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加子 于 2011-5-31 23:58 编辑
5月28号这天,广东地区受台风外围影响下,天气很好,我们深圳天文同好决定去从化阿婆绿山上享受观星盛宴。一路上驱车大概4个多小时来到半山腰上的阿婆绿。山上的空气异常清新,一出了车门,我们同好都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那久违的星辰,灿烂的银河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帘。 在农庄吃完饭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中的设备架设在小溪旁观测拍摄。 首先,我先报下的设备 赤道仪:HEQ5pro 主镜:AT65EDQ 导星设备:60JDS+导星目镜+人肉 滤镜:巴德UHC-S 星云滤镜 终端:EOS400D(低通滤镜改BCF) 刚开始我就准备球状星团M13这个目标,可是拍到一半我发现我的镜子,赤道仪都湿身了!阿婆绿虽然环境不错,但是湿度却很大,视宁度也欠佳,所以深空是不太适合的。但没办法,既然已经来了,我就不得不用鹿皮纸擦镜子,好心疼啊。
NGC7000北美 星云是我最喜欢的星云了,呵呵,下面都是ISO800拍的6张360秒叠加
M8 泻湖星云6张360S叠加
鹰爪星云M16这个由于水雾关系,只拍了两张就草草收场了,而且也拉线了。
球状星团M13 5张360S叠加
冬天的玫瑰星云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现在我来张夏日玫瑰 M20 三叶星云,5张360S叠加
M27 哑铃星云,4张360S叠加
M17欧米伽星云,6张360S叠加
最后把市区拍摄的M44鬼星团也上传吧
这些都是我的处女作,望同好多多支持下哈~! 花絮:话说我们同好群里真是卧虎藏龙啊,有APO大毒枭“文采”,他那个180APO真的超级给力,再配合TV的大手雷,那个目视真的“爽”字了得。特别是那个M13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高倍下,M13里里外外那星点完全分解,还有那个M27,苹果核的形状也十分明显。陪同我们的还有行星大侠“仓鼠爱葵鼠”,不过他这次有些东西忘带了所以早早收场了,最后我要感谢深圳同好们给了我如此珍贵的机会来这观星,还有搭载我的老徐,呵呵,一路上开车辛苦了!还有那对梅西耶狂热爱好追寻的“丽君”,活泼积极的“小样”童鞋。总的来说,“阿婆绿”环境不错,但视宁度欠佳,湿度大,到了后半夜我的器材跟我几乎在一起游泳,所以我们决定下次要光顾惠州“白盆珠”水库。 阿婆绿总结: 1:深空摄影确实是天文摄影的珠峰(引用下“++0”的博客)费体力,人力,财力,精力,时间还要拼RP。所以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是不行的。深空要玩起来真的很Deep!玩深空玩到最后其实就是“烧环境”了。 深空摄影还真是个体力活,整晚下来我真的又累又冷(当晚阿婆六温度居然下降到13度!)又湿。 2:深空摄影不同于一般摄影,因为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比如:赤道仪平衡,精确对焦,对极轴;滤镜的选择,导星设备的选择,镜头焦距的选择,繁琐的电源设备,后期的图片处理等等。所以一旦你玩上了深空,学到的东西也是很多的。 3:在出发之前,大家最好列好装备清单,临出发前以便一项项核对,以免到时早早悲剧收场,特别是深空摄影,少一个零件都有可能让你抓狂。 4:阿婆绿的湿度真的很给力,赤道仪跟AT65整晚都在洗澡。下次我应该准备个神马发热除湿的东西才行 5:人眼导星优点:简单快捷,省了笔记本,Q5,携带的东西少了也就更轻便了。缺点:很难找到合适的被导星,有时候即使找到了合适的被导星,但拍摄的目标却偏离了,影响构图。还有就是很累,这个不用多说了。那晚人肉了整晚,真TM累啊。我想以后我还是要上本本跟Q5的。 6:关于快速对极轴,给大家推荐一个软件“PolarFinder”,真的很好用,快速对极轴不用一分钟搞掂。因此HEQ5极轴镜上的刻度对我来说形同虚设。 PolarFinder是这样的一个软件,它即时显示北极星在极轴镜的位置,所以只要查下此软件,然后调整下极轴镜小圆圈角度,把北极星套进去即可
7:话说深空摄影不是说搞就搞的来的,我一开始就是什么都不懂,我就利用论坛上的“搜索”这个超快捷方便的功能,得到了大量的有效信息,不仅如此,我还几乎翻遍了很多NB深空大侠(比如“++0”“ROGGER”,“潘少”,“青春凝眸”,“UB0423”,“weiguo1688”)的帖子,并仔细阅读。 以上有说的不对的,还望同好多多指正哈~!
上几张阿婆绿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