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03年世界航天事业回顾(中)(图)

[复制链接]
LAMOST 发表于 2004-1-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猎犬-2号”着陆火星想象图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0年代的美国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曾经使公众大为恐慌,人类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也经常把火星人作为假想敌。70多年过去了,火星人没有来,倒是地球入侵火星的侦察兵已经登陆。

  1997年首次于火星着陆的“火星探路者”并没有找到火星人,也没有找到任何生命可能存在的迹象,但发现火星上可能曾经温暖而湿润。2003年3月初NASA又宣布,“火星奥德赛”探测器所获数据表明,火星地下可能有大量的水冰,如果全部融掉,火星会被500米深的海洋所覆盖。有了水就可能有生命,哪怕只是细菌化石也将使生命科学获得革命性的突破。

  这一发现加强了各国继续探测火星、为人类登陆火星作准备的决心。此外,2003年火星到达6万年来与地球最近点,发射探测器特别省力。欧洲航天局(ESA)的“火星特快”探测器于6月份出发,携带着“小猎犬-2号”着陆器,希望在探寻火星生命痕迹方面拔得头筹,只可惜黄鹤一去,音讯皆无。NASA的“勇气”和“机遇”号探测器紧随其后踏上旅途,不知道能否在新年伊始时带来消息。

  星陨半空天宇静,莲生陆地客心迷

  除了火星,木星上2003年也出了不小的动静。9月21日,“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运行到木星背面,然后以每小时约17万千米的速度坠入木星大气层。它与木星大气层摩擦的高温使该探测器发生剧烈燃烧,并最终坠毁于木星,结束了长达14年的使命。

  1989年10月18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价值15亿美元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带上太空并施放入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探测木星的探测器。“伽利略”的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木卫二的冰层下面有着液态海洋,也就有可能存在生命。

  原本美国人打算让“伽利略”永远留在环木星轨道上,但木卫二上存在生命的希望是如此宝贵,探测器如果发生意外坠落到木卫二表面,所携带的地球微生物就可能污染环境,这个风险不是人们冒得起的。科学家这才选择了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了“伽利略”战斗的一生。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哥伦比亚”号掉下来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停飞了,但是国际空间站上的人总要继续活着,饱受经济问题困扰的俄罗斯航天工业获得了不少新机会:NASA被迫更多依赖俄罗斯飞船来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品。事实上,就在“哥伦比亚”失事的第二天,俄罗斯的“进步M47”飞船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3日之后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俄罗斯的宇宙飞船确实没有航天飞机金贵,而且不能重复使用,但是似乎更加耐用。

  6月30日,俄罗斯的“罗科特”轻型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将8颗外国卫星和1颗俄罗斯卫星送入预定的近地轨道。“一箭九星”,这恐怕是人类航天领域的最高纪录了。这也显示,虽然俄罗斯近年来囊中羞涩、在外层空间探测上寂寂无闻,但瘦死骆驼比马大,其航天技术基础依然相当雄厚。

  12月,两名美国人各花费2000万美元买到了前往国际空间站旅行的“通行证”,他们将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天。这两名美国人并非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游客,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人马克·沙特尔沃思已率先于2001年和2002年到此一游。俄罗斯负责此事的“宇宙探险”公司说,目前他们手上还有两个上天名额等待出售。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2-1 13:00 , Processed in 0.08519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