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苍穹旋律 于 2011-7-15 09:14 编辑
夏秋之交的八月,天象剧场依然是精彩纷呈。其中最受关注的要属英仙座流星雨,这也是天文爱好者每年最热衷观测的项目。虽然几颗较亮的行星在本月观测条件都较为一般,但海王星将在8月23日冲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助望远镜来对它进行观测。而小有名气的45P/Hon-da-Mrkos-Pajdusakova彗星也将在8月16日过近地点,逐渐进入较佳的观测时段。
8月7日 灶神星冲日
灶神星是人类发现的第四颗小行星,也是体积仅次于谷神星的第二大小行星。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1807年3月29日发现它时,将其取名为Vesta,Vesta是古罗马神话中负责寺庙和家庭厨房的火种不灭之神。灶神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不过2.2亿千米,因此虽然个头不大,但平日里它的亮度在7等上下,而冲日时可达5.7等。虽说亮度高于观测条件较好时人眼的极限星等,但我们若想在繁星中找到它,还是需要望远镜的帮助。2011年8月7日灶神星冲日时,正位于摩揭座天区内,笔者给出了下面的星图以便大家找寻。需要说明的是,灶神星自行速度很快,本星图适用范围在1 天左右,如果其他时间里大家还想观测的话,就需要自己去查询电子星图了。
8月13日 英仙座流星雨极大
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大且稳定,既有科研意义,又极具欣赏价值,天文学家和普通爱好者都对它皆情有独。英仙座流星雨的活跃期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几乎覆盖了学生的整个暑假,这也让更多的学生爱好者有时间参与到观测活动之中。 流星雨通常与彗星有关,在距离太阳较近时,彗星会受到其巨大引力和辐射的影响,喷发出大量的尘埃物质,其中一部分尘埃物质会遗留在轨道附近,形成一个柱状的尘埃带。当地球绕太阳公转,穿过尘埃带时,就会有流星雨出现。为我们带来这个流星雨的彗星,就被称为母彗星,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为109P/Swift-Tuttle彗星。如果地球穿过的恰好是尘埃较为密集的区域,流星雨的流量就会比较大。我们通常采用假设极大时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天顶,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目,来表示流星雨流量的大小,简称ZHR。英仙座流星雨的ZHR在120左右,近两年还出现过到达150以上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属于流量最大的流星雨之一。
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报,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可能出现在北京时间8月13日14时,由于还是白天,我国无法在这一时段进行观测。不过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持续时间较长,且有可能出现多个流量的高峰。我国的爱好者应在13日晚至14日黎明对它进行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英仙座、鹿豹座和仙后座天区之间,赤纬为40°,因此对于北纬50°地区来说,辐射点上中天时就会接近天项,这时可能观测到的流星数也最接近理论值。但在8月中旬,辐射点上中天之前,天就已经亮了。所以该流星雨最佳的时机是在后半夜天文晨光始之前。然而今年这个极大的日期正值农历十四,满月将带来严重的光害,会使流星雨的观测效果打上一定的折扣。受月光影响最大的是照相观测,如果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一些较暗的流星就会被淹没在背景天光里。目视观测的影响相对较小,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进行尝试。 英仙座流星雨的群内流星速度较快,为59千米/秒,且呈现蓝绿色,亮流星较多,易与其他群的流星相区分。
8月16日 45P/Hon-da-Mrkos-Pajdusakova 彗星过近地点 彗星45P/Hon-da-Mrkos-Pajdusakova绕日公转周期为5.25年,是今年回归的较亮彗星之一。9月28日,彗星将经过近日点。而8月16日通过近地点时,它距离我们只有0.06个天文单位,约为900万千米。虽然这段时间它的亮度预计可达7等以上,但赤纬较低,南半球观测条件尚可,我国的天文爱好者将无法进行观测。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等到9月中旬以后,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出前的东方低空中观测到它了。届时随着它逐渐靠近太阳,亮度也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通常彗星会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因此笔者从小就对每一颗彗星的名字肃然起敬。日本是个盛产彗星猎手的国度,很多天文爱好者热衷于寻找彗星,而且水平很高,屡有斩获。例如45P就是由已故日本著名彗星猎手本田实先生发现的,而像池谷薰、关勉、百武裕司等,也都是大名鼎鼎。虽然寻找彗星难度较大,但许多业余天文观测项目对爱好者来说门槛其实并不高。希望我国的天文爱好者能多向邻国的同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观测水平,通过实践来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
8月23日 海王星冲日
太阳系八颗经典行星中,最后一颗被人类发现的海王星,将于8月23日冲日。由于距离地球约44亿千米之遥,冲日时的海王星视面也会很小,并且十分暗弱,与平日不会有什么区别。因此,用精彩或者壮观这类词汇来形容海王星冲日天象显然并不合适。 今年冲日时的海王星亮度约为7.8等,位于宝瓶座天区内,想要找到它仍需使用望远镜。当然,如果你想观测到它的视圆面,或者是拍到它漂亮的深蓝色,则需要使用较大口径的望远镜了。
http://www.skylook.org/info/info/info_80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