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ewcanon 于 2012-6-8 02:30 编辑
很久未有一個天象會如此虛耗巨大,單是為C14做濾膜已經用了兩天,圖像處理又做了兩日。第一次採用C14全口徑拍攝太陽,很危險、很刺激、很累。 大部分視頻拍攝時間少於60秒。 首先是拍得金星在太陽黑子旁邊經過。 採用C14加減焦鏡,勉強拍攝到金星和太陽黑子在同一視場 這是C14直接焦點F11拍攝的金星凌日 在大氣比較穩定的時候,要拍攝米粒組織還是比較輕鬆。 這是C14加2X巴羅鏡F24拍攝的金星凌日 日間的視寧度應該很難採用這個焦比拍攝。 這是C14加Televue 2.5X巴羅鏡F31.5拍攝的金星凌日 如果可以採用這個焦比拍攝,可以把米粒組織的細部分辨得很清楚。 這是來自三段視頻的四張單幀,拍攝時刻意提高亮度,拍攝微弱的金星大氣。箭嘴位置是金星大氣微弱的亮弧。 這是本次金星凌日最後半小時的過程。 採用C14直接焦點,所有視頻拍攝長度只有29秒,為了捕捉金星大氣,有部分刻意提高了亮度。 可惜整個早上,視寧度最差就是這半個小時,未能拍得一張像樣的金星大氣照片。 雖然整體視寧度差,但偶然有些單幀很好,這是最好的兩張,用來表現甚麼是太陽的米粒組織最好不過。 最後就是有沒有黑滴現象的問題,其實在8年前已經有結論,答案是沒有。百多年前的望遠鏡遠不及現代的精良,這是解像度差造成的錯覺。 雖然最後的半小時我遇上最差的視寧度,但拍攝時我從24吋顯示器看不到黑滴現象,仔細檢視拍攝視頻的單幀也看不到黑滴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