发表于 2011-6-1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三门峡市 中移铁通
谁能说说,为什么上一个生物周期一定是间冰期,而不是无冰期。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从宇宙爆炸 的高温星系,到现在的状态,中间应该有一个无冰期的生物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11-6-1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华数宽带



    我觉得你可能把“间冰期”这个名词搞混了。

二个冰期之间的一段时间,就是“无冰期”啊,正因为是二个冰期之间的日子,我们才叫它“间冰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3 收起 理由
gohomeman1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6-1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因为太阳辐射增加而使地球变得不宜居,这还需要10亿年,足够生命两次完成从寒武纪到现在的演化了。所以不用担心这点。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要能够在这个千年稳定发展下去,然后我们终将进入恒星级文明时代,太阳辐射变强已经不足虑了,要考虑的是辐射量不够的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6-16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回复 18# gohomeman1


    要不了10亿年。2亿年以后超级盘古大陆再次形成,陆地将有70%的面积变成沙漠,平均气温上升10度,25公斤以上的生物都将灭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6-16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6-16 18:13 编辑

考虑到人类文明现状能否长期维持,目前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小冰期。
也就是米兰科维奇循环中的25800年轴向进动、41000年转轴倾角、96000年黄道进动
三个周期循环共振的小冰期。我们距离上次小冰期结束已经12000多年了,那次冰期里海平面比现在低200米,当时中国和日本是连起来的,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全年覆盖1000米厚的冰层和现在的南极一样很可能有一次小冰期即将在数千年内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