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小学语文课本写“林阴道” 出版方称没错(图)

[复制链接]
yuansoul 发表于 2011-5-2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很多字改来改去的,要不XXX这么多人干啥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dwf 发表于 2011-5-2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电信/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2500 发表于 2011-5-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kongfu 发表于 2011-5-24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新版的小学语文有不少与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什么笔顺等都有很大不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林荫道”与“林阴道”之辩何时休?

高福生

    前几天,故宫一个别字“撼”原应为“捍”,让全国人民热烈地讨论了一把。近日,一苏州网友在其博客上称,“林阴道”一词赫然出现在他正读小学一年级女儿的教科书104页“识字”中,把他这个做家长的吓了一跳。(5月22日《扬子晚报》)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 ... ontent_22827061.htm

    如同上面那位家长一样,当笔者看到“林阴道”三个字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字印错了。因为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老师教的是“林荫道”而不是“林阴道”。这么多年来,绝大多数的人也认同“林荫道”一词,电脑输入法中的词组输入也是“林荫道”,在写作中使用“林荫道”已约定俗成、根深蒂固。

    “林荫道”变为“林阴道”,真是出版社搞错了吗?否也。出版方告知,使用该字的依据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出版),其第829页有这样的解释:林阴道:两旁有树木荫蔽的道路,也叫林阴路,“阴”不要误写作“荫”;当地一位语文老师也证实,自从语文书从人教版换成苏教版后,她15年里一直教的都是“林阴道”。

    “林阴道”PK“林荫道”,笔者选择后者。一是在小孩都知道“阴道”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推广使用“林阴道”确实有点不雅;二是“荫”字容易使人联想到树木,“林荫道”的表意功能十分形象;三是“林荫道”一词传承已久,自秦汉就出现了,地名有柳荫街,戏曲有《槐荫记》,成语有“绿树成荫”……

    最近几年,有关“林荫道”与“林阴道”之辩就一直没断续过,令家长和孩子莫衷一是,尴尬横生。目前看来,即使出版社没错,现在的老师也没教错,国家语委也应该正视民间的质疑之声,在“林阴道”与“林荫道”的PK中,该重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还“林荫道”源远流长的本色面目。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甘清介:现代汉语不宜使用“林阴道”

2011-05-23 08:01 来源: 荆楚网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把“林荫道”改为“林阴道”,出版方说这样改没有错。(5月22日扬子晚报)
 
 错还是不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从古汉语通假字的角度来看,出版方这样说是对的,因为在古汉语中“阴”通“荫”。如果从编写当代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角度来看,出版社错的相当厉害。

  古文中有通假字现象,那是古人在写作时粗心大意出现了错别字,或是某一个字当时还没有创制出来,古人便要读音字形大致相同的另一个字来代替一下,留给以后的人再帮他改一下。因此在古汉语中把“林荫道”写成“林阴道”是被允许的。当代人如果谁想用古文进行写作,他把“林荫道”写成“林阴道”也未尝不可。但是当代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还没有向学生讲授古文的任务,如果把一些古文通假字生硬塞给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很不适当的,起码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  林荫道”因其意思确定无疑,已取得了现代汉语词汇的资格并被广泛使用,永远不必用“林阴道”去代替它,想代替也代不了。“林荫道”指的是“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林阴道”按现代汉语去理解绝对表达不出这个意思来。当代习惯上有“树阴”这个说法,指树木下面不见阳光的地方,却没有“林阴”这一说法。人们承认“树阴下站着一位小学课本编辑”这样的说法合乎规范,但也认为“林阴下站着一位小学课本编辑”这样的说法显得半文不白。在“林荫道中行驶着一辆汽车” 的句子中,谁都能准确说出汽车的方位;但在“林阴道中行驶着一辆汽车”一句中,读者无法准确说出汽车的方位,因为“林阴道”歧义太大,可以有多种理解。用不规范甚至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去代替规范的意思确定无疑的词汇,实在是一件蠢事。
 
 使用现代汉语进行交流的人们已习惯使用“林荫道”,现在要他们使用“林阴道”,无异于习惯盖棉被睡觉的人改为盖石板来睡觉。此类不合规范的词汇一多,势必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一大推语言垃圾也会导致表意明确的现代汉语变成乱七八糟的语言。指导人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专家学者们能不慎之又慎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甘清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林荫道”变“林阴道”:不是错而是乱

2011年05月24日 00:08 来源:华西都市报

■新语

□张敬伟(江苏公务员)

前几天,故宫一个错字,让全国人民热烈讨论了一把。近日,一苏州网友称,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赫然写着“林阴道”一词,而他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5月22日《扬子晚报》)

对此,笔者在7年前就和儿子的语文老师掰扯过。因为生于70年代以前的人,“林荫道”是语文教材的标准写法。但是,由“荫”改“阴”是有据可查的——一是“荫”字本是异读词,1985年12月国家语委推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了避免读音上的混淆,读“第一声”的“荫”字就改成了“阴”。

此外,“荫”改“阴”也并非仅因为读音,1998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也将“林荫大道”改成“林阴大道”。这本字典,是根据1997年国家语委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就此而言,“林荫道”写成“林阴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此,“林荫道”变“林阴道”最大的问题不是“错”而是“乱”。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语文课本里的字词读音就改来改去,显然是混乱不堪。中国语言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字,经过时空的沉淀,其变化痕迹才符合逻辑。但是,从“林荫道”到“林阴道”,还不到20年,这样的字型和读音的更改,让人无可适从。首先是父母辅导孩子时会误认为教材出错,这篇新闻就是由此产生的;其次是教师们难纾心结困惑,虽然他们会按教材去教,但其学生时代所学并非如此,教起来也不那么有底气;其三是孩子们会困惑不已,他们可能会把20年前教材和文学作品中的“林荫道”当成错别字。

困惑多了,弥漫到社会层面,也就形成了语言认知和解读的错乱。这种文化错乱,将造成更大范围的语言乱解和文字滥用,譬如“精彩”、“精采”不分;“装潢”误写为“装璜”,“好像”和“好象”乱了套,“唏嘘”和“欷歔”让人扼腕,“腊梅”和“蜡梅”错位,“叠加”和“迭加”重叠……如果加上信息时代的娱乐热词,网络中的时髦新词,汉语读音、修辞,俨然成为娱乐化恶搞的大酱缸。文化是可以多元的,语言文字当然也可以与时俱进,但对于诸多异读词、歧义词,要么百花齐放,要么统而为一。不管是“林荫道”还是“林阴道”,只要统一了,写进教材里,还是要以教材为准。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江苏课本15年来错将“林阴”代“林荫”

2011-05-25 图书交易网 投稿 订阅



  来源:出版之门  


  继故宫博物院日前让国人“大开眼界” 的错字锦旗后,近日,江苏苏州有家长发现女儿所采用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课本,把“林荫道”错写成“林阴道”。家长把疑似错处于博客上曝光,引起关注。有媒体到该学生就读的苏州新区狮山实验小学了解,语文科教师陆菊敏表示,教授语文17年,其中15年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当中的“林阴道”从未改过。

  惟出版社坚持没错,并指国家语委早于1997年推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随后语文出版社根据该文件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均已将“林荫大道”、“树荫”均改为“林阴大道”和“树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林荫”改“林阴”咋让人说三道四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2011年05月24日08:45

据《扬子晚报》报道,近日,一网友博客上称,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令其着实吓了一跳。“因为明显与我们老师长期教我们的区别大啊。”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出现混淆,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首先明确,教材无错。因为早在1997年,国家语委推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随后1998年1月,语文出版社据此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其中就将“林荫大道”、“树荫”,全部改为“林阴大道”和“树阴”。

  “荫”字去“草”从1997年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对此番“风”吹“草”动,公众何以依然吃惊?“荫”字简化后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固然是一方面,同时,公众对此番改动的不予认可,应更为关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对此番改动,也感觉大可不必。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才毕业,给学生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为避学生将“绿杨荫里白沙堤”中“荫”字写错,常以“说文解字”方式,强调无“草”不成“荫”,效果也很不错。后来“规范手册”问世,教材中“荫”字也改头换面。

  “为求一字稳,拈断数根须”,讲的是古人“推敲”之功,“锤炼”之力。其间态度之庄重,下笔之严谨,可见一斑。那么,作为肩负规范汉字使用,保证汉语言文字纯洁、纯正的专家学者们,在对汉字进行“除草”加工时,是否也需三思而后行?张兰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为汉字牺牲我们 还是为我们牺牲汉字?

2011年05月23日05:3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有家长和专家认为应该写作“林荫道”,但出版社方则称,语文教材是根据国家语委出台的语言标准规范来编写的,没错。

  记得鲁迅先生有一个广受“诟病”的观点:汉字拉丁化。他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这观点虽然偏激,却为我们揭露了一个事实:中国人太喜欢在文字上下功夫了。往往,我们在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争论上面牺牲了我们自己。

  汉语由于各种原因变化太大,非但是盛唐的人听不懂战国时期人的话,就是现今中国人穿越到明清也会变成聋子。记得在中学教书时,我最讨厌看到类似“空穴来风”这样的词语出现,就连权威的词典也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比较而言,“林荫道”与“林阴道”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实,汉语最讲究约定俗成,习惯就好了。现今既然“神马”这样的词语都可以出现,我们何不从“林荫道”与“林阴道”中选择一个、抛弃一个,省得以后打笔墨官司。天天这样打,民众伤不起,小学生更伤不起。□姜伯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语言文字更改要多听公众意见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11年05月23日03:17

近日,一位苏州网友在博客上称,自己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到“林阴道”一词时,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教材编写者解释称,“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早在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就推出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其中明确规定,树荫和林荫道应作“树阴”和“ 林阴道”。由此可见,苏教版课本取“阴”弃“荫”,绝不是自作主张。但是,时光荏苒几近26载,“林荫道”这一词目,依然顽强地活跃于报章杂志书籍中,这固然与相关部门重制定轻推广相关,而对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路线的偏离,显然也是重要成因。

  文字使用久了,不啻人际交往,也会日久生情。对“林荫大道”而言,带草字头的“荫”,比起光秃秃的“阴”,具有更强大的直观性和表意性,也一直是约定俗成的用法,这就难怪公众对“林阴道”莫名惊诧。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还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做了变动之后,学生再写“林荫道”就要判错。这有点类似于“唯一”和“惟一”。答案唯一性,很多时候成了学生创造力的“杀手”。由此得到的教训是,词目变动必须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样的过程也等于做宣传,一旦获得通过,对后期的推广大有助益。林荣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林阴道是一条远离文化的不归道

2011年05月24日 04:42
来源:红网

近日,有苏州网友发现自己打小就熟知的“林荫道”,在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却写作“林阴道”,无奈之下,他通过博客表达了极大的质疑。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林阴道之大行其道,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不过,不同时代的人在此类汉字上接受的正是不同的“规范”,用隔代人的眼光看林阴道,难免感觉怪怪的。看来,汉字方面的代沟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真实存在。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出现的文字简化运动,一直是一个让人诟病的话题。多少个轮回的文字改革虽然已经步履蹒跚地过去了,但是其负面效应尚未全部消化。如今最大的误会莫过于,同为炎黄子孙,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华人所使用的繁体文字与我们的简体字干脆就形同陌路互不相认了。而与此同时,汉字在简化的过程中,又将许多音义不同的汉字进行了简单化的归并处理,使汉字从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以降,历经数千年砥砺淘汰炼字造句所形成的文化生态链条,要么产生紊乱,要么戛然而止。

历史传承、文化源流的人为中断,所带来的另一大误会是,汉字的符号性、硬性规定之类粗暴地取代了其历史合理性和文化源流。

林阴道,大概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例子。有关方面的解释说,这个新词已经使用了15年。说实话,对于究竟为什么要这样使用,从相关解释中我除了看到了强调所谓规范之外,根本就看不到有什么文化原理在焉。所谓规范是指,1997年国家语委推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随后1998年1月语文出版社根据这个文件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其中就将“林荫大道”、“树荫”全部改为“林阴大道”和“树阴”。

规范尽管如此,但是我还是无比怀念林荫道。在这方面,倒是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先生的说法比较令人信服。曹先生以为:应该用“林荫道”。一是林荫道被《现代汉语词典》列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条,这说明林荫道的使用社会频率高于林阴道,词汇的使用频率堪作第一参考标准。二是据文化传承而言,“林荫道”自秦汉就出现了,而“林阴道”在唐宋时才出现。三是从构词理句来看,“林荫道”有形象的遮盖的意思,而“林阴道”却过多地倾向背阳,显然前者更加能形象表达出意思。

从文化的源流上阐释,汉字才会有意思,才会生动起来,才能构建真正的规范,这大约也是训诂学的基本原理。而如果抛弃汉字文化本身,所谓规范即便有也会慢慢失守。现在不会读不会写汉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而闹出令“夜鬼哭笑不得”的笑话更是屡见不鲜。前不久看一则报道说,呆板与发呆,原本意义和读音都不同,但鉴于太多的人只知道DAI这个音,所以现在干脆约定俗成都DAI了。长此以往,恐怕汉字真要走上一条假守规范真没文化的不归道了。

[作者:严辉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5-2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语言文字重在约定俗称

2011年05月23日10:24  来源:南海网  作者:林荣耀

文/林荣耀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出现词目“林阴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质疑。教材编写者表示,“林荫道”是异读词,国家语委做了修改。(5月22日《扬子晚报》)

  早在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就推出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其中明确规定,树荫和林荫道应作“树阴”和“林阴道”。基于此,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做了改动。可见苏教版课本取“阴”弃“荫”,绝不是空穴来风和自作主张。家长和教师之所以提出质疑,主要是世代相传的习惯用法,一经突兀改动,难免生发巨大的不适感乃至失落感。毫无疑问,文字使用久了,不啻人际交往,也会日久生情。

语言文字与自然科学大为不同,虽说也要讲究自圆其说,但是主导因素恐怕还是约定俗成。语言文字的首要功能在于人际交流,彼此认同是基础条件,否则就难免全民“对牛弹琴”的僵局。在基础教育覆盖率明显偏低的年代,应当说,文字的变动只能由少数人主导;到了公众文化水准大幅提升的当今,就不宜沿袭相关部门“闭门造车”的做法。时光荏苒几近26载,“林荫道”这一词目,依然顽强地活跃于报章杂志书籍中,这固然或与相关部门重制定轻推广相关,而对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路线的偏离,显然也是重要成因。

  “群众”对“林阴道”不买账,还有技术层面的缘故。国家语委修改“林荫道”词目,为的是避免混淆,因为“荫”字有第一声和第四声两个读音,读第四声时意为隐蔽、封赏等,比如“荫庇”、“封妻荫子”。问题是,类似的异读且异义的字,于现行文字中大量存在,即使要追求语言文字的纯洁性,也绝不等于更做不到单音单义,否则形同对传统文化的大面积颠覆,其后果自然不堪设想。对“林荫大道”而言,带草字头的“荫”,比起光秃秃的“阴”,具有更强大的直观性和表意性;继承传统格局,“荫”字做两种解释,是语义丰富基础上的语言魅力,学习和使用的负担也并不为之陡增。应当承认,国家语委不过是为了不致混淆的目的,让更重要的表意性做了屈从,这样的抉择或有避重就轻之嫌。

  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还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做了变动之后,学生再写“林荫道”就要判错。这有点类似于“唯一”和“惟一”,事实上,即使认为“林阴道”并不差,那也未必不可以并行不悖。答案唯一性,很多时候成了学生创造性的“杀手”。

  由此得到的教训是,词目变动的动议形成以后,理应面向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样的过程也等于做了广泛宣传,一旦获得通过,对后期的推广大有助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ahaku719 发表于 2011-5-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宝山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yf1997 发表于 2011-5-2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联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481813210 发表于 2011-5-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ouww 发表于 2011-5-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联通
那些把林荫道改成林阴道的人,是人吗?!死去得了。::002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12 17:46 , Processed in 0.0751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