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剑桥将网络直播庆霍金70岁生日研讨会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topbanner_2.JPG

作者:任春晓 来源:科学网 [url]www.sciencenet.cn[/url] 发布时间:2011-12-23 16:18:09

据剑桥大学网站消息,为庆祝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70岁生日,剑桥大学将于2012年1月8日下午2点—6点在该校理论宇宙学中心公开举行题为“The State of the Universe”的研讨会。届时,研讨会将进行网络直播(网址:http://www.ctc.cam.ac.uk/hawking70/multimedia.html)。

研讨会演讲者包括:史蒂芬·霍金本人、剑桥天文学家Martin Rees,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aul Perlmutter以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Kip Thorne。(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霍金新著《大设计》出版:谁设计了宇宙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2-1-8 01:33 编辑



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17 9:27:51

20112162326296760.jpg

20112162326122380.jpg



不知不觉中,《时间简史》出版距今已近20年,《果壳中的宇宙》也已经面世10年了,霍金的粉丝们这些年一次次温习着这些作品。在人们沮丧地以为这位非同寻常的物理学家不会再给我们带来新著时,他却再次用生命创造了奇迹,打造出了一本行文简洁、观点惊人、图文并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大设计》。

《大设计》,[英]斯蒂芬·霍金、[英]列纳德·蒙洛迪诺著,吴忠超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定价:48.00元

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宇宙和生命本源的本质性问题曾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现在却成了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很关注的研究领域。

在《大设计》一书中,史蒂芬·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为我们解密:设计这个世界的不是上帝而是另有“他人”,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可能性——“宇宙并不是一个单一存在体,多个宇宙并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很大”。此外,他们还对“全能理论”——M理论作了妙趣横生的总结,认为“全能理论”是人类自身和人类所处宇宙的运行法则,是目前除“万物理论”外唯一可行的备选理论。他们写道:如果得到确认,“全能理论”将成为爱因斯坦苦苦追寻的统一理论,并代表着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大设计》这本书的主题是理解生命、万物和宇宙的存在。”该书译者吴忠超在序言中表示。它凝结了作者自《时间简史》出版之后20年间,对科学和哲学的探索成果,以及对这些学科的未来展望。

用生命刻写的书

《大设计》这本仅有100多页、开本不大的小册子,却承载了史蒂芬·霍金近20年的研究成果,是近10年呕心沥血的果实。“《大设计》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译者序中,吴忠超如是说。

早在2001年,史蒂芬·霍金设想要再写一本书。次年,湖南科技出版社便签订了该书的中文版权。而这本书从落笔到成书出版,几乎走过10个春秋,直到2010年原著才正式面世。

考虑到此前国内出版的大多数霍金作品都是经由浙江工业大学吴忠超教授之手,他是一位相对论专家,也曾是霍金的博士生,多年来一直与霍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霍金合作发表过宇宙创生的论文,为在中国宣传霍金的事迹和成就作出了贡献,湖南科技出版社依旧邀请吴忠超挑起翻译重任。吴忠超的翻译稿几乎是与霍金的书稿同步的,这也保证了该书中文版与英文版的同步推出。

众所周知,霍金的病情一直在恶化,写书变得越来越艰难。吴忠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到2010年时,他的交流速度只有每分钟一个词,所以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科普作家蒙洛迪诺的协助是重要的。”值得庆幸的是,霍金克服重重困难,在蒙洛迪诺的协助下坚持完成了这部著作。在《大设计》中文版面世的同时,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更是猜测这本《大设计》可以看成是霍金的学术遗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非常值得重视,可能比霍金以前所有的著作都值得重视。

“在国内,这本书的出版对霍金的粉丝、图书界、出版界影响都很大。”湖南科技出版社编辑孙桂钧说,这么多年来,像这样真正好的作品还是不多的,在科普这个方面,霍金直接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很好的礼物和一些好的借鉴,对我们科普创作者和读者都是非常有用处的。

主角并非上帝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而且将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

在《大设计》中,霍金的这些指向明确的结论,让国内外的媒体都将镜头聚焦于此,媒体人、书评人对其品头论足,仿佛拿着放大镜企图从中找出些纰漏。

可实际上,霍金之意却并非如此。“这本书刚问世时,很多报道都对书中一些上帝和宗教的相关内容炒作。”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说,可看完中文版后,发现霍金所谈的重点、兴奋点与当时媒体炒作的不太一样。吴忠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有关上帝的问题,实际上在《时间简史》已经阐述明白了,倘若没看懂《时间简史》,当然会认为这是新书的焦点。

“霍金是说,上帝在宇宙创生场景中无所作为,但他并没说上帝不存在。空洞地讲上帝是没有意义的。”吴忠超说,关键问题是,上帝如何界定?如果上帝是人格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们从霍金的学说可得出结论,上帝不存在;如果上帝指的是宇宙的秩序和规律,那么上帝是存在的。这种观念符合斯宾诺莎和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情绪,所有严肃的科学家都应拥有这种情怀。

如果霍金笔墨重点并没有落在“上帝”的问题上,那究竟他在关注什么?刘兵说,本书重点更多在第三章的《何为实在》中。

在《何为实在》篇章里,霍金讲述了金鱼缸里的物理学。众所周知,金鱼在弯曲、弧形的鱼缸里看到的实景是歪曲的。霍金就这一现象提出一系列的质疑,“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自己不也可能处于某个大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金鱼的实在图像和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

埋好伏笔后,霍金顺势列出了历史上有过的例子,托勒密以地球为中心、哥白尼以太阳为中心而提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模型,甚至以科幻影片《黑客帝国》中不同类型的另类实在为例,论证了“不存在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概念”这一结论。接着进一步提出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即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思想。

这深奥晦涩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应该如何去理解?刘兵解释说,霍金所说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实际上就是指物理学家认知世界的时候都是取决于建造的模型,而模型是什么样就决定了实在是什么样。

霍金称这个“实在论”非常重要,提供了一个用以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的确如此,“实在论”让我们明白:被喻为万物终极理论的候选者M理论中的时空是什么模样,“我们的宇宙不是仅有的宇宙。相反地,M理论预言,众多的宇宙从无中创生。它们的创生不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上帝的干预。毋宁说,这些多重宇宙从物理定律自然地发生”。

而更有趣的是,霍金告诉我们,这个“实在论”不仅适用于科学模型,还适用于我们所有人为了解释并理解日常世界而创造的有意识和下意识的心理模型。或许在认识这个“实在论”后,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有新的认识。而这就是霍金要带给我们的最大礼物。

哲学阵营里站了一次队

《时间简史》自1988年出版以来至今,一直雄踞畅销书榜。而随后《果壳中的宇宙》再次创造科普畅销书的奇迹。这次十年磨一剑的《大设计》更是让霍金的忠实粉丝翘盼已久。

从《时间简史》到《果壳中的宇宙》,再到如今的《大设计》,不难发现,霍金笔下的科学从未与哲学分离过,尽管霍金认为“哲学已死。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

虽说这三本书风格大致相同,但《大设计》也有着与前两本书截然不同的地方。孙桂钧说:“从科普的角度讲,这本书与之前的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霍金在《大设计》中还是介绍了天体物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些新进展,但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他天体理论专业思想上面,更多的是阐述了哲学与人文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如霍金用M理论为我们解答宇宙是如何创生的问题;以哲学家约翰·W·卡罗尔将“所有金球的直径小于1英里”的陈述和“所有铀235球直径小于1英里”的陈述比较,来让我们理解这个哲学家们长期争论的议题——“自然定律”;还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来讨论了人是否拥有意志的问题……

在赞同“霍金在这本书中讲哲学更多”这一观点的同时,刘兵指出,虽然讲的是哲学,但霍金作为科学家,所讲的哲学并不是他自己的哲学,而更多的是已有的哲学,以霍金自己的话说就是“站了一次队而已”。如“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本身也不是一个很新很特别的哲学,以往的哲学家们也阐述过很多类似的观点,而只是他以这种更质朴的物理学家的身份重新表述了理论。

江晓原也在《〈大设计〉:一个科学之神的晚年站队》一文中表示,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只是完成了战队,并没有提供新的立场。但是考虑到霍金“当代科学之神”的传奇身份和影响,他的站队就和千千万万平常人的站队不可同日而语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霍金在“宇宙是否由上帝创造”、“我们要不要和外星文明交往”两个问题上“用老生常谈作出了新贡献”。

《科学时报》 (2011-2-17 B1 读书周刊)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霍金的“新设计”
作者: 赵峥 2011-03-02 18:25:03 来源:南方周末


42535.jpg
《大设计》插图:尽管单独的夸克不能被观测到,
但夸克的概念是物理理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大设计》/图)

湖南科技出版社在出版了霍金的一系列作品之后,再次与吴忠超教授合作,翻译出版了《大设计》一书。本书是在霍金年事渐高、健康状况极为不佳的情况下写作的。书中汇集了这位伟大学者一生对物理学和哲学的思考。他从一些全新的角度审视了宇宙和人生,内中充满了带有启发性的思考。相信阅读这本书的读者一定会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霍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相对论专家和时空理论专家。他以病残之躯,顽强拼搏,最终取得惊人的成就,为全世界青少年树立了光辉榜样。

在霍金的青壮年时代,最突出的成就有三点,一是证明了“面积定理”,二是证明了“霍金辐射”,三是和彭若斯一起证明了“奇性定理”。

“面积定理”指出,黑洞的表面积随着时间的发展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一研究成果使美国青年学者贝肯斯坦猜测黑洞的表面积可能是热力学中的“熵”。霍金认为贝肯斯坦曲解了自己的“面积定理”,并著文反驳。文章发表后他转而又想:万一贝肯斯坦是对的呢?于是他反过来考虑,黑洞是否真的有可能产生热辐射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把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证明了黑洞真的有温度,有热辐射。这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他的老师斯亚玛立刻发表看法,认为这一成就表明霍金已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这两个研究不仅使黑洞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对整个物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黑洞,原本是广义相对论的研究成果,而广义相对论是研究时空弯曲(即通常所说的万有引力)的理论,原本与“热”毫不相干,霍金的上述成就却表明,在“热”与“万有引力”之间存在着未知的本质联系。探索这些联系,必将掀开物理学的新篇章。

霍金和彭若斯一起发展起来的“奇性定理”,也有非凡的重要意义。这个定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物理上合理的时空,一定至少存在一个时间有开始,或者有结束,或者既有开始又有结束的过程。时间究竟有没有开始和结束,自古以来就有高深的讨论,但那都是哲学家和神学家的事,一般人可以不管。现在物理学家站出来说“时间有开始和结束”,这可是自然科学的结论,不能不引起重视。人们自然会去思考:这个“定理”是否正确,其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玄机?

此外,霍金还致力于宇宙学的研究,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给红极一时的“稳恒态宇宙学”挑了一个致命的毛病,使这个“稳恒态宇宙学”再也不能与“大爆炸宇宙学”相竞争。

近年来,霍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从黑洞研究转向宇宙学研究。他力图探讨宇宙的起源,并重新审视自己证明的“奇性定理”,探究时间究竟有没有开始和结束。目前一般认为,我们宇宙中的物质是和时空一起创生的,在创生的初期,由于存在猛烈的物质涨落和时空涨落,量子效应起主导作用。然而,如何把量子论和弯曲时空(即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虽然学术界在电磁场、电子场等各种物质场的量子化中取得了极其成功的进展,但引力场量子化的工作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困难。

到目前为止,所有试图把引力场量子化的理论(包括超弦和圈量子引力理论)都存在问题。其实,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量子论引起的疑义始终多于相对论。量子论留给了人们太多的争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量子论的时间几乎是思考相对论的100倍,但是我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光量子。著名的量子论专家也说:有人告诉我他懂得量子论。他错了,我敢说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了量子论。

因此,在对宇宙创生和宇宙初期演化的研究中,霍金只能应用尚不成熟的量子宇宙学和量子引力理论。他试图边对宇宙进行研究,边发展量子引力理论,这就增加了科学研究成果的不确定性。不过,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一般都是这样进行的。开创性的发现大都是在不十分成熟的条件下取得的。

霍金在《大设计》中探讨了多重宇宙、多历史演化、虚时间等许多深刻的物理问题,并进而探讨了我们“何以存在”等带有哲学思辨的问题。他从若干充满智慧的角度来审视宇宙,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的未来。阅读这本书,可以活跃读者的思想,培养读者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霍金在这本书中排除了上帝对宇宙创生的作用,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宗教人士的猛烈批评。其实,霍金并非第一个把上帝排除在宇宙演化之外的人。1800年前后,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科学巨著《天体力学》,拿破仑翻阅了这部巨著,在接见拉普拉斯时就曾问他:“你这部书中怎么没有谈到上帝的作用?”拉普拉斯高傲地回答:“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在《大设计》中,还含有一些对哲学界的批评。“哲学已死”是一个十分尖锐的提法,笔者认为过于极端了点。不过,内中含有值得哲学界朋友思考的问题。古代,甚至近代的许多哲学家,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不仅懂得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也懂得当时的自然科学。现在的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多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一现象肯定会影响哲学的发展。当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要求每一位哲学家了解其中的精髓也是勉为其难的事情。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哲学不可能健康发展,但如何解决,确实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霍金自曝八岁时还不会阅读 患病前是学术白痴

作者:李杰 来源: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10-10-22 16:05:18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0月21日报道,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有“宇宙之王”美称的斯蒂芬·霍金近日自曝,直到8岁时,自己还没学会阅读,功课更是一团糟。直到被诊断出患有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时,自己在学术上还是白痴。此外,霍金声称,妹妹比自己聪明多了。

20日,霍金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了一次罕见的公开演讲。据他所述,自己8岁时还没有学会阅读,而在自己被诊断出患有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时,自己在学术上一无所知。霍金称:“我的妹妹很聪明,很小就认识字,而且越来越聪明。”

谈及儿时的功课,霍金说:“我的功课常常是一塌糊涂,尤其是我的书法,曾让我的老师绝望。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绰号‘爱因斯坦’。”霍金在演讲时还说:“如果你时刻面临死亡,你将会意识到活着的价值,并珍惜时间多做事情。”

点评

这个比较强,8岁还不能读书,最后还能考上牛津。要知道英国也是严进宽出的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8 08:1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PRL:科学家或已观察到霍金辐射

作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9-30 9:35:09

201093092058760.jpg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意大利米兰大学的科学家佛朗哥·贝乔诺及其同事组成的团队日前宣称,他们在实验室中创建的“某类现象”,应该就是科学界一直未曾观测到的“霍金辐射”。相关论文发表于即将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L)上,目前在arXiv.org网站可供参阅。

虫洞被科学家描述成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和黑洞一样都以相同的方式扰乱其周围的物质运动。而分辨这两种情况,能用到的方法就是“霍金辐射”。

这是霍金在1974年发表的一个令人震惊的设想。他认为,在黑洞外产生的虚粒子对,其中之一被吸引进去,而另一个会逃逸。这个逃逸的粒子获得了能量,从而不需要与其反粒子相遇湮灭,反倒是可以逃逸到无限远。以外界的角度看,就像黑洞辐射出了这个粒子一样。该猜想中的辐射就被命名为“霍金辐射”。

霍金将量子理论加入到天体物理理论中去,按此说法,黑洞并不像人们此前所想的那样“暗无天日”,而是会轻微地发出“霍金辐射”的光芒。那个逃逸的粒子吸收了一部分黑洞的能量,使该辐射包含有光子、中子和少量的各种有质量的粒子。“霍金辐射”不违反信息定律,但这种辐射非常之微弱,还非常可能被其他的辐射来源所湮没,如大爆炸时期留下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因而尽管天文学家数十年的努力观测,仍一无所获。

贝乔诺及同事为了建造出“霍金辐射”,在实验装置中向透明的石英玻璃样本发射了超短(1皮秒)的激光脉冲,产生的折射率分布(RIP)展现出一个“视界线”(一个天文学中黑洞的边界),在此边界以内的光无法逃离。之后,由成像镜头以90度收集其辐射光子,然后发送到分光仪以及电荷耦合摄像机中。

研究人员解释说,此方式可强烈抑制或消除其他类型的辐射,如切伦科夫状辐射、四波混频、自相位调制、荧光等等。最终,观察到的光子辐射迹象让他们相信,这是一个由模拟“视界线”催生的“霍金辐射”。

这很可能是人们首次观察到的“霍金辐射”迹象。物理学家们认为,如在未来实验中该结果被证实为“霍金辐射”,其可能对一切黑洞甚至宇宙的最终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霍金:科学足以解释宇宙 神学没有必要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0-9-13 10:20:15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全球知名物理学家霍金继发表新书主张宇宙非上帝创造之后,又在电视上说:“神学是没有必要的。”他这番话势必再引起争议。

据报道,霍金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的清谈节目“Larry King Live”中说:“上帝可能存在,但是科学可以解释宇宙不需要一个创世者。”

六十八岁的霍金在新书《The Grand Design》中说,因为有地心引力,宇宙本身就可以从无到有。霍金主张,“自发性创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

被问及他对自己著作引发热烈回响有何看法时,霍金说:“科学愈来愈足以回答过去一向属于宗教领域的问题,科学的说法就很完整了,神学是没有必要的。”

霍金表示,他的新书尝试“对于宇宙如何运作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提出一个“广泛的景象”。

霍金对名嘴Larry King说:“科学就足以解释宇宙,我们不需要上帝来解释为甚么世界上有这个有那个,或自然法则的个中道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霍金华人弟子评霍金新作《大设计》:哲学已死

作者:吴忠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9-7 14:23:06

2010971238326221.jpg
《霍金传》(2007年9月版)封面照片


2010971238326220.jpg
1997年本文作者(左)与霍金合影


极端物质化的当今世界是否比以前更进步,还是很可疑的事。人们必须做形而上的追求,才能脱离动物界的生存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世代有识之士追求存在、生命和宇宙的意义。

解决这些命题本来应该是哲学家的任务,可惜科学的高度发展使得哲学无法跟上。霍金在新著《大设计》的开篇中说到“哲学已死”就是这个意思。可以断定,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不了康德、彭加莱和罗素这样的人物了。

《大设计》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的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结了霍金20多年来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成果。它是在蒙洛迪诺的技术协助下完稿付梓的。

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使人们逐步意识到,世间万物的演化是遵循定律而非以人格化的神的意志为转移和运行的。

拉普拉斯首先提出了决定论。霍金接受世界决定论的观点,但他进一步说,由于“具有意识的肉体牵涉到极大量的自由度”,所以只能用有效理论——心理学来处理。在心理学这种有效理论中就可以镶嵌进自由意志。这是极其宝贵的。

近现代科学家们多相信存在独立于观察者的实在,而自然定律只不过是它的数学反映。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强烈地撼动了这种旧实在论。

霍金认为,判断一种场景是否实在,只在于其间是否有一套完备的自洽的逻辑或定律通行无阻。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或理论以及一系列将其元素和观测相连接的规则。霍金将它称为依赖模型的实在性。

这和柏拉图以来的许多哲学家所坚持的旧实在论不同。旧实在论体现在经典科学的图像是存在一个与观察者无关的外部世界。现代物理学,尤其是量子论击碎了旧实在论。

上世纪40年代,费恩曼提出了量子论的历史求和表述。在这个基础上,约翰·惠勒提出了“延迟选择”的理想实验。对于宇宙而言,它的过去具有所有可能的历史,每个历史都被赋予各自的概率,对现时宇宙状态的观测影响它的过去历史。这种分析甚至指出从大爆炸如何引出我们感知的自然定律。这一点对于宇宙学具有关键的意义。

从人类意识到宇宙万物被定律制约,直到今日对万物理论的发展,是一部理性逐步战胜蒙昧的迄今还在继续的史诗。

1965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爆炸模型被普遍接受。在大爆炸宇宙场景之先有一个暴胀的过程,它可以解释大爆炸宇宙学中的视界、平性和磁单极子以及宇宙结构的起源问题。但是所有这些都回避不了宇宙学最根本的问题——宇宙的创生。

上世纪80年代,霍金等人提出的无中生有的场景是一个彻底解决宇宙创生问题的最满意方式。那时,理论物理学界认为四维时空中只有一族定律。所以,无边界量子宇宙学不仅是自洽的,还是自足的,单凭物理定律即能预言宇宙中的一切。这一点对于宗教的含意非常深远,上帝在这个场景中已无立足之处。这个观点在《时间简史》中早已表达得很清楚。在《大设计》出版前夕,路透社记者和中外无数媒体仍然耸人听闻地说,“他改变了对上帝的看法。”与其如此,不如说,这些人从来没看懂过《时间简史》。

物理学研究方法通常是从第一原理出发,对某些模型进行研究,进而与观测相比较。但从上世纪中开始,人们发现,在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往往还可由观察者存在这个条件出发而得出许多结论。这个原则被称作人存原理。例如,关于我们观察到的时空为何是四维,从人存原理早已得知。从量子宇宙学首次推出我们生活其中的时空为四维是晚近的事。在无边界的超引力宇宙学中,可证明外时空必须是四维的,而内空间为七维的。

人存原理和第一原理似乎处于理论物理的两极,为什么从两者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呢?

如果我们得知宇宙某一时刻的内外空间的一切信息,则量子宇宙学中的无边界设想的原型仍然适用。然而,人们在现实中只能掌握到外空间的信息,所以对无边界宇宙的场景要做相应的改变。在给定的外空间的状态下,由于内空间的大量可能性,此前宇宙的与无边界设想相符的历史就有许许多多。我们要寻找其中概率最大的那个历史。这个历史同时确定了内空间的“卷缩”方式,并由此导出四维时空的表观定律和初始条件。这种新手段被称为“从顶到底”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含义是,我们的观察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因和果的差异在这里居然消失了。由此也可看出为何从人存原理和第一原理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无边界量子宇宙学已经把造物主或上帝从宇宙创生的场景中祛除,而这新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又将我们推上万物之灵的宝座。

从M理论迄今作为终极理论的唯一合格候选者到宇宙的存在和创生,人类已经如此清晰地理解宇宙和我们的存在,这真正是理性的胜利。事实上,任何文化创造,无论是艺术的还是科学的,恐怕都不及理解我们自身存在这个命题伟大。

显然,《大设计》是一部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青年人必读之书。

(作者系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华人学生。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果壳中的宇宙》等作品的中文译者,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2-1-8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宇宙随想录
作者: 吴忠超 2011-03-02 18:22:40 来源:南方周末

我们生活在美妙的宇宙中。早在约公元前400年,列子就通过他作品中的人物说过,“天之于民厚矣!”;在中世纪,圣芳济各(1182-1226)写下《太阳歌》赞美宇宙或造物主对万物的恩惠。圣芳济各被尊为环保的鼻祖。

自然总是美丽的,世上一切丑恶都是人为的,而人为的并非都是丑恶的,也许科学艺术是宇宙孵育的最美之花。

宇宙一视同仁地为所有的生命提供居所,因此人们对它的感恩多出于形而下的层面。其实宇宙还为我们的精神预备了家园,而人类高于其他生命之处仅在于形而上的追求。

我们生活其中的宇宙是如此之奇妙,仿佛是被特地设计来容纳生命(尤其重要的是包括我们)去鉴赏它。这个设计显然比任何设计都伟大。关键问题是,谁是设计者?

在界定何谓上帝之前,问上帝是否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按照许多人(包括爱因斯坦、霍金)的看法,如果上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人格化的个体,那上帝是不存在的。如果上帝是指无例外地制约万物的规律,那么上帝是存在的。这就是斯宾诺莎和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情感。

不具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品格的上帝还能称为上帝吗?

缺失宇宙宗教情感的行为者只能称为匠人,无论他是在从事科学还是艺术的活动。这也许是科学艺术未能在东方文化中繁荣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取代独立于观察者的实在论,则自在之物就是多余的了。由此在科学层面,发现就和发明相融合。在社会学层面,历史主义就该寿终正寝了。

历史主义的终结对于人类是一种解脱,它彻底摆脱了乌托邦的宿命,不管是哪一种的,所谓好的还是坏的。

在量子论中,尤其在费恩曼的历史求和中,现实是可能性的凝结。现实和虚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历史在自身的探索中进展,它没有目的,更无所谓的必然之路。

在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中可有多个实在,也可以没有实在。我们可以将这种实在论视做实在的相对论。它是一种最彻底的相对论。人们习惯于独力于观察者的唯一实在。可是所谓的唯一实在和量子论相抵触。量子论经受了所有的挑战,要战胜量子论真是谈何容易,所以独立于观察者的实在论难免被抛弃的命运。

研究宇宙的最困难之处在于,研究者处于宇宙之中,无法用物理学的隔离法把观察者和对象区分开来。研究思维的最困难之处在于,思维本身就是思维的对象。在广泛的意义上,这些理论必然是“非线性的”,犹如广义相对论。在思维学的这个意义上,哥德尔的不完备性理论才迈开了第一步。

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也许只要推迟五年即能被发现,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很可能要再等待五十年甚至更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发现终究是会实现的。这和艺术创作不同,萨福的情诗,俞伯牙的高山流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杨花词,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曹雪芹的红楼梦,贝多芬的交响乐,梅兰芳的京戏表演,如果没有出现就再也不可能出现。可以借用苏轼对转瞬即逝的场景或灵感的感叹:“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由此我们还可以猜测,无数艺术珍品永远沉没在可能性的海底深渊,而浮泛在水面上的绝大多数是渣滓。艺术欣赏本质上是躲避庸俗。因此我只看可择的文字和图像。

自在之物在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发现和发明就无法区分,所以关于科学规律终究要被发现的说法要相应地改变。若无爱因斯坦,也许广义相对论永远不可能被发明/发现。

宇宙和万物一样必须服从物理学的定律。万物的演化须要边界或初始条件,这个条件可以由外界任意选取,所以不是研究的对象。宇宙又和万物不一样,它是唯一的,在它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更精确地讲,它没有之外。这样宇宙的边界或初始条件是唯一的。最好的方案是霍金的无边界设想:“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

《时间简史》把上帝摒除于宇宙事务之外,与此同时,它似乎也把我们从宇宙的其实是一切的事务中摒除出去,《大设计》却让我们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万物之灵,参与创生不仅将来的而且过去的历史。由此宇宙才不再是冷漠的,而是温馨的了。

生命的新陈代谢是观念更新的最有效办法。后人会觉得前人在旧观念中的挣扎极为可笑,就像我们觉得一百年或三百年前这个种族为留头留发而争论一样的不可思议。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12-1-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这个比较强,8岁还不能读书,最后还能考上牛津。要知道英国也是严进宽出的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卩s幽幽灬冰麒麟 发表于 2012-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海盐县 电信
生日研讨会?看标题我还以为学起天艹来了开生日聚会祝寿。还好阿拉想多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2-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神奇之人必有神奇之经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tt0958 发表于 2012-1-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联通
我在他少年的位置上   无法想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anluzhe911 发表于 2012-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联通
恭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1-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第一张照片比较的那个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22 23:43 , Processed in 0.1083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