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讨厌郭德纲的请举手

[复制链接]
zhangqnick 发表于 2011-12-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溧水区 电信
可能还是跟地域性的问题有些关系,在南方可能大家更喜欢周,可是在北方特别是北京,郭德纲的相声还是独霸天下,现在在北京市场还有一个相声社叫做嘻哈包袱铺,我感觉那个也不错哦。总之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是最重要的,喜不喜欢的你可以不去听他。不要让你不喜欢的东西去占据你的时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jj76 发表于 2011-12-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遨游星空 发表于 2011-12-4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揭阳 中移铁通
我喜欢马三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徐1982 发表于 2011-1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电信
不喜欢郭德纲的一定爱看新闻联播了

点评

哈哈哈!看多了的后遗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8 09:17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柯斯嘉 发表于 2011-12-8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电信
不喜欢郭德纲

点评

终于有人举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8 08:3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乌龟虫 发表于 2011-12-8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联通
廉颇老矣,推荐第二班的相声,听王自健扯淡挺不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soul 发表于 2011-12-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1_12/07/11156923_0.shtml

让相声走出录音带

虽然此次演出是相声瓦舍的首次进京亮相,但对于很多北京观众来说,冯翊纲和宋少卿早已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了。在不久前来京演出的赖声川戏剧作品《宝岛一村》中,有一对叫“老赵”和“老周”的角色,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扮演者就是冯翊纲和宋少卿。谈起当初创办相声瓦舍的初衷,这段往事还是得从导演赖声川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冯翊纲只是一名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学生,而宋少卿还在上高中,两人都喜欢自己写本子、说相声。但在当时,台湾几乎没有任何相声演出,他们只能通过录音带来听相声。直到1985年,由赖声川导演的戏剧作品《这一夜,我们说相声》横空出世,才让他们真正见识了相声艺术的魅力。“他把我们都叫醒了,这才知道相声并不是只能在录音带里听。”提起那时的心情,冯翊纲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1988年,冯翊纲、宋少卿合作创办了相声瓦舍。之所以取名“瓦舍”,他们是要突出“剧场”的意思,希望能把更多观众拉到剧场听相声。(注:“瓦舍”是指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当时,恰好赖声川正在他们的学院任教,两人壮着胆子请赖导来听他们的相声。宋少卿说,那时候他们对相声的理解就是“嘴皮子要利索”,“现在要说15分钟的本子,那时候5分钟就能说完了。”赖声川听过之后,给他们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慢一点”。

相声瓦舍成立之初,他们的舞台在大学校园里。那时的演出是在午休时间进行的,台下的听众都是端着盒饭的同学。很快,有人看中了他们的潜力,邀请他们参加商业演出,没想到从此便开始走红。说起自己成功的秘诀,冯翊纲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真诚地创作,真诚地表演,要一场一场地去演,每天去养着你的感觉。”而宋少卿则认为,环境的因素也很重要,“我们是在没有人说相声的地方说相声,所以才会这么快就获得认可。”

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此次来京上演的《东厂仅一位》,海报宣传词将其标注为“相声剧”;可是冯翊纲和宋少卿对此却并不认可,认为这个叫法不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艺术特色。“把你们头脑里的那个框架去掉,创作没有框架,这是相声瓦舍找到的活路。”冯翊纲说,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叫做戏剧,把自己当作演员。

虽说创作上没有框架,但是看过相声瓦舍推出的演出便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是以不同于传统相声的创新表演手法,重新解读历史,讽刺现实。不过,在近几年的作品中,相声瓦舍在坚持走讽刺路线的同时,也在作品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冯翊纲认为,这种“关怀”是一出喜剧必不可少的内容。“喜剧不应是纯技术性的创作,否则你和观众会被冷峻的栏杆相隔。喜剧是要从人会受伤的地方去理解人,设法找到人性的脆弱之处,把它磨薄一点,让它变得敏感,人就容易发笑,发笑的同时可能也会掉泪,但那个泪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莞尔的、理解的、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眼泪。”

郭德纲说相声说成了大款,台湾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但冯翊纲也坦言,自己凭借相声可以活得很好。“我有不大不小的公寓,开着1300CC的车子。”让他最为得意的不是生活上的满足,而是相声瓦舍在台湾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我们使得台湾一年有好几万人进剧场听相声艺术,中学教材以我们为例介绍相声艺术,外国人到台湾学汉语的教材用的是我们的段子……”在他眼里,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听相声也能打动人心

相声瓦舍的作品有几十个,第一次来大陆该演哪一个?这个问题让冯翊纲和宋少卿忐忑了很久。在向众多大陆友人征求意见后,大家一致表示,最希望看到他们带来现场版的《东厂仅一位》。要知道,这部首演于2001年的老剧目,可是相声瓦舍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

《东厂仅一位》的演出形式,与北京观众常见的传统相声有很大不同,该剧上半场以对口相声为主,下半场看上去则更像是话剧。聊到当初创作这一作品的想法,冯翊纲用了一个大陆的流行词汇:十年前的自己比较“愤青”。他解释说,自己当时看到台湾社会的一些乱象,跟历史上明朝的东厂气氛有些相似,于是便写出了这么一个讽刺作品,“想以古喻今,把自己的看法在舞台上表达出来。”

十年前为台湾观众创作的作品,拿到今天在大陆上演,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不熟悉台湾文化的大陆观众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为此,冯翊纲和宋少卿重新整理思路,对全剧进行了“伤筋动骨”的改造,前后修改了七次之多,约有一半的地方都进行了调整。

对于首次大陆之行,宋少卿希望观众们不要带着任何预设的框架来看演出,“所有的表演都是要为观众打开一扇窗,为什么要带着框架呢?”冯翊纲则提醒那些专为听笑话而来的观众,“听我们的相声不能去数有多少‘包袱’,有些地方是需要静下心来听的,是可以打动人的。”
本人一直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其实我还有一个签名:喜欢辩论,那就是传说中的“抬杠长学问”。最近不打游戏了,又开始以前的手工制作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soul 发表于 2011-12-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春目视派 发表于 2011-12-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电信/西安大路财源大厦对过艺彩网吧
徐1982 发表于 2011-12-4 08:48
不喜欢郭德纲的一定爱看新闻联播了


哈哈哈!看多了的后遗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河洲白露 发表于 2011-12-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宁海县 电信
随他们去,不讨厌就看看,讨厌就不看好了。
艺人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展翅飞鹰 发表于 2011-12-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老郭的相声还是不错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伴月星辰 发表于 2011-12-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现在对老郭的看好有一点点下降了,呵呵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11 00:47 , Processed in 0.06344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