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拍摄的蟹壮星云的精彩照片!

[复制链接]
rjxie 发表于 2002-7-16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2-7-1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好像《天文爱好者》上面刊登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2-7-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当然了,如果不是最好的照片,它配叫“甚大”望远镜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维纳斯 发表于 2002-7-18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南海区 电信
好像大望远镜拍的照片都拍成熊熊大火似的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2-7-2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自适应系统的东西是不一样呀

比以前的更又质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狼 发表于 2012-5-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我们老祖宗也是天文爱好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力挫群雄 发表于 2012-1-1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温岭市 电信/水利局
这星云是在银河系的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arc 发表于 2012-1-1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深圳大学
10几年过去了,现在的技术应该更加惊人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南半球的天空 发表于 2012-1-1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悉尼–悉尼 NTT
以下摘自 维基百科

蟹狀星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蟹狀星雲

Crab Nebula.jpg
M1, the Crab Nebula. Courtesy of NASA/ESA
觀測資料:J2000.0 epoch
類型         超新星殘骸
赤經         05h 34m 31.97s[1]
赤緯         +22° 00′ 52.1″[1]
距離         6,300 ly
視星等 (V)         +8.4
視大小(V)         6 × 4 角分
星座         金牛座
物理性質
半徑         3 ly
絕對星等 (V)         −3
顯著的外型         光學波霎
其他名稱         M1, NGC 1952[1]
參見:瀰漫星雲、星雲列表

蟹狀星雲(M1,或NGC 1952)位於金牛座ζ星東北面,距地球約6500光年。它是個超新星殘骸,源於一次發生於公元 1054 年的超新星(天關客星,SN 1054)爆炸。

氣體總質量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直徑六光年,現正以每秒一千公里速度膨漲。星雲中心有一顆直徑約十公里的脈衝星。這超新星爆發後剩下的中子星是在1969年被發現。其自轉週期為33毫秒(即每秒自轉30次)。

蟹状星云的辐射非常稳定,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辐射。自2010年9月19日起,天文学家观测到蟹状星云的伽马射线强度突然提高了2到3倍。一种解释认为,爆发的短暂性表明电子还没有加速到足以产生能量辐射的程度。当电子被加速到极高能量时,星云磁场的强度可能也会比通常估计的要加强3到10倍。短暂的过程表明,伽马射线可能源自星云内部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另一种解释则认为脉冲星的带电粒子风闯入了星云内部,并挤压星云的磁场。在这个过程中,磁场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为电子加速提供能量源[2]。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观测到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的机会非常少。除了蟹状星云以外,还有被第谷和他的学生开普勒观测到的第谷超新星与开普勒超新星。据天文学家推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平均20-50年出现一次。但是大都发生在银核内部,或者在银盘的另一半完全被银核遮挡。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恰巧发生在银河系内与太阳同一侧银盘上但是比太阳系更远离银核的外侧。这样的部位发生超新星爆发,从地球上观测完全没有遮挡,但是这样机会就极为罕见。
[编辑] 天關客星

中國宋朝司天監對那次爆發作出過觀測,史料中有以下記載:

    「己丑,客星出天關之東南可數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沒。」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二版),卷176,頁4263。
    《宋史·天文志》:“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出天關東南可數寸,歲餘稍末。”
    《宋史·仁宗本紀》:“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司天監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東方,守天關,至是沒。”
    《宋會要》:“嘉佑元年三月,司天監言:‘客星沒,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

總括以上文字,可得知在“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即1054年7月4日)開始,有“客星”出現在天關(即金牛座ζ星)附近,星的顏色是赤白。在最初的23天,即使在白晝,其光度如“太白”(即金星)。直至一年多後的“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即1056年4月5日)才消失不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吹口哨的猪 发表于 2012-1-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看一个,顶一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20:24 , Processed in 0.07040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