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教下高人!

[复制链接]
kojia999 发表于 2011-11-1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贵州–毕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想请教下几个问题:1 :关于导星的,以QHY5和9或者价格更高的做个比较, 导星的目的不是休正赤道仪的吗?有时候主镜拍的目标和导星的目标不一样,但是作品出来后是主镜的相机出的作品,那么 用一个价格更高的CCD来做导星和用一个900NC来导的区别在哪里呢?反正成像都是用主镜后面的单反!
2。关于曝光时间,我看到很多大哥们比如对一个星云拍了8分钟X5=4-分钟 意思是不是拍了5次来叠加?那为什么不直接那第一次的8分钟的成像直接叠加5次呢?请大哥们解答下呵呵!!谢谢!(我看很多同好对一个目标守了几天)为什么不拍一次直接叠加呢?
3,本人只有个单反+80APO+HEQ5 但没导星!这能拍些什么深空呢?在不拖线的情况下?单反都有了,CCD的作用是什么呢?
xxx1812 发表于 2011-11-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关注此帖,我也有相同的疑问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妖 发表于 2011-11-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毕节 电信
就没一个高人指点下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放星 发表于 2011-11-1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莆田–仙游县 电信
这么晚发帖  高人要么出去拍摄  要么sleepin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妖 发表于 2011-11-1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毕节 电信
10点不叫晚吧?不过我们这边今天天气真好 可惜好冷 不敢出去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hyaaaning 发表于 2011-11-10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徐汇区 电信
简单说下自己的理解:
1,好的导星设备如QHY5或者更高,可以导更暗弱的星体,那么拍摄的时候可以拍摄更多没有亮星在附近的暗弱深空天体,并且可以保持更高的导星精度。
2,曝光时间是有极限的,受到光害的影响以及背景噪点的影响。过长就会噪点过多或者背景过亮,过短则不能拍出深空天体的特征。因此,曝光时间需要通过实践来确定最佳的时长。
3,导星CCD的作用是保证每时每刻的精度,并且减少拍摄者的工作量和难度。当然人肉导星也是可以的,不过比起电脑导星,还是机器更加便捷和省力的多。

个人意见,望更多有经验的老手补充。

点评

我的意思是1: 主镜后面的单反都已经锁定目标了,那CCD导星对准哪里?假设不是对准和单反一样的目标 那拿他来干什么?假设是对准同一目标 拿单反又来干什么?2:同一M42 拍1张8分钟的来叠加和拍5张8分钟的来叠加的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10 23:1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ojia999 发表于 2011-11-1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毕节 电信

我的意思是1: 主镜后面的单反都已经锁定目标了,那CCD导星对准哪里?假设不是对准和单反一样的目标 那拿他来干什么?假设是对准同一目标 拿单反又来干什么?2:同一M42 拍1张8分钟的来叠加和拍5张8分钟的来叠加的区别在哪里?用1张叠加成5份应该就行了啊? 3:就算用电脑导星 那为什么选择这么贵的CCD呢?选一个几百的保证精度就行了啊?因为只是拿电脑导星当眼睛用,毕竟是靠主镜后面的单反拍摄!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需要昂贵的CCD来保证精度的目的,除非主镜后面也是用冷冻CCD,不然主镜是用比如佳能550D这类的拍摄的话,那帮助休整精度的导星后面为什么需要甚至比单反还贵的CCD来辅助呢?不好意思 新人中的战斗机!求几个大师仔细的讲解下!因为在版块搜索不出来具体的资料!!!!

点评

说说我的看法吧,自动导星,固然用很便宜的摄像头也能导,但是那种很低端的摄像头只能感应那些很亮很亮的星星,这样一来,主镜拍摄的天体和你的导星对象之间的距离差距往往就会很大,而赤道仪的修正量是根据被导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11 17:2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ohnnychan1987 发表于 2011-11-11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澳门 澳门电讯
先收藏慢慢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ojia999 发表于 2011-11-1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毕节 电信
继续顶啊 求解释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ojia999 发表于 2011-11-1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毕节 电信
求答案 求真相 谢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2011-11-1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kojia999 发表于 2011-11-10 23:14
我的意思是1: 主镜后面的单反都已经锁定目标了,那CCD导星对准哪里?假设不是对准和单反一样的目标 那拿 ...

说说我的看法吧,自动导星,固然用很便宜的摄像头也能导,但是那种很低端的摄像头只能感应那些很亮很亮的星星,这样一来,主镜拍摄的天体和你的导星对象之间的距离差距往往就会很大,而赤道仪的修正量是根据被导星的偏移来调整的,而不同天区的星星的移动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样一来导星设备就不能很好的修正主镜中的拍摄对象的偏移,因此一般在导星时被导星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差距不能过大,这就是高级黑白导星CCD的存在意义。
另外至于第二个问题楼主的看法就完全错误了,多拍摄几张再来叠加能够使图像的信噪比和细节得到很好的提升,如果你实际试验过就知道了,用一张复制成多张来叠加和拍摄很多张来叠加的效果绝对是截然不同的。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不怎么懂LZ的意思。

点评

我也有疑问了 不是除了行星所有星云和恒星的移动都是一样的吗?除非导星镜和主镜不在同一轴线上。这样不是只要瞄准视野内其中一个星就可以了吗?这样除非要拍摄的星云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亮星来做参照才有必要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13 17:14
一句话 导星上的CCD就是拿来观测星点移动的位置是否偏移中心了 那就是拿来当个眼睛用 好点的CCD能区分更暗的天体?假设在环境很好的地方 用廉价的摄像头都比在市区用几K的CCD好 是这意思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11 23:37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ojia999 发表于 2011-11-1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安顺 电信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2011-11-11 17:28
说说我的看法吧,自动导星,固然用很便宜的摄像头也能导,但是那种很低端的摄像头只能感应那些很亮很亮的 ...

一句话 导星上的CCD就是拿来观测星点移动的位置是否偏移中心了  那就是拿来当个眼睛用 好点的CCD能区分更暗的天体?假设在环境很好的地方 用廉价的摄像头都比在市区用几K的CCD好 是这意思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静看星星 发表于 2011-11-12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电信/腾讯公司电信数据中心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xx1812 发表于 2011-11-1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番禺区 电信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2011-11-11 17:28
说说我的看法吧,自动导星,固然用很便宜的摄像头也能导,但是那种很低端的摄像头只能感应那些很亮很亮的 ...

我也有疑问了
不是除了行星所有星云和恒星的移动都是一样的吗?除非导星镜和主镜不在同一轴线上。这样不是只要瞄准视野内其中一个星就可以了吗?这样除非要拍摄的星云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亮星来做参照才有必要用到高端的CCD
楼主说关于冷冻CCD的疑问,冷冻CCD应该是用来拍摄而不是导星吧,如果导星的话噪点多一点应该也能追踪到

也来回答楼主关于为什么不用单反代替CCD的问题
我用500D,视频时的曝光量最大应该只有F5.6(我的望远镜是这个焦比),ISO200,1/30秒左右,接望远镜拍视频时屏幕看到亮度相当昏暗,比在取景器里面看暗很多,拍地面目标都困难,除非是对面楼的房间用100W以上白炽灯的亮度才有可能看到比较昏暗的画面,一般用日光灯的房间根本什么都拍不到。所以单反的视频只适合拍月亮这些高亮度的物体,上高倍后拍木星也几乎在屏幕上看不到,这个单反拍视频的亮度调节是自动的,调ISO没用,快门时间不能调,不知道其他单反是不是这样,所以视频根本拍不了暗的物体。所以要拍视频用罗技摄像头好很多,如果是高端CCD就更好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8 15:12 , Processed in 0.5245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