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03年世界航天事业回顾(下)(图)

[复制链接]
LAMOST 发表于 2004-1-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希贤宜励德,羡鱼当结网

  2003年欧洲航天局也没闲着。12月25日,他们的第一个火星登陆器“小猎犬-2号”登陆火星,虽然失去了联系,原计划的对火星表面的气温、风力进行记录,拍摄火星表面照片,对火星土壤和岩层成分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火星生命的痕迹等等设想也无从谈起,但是在航天事业上,欧洲人虽然不像美俄一般在全球前面领跑,但是他们会说:“我们一直在努力”。

  与美国“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自毁事件相映衬的是,9月份,欧盟与中国签订了“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合作计划。说到底就是欧洲要搞自己的全球定位,从而排除美国在这一领域对欧洲的控制。



  过去,欧洲航天业一直专注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避免参与美俄载人航天、外太空探测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等项目的竞争。如今欧洲几乎“全面出击” 。除了发射火星探测器,9月又发射“SMART-1”月球探测器,它将利用阳光的力量,慢慢悠悠利用几年的时间到达月球。其任务在月球探测之外,更重要的是试验新的离子发动机。法国媒体说,无论探测月球还是火星,欧洲人都是在“补过去的课”。这些事件集中在2003年发生,标志着欧洲在航天技术领域不甘屈居人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甘屈居人后的还有日本,只是他们的运气似乎一直不好,2003年简直是日本航天业的噩梦之年。日本去年12月发射的、设计寿命为3年的“绿色2号”环境监测卫星才升空10个月,就出现电源故障,终在2003年10月底被彻底放弃,卫星上搭载的日本、美国及法国的环境监测装置全部损失。“绿色2号”曾被视作近年内日本空间科研的重点项目,其中途夭折对日本航天工业和环境科学都是一大打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H2A火箭
11月29日,日本用自行研制的H2A发射两颗间谍卫星,但是发射后大型固体燃料助推器无法与火箭主体分离,于是在候检发射10分钟后被地面指挥人员引爆。这次失败使日本国产火箭的信誉危机进一步加剧。日本在商业卫星发射领域曾经欲与欧美试比高,一度与美国休斯公司和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签订卫星发射合同,但由于事故连连,合同终被取消,日本在商业卫星发射领域逐渐失去了客户。

  噩运到此还没有完结,1998年升空的日本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在行程因故障一再被拖延之后,终于在12月初失去了进入预定轨道的最后机会,200亿日元的投资化为泡影。屡战屡败的命运使日本深感本国空间技术基础仍然薄弱,“一口吃成个胖子”和“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发展政策存在重大失误。一些专家提出,今后当增加投资、稳扎稳打,切不可看着欧美和中国眼热、急于求成搞大型火箭和载人航天。

  一样郁闷的还有巴西。8月22日下午1时30分左右,一枚计划即将发射升空的巴西运载火箭,在阿尔坎塔拉航天基地接受最后检测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现场21人被炸死,另有20多人身受重伤。这对于巴西的航天大国梦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巴西官员称,运载火箭的一个发动机故障可能是造成本次悲剧的主要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2003年中国老百姓是“今儿个真高兴”。杨利伟上太空,使得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同时也再次证明了“长征”系列火箭的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3年过去了,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足迹,同时也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但是人类的脚步不会停息,也许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正在看《月球晚报》了。(完)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2-1 13:08 , Processed in 0.07237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