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手天文摄影怎样选择?好纠结,附用300端打的月亮

[复制链接]
黄金夏亚 发表于 2011-6-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黄金夏亚 于 2011-6-28 03:14 编辑

喜欢摄影,在网上瞎转,无意进了牧夫,看到DX的拍摄成果,好鸡动,便潜水学习,目前还是一头雾水。越看越郁闷了,都不知道怎样选择器材。
本人手上有单反D5100,在选择器材上只有1万的资金。
我买天文望远镜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拍摄:
1,想拍摄深空里的星云
2,想拍摄土星,希望拍摄效果不是朦胧的土豆
3,有事无事就打打月亮
我是比较注重拍摄效果的,也知道想要好的拍摄效果就必须要有好的光学系统。在选择天文望远镜上我看重是
1,便携性好(我是开小踏板的,载货能力有限)
2,光学成像好
3,价格不能太高(一套下来也就1万这样)
我知道ED是个好东西,在单反镜头里有ED的成像都不会差,色彩也不错。于是我看重了信达黑钻106,F=900这款 价格也不错,在预算内。
可惜的是就是镜头有点小,通光量不够大。这也会影响拍摄效果。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8SE,这个威武,镜头大是折反,加上箱子我小踏板也能
装得下。
就我的情况,为了拍摄效果到底是选择有ED的信达黑钻呢还是选择大口径的8se.,给点意见吧

附300MM打下的月亮
_DSC1046.jpg
_DSC1189.jpg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黑皮摔锅 发表于 2011-6-27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联通
想来想去还是不回你帖子!楼上都这样说了!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郁闷!!!!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放星 发表于 2011-6-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莆田–仙游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放星 于 2011-6-27 21:08 编辑

地板说的很详细  不过最后一句  90apo秒杀150施卡和牛反   我觉得应该太绝对了

在低倍下  apo具有锐度的优势

但上高倍 90就明显比不过高精度的150牛反

150牛反可以上380倍无压力  但90apo顶多260倍

毕竟口径太小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文单位 发表于 2011-6-2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杨浦区 电信



    你真逗,哈哈。天文摄影是个不归路啊。楼主你要有心理准备和钱包准备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1-6-2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就楼主的要求来看。。。1w的预算远远不够。就一句“追求的是摄影效果”这个付出就远远不止1w大元了。深空摄影,效果好的,至少100mm口径以上APO主镜;行星摄影效果好的,至少200mm以上折返,而且还要配合行星相机,你那个单反拍行星就是个鸡肋。这还只是上半身,下半身至少HEQ5。还有就是导星系统,要效果好,导星就必须上。这一堆东西不知道要几个1w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0003f 发表于 2011-6-27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电信/一中电脑机房
回复 9# VR2012

效果的确与口径关系不大,50mm镜头用好了也能拍出上APOD的图
但是“口径大只是能支持更大画幅的CCD”显然太片面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1-6-27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这个是误导,跟口径关系不大。 焦比!和 色差控制 最重要。

    裕众的80apo F6焦比 减焦后F4.5, ...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1:31


   这可不是误导,80口径的分辨率就在那里摆着,原本就是短焦,你还要减焦。要知道M42那么大的深空天体可不多,大多数的深空天体视角都不大,更加杯具的是就那么几个视面大的深空天体还是发射星云居多,对于单反简直是杯具,除非你先去改机吧(拍到没问题,效果不要谈)。那个80APO  F4.5也就是拍个轮廓,何谈细节!不要把拍到和拍好混为一谈。如果要练手,80普消足矣,不值得花上几千大元的。问题是人家楼主要的是效果!
   导星就更有趣了,一堆附件你少不了,神马云台板之类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笔记本电脑,当然我想这个楼主应该有了。
   总而言之,要拍到,几百元的器材都可以,要拍到效果1w肯定是不够 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1-6-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如果完全忽略口径的影响,那倒不如直接用相机镜头拍好过了,要望远镜干啥。估计这样1w的预算应该是够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黄金夏亚 发表于 2011-6-28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我是偏向ED的
但是看了一个夜晚 真的晕了
一套组合:
主镜+赤道仪+巴罗+减焦平场都超过1万了  
真的玩不起啊
起步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nkage 发表于 2011-6-28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宁夏–银川 电信
锐星CF-90II+Heq5不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shini123 发表于 2011-6-28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1-6-28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我是偏向ED的
但是看了一个夜晚 真的晕了
一套组合:
主镜+赤道仪+巴罗+减焦平场都超过1万了  
真的玩不起 ...
黄金夏亚 发表于 2011-6-28 02:51


起步要求并不高,是你的要求高而已。一句“追求的是效果”就把那些廉价的器材都PASS了。要说拍到有什么难的呢?拿一个50mm标头,随便找个赤道仪装上,一拍就是一堆的深空天体。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1-6-28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本帖最后由 weiguo1688 于 2011-6-28 07:38 编辑
深空天体能拍的可是大把 M45,M42,M31,M8,M20,马头,天鹰,龙虾,美洲。。。。。
减焦是必须的,拍摄速度 ...
VR2012 发表于 2011-6-27 23:18


追求大光圈不如追求一下高精度导星。要求效果的话,不要指望短短的曝光时间。你看看那些能够称得上效果的深空照片,那个不是数小时累积曝光的结果。

玩儿天文摄影倒不觉得有什么效率可比,要比效率的话估计这里的高手都是最低的,甚至一年出不了一张作品。不信你去查查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aorui4088 发表于 2011-6-2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电信/腾讯公司电信数据中心
我觉得可以先弄个好点的赤道仪 如果楼主手里有恒定大光圈变焦头 可以先练练手够了 一开始别追求效果 能拍到再谈后话 镜子随时可以买 又不会跑 你练手的这段时间 一个可以仔细看看镜子和学学基本的操作  再一个可以明白你自己的条件是否适合玩深空 包括你的时间安排 心态 观测条件 经济能力 等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win 发表于 2011-6-2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电信
一句“追求的是效果”就把那些廉价的器材都PASS了。...严重同意这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4 23:05 , Processed in 0.1736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