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球人痴迷外星人 外星人视人如细菌

[复制链接]
 楼主| p2004 发表于 2004-5-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平顶山 联通
在因-果的世界里(程序化了)不需要她们管,自然平衡法则很规范公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2004 发表于 2004-5-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平顶山 联通
外星人怎样给人类“洗脑”(1)
2001-05-16 13:18:20

版权所有 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zh_cn/focu ... 10516/10025651.html
  
  美国不明飞行物共同组织类人生命体研究组有一份报告记载着世界各地著名的劫持事件,共166起。

  这些事件的10%与不明飞行物直接有关。该研究组的一位负责人是戴维·韦布,他是位物理学家,他在谈到这类劫持事件的某些特点时说:“不明飞行物乘员会在飞行物内对被劫持的人进行医学检查,他们往往使被检查的人身患健忘症,他们在劫持者与被劫持者之间进行着一种难以理解的联系,使被劫持者全身瘫痪。”

  从地理角度来看,拥有可靠证据的劫持事件的半数发生在美国,其次是巴西(20%)和阿根廷(6%)。在这些事件中,除了几卢分别发生在1915年、1921年和1942年外,其他的事件都发生于现代,即1947年之后。从1965年起,这类事件奇怪地增多了。美国不明飞行物共同组织收集到的案例,都发生在1970年至1975年。这5年当中共80多起,占总数的53%。

  但是,令人更加感到震惊的,是这类已知的事件仅仅是劫持事件中的一小部分。

  那么,为什么许多劫持事件没有被披露出来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被劫持的人(人们通常称他们为“被接触者”)事后都回忆不起自己的那段不平常的遭遇了。当这些人能够神志清醒地回忆起自己曾经看到过一个不明飞行物时,他们头脑中的“劫持情节”却奇怪地总是处于一种下意识的状态,即他们总是依稀觉得劫持的情节好像故意从他们头脑中消失掉似的。他们所能记起的和意识到的,只是无法解释的时间上的“漏洞”,即有几分钟或几天时间,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呆在了什么地方。著名的特拉维斯·沃尔顿劫持案发生于1975年11月5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希伯,在这次事件中,被劫持者失踪了5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被接触者”往往在突然清醒或梦幻中想起了自己遭遇中的某些情节。当这些人意识到自己的确与非地球人“接触”过并因此在精神上受到创伤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马上去找心理学家或不明飞行物学家。然而,也有不不人对自己奇怪的经历守口如瓶:他们或是由于害怕,或是由于无动于衷,即他们不想让别人仔细地分析一下自己所经历的时间“漏洞”到底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人的健忘是由于某种形式的洗脑引起的。因此,人们可以采用医学催眠术来使这种人回忆起以前发生的事情,这种方法叫做“时间倒退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这种方法都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学者们在调查劫持事件时,一般都要对“被接触者”进行催眠术(除去卡斯蒂略和安东尼奥这仅有的少数例外),哈德博士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他是用催眠术来调查不明飞行劫持事件的前驱,也是有幸于1968年7月在美国科学与宇宙航行学委员会上阐述一明飞行物问题的6名科学家之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9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天使们已经取消了他这种特异能力或记忆甚至生命”————这不是管了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最初由 p2004 发表
[B]外星人怎样给人类“洗脑”(1)
2001-05-16 13:18:20

版权所有 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zh_cn/focu ... 10516/10025651.html
  
  美国不明飞行物共同?..


这是科学家说的吗?这是伪科学家说的!它门看过洗脑?有录象么?你被洗过脑么?:confused: :confused: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2004 发表于 2004-5-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平顶山 联通
您只有接触 才会相信 但是没有机会  对不起我不能证明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本来就是美好的事情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2004 发表于 2004-5-1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平顶山 联通
这个宇宙中还没有“意识存在”的时候,它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难道说,第一个有意识的生物的出现才使得从创生起至那一刹那的宇宙历史在一瞬间成为现实?难道说“智能”的参予可以在那一刻改变过去,而这个“过去”甚至包含了它自身的演化历史。
这样一来,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虽然宇宙的行为在道理上讲已经演化了几百亿年,但某种“延迟”使得它直到被一个高级生物所观察才成为确定。我们的观测行为本身参予了宇宙的创造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参予性宇宙”模型(The Prticipatory Universe)。宇宙本身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其中的生物参予了这个谜题答案的构建本身!

  这实际上是某种增强版的“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人择原理是说,我们存在这个事实本身,决定了宇宙的某些性质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讨论所有问题的前提是:事实上已经存在了一些像我们这样的智能生物来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回忆一下笛卡儿的“第一原理”:不管我怀疑什么也好,有一点我是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本身。“我思故我在”!类似的原则也适用于人择原理:不管这个宇宙有什么样的性质也好,它必须要使得智能生物可能存在于其中,不然就没有人来问“宇宙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了。随便什么问题也好,你首先得保证有一个“人”来问问题,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http://book.sina.com.cn/liangzishihua/2004-04-12/3/58974.shtm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2004 发表于 2004-5-10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平顶山 联通
《三思科学》电子杂志多世界    关于《量子》历史之旅(六)

   怎么有引用那么武断的结论

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302/030219.htm

多世界
《量子》历史之旅(六)

高山



  有谁曾梦想过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只是无数个世界中的一个,又有谁梦想过这些其他的世界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们与我们共有同样的时间和空间。然而,量子理论却似乎预言了这样一种多世界丛林的存在。
  
  20世纪保守最好的机密

  195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艾弗雷特三世公布了一个将令所有人为之震惊的新理论,它就是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后来的科学评论家称之为“20世纪保守最好的机密之一”1。 

  艾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毕业于美国天主教大学2化学工程专业。1950年代,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惠勒。在研究生期间,艾弗雷特学习了冯诺依曼和玻姆的量子力学课本,并经常与其他同学就量子力学问题进行讨论。在他看来,“下述情况似乎是不真实的:一方面,应当有一种‘魔法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某种剧烈变化(波函数坍缩);而另一方面,在所有时间里又假设系统服从完全自然的连续定律。”3 经过长时间的独立思索,艾弗雷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正统解释中的波函数坍缩是不必要的观念,并重新给出了量子力学的相对态表述。
  
  艾弗雷特假设,所有孤立系统的演化都遵循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坍缩从不发生。但是,如果波函数不发生坍缩,为什么我们对具有不确定性(即处于叠加态)的量子系统的测量只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呢?艾弗雷特意识到,另一个可能的出路在于: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测量仪器与被测系统的状态之间发生关联,从而测量仪器的状态不再能够被独立地定义,而只能相对于被测系统的状态来定义,艾弗雷特称之为相对态。进一步地,当观察者对测量仪器进行读数时,他的状态也与测量仪器,进而与被测系统的状态关联起来。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复合系统的整体,而根据薛定谔方程被测系统的不确定性将传递给整个复合系统,即它也处于叠加态。
  
  现在到了问题的最关键之点,艾弗雷特在此迈出了最大胆的一步。他认为,由于在复合系统的叠加态中,每一个成员态包含一个确定的观察者态、一个具有确定读数的测量仪器态,以及一个确定的被测系统态,因此,作为叠加态中的每一个成员态描述一个感知到一个确定结果的观察者,对于这个观察者被测系统的状态似乎已经被转换成对应的坍缩态。于是,对于每个由叠加态中的一个成员态所描述的观察者来说,波函数坍缩似乎已经在一个主观水平上发生,而他只感知到一个确定的结果。这的确是一个极其大胆而新颖的想法!
  

图6-1 艾弗雷特的导师惠勒



  艾弗雷特将他的想法写成了一篇博士论文,他的导师惠勒对这一工作表示赞许,论文的预印本也从1956年初开始在一些物理学家中间传阅。1957年1月,在北卡罗莱纳大学举行的主题为“引力在物理学中的角色”的会议上,艾弗雷特宣读了他的论文,论文的简略版随后发表在《物理学评论》上。
  

  重见天日

  艾弗雷特的新解释公布之后,物理学界的反应是异常的冷淡。正统一派对此漠然置之,据说艾弗雷特曾经到哥本哈根去约见玻尔,但是遭到了完全的拒绝。此后,艾弗雷特解释在物理学界沉寂了十余年。直到1968年,量子引力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之一狄维特(Bryce S DeWitt)4才让这一解释重见天日。
  

图6-2 狄维特

   狄维特和他的学生格拉汉姆(N.Graham)在一系列文章中发展了艾弗雷特的理论,并给出了更为清晰的表述。他们认为,在测量过程中,由初始波函数描述的世界分裂为许多个相互不可观察但同样真实的世界分支,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整个系统叠加态中的一个确定的成员态。于是,在每个单独的世界分支中,一次测量只产生一个确定的结果,虽然各个世界分支中的结果并不相同。狄维特进一步强调,“在当前接受的形式体系框架内,它是唯一允许量子理论在宇宙学的基础中起作用的观念。”这样,艾弗雷特的相对态表述便以多世界解释的新名称开始广为人知。
  
  1973年,艾弗雷特应惠勒和狄维特的邀请,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大学作了一系列关于量子力学的演讲。艾弗雷特的演讲非常成功,他表述准确,充满热情,并极有预见力。在演讲总结中他宣称,“我们将被引向一个新的情况,其中上述理论(即多世界理论)是客观上连续的、因果的,而主观上是非连续的、几率的。”
  
  [后记]
  
  也许是由于对如此冷漠的学术界的失望,艾弗雷特在博士毕业后即离开了物理学领域。他先是作为美国五角大楼武器系统评估小组的一名防御分析家,后来成为了一名私营承包商,并由于事业的巨大成功而成为了千万富翁。197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多世界解释的兴趣不断增长,艾弗雷特准备重新回到物理学界,对量子理论中的测量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然而,不幸的是,他于1982年死于心脏病。
  

  去相干与超脑

  多世界解释的确是一个革命性的看法,它否定了一个单独的经典世界的存在,而认为实在是一种包含有很多世界的实在,它的演化是严格决定论的。然而,多世界解释仍然存在许多恼人的问题5,其中之一就是优选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感知到确定的经典世界,而没有感知到宏观物体的叠加态呢?
  
  1970年,海德伯格大学的泽(H.D.Zeh)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首次清晰地阐述了去相干(decoherence)理论。去相干是指系统波函数的各个分支之间的相干性被破坏。根据去相干理论,当系统与测量仪器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后,就会发生去相干过程,从而导致我们在实际中只能感知到彼此已无相干性的经典分支,而无法感知到具有相干性的量子叠加态。这样,去相干理论将可以FAPP地解决上述优选基问题6,从而成为了多世界解释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980年代之后,去相干理论又被朱瑞克,泽以及其他人更深入地研究,并发展出了环境去相干等新观点,而大量新的量子实验也证实了去相干理论,如单原子的薛定谔猫实验等。
  

图6-3 德义奇

  1985年,英国物理学家、量子计算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德义奇(D.Deutsch)又一个举起了多世界的大旗,并对多世界解释做出了进一步的澄清。德义奇首次指出了多世界解释与正统解释具有不同的实验预测,并提出一个大胆的超脑实验以检验孰是孰非。在这一实验中,人们首先制备一种具有量子记忆能力的超脑,然后观察超脑的不同记忆状态之间的干涉效应。如果多世界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将会观察到干涉现象,同时超脑也会在效果上感觉到自己的分裂和合并;而如果正统解释是正确的,将不会观察到干涉现象。
  
  此外,德义奇用数目不变的世界出现差别来代替世界不断分裂的说法。根据他的新表述,存在一些平行的完全的世界,它们在某种确定的意义上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着,尤其是,它们与我们共享同样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平行世界是通过它们作为一个公共的物理实体的一部分而关联在一起的,物理实在就是纠缠在一起的所有世界的集合。在理论上,多平行世界是与波函数的各个“坍缩”分支相联系的,当世界面临一种量子选择时,它就分裂成两个不同的世界7。
  
  然而,大多数物理学家仍表示怀疑,是否有必要采取如此“歪曲”我们感觉的极端措施来解决量子理论的逻辑困难呢?把目前的薛定谔方程绝对化是完全合理的吗?为什么不对它进行可能的扩展呢?
  

  插曲:解救薛定谔猫8

  有一个称为薛定谔猫的著名理想实验。一只猫被置于一个密封的盒子中,有一杆枪瞄准着猫,如果一颗放射性核子衰变就开枪。发生此事的概率为百分之五十。
  
  如果人们开启盒子,就会发现该猫非死即生。但是在此之前,猫的量子态应是死猫状态与活猫状态的混合。有些科学哲学家觉得这很难接受,他们断言,正如没人处于半怀孕状态一样,猫不能一半被杀死另一半没被杀死。使他们为难的原因在于,他们隐含地利用了实在的一个经典概念,即一个对象只能有一个单独的确定的历史。量子力学的全部要点在于,它对实在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一个对象不仅有单独的历史,而且有所有可能的历史。在大多数情形下,具有特定历史的概率会和具有稍微不同历史的概率相抵消,但是在一定情形下,邻近历史的概率会相互加强。我们正是从这些相互加强的历史中的一个观察到该对象的历史的。

  在薛定谔猫的情形,存在两种被加强的历史,猫在一种历史中被杀死,在另一种历史中仍然存活,两种可能性可以在量子理论中共存。因为有些哲学家隐含地假定猫只能有一个历史,所以他们就陷入了一个死结而无法自拔。

  
  多世界的信徒们

  1988年,政治学者鲍伯(L. D. Raub)对72位宇宙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关于多世界解释的调查,结果如下:



对多世界解释的看法 比例数

是的,我认为多世界解释是正确的 58%

不,我不同意多世界解释 18%

可能它是正确的,但现在我并不确信 13%

我不知道 11%


表1 1988年关于多世界解释的看法调查



图6-4 多世界迷霍金


  多世界解释在弦理论家、量子引力和量子宇宙学家中最受欢迎,相信它的著名物理学家有霍金、费曼、盖尔曼和温伯格等,其中后三位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坚决反对多世界解释的物理学家以彭罗斯为首,他们在科学界的其他领域中为数众多。霍金是众所周知的多世界迷,费曼一直强调坍缩过程只能通过薛定谔方程来说明。温伯格则断言,“最终的途径是将薛定谔方程认真地当作是对测量过程的描述……我更喜欢这种最终步骤。”9 在《夸克与美洲豹》一书中,他将自己描述成了多世界解释的信徒。
  
  1997年8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UMBC)举行的量子力学讨论会上,物理学家们对他们所认可的量子力学解释进行了投票表决,下表是投票结果:



量子力学的解释 投票数

哥本哈根解释 13

多世界解释 8

隐变量解释 4

一致历史 4

修正的量子动力学(GRW等) 1

其他解释(包括未决定者) 18


表2 1997年量子力学解释排名


  1999年7月,在剑桥的牛顿研究所举行了一次关于量子计算的会议,其间人们对量子力学解释再一次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如下:



量子力学的解释 投票数

多世界解释 30

哥本哈根解释 4

修正的量子动力学(GRW等) 4

隐变量解释 2

其他解释(包括未决定者) 50


表3 1999年量子力学解释排名


  2001年2月,惠勒和泰格马克(Max Tegmark)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一篇纪念量子发现一百周年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认为,去相干理论和最新的实验表明,多世界解释已经取代了正统的哥本哈根解释,而成为了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可的量子力学的新的正统解释。然而惠勒也承认,一个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即量子力学能否通过一个更深层的原理来解释?或者说,为什么存在量子?
  
  [评论]
  
  很多物理学家认为多世界解释是目前最好的解释,这并不是因为它就是正确的解释,而是因为他们确信正统的哥本哈根解释已成昔日黄花,但是手头又没有更好的解释来替代它。由于人们至今尚未发现波函数坍缩过程的真实物理起源,也未能建立一种自恰的理论来描述这一过程,于是,大多数人便采取了最偷懒的方法---否认坍缩过程的存在,这便导致了多世界解释在正统观点衰落之后大受欢迎。然而,多世界解释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已注定了它的失败,它只是绝望的人们所能抓到的最近的一根救命稻草。
  

  插曲:勇敢者的游戏

  为了证实多世界理论的正确性,一位勇敢的多世界信徒亲自进行了一个被称为量子自杀的实验10。然而,可惜的是,他却永远无法将他的发现告诉我们。
  
  实验的主要仪器是一台量子枪,它的扳机由处于量子叠加态,如自旋叠加态 |上>+|下> 的粒子的测量结果控制。如果测量结果是“上”,则枪射出一个子弹,如果测量结果是“下”,则子弹不被射出,而只是发出一声“咔嚓”声。现在,勇敢的实验者将量子枪对准自己。
  
  根据多世界解释,在一次实验之后,世界将分裂成两个,其中一个分支中实验者仍然活着,而另一个分支中实验者已经死亡。然后,在实验者仍然活着的世界分支中,这个实验者继续进行实验,之后,这个世界分支又将分裂成两个,其中一个分支中实验者仍然活着,而另一个分支中实验者已经死亡。实验可以依此不断进行下去,很明显,总存在一个世界分支,在其中实验者仍然活着,并且他可以听到扣动扳机的接连不断的“咔嚓”声。于是,这个实验者将确信多世界解释是正确的,而其他解释都是错误的。
  

图6-5 如果存在多世界



  当然,在最后的量子叠加态中,实验者于其中存活的那个世界分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例如,如果进行了N次实验,这个分支所占的比例就只为1/2N。于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所在的更可能的世界分支中11,勇敢的实验者已经死去,他因此也就无法将他的发现告诉我们,更无法说服我们多世界解释是对的。

  
  
物质既能量           能量既物质 量子力学让人迷惑,有兴趣的看看这本书. http://book.sina.com.cn/nzt/liangzishihua/index.shtml 上帝掷骰子吗? - 量子物理史话 宇宙世界本虚幻 穿越时空唯有爱 十字街的备忘录者和中间过渡,水平不高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天堂也有危险路[ZT]。。

20031223093810tiantangcn.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3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一篇超强的高考作文(我见过最厉害的帖子)
标题


一篇超强的高考作文,藏头的!
心灵的选择
    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十几年,虽总在加
  强情操的培养,但是有的时候,仍然很难做一
  些性命悠关的大决定。生存,还是毁灭,这是
  个问题。莎士比亚的这个疑问困扰了古代无数
  的哲人。
    他人的利益重要,还是自己的利益重要?
  为了祖国是不是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是不是要坚持?这是我们的品德教育
  用了十年,才使我们彻底弄清的问题。革命先
  烈用八年抗战,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
  们这代人是跨世纪的一代,将来会面对更多的
  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从小就树立一切
  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
    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在重要的时
  候,个人利益必须牺牲。* * * 在刺骨的冰水
  中救孩子,这是他心灵的选择。他牺牲自己,
  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而在我们的生活中,
  大多没有这么极端的情况。但也不能有一点危
  险就屁滚尿流。做出牺牲自己的选择,不只是
  象用眼睛看来那么简单的。我们必须时时反省
  自己,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可能成为一
  个完整的人。
    个人的利益首先还要服从集体利益,就像
  当年一个人再怎么成功,其力量也不能改变国
  家孱弱的现实。个人的智慧再强大,也比不上
  集体智慧。是全中国人民集体才改变了我国一
  穷二白的面貌,是千千万万劳动中国人民艰苦
  奋斗痴心不悔,才建成了我们的国家,有人说
  雷锋傻,我们就要做革命的傻子,每天用雷锋
  事迹迫自己努力向上。但这其实非常难啊,人
  不是神,做出牺牲自己的决定,内心斗争是必
  然要经历的。这是,我们必须提高觉悟,尽量
  排除病态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干扰,严格要求
  自己,做出正确的心灵选择。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经常无法实现宏
  伟目标。所以如果想要社会进步,我们必需要
  时刻准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不
  能象猪一样,只知享乐。而是要象革命先烈那
  样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的共同利益,牺牲
  自己。只有人人都这样,我国才能真正富强,
  才能还我国以强国本色,我们大家才能过得更
  好。不过,让人人都这么想这么做的确很难,
  但是如果我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切切实实做
  到从我做起,这个宏伟的目标终究有一天是会
  实现的。
    大的理想,如果能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
  起,便容易成功很多。所以,如果没有行动,
  只是有崇高的理想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随时
  保持头脑的清醒,对自己不能放松,道德要求
  铭记脑海。大家都能这样,我们的祖国怎能不
  强大呢?

今年高考作文,请注意第三列……从第三列竖着看下去……(从第一行“我“字开始
竖的读
下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转帖]科幻市场的整体概貌

一节 概述

  在中国科幻界这个圈子里,如果你能够全面地和各类人士打交道,你就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从事创作和编辑工作的人往往愁眉苦脸,认为搞科幻是个苦差事,甚至与"义务奉献"划等号。而作市场的人则喜笑颜开,坐收利益。九七年科幻大会上,笔者曾与河南来的一位编辑交谈。我告诉她,我卖过她们社出版的一套科幻丛书,销路很好。不过我取不到正版书,只能卖盗版。没想到她非常惊讶地问,科幻这种书也值得盗版?
  作图书市场的人或者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有商业上的顾虑,或者与文化界接触甚少,所以极少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公开出来。反到是作者和编辑经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把他们的苦处讲出来。所以给社会上留下的印象就是,今天在中国搞科幻是个受累不讨好的事情。更有一些人给科幻艺术赋予改变国民素质的重任,使得人们把发展科幻当成了一种纯粹的公益事业。
  其实,这完全不是事情的本来面目。科幻艺术在世界各地都是非主流的、体制外的艺术。它能够生存至今并且发展壮大,市场几乎是惟一的养育者。在我国也是如此。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科幻期刊的经营和科幻图书的发行基本上都是在自负盈亏的体制下运行,没有任何一个科幻刊物或任何一套科幻图书依靠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而且科幻艺术作为一种现代人的神话,本身就有极高的娱乐价值。
  还可以举另外一些例子:八十年代初,通俗歌曲和武侠文学几乎和科幻艺术同时在大陆兴起,也没有得到行政上的什么特殊照顾。充斥各类媒体反而都是对它们的批评,其力度和广泛性绝对超过当时对科幻艺术的指责。比如邓丽君歌曲受到的批判肯定就是任何一个大陆科幻小说作者无法"媲美"的。然而,通俗歌曲和武侠小说不仅在大陆生存下来,而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走市场之路,寻求大众支持,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重视科幻市场的必要性:国内文化行业日益市场化,许多原来靠国家扶持的文化领域,比如科幻界一向对之存在复杂感情的纯文学界就正在市场边缘徘徊。但这些领域的从业者长期在计划体制的摇篮中生活,对市场开发既不熟悉又有畏难心理。而科幻艺术早就先一步进入市场,实际上为它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文化市场中的主流形式奠定了基础。从这点来说,八十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对科幻事业的断奶真可谓"塞翁失马,焉之祸福"。
  可以说,只有扎扎实实地研究市场,挖掘市场潜力,才是中国科幻事业发展的正道。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二节 中国科幻市场的现状与潜力

  一,美国科幻市场的开发经验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中,以美国的科幻市场最发达。这与美国是现代形式科幻艺术的诞生地息息相关。尽管如此,美国科幻市场的兴旺发达也是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才形成的。
  美国科幻大市场的形成经历了期刊--图书--影视--多媒体等阶段。自二十年代末世界上第一家专业科幻刊物在美国诞生以后至五十年代初,美国的科幻市场主要以刊物为主。刊物起到了"开发两头"的作用,即一头开发读者群,一头开发有潜力的作者。这决定于科幻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科幻艺术都是舶来品,即使在美国,最初的科幻小说都是引进的凡尔纳、威尔斯等国外作家的作品。本国一无确定的读者群,二无专业作者。期刊投入小,出版周期短,与读者接触多,反馈方便。为宣传普及科幻艺术进行了启蒙工作。
  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未,美国科幻市场进入了以长篇小说单行本为主的时代。这也体现了科幻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科幻是一种以超现实情节为主要魅力的艺术,越是长篇作品,越能更好地将读者带入"幻境"。这一点与武侠小说极少短篇是同一个道理。所以看长篇作品首先是读者的要求。其次,作者要进一步求得个人发展,奠定个人在创作领域的地位,也必须发表长篇作品。经二十年积累,美国已经产生了一批可以把握长篇创作规律的作者。这使美国科幻市场图书时代的形成水到渠成。在美国科幻图书市场发展到高峰的时候,大约有几分之一的文学读物是科幻小说。
  七十年代末,美国科幻市场进入了以科幻影视为主的时代。科幻电影本是世界各国电影界自本世纪初就进行的尝试。但以往的科幻电影艺术性强,娱乐性差,一直被视为"票房毒药"。七十年代未,以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卡梅伦为代表的一代导演更好地把握了科幻片的娱乐因素,并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开创了科幻电影的高科技时代。科幻艺术以超现实为外在魅力,所以靠文字来表现的故事情节就不及直观的影视作品更吸引人。而且,以电脑合成特技为主的当代电影特技完全可以表达以往只能用文字表现的离奇场面。再加上电影本来就是高投入大产出的文化产业,好莱坞在电影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又领先于全世界,这些都是科幻电影跃升为科幻市场主体的因素。前面几十年科幻创作在题材方面的积累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目前,美国科幻市场正在向卡通、电玩、儿童玩具、主题游乐园等多方面延伸发展。力争更多地开发科幻艺术的市场潜力。以主题游乐园为例,最近计划进入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中就有一个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游乐园。一些制片商在制作过大成本的科幻巨片后,往往将一些布景保留为游乐设施,使之物尽其用。不过,尚未见到美国有以整个科幻市场为开发对象的企业出现。科幻市场的各个部分分别由各自领域的企业开发,相互间只以知识产权交易为纽带。
  这四个发展阶段是一脉相承的。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培养消费者和积累题材,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必然发展。并且,后一个阶段出现后,前一个阶段的市场主体并未消失,而是"退居二线"。目前美国的专业科幻杂志极少有赢利的,但它们能作为专业媒体而存在。其中办得最好的是一家叫《轨迹》的刊物。该刊物的装帧十分朴素,几乎没有版式处理。主要是给圈内人士和老科幻迷提供信息和评论。长篇科幻小说单行本仍然是白领阶层的主要读物。由于影视作品毕竟无法表现复杂情节,科幻图书仍然有它的市场。并且许多科幻小说都是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好素材。
  美国科幻市场的发展揭示发科幻艺术本身的规律性,而这些规律又是在美国科幻界人士几十年自发摸索中揭示的。换句话说,美国人为我们作了实验。把握这些规律,有选择地照搬,可以使中国科幻市场的开发减少"试错"的代价,缩短开发时间。如果我们在必要投入的保证下有计划地开发这个市场,十年之内我们完全可以使中国科幻市场的消费者数目在绝对值上接近美国的水平。不是缺方法,而是缺行动!
  二,中国科幻市场开发情况
  自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就陆续有人创作或翻译科幻文学作品。但中国科幻市场真正形成还是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的事情。在当时百废俱兴的社会背景下,科幻小说成为"文化复兴"中重要的一环。《小灵通漫游未来》曾发行到数百万册,《珊瑚岛上的死光》被搬上银幕,国内先后产生四家科幻期刊和一份专业科幻报纸。电视剧和广播剧中也出现了大量科幻作品。
  比这更重要的是国外作品的引进。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系统引进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和前苏联的科幻作品。七十年代未开始又大量翻译西方科幻小说。由于当时没有版权制约,大量国外科幻名著能以本来面目与中国读者见面。甚至象《星球大战》、《星际旅行》之类属于西方流行文化的影视小说都能摆上中国读者的案头。这就形成了中国科幻市场的独特局面:高水平的艺术欣赏者先于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者而出现。在科幻艺术的大手笔尚未出现的时候,中国科幻爱好者已经能欣赏到世界一流的科幻作品。近几年大片机制的出现,以及盗版音像制品的存在,更是使中国科幻迷几乎同步地欣赏到世界第一流的科幻影视作品。但作为中国科幻爱好者,他们仍普遍希望中国科幻艺术能推出自己的大师和巨著。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市场动力。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国家不再支持科幻作品创作翻译和出版。这种状态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方面科幻艺术的创作、翻译、出版、理论研究和教育都变成业余行为,水平因此长时间徘徊不前。另一方面科幻艺术被迫下海,又使得在这一领域默默耕耘的人早早就熟悉了市场机制,比起一直由国家包下来的各门传统艺术有机制上的优势。
  目前,国内介入这个市场的专业机构有以下这些:
  (1)《科幻世界》杂志社,隶属四川省科协。创刊于一九七九年,已有二十年历史。是上一次科幻大潮中惟一延续至今的专业阵地。目前已占领了青少年科幻市场的主要份额,每期发行二十一万至二十五万之间。自一九九六年达到发行量的顶点后,一直没有新的突破。他们还拥有科幻图书邮购部,自九五年成立以来一直邮购国内各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图书。由于有刊物作媒体,邮购部的业务开展顺利。最近他们购买了一批国外科幻作家的版权,并扶持国内科幻作者,开始系统进入图书出版市场。
  《科幻世界》是目前青少年科幻爱好者中的知名品牌,这是他们最近几年转向青少年市场的成果。他们一直注意培养青年作者,不过这也与专业文学作者不愿介入科幻创作有关。作为一家在市场中沉浮十多年的文化产业,他们有本能积累的市场经验。
  (2)《科幻大王》杂志社。隶属山西省科协。该刊最高曾发行到三万册,能自负盈亏,但缺乏延伸开发市场的能力。该刊无有力的发行人员,一直由邮局发行。由于编辑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关系薄弱,该刊风格一直紧随《科幻世界》,以获得其剩下的市场份额为满足。但无倒闭之忧。作为年轻的刊物,它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有力的外界投入和包装。
  (3)《科幻时空》,九九年创刊,新蕾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办,目前仅发行两期。计划在2000年成为双月刊。该出版社整体年营业额数千万元,实力不弱。《科幻时空》主办人对开发科幻市场也有一定的长远计划。由于刚刚创刊,其中变数较多,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4)曾经或正在出版科幻丛书的各地出版社。包括中国少儿、河北少儿、福建少儿、四川少儿、江苏少儿、海洋出版社、科普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等。其中编辑力量最强的是福建少儿出版社。他们拥有一批极有水平且熟悉科幻文学特点的翻译工作者,以出版国外作品为主,并且基本能将这一工作保持下来。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媒体,这些出版物大多印量极少,销量不佳,绝大多数时停时续。
  (5)近几年来,一些私人书商发现了科幻市场的潜力,以各种方式进入这个市场。他们组织了如《世界科幻名著精选》、《美国星云奖年度作品集》、《银河英雄传奇》、《地球杀场》、《卫斯理小说选》等市效益很好的科幻选题。这些作品卷帙浩繁,码洋很大,显示了编选者对市场的信心。与习惯于用"袖珍长篇"来试探市场的国营出版社相比,民间书商远远走在前面。不过,由于水平有限,这些作品的编辑质量差,翻译粗糙,校对马虎。常常只能红极一时,其市场热度缺乏持久性。
  在美术、音乐、影视等相关领域,没有出现以科幻文化产品为主业的机构。但中影引入的海外大片中,科幻片占有相当的比例。实际上近几年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幻片中国影迷都能够从影院看到。其市场规模是多少家刊物和出版社加在一起也比不了的。八十年代变形金刚热潮、九十年代恐龙玩具热潮,则都是科幻玩具市场开发的成功案例。另据笔者手头的资料,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有一个名为"科幻城"的小型游乐场,是国内惟一以"科幻"为内容的主题乐园。
  (参见附录三)
  另外,近一两年来,各地一些有商业头脑和开发能力的科幻迷自发创办起专业科幻书店。目前笔者了解到的有北京大兴王红建,吉林长春刘振武、山东诸城姜燕经营的三家。他们或以邮购为主,或以图书租赁为主。由于是个人投资,资金规模小,难以扩大,但为基层科幻市场的开发积累了宝贵资料。
  三,中国科幻市场的潜力
  虽然总的看来,中国科幻市场的表示让人觉得忽晴忽阴,难以把握。不少出版社抱着热情投入进来,却失望而归。但笔者仍然认为,这主要是一线开发人员相关素质有限,对科幻艺术和读者口味了解不深造成的,不是科幻市场本身不具备潜力。另外出版单位一向不重视科幻艺术的专业性,认为可以在不钻研现有科幻作品的情况下,凭编辑们在少儿图书或科普图书方面的经验就可以把握这个市场。事实证明这样作无一有成功的先例。
  就目前情况来讲,中国已经形成了有巨大潜力的科幻市场。理由如下:
  1 社会大众具备了接受幻想类艺术的心理条件。
  幻想类艺术不仅包括科幻,还包括魔幻艺术、荒诞艺术等形式,以超越现实,创造一个假想世界为基本特点。一个社会对幻想类艺术的接受是有个过程的。大致要经过"拒绝幻想--认可幻想--重视幻想"这三个阶段。对于一个贫困、封闭、发展节奏缓慢的社会来说,人们日常事物的主要内容就是求生存,是怎样学着适应社会。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幻想类艺术肯定会被当作"想入非非"、"不务正业"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流行的主要是"向后看"的程式化艺术、如传统戏剧、民间说书艺术等。这些艺术记录着一些几百年上千年不变的生存经验。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求新求变意识的艺术消费者可以无数次欣赏同一个作品而不厌倦。并在其中寻求稳定性和安全感。
  当一个社会进入"小康"阶段,人们不再终日为温饱发愁,可以拥有消闲时间,开始拥有比较成规模的文化消费时,幻想类艺术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市场。因为这时人们已经能够欣赏一些没有强烈功利色彩,不需"对号入座"的作品。
  而当一个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开始一日千里的高速发展时,幻想类艺术,特别是科幻艺术便拥有巨大的生存空间。因为这时人们迫切需要把握未来,未来比过去更吸引人们的关注。开拓、进取、改变现实、成了一种社会风尚。而从艺术上把握未来的科幻艺术无疑是最适合这种社会需求的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地域广大,城乡差别和东西、南北差别较大。在大城市、在沿海发达地区、社会整体的艺术接受心理正从"认可幻想"向"重视幻想"过渡。科幻文化在这样的地方应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在农村地区、欠发达和欠开放地区,科幻艺术发展的阻力较大。但总得来看,无论哪一个地区,随着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开放和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普及,科幻艺术的潜在消费者都是增长的,支持科幻艺术的社会基层动力也在扩大。科幻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朝阳艺术"。
  就整个年龄层次而言,大陆中年以上的人是在贫困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艺术消费习惯基本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形成。科幻艺术较难再赢得他们的欣赏。而三十岁左右这一代人正是改革开放的同代人。他们一边成长,一边目睹了中国社会走向开放的全过程。他们对科幻艺术没有抵触心理。其中的许多人受过八十年代初那次科幻大潮的洗礼,进入成人阶段后甚至成为当今科幻艺术的主力军。而二十岁左右这代青年,则完全是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接受科幻对他们来说顺理成章。如果放眼未来的话,再过十几年,社会大众对幻想类艺术的接受障碍就会基本消除。那时,科幻艺术能不能争取到大众喜爱,主要就是本身努力与否的问题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中国经济正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中国正成为一个新的现代化国家,现代科技在国家生活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比例越来越大。新一代作者和读者是伴随着电视机、游戏机、电脑和互联网络长大的。科幻这种形式是与他们的特点一致的。因此有了一种'科幻的自觉意识'"。(韩松《中国科幻的当代处境》转引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
  2 中国社会的人口素质已经大为提高。
  科幻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欣赏者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八十年初那次科幻大潮兴起时,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六年,上大学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以这样的人口素质,无法孕育足够的"科幻人口"。而今,在许多沿海发达地区,高中教育实际上已经普及,大学录取率已经降到1:2以下。如果以全国整体情况来看,每年近两百万大学新生的巨大数字已超过美国,使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一个由政府职员、三资企业管理人员、高新企业员工、文化界知识分子组成的白领阶层已经形成。这都是"科幻后备人口"。如何把他们开发成科幻迷,是所有中国科幻人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当然,会有人发问,以上这些都只是对市场潜力的描述,而开发者,尤其是实力不足,难以作长远考虑的开发者,更重视的是眼下的市场实力。笔者认为,中国的科幻市场即使是现实规模也足够接收一些新的专业刊物和图书。只要它们选题准确,操作规范,并且能作针对科幻迷的有效宣传,数万册的发行量是可以保证的,赢利完全不成问题。近些年来各地出版界在科幻市场方面屡有败绩,甚至使出版科幻图书形成一种"前仆后继"的状况,主要还是编辑人员对科幻严重缺乏了解,或者联系不到作者所至。至于科幻电影,国内消费者消化一部投资数千万元的作品也不成问题。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三节 科幻迷市场与非科幻迷市场

  "市场细分"是一个市场学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把一个大市场再划分为一系列小市场,以便确定单个企业或单个投资项目的最佳定位,就象摄影时要调焦聚一样。很多想进入科幻市场的机构并不了解,科幻市场本身已经是一个有内部分化的大市场,无论是作品风格还是读者口味都已经出现层次性和倾向性。笔者接触到一些搞科幻的编辑,他们常常告诉作者,什么样篇幅和风格的作品都可以投稿。这种说法看似开放,实际上是对市场划分心中无数的表现。即使象中国这样发育极不完善的科幻市场,也已经不是一类科幻作品完全占领的,一个科幻作家想写出让所有中国科幻迷都喜爱的作品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因此,对每一个进入,或想进入中国科幻市场的机构或个人,了解科幻市场的内部分划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
  将科幻市场划分为科幻迷市场与非科幻迷市场,这是对科幻市场最基本的划分,但这种划分恰恰被我们许多科幻界人士所忽视。
  一个人是不是科幻迷,大致可以用这样几个标准来匡定:第一,科幻读物占其全部阅读范围的多少。偶而读一两本科幻小说的人当然算不上科幻迷。一个科幻迷对科幻读物的阅读时间,至少要在他的业余阅读时间中占固定的比例。第二,他有没有"消费忠诚度",即在不了解作品本身如何的情况下,发现科幻出版物就要看一看。类似球迷那种"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科幻的喜爱,应该是对这门艺术整体的喜爱。非科幻迷看到图书封面上印着"科幻"二字,往往就会望之却步。第三,除作品外,他是不是还对科幻界的动态、"内幕"等等侧面信息感兴趣。这种兴趣体现了对所爱事物深入了解的愿望,体现一种参与性。
  《科幻之路》中有一段对科幻迷的描述颇为生动:"对于那些少数人来说,发现科幻小说是一种与宗教皈依无异的先验经历。他们常常非科幻小说不读。他们思考科幻小说,他们想望与别人交流他们的经历,希望劝说别人皈依。"(《科幻之路》二卷412页)这种科幻迷在中国是大量存在的。
  目前,中国科幻读者主要以学生为骨干。据对《科幻世界》读者的调查,平均年龄为18·5岁。对那些不读《科幻世界》杂志,而以科幻书籍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科幻迷没有具体的调查资料,但估计年龄层次相差不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上面"科幻迷"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科幻世界》和《科幻大王》的主力读者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迷。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兴趣游移不定,科幻刊物只是他们浮燥目光临时注视的对象。另外,他们多把《科幻世界》与《奥秘》、《飞碟探索》看到一类刊物,或把科幻与电玩、卡通等并列在一起。不过在本文中,笔者遵从约定俗成的看法,将他们也视为科幻迷群体。
  有人会问,十年二十年前喜爱科幻,如今已经成人的那批学生科幻迷到哪里去了?答案是他们大多已不再读科幻,少数人还因为保留着"消费忠诚度",尽义务式地买些科幻读物,但不会持续太久。这是因为国内的科幻出版物,无论是国人自己的作品,还是翻译作品,水平大多有限,无法满足他们已经发展的阅读需要。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现象:因为高层次的作品不多,老科幻迷不再看科幻。而他们不再看科幻,又使得编辑和出版人员忽视高层次科幻作品的社会需求。
  有人认为,既然科幻文学是描写科学技术的,又有那么浓厚的哲学色彩,科幻迷的整体素质应该比其他文学爱好者群体更高。这个观点没有错误,但它对于欧美科幻迷来说是既成事实,对中国科幻迷来说还只是一个期望,一种理论推测。中国科幻迷目前的文化素质,欣赏水平整体上要逊于纯文学爱好者。一些兼搞纯文学与科幻文学的人士也有感慨:他们与科幻迷之间难以形成象与纯文学读者之间的那种深层次交流。另外,这个年龄层次的科幻迷的"钱包"也欠丰满的。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们的艺术消费受多方面的制约。对科幻市场的延伸开发是不利的。
  搞清两点意义重大。文化素质不高,眼界就不开阔,缺乏博览群书的广泛兴趣。"钱包"不充实,则难有文化方面的关联消费。这就决定了如今的科幻迷群体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群体,也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既难以带给科幻界专业人士更多的新东西,新反馈,也难以在社会上产生强大影响。需知任何一种艺术,甚至任何一件艺术品要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光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水平,更取决于是怎样的人在欣赏它!以及那些人本身在社会上有怎样的影响力。
  中国科幻的发展,首先应该立足于普及,立足于让那些原本不看科幻的人看科幻,立足于生产一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作品。因为目前这只科幻迷队伍还很弱小,难以给科幻创作发展以更大的助力。就拿科幻迷千呼万唤不出来的中国科幻片来说吧,如果中影公司只以满足科幻迷的需要为宗旨来引进海外科幻大片,肯定会血本无归。假设将来有一天,中国影人真能投巨资拍出优秀科幻巨作,如今这批科幻迷大概只有看盗版光碟的消费实力。
  为铁杆科幻迷写作,和为一般人写作,应该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任何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发展日久,便会形成自己的热门题材,自己的语言习惯,自己的逻辑特点。科幻艺术亦复如此。比如时间机器题材中的"因果倒错",机器人工学三原则,电脑如何反叛人类,等等。对这些东西,非科幻迷或者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另外,文学作品尽管本质上是一种消闲品,但也有一个"鉴赏入门"的问题。因为每一种特定文学样式都有内在的延袭性:A作品在写作时借鉴了B作品的经验,C作品是对D作品的反讽,E作品与F作品对照着看趣味更佳,等等。一个"初来乍到"的圈外读者常会堕入迷雾之中。所以对一门艺术接触越多,欣赏水平也越高。
  在以非科幻迷为对象的创作上,倪匡和黄易作的最好。走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随便找一家个体书摊,你总能从书架上找到他们的作品。笔者经常看到大街上"练摊儿"的小青年,火车上返乡的打工仔在读他们的书。一个广东的大学生说,他们班上有三四个人看《科幻世界》,有二十多人在看卫斯理!各地书商们为了利润,经常盗印他们的书,这可是国内科幻作者难以得到的"荣誉"。
  会有一部分比较专业的人士不承认他们的作品是科幻小说。其实不然。这两个作者熟悉西方科幻小说的主流题材,他们把这些题材软化,加上丰富的故事情节,使其成为文化程度不高,对科学不是很感兴趣的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科幻文学的普及来讲,这是一条非常成功的路线。当然,作为商业作家,倪匡和黄易不会把普及科幻艺术当成其主要的创作动力。那只是其商业化创作附带产生的结果。但我们科幻界人士却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进行类似的工作。
  今天的中国科幻作者,很大一部分是从科幻迷中产生的,他们非常熟悉科幻,其中有些人熟悉到对科幻之外的文学艺术都不甚熟悉的地步。这样,他们往往形成一种用封闭的"科幻思路"、"科幻语言"来写作的习惯。这样的作者可以写纯正的科幻作品,但难以写通俗和普及性的科幻作品。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为外行人写科幻,必须重视"热闹"。淡化特殊的科幻主题,放手编织情节。其实,为"外行"写科幻往往更容易一些:科幻文学发展了一百多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素材,这些东西在科幻迷眼里属于"老套",但圈外读者却没见识过。把这些素材收集起来,配以叙事技巧,写得曲折离奇。再针对中国读者教育水平不高的现实,科学背景尽量淡化,科学知识的解释尽量通俗。应该很容易走向市场。关键是我们的作者应该放下架子作"说书人",而不是一味追求作"艺术大师"。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四节 青少年科幻市场与成人科幻市场





  进一步分析科幻迷市场,我们可以发现,给青少年写的科幻,与给成人写的科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不光题材、写法不同,而且语言习惯、审美情趣都不同。成人喜欢看的科幻青少年很可能不感兴趣,反之亦然。
  对于成人科幻市场,我有一个不规范的"前科学概念"--"白领科幻"。这个概念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方面,科幻最终应该是白领阶层的读物。因为白领阶层教育水平高,对现代科学技术有较深的理解,对未来的关注胜于对历史的追念。他们需要一种充满科学气息,充满时代氛围,充满前瞻性的艺术。至少从理论上说,这种艺术非科幻莫属(整体上的科幻艺术,而非单指科幻小说)。那些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田园牧歌式的传统艺术,那些对科学知识"已通九窍,尚余一窍不通"的老派文艺作者的作品对他们注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科幻艺术只有征服了白领阶层,才算最终"修成正果"。试想,一种在企业家、知识分子、高技术产业员工和政府职员中流行的艺术,该有多大的"后台"?该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科幻之路在中国该会多么通畅?
  能征服白领阶层的科幻,首先应该是富有社会寓意,富于哲学内涵的科幻,要有深度。因为它的读者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兴趣爱好已不同于孩子。其次,作品中的科学知识要非常严谨,因为它的读者受过多年教育,眼光比青少年刁钻得多。而且,它应该有足够的篇幅。因为成人读者的阅读速度非青少年可比,一册十余万字的《科幻世界》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只是个把钟点的精神食粮。
  青少年爱看的科幻则是另外一个样子。学生的生活空间很封闭,对社会缺乏了解。也难以接受那些社会寓意深刻的作品。给青少年看的科幻作品,思想主题要尽可能单纯明快。青少年学生更重视科学题材的科幻作品,但他们眼中的"科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往往只是想从中得到超越现实的感受。什么太空风光、异星探险、时间旅行等,都能帮助他们暂时离开乏味的学习生活。更不用说象"野人"、"魔鬼三角"之类的超自然现象了。青少年对艺术现实缺乏"距离感"。成年人很容易分清艺术幻想与实际生活之间的不同,青少年则常常混为一谈,甚至有看到科幻小说后,弃学寻找外星人的极端案例。一句话,青少年较难分清真科学与伪科学。另外,青少年的阅读能力也有限,过万字的作品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就是"长篇"了。
  在年龄层次这个问题上,我们今天的中国科幻作品,从整体上看是一种不伦不类的科幻。从意图上说,大部分科幻作者是奔着成人科幻方向发展的。避免被混入"儿童文学"是他们中许多人暗中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科学知识、文学功力等多方面的不足,拿现成这些科幻作品去给见多识广的成人读者看,很难不被奚落。但是,层次与深度不够,拿给孩子们看就可以了吗?非也!就象医院里的儿科是一种专业一样,给青少年读者写科幻另有一类技巧。作者要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兴趣爱好。要非常会编故事。至少目前许多散文式的科幻小说孩子们绝对不爱看的。要写出通俗直白、清纯流畅语言,这也需要深厚功力。往往一些大学生作者写的科幻作品反到不及四五十岁的专业儿童作家的科幻作品更受儿童欢迎,就是这个原因。
  提倡成人科幻,并非就味意着忽视儿童式的科幻小说,只是说明后者无法负载艺术探索的重任。但在启蒙作用上,儿童式科幻小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科幻迷的启蒙年龄。欧美国家由于科幻文学水平较高,常能从成人读者中培养科幻迷。我们还作不到这一点。学生时代爱上科幻,成人以后放弃科幻,还是中国科幻迷的模式化经历。因此,青少年科幻市场是目前中国科幻的根基所在,必须牢牢抓住。我们的科幻作者也必须放下写儿童科幻就不高雅的新偏见,好好研习一下少儿科幻的创作规律。
  在青少年科幻市场上,还有两支重要的力量:科幻卡通和电子游戏。自日本人开创卡通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起,科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搞卡通的人主要以绘画者为主,他们的文字能力普遍不强,难以搞出好的原创角本,常常以改编科幻小说作为创作源泉。特别需要与科幻小说作者之间的沟通和配合。电子游戏作为高科技的娱乐项目,几乎一开始就与科幻结缘,国外电玩界已经发展到不依靠科幻作品的改编,自行编制情节复杂的游戏的程度。成为科幻艺术的一只新军。这些游戏通过盗版等方式早已为中国孩子所熟悉。


五节 男性读者市场与女性读者市场





  无论是科幻小说的创作群体还是欣赏群体,都有一定的性别分野。很多科幻界人士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科学和科幻小说一直被认为是男科学家、男作家和男读者的天下,早期绝大多数成功的女科幻作家均掩去她们的真实姓别,使用假名或笔名发表作品。"(伊丽莎白·安·赫尔《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摘自97北京科幻大会论文集)
  武侠是男人写给男人看的小说,言情是女人写给女人看的小说。那么科幻呢?尽管科幻文学中的性别界限不似武侠和言情那样沟壑分明。但从总体上看,科幻仍有鲜明的男性文学特点。《科幻之路》中有一段记载美国科幻艺术发展早期时的文字:"科幻小说问世之后,在最初二十年几乎像接触性体育活动一样广为男子所垄断。1949年《惊奇》进行的读者调查表明,除了其他有趣的数据之外,百分之九十三的读者为男性,而《科幻之路》各卷汇编的故事也有证据显示男性作家在数量上占优势。"(《科幻之路》三卷154页)
  在《科幻世界》的读者中,男女比例约为5:1~6:1之间。作者也是一样。在以"你喜爱的中国科幻作者"为题目作的摸底调查中,有米兰、昆鹏、赵海虹等数名女作者入选,她们的总票数加在一起,大约才能排在男作者的第四位!
  在1997年北京科幻大会上,伊利莎白·安·赫尔女士充满激情地作了以女性科幻为主题的报告。"现今西方科幻小说世界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是科幻小说不再是男人的一统天下。"(引自97北京科幻大会论文集第9页)不过,作为一个男性听众,笔者却没有这样乐观。被赫尔女士例举为女性科幻代表作的那些作品:《恶魔的左手》、《女性男人》、《进入女人国的大门》〉、《怀孕的男人》、《女人商店》等,无一不以性别问题为主题。而这是一个占有性别优势的男性作者不屑一顾的领域。联想到纯文学里,经典的女性作品也都是以家庭、感情、婚姻为主题的。我们找不到女性作家写的《战争与和平》式的史诗。与纯文学相比,科幻小说的时空跨度要大得多,要求作者拥有宽广的视野,经天纬地般的构思,以及更为出色的想象力,这些正是女性作者的弱项,一定程度上也是女性读者不喜欢科幻的重要原因,她们很难接受那些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的情节。此外,目前的科幻艺术主流还保持着从概念出发,以理性为主的特点,这与女性文学作品从意象出发,以感情为主的创作特点和欣赏特点也相距甚远。
  但是,这一切并不是我们应该放弃女性读者的理由。科幻是一种包容广泛的文学样式,没有理由把女性排除在外。我们只能说,女性作者和女性读者在科幻领域的弱势是一个既成事实,女性进入科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女性作者要了解自己创作上的劣势。上面说的那些女性作者的局限性,并非生来就存在于女性的基因中,而是后天教育和社会生活影响的结果。完全可以克服。尤其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视野偏窄、知识积累不雄厚,完全可以靠学习来弥补。从另一个角度讲,如今这种男性色彩过重,动辄战火纷飞的科幻形式,也有必要用女性的细腻和委婉去改造。当然,如果某位男性作者能够用心研究女性读者的特点,写出能为女性读者喜爱的作品,更是奇葩一朵。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科幻界对以上任何一个专门市场的开发都是不足的。由于缺乏分化概念,每一个作者,每一个机构都想面面俱到,结果使整个中国科幻呈现出混沌一片的状态。只有分化才能导致进一步成熟。


六节 汉语科幻市场与少数民族语科幻市场





  在整个世界科幻界来说,中国科幻市场是标准的"第三世界水平"。然而在国内,少数民族科幻市场更是如此。笔者尚未找到少数民族语种科幻出版物的例子。这是一个一直被忽视的巨大市场。所谓少数民族,其实只是相对于汉族人口而言。目前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维、藏、朝民族有自己语种的出版社和文学杂志。这些少数民族语种的使用者分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数量。象朝鲜族这样的少数民族,其平均教育程度更在汉族之上。这些民族的年轻人完全可以象汉族青年一样成为科幻爱好者。为了方便向少数民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我国版权法有规定,用少数民族语种翻译作品可以不付版税,所以操作上也很简便。
  将汉语科幻作品和译成汉语的国外科幻作品译成少数民族语种,可以大大扩展科幻艺术的影响面。由于这是一个从未有人尝试的事业,所以也是提供给先驱者、开拓者的乐园。 *
  *
  * 在本章中讨论的市场划分,是以读者对象的不同进行的划分。在第一部分"历史篇"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另一种科幻市场划分方式,那就是以艺术门类的不同,划分为小说、电影、美术、音乐等市场。由于这种划分在历史篇中已有详细叙述,本章不再讨论。
  在本版稿件即将完成之即,传来了中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即将进入WTO的消息。这个将影响整个中国的重大事件也不可能不对中国的科幻市场形成影响。笔者在《科幻世界》任职时,就曾在工作会议上听到过负责人对入世之后外国期刊对国内的冲击进行的分析。而在此之前,个别国外科幻机构,如科幻频道等都对进入中国市场进行过尝试,但因不得要领而归。
  由于中美贸易协定大量资料尚未公布,笔者只能就最广泛的一些影响作些思考。首先,今后每年进口的海外大片将由十部增加到二十部。出于市场的考虑,这其中科幻片的比例肯定不少,中国观众将会更多地与欧美观众同步看到当今第一流的科幻片。这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事件。在国内影视业尚未对科幻片的制作进行准备之前,由国外优秀作品持续加热这个市场,将会使之一直保持到优秀国产科幻片上演之时。至于观众会不会因此调高胃口,从而拒绝国产科幻片,更是不必多虑的。无论有没有外国科幻片的进入,粗制滥造之作总不会有人喜欢。《宝莲灯》之类的"特效片"的成功,说明中国影视界具备创作大成本高科技影片的实力。
  在小说和刊物的引进方面,具体到科幻这个领域,危险也不是很大。欧美科幻创作自八十年代开始陷入停滞,目前并没有多少具备轰动性的作家。至于国外的科幻期刊,基本上都保本经营,我们的《科幻世界》一直保持着发行量的世界第一!
  但是,WTO对中国科幻界的最大影响,是可能由此带来的大陆文化市场进一步向国内投资人开放的后果。民营机构进入出版业的壁垒将越来越少。这对于中国科幻市场的繁荣来说绝对是个重大利好。
 

摘自郑军先生所著《中国科幻之路》(该书尚未出版)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GG俱乐部兴衰史
大三那年的夏天,校园里流行的气候正象一首同样流行的歌中所唱的: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中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于是我们宿舍七分之六都成了可耻的人。唯一不可耻的人是老三,尽管我们作为尚有些“骨气”的男人都为他感到可耻。老三的出了名的软骨头,每天起五更敖半夜跟班似的围着女友丽忙的不停,打饭`洗碗提开水,还有没完没了的逛街,甚至还替丽洗衣服,总之所有丢男子汉脸的事都让他做绝了。最可气的是筋皮力尽的他一回到宿舍看到其他几位监守的兄弟时,他的优越感就会疯狂地生长,马上精神抖擞神气十足,时常让我们犯嘀咕:也许他真的比我们高贵吧。
然而终归恶有恶报,不久老三被他的丽一脚踹了几个跟头,蔫茄子似的回到宿舍一声不吭了,于是人心大快群情激奋欢呼声讨伐声不绝于耳。于是,我们纯洁的“光棍宿舍”决定成立自己的组织。
经过马拉松式的讨论,我们终于就诸多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组织正式命名为“GG俱乐部” (“GG”为“光棍”二字拼音的打头字母,“俱乐部”则为显其高雅)。老大被公推为理事长,而老三由于身份特殊愿望强烈当选副理事长。如同任何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一样,我们起草了宣言,宣言主要内容如下:
当前奢靡之风充斥校园,花前月下莺歌燕舞不思学业醉生梦死者比比皆是,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扼腕叹息,长此以往学将不学校将不校国将不国,鉴于此,我们特将成立“GG俱乐部”,由真正坚定的有志于学业的独身者组成,宗旨及奋斗目标是:带领全体会员洁身自好端正学风,为净化校园和一切不良风气作斗争,组织会员之间以文会友,以德会友,以棋会友。
最后为了扩大影响,我们决定出版自己的刊物,创刊号把宣言放在头条位置,其他内容由各人写一篇针对组织成立的感想算是决心书。一天下来大家都写好了,尤其是老三结合自身体会声泪俱下以一个失足者的身份的写了三千多字,其同改前非之决心令人为之动容。
第一期10份《GG俱乐部》问世了。当我们小心翼翼地一份份发出去后,真没想到反响竟会那么强烈,许多人踊跃报名要求加入,一时间我们宿舍人满为患。系主任也对我们的行为大家赞赏,还欣然为刊物提词:“好样的”!这使我们大受鼓舞。我们对报名者的考察和审批相当严格,为此建立了相当庞大的情报网,对报名者逐一甄别,凡被发现正在谈恋爱,与女生接触频繁好象在谈恋爱,想谈不敢谈和想谈暂时没机会谈等情况一项者一率“枪毙”。
正当我们忙的不可开交时,女生华领着几个女生兴致勃勃的也来报名。老大一听大笑:“光棍协会怎么能要女的?”华毫不示弱:“男光棍是光棍,女光棍就不是光棍了?”老大没了词,赶快翻看会员章程,发现并未注明女光棍不能参加,于是紧急召开理事会商讨次事,终于以微弱优势同意女光棍也可参加,并且鉴于华的勇气和决心特增选她为副理事长,接着〈〈GG俱乐部〉〉第二期`第三期相继刊印,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健康向上的诗歌`散文。与此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会员聚会,谈文学,谈改革,谈足球,华甚至建议男会员去学跳舞,但除得到老大支持之外其他理事都反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全体会员一致反映加入俱乐部后收获颇大。尤其是老三,自从做了自己的主人之后竟成了高产作家,接二连三地向报刊投稿居然屡投屡中。
面对暂时的成功,老大高瞻远瞩地及时作了总结表彰,他准备绘制一副蓝图,甚至幻想将来有一天全国所有高校的学生会都更名为“GG俱乐部”。正当老大为他的构想沾沾自喜,妄图与某位伟人相提并论时,老三却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老三由于已成文坛新星,于是重新受到丽的青睐,丽略施小计,老三便乖乖缴械投降。俱乐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老三进行最后挽救。可老三就是死不会改,只是希望组织网开一面仍保留他的会员资格,老大气急败坏,大声宣布永远开除老三会籍,并给予最最严厉之谴责。盛怒之下老大提议将俱乐部名称改为“ZGG俱乐部”,为“真光棍”之意。老三虽被开除,但丽对他钦佩有余,温柔有加,使得他一面饱尝爱情果实一面坚持写作,活得充实而满足,再不似以前窝窝囔囔。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自愿承包宿舍扫地提开水之工作,并不顾众人之白眼坚持给俱乐部投稿。
忽一日,老三回到宿舍神秘一笑悄声宣布,他看到老大和华在舞厅跳舞。又一日,老大半夜歉回宿舍,老三义正词严喝问他和谁看电影去了,老大支支吾吾连说别胡扯就上床谁了。终于有一天,众人在老三的带领下集体埋伏在学校附近的植物园内,不一会老大和华鬼鬼祟祟的出现了,瞅瞅四下无人,老大竟出其不意地把手搭在华的肩上,众人大惊,一拥而上将其扭送宿舍。
老大不愧是老大,在频频告饶和怒视老三多次之后很快镇定下来,以他独有的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开始自我辩护。他滔滔不决地从耶苏扯到孔子,从马克思的爱情故事引出列宁倡导的爱情观,从80年代性解放谈到今天的人权问题,最后一句“总之我即不会为我自己得到爱情而显得高贵,也不会认为那些独身者是可耻的”作为结束语。这时我们才发现给他辩护时间他长了,他用他擅长的缜密的水泄不通的思维方式和辩论技巧把他从一个被告变成了布道者,我们这些陪审团成员则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的信徒。
后来老六说到:“也许爱情并没有太大错。”老五也不好意思地轻轻说道:“有时我见到漂亮女生来报名就有一种 想法,咱们这组织要是别的什么协会该多好啊。”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由于确知本俱乐部所有女会员均系单身,于是众人便竭尽所能果断出击,不几日便连连传来捷报,后来据说部分女会员正是为了能和意中人有较多接触机会才加入本组织的。正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会员纷纷令觅高枝双双而栖,俱乐部顷刻间土崩瓦解。呜呼,彼“GG俱乐部”实乃爱情介绍所。
至于我们的刊物,却坚持办了下去,鉴于其知名度颇高改名实非良策,于是仍溪袭用原名,只是投稿者的身份不再受限制。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昨日,3个外来工子女在父母外出时,竟模仿起电视中上吊自杀的情节。一不小心弄假成真,6岁女童最终因窒息而亡。心理专家认为,影视的冲击和盲目模仿是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模仿自杀 3儿童酿惨剧

  8岁的小丽、6岁的小洁和4岁的小华是亲姐弟,他们是外来工子女,一家人住在燕子矶笆斗山,其父母为了谋生经常不在家。孩子们平时不是做游戏,就是看电视。昨日中午,他们突发奇想要模仿电视中的上吊自杀,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抢救无效 宣布女童身亡

  梅先生听说后立即跑到出事地点。他说,当时门口已围了几十人,他挤到屋里,看到小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赶紧给她做人工呼吸;没有效果,他又抱小洁去医院,路上碰到赶来的110。

  下午3时25分,小洁被送到省中西结合医院急救室抢救,1个多小时后,医生宣布孩子已经窒息身亡。记者于6时赶到该院,梅先生表示,孩子的父母目前仍无法联系上,他将继续在医院等候他们,因为近800元的抢救费还没有付。

  影视冲击 孩子难辨真伪

  嘉华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孙良安认为,10岁以内的孩子其形象思维是主要的,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很容易受暗示。现在的影视冲击力太强,孩子们又缺乏辨别能力,他们根本无法分辨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中移铁通
无敌之招
  “只要你敢出门,我就死给你看!”芳芳不得已动用了最后一招。

  “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治男人的祖传秘方。母传女、女又传女代代相传下来。


  女人三式博大精深,运用之巧妙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为手中有招,心中无招。这种女人只学到皮毛,动不动就将架式摆出来,男人若习惯了之后对她不理不睬,她却缺乏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手段。

  当然也有笨女人直接过度到割腕、吃农药的实质性阶段,结果是男人稀里糊涂承受丧妻之苦命或白白损失家庭财产贡献给医院,更多没有傻到极点的女人只能自认命苦或幻想下一次能一招见效。

  第二层境界为手中有招心中也有招,婚姻比较美满的女人大体属于这一类。

  这种女人深知势不可用尽,用尽则无法变通的道理。一般不出手,不击则已,一击必中。大多数有贼心没贼胆、心犹不甘地赖在家庭中的男人,都因贼胆被女人逮在手中了,没人敢冒险一试,试得不好贼胆破裂余下的生命都将浸泡在苦涩的胆汁里终生痛苦。

  第三层境界为心中有招手中无招。到达此境界的女人很少,她们的男人不乏在各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有一个共同特征——怕老婆。怕得要命,怕到了奴才的程度,哪天没体会怕的感觉还一身痒痒,女人的一个眼神、一种语态就能让她的男人心领神会、欣喜若狂、惟命是从。

  芳芳明显还在第二层境界,不过对付欧海足够了。

  女人的三招是男人都熟悉,并经常被男人当作话题来谈论女人的无能。英明或不英明的男人都没有谁能够真正反思一下,从古至今有哪个男人逃脱了这三招?虽说是简单的三招,但招招冲着男人的命门而来。

  俗话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女人一哭则把属水的天性发挥到极致,大多数男人在女人的泪水里就被和成一滩稀泥。倘若遇上原则性问题,男人少不得是要坚持的,不讲道理是女人的权利,“闹”即可顺势出手,缺乏耐心是男人的通病,极少有男人能与女人胡搅蛮缠弄出个头绪的。

  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就是男人想与女人理论什么时的写照,乱了就好,没耐心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顺了她的意就算了。天下也有不少死脑筋的男人,犟头倔脑的不知道转弯,对这种人只有以死相拼。当然并不是真要死给他看,而是让他感觉恐怖,你就要失去我了,你的生命中不再有我陪伴了,你可要想好了。哪个男人经得住这一吓?

  欧海很清楚芳芳是在恐吓他,这种恐吓在他心理的浅表层根本没当回事,手推开房门的移动时间里他还是考虑了一下这句话的后果,每一次争吵都是有后果的,化干戈为玉帛是必然结局,不论挑起干戈的是谁,接受玉帛的必然是芳芳,而奉献玉帛的肯定是他欧海的钱包。出门与不出门在以后的和谈赔款中区别很大,这一步若跨出去,这个月在经济上恐怕不会有什么滋润日子过了,与其剩下的日子象难民一般向芳芳申请救济,不如现在忍一时之气。

  嘭!门在里面被重重的关上。

  冷战

  芳芳偷眼看欧海沉着脸坐在沙发上低头抽烟,这一战不会输了。芳芳由第三招转化为第一招——啜泣,欧海现在烦得狠,得还他一点尊严,不能再以死相威胁,也不能闹,哪怕是哭都不好出声。

  女人比男人更偏重于情感,因为女人是易感的,既可以受他人情绪感染,也可以自己感染自己,芳芳掩饰型的抽泣很快把自己感染得伤心欲绝。

  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的命真苦啊!谁都比我命好,我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我是这样的爱他,除了他我什么都没有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事情我都与他联系在一起,窗外起一丝寒风,我就要想到他身上的衣裳是否单薄;往口里塞一块巧克力,习惯要留一半在唇外与他分享,尽管有时他并不在身旁;见到朋友的baby,就会想到我与他将来生的宝宝是象他多还是象我多;哪怕是头上的发夹都要选择不会扎着他的饰件;还有内衣,他笨手笨脚的总是解不好,为了不让他觉得自己笨,我总是选择简单的、他熟悉的搭扣。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了,他竟然还可以在我面前和另外一个女人笑成那样!

  欧海很烦躁芳芳这种莫名其妙的小脾气,女人的小脾气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可爱,偶尔的醋意也可以让爱情保鲜,但醋坛子打翻时男人就吃不消了。

  为了她我已经目不斜视到眼睛有些对眼,冷漠女人到让40岁以下的女同事怀疑我有同性恋倾向,有她在的时候哪怕是电视中有女演员的泳装镜头我都自觉地改看报纸,可仍然是保持不住她那个醋坛子的平衡。

  我可以不向别的女人动一丝凡心,但我不能不工作,不能不做生意,也无权指定对方不安排女士谈生意,谈生意就要有谈生意的样子,哪有一本正经板着脸冷冰冰谈生意的,又不是贩毒。

  今天一定要让她有所悔悟,坚决不哄她,不然这样下去我什么事都干不成。

  瓦解

  芳芳那一边没了声响。

  欧海抬头望去,芳芳的肩头不再抽动,哭泣已经停止。大概在反思了,让她好好想想,自己一定要舍得痛,女人不能太宠了,越宠越不能成熟。

  芳芳哭累了,需要停一会,同时也是给欧海一个机会,如果他现在来安慰我,我就给他一个台阶。身前摆了一堆被泪水擦湿的面巾纸,每张纸都被揉成一小团,芳芳安静的把小纸团拈起来,然后再将纸团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

  一会之后,身前已满是碎纸而没撕的纸团只剩下两个,欧海仍旧是没有过来。

  芳芳的眼泪再次滴落在身上。

  他一点都不心痛我,他从来就没有爱过我,他可能不会要我了,他肯定是看上电话里的那个狐狸精了,那我……

  欧海没想到芳芳又能哭起来。其实他早该想到,醋坛子打翻后从来没有一次能以平静严肃的方式不了了之的,他总是在内战间隙的时候抱不切实际的和平幻想。

  从芳芳肩头耸动的频率可以看出她伤心的程度。一头乌黑的长发遮住了脸庞。

  欧海最怕她无声的哭泣,那种伤心纯粹要靠落泪才能淌出来,不伤身体就要伤眼睛,我有什么好?值得她如此痴情?

  毛主席说的女子能顶半边天。欧海爱上芳芳前没感觉过男人的这半边天与女人的那半边天有什么区别,看女人、理解女人也都是从男性化的角度去做的。本以为男人与女人相爱就是找一个同甘共苦、志同道合、比翼齐飞的伴侣,等到他与芳芳相爱之后才发现错得太离谱了。心爱的女人绝对不是教科书里说的什么革命同志,尽管她时常革你的命,但绝对不讲革命道理。

  欧海也领会了另一件事,古语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愤青时期的他想当然的就认为这瓢水是泼地上了,其实不然,芳芳这瓢水是完完全全地泼在他身上了,就象歌中所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恋爱中的女孩子不管收只管泼,情感一波接一波浪潮般涌来,不管吃得消还是吃不消他都只有照单全收的份。刚才为接电话一事争吵就有些吃不消了。

  不管怎么样,她总是因为爱我才胡乱吃醋的,先哄哄她吧,道理以后再细细讲给她听,芳芳也不是不懂道理的女孩子,前段时间她过生日时正逢上我出差不能赶回来,她也很理解。

  鸥海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崩溃

  欧海走近芳芳抚住她的臂膀。

  芳芳不理他,哭得正兴奋呢,先哭了再说。

  触摸到芳芳温软的身体,欧海禁不住有些后悔,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从身体开始就不一样,女人的身体如此柔软,给人的感觉是如此脆弱,哪里经得起一点点的伤害?即便是些微的冷淡都会冻伤她娇嫩的肌肤。自己接电话后和她讲道理时太简单了,没注意她的承受能力,她毕竟不是哥们,方法太粗糙了不行。欧海还在妄想和芳芳讲道理。

  芳芳喜欢在欧海的抚慰下慢慢的哭泣,那是一种花枝带露的美。女人对自己的美丽很珍视,美丽绽放在心爱的人面前,美得其所。

  只有靠在欧海怀中六神才得到安定,欧海就是整个世界,没有他世界就没有价值,有他可以不管有没有世界。他知道我的感受吗?有时候我是有一点点的不讲道理,也让他不高兴,其实我并不需要他向我解释什么,我知道他是谈业务,也知道他是很爱我的,可我就是见不得他对其他女人那么亲切,我已经给他暗示过好几次,皱眉、咳嗽、喝水,他还在眉飞色舞的谈话,这一刻他肯定是忘记我了,若老是这么忘记,等不到老他就会不认识我了,我肯定要让他感受我的情绪,肯定要重新检测一番他对我的爱。

  他若是早这么搂着我,对我软语温存,而不是讲那些不相干的大道理,我怎么会这么伤心?男人总是喜欢讲道理,根本就不懂女人。女人心里只能放心爱的人,不能放道理,道理是冷冰冰硬绑绑的东西,搁在心里咯得慌,如果女人心里都是一堆一堆完整的大道理,那还叫女人?即便是为了调味放进些道理,也得把它细细切碎,揉得面目全非,再拌上情感的调料,这才是女人的道理。

  欧海不知道芳芳在“烹饪”道理,只当她有些累了,下意识把她搂紧了些。

  欧海是个明事理的人,做事极有条理,清晰的头脑在工作中很受上司赏识,问题是他的条理到了芳芳面前没几下就让她折腾成一团乱麻,清醒的头脑也倾刻间变成一桶浆糊。欧海百思不得其解,这是自己修炼不够还是爱情中男女间的化学反应?

  割地赔款

  别碰我!把人气成这样还死皮赖脸的抱人家,芳芳气不打一处来。欧海不想死得很难看,现在是冷脸挨热脸的时候,若听不懂她的话,她说不碰就不碰,后果不堪设想。

  你知道错了吗?这种男人教一百次也教不好他,真是命苦,唉,谁让自己就摊上这种命呢?算了,只要他认错,就再饶他一次。

  我?欧海脑袋一阵发懵,怎么我就错了?好象没有讨论对错的余地,只有我知错不知错的问题,这可是唯一的台阶,不下就没得下了,男子汉能屈能伸,认吧。

  我错了。

  那你说说你错在哪?

  啊?!还不依不饶了?哎,鞋都打湿了,还怕洗脚?

  我不该笑着和别的女人说话。

  你不诚心认错,谁不准你笑着和别的女人说话了?难道我是那种小气的女人吗?

  那我错哪了?

  你不该用那种暧昧的笑,证明你心里动了歪脑筋。

  天地良心!我若动了歪脑筋让我……

  欧海话没说完嘴就芳芳给捂住,你不用赌咒发誓,你所有的都是我的,你无权处置。你到底认不认错?

  好,就算我错了。

  就算?

  是我错了。

  错了那怎么办?

  改。

  别想便宜事!

  我给你买件礼物赔罪。

  这还差不多。

  你想要什么?

  嗯,让我想想,钻戒?

  欧海的脑袋摇得象个博浪鼓。

  瞧你那小气样,我就要钻戒你又怎么地?

  那我去卖肾。

  去你的,你有什么肾,你的肾也是我的。给我买件衣服吧,我很久没买新衣服了。芳芳说的很久大概是四天前。

  好。

  芳芳的眼睛看着欧海,欧海只得知趣的把钱包掏出来。

  每月钱包充盈点的时候就有金融风险,虽然自己小心防范,百般讨好芳芳,可人是英雄钱是胆,钱多了胆气不知不觉就壮,一不小心又演变成这种割地赔款的状态。

  十张一佰元的钞票,虽然女装便宜,总得要五佰块左右,太便宜了会伤欧海自尊。

  欧海拿出五张,芳芳又抽走一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能挣扎的,挣扎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化干戈为玉帛,吸取教训。

  你爱我吗?事情过去了,剩下是每日的必修课。

  爱。破财的痛苦让欧海嗓子有些发哑。

  你说得很含糊,再说一遍。

  我爱你。

  嗯,这还差不多。

  芳芳抱住欧海暗自偷笑:前天逛商场看中一件六佰多的男式衬衫,欧海穿了一定很好看,等会就去把它买回来。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为诸葛亮正名,拒绝演义[ZT]

写诸葛亮的文章不计其数,但个人认为真正熟读史书,对三国历史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甚至有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看诸葛亮,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诸葛亮的误解。如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完人是历史上一个近于理想的人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诸葛亮其实不怎么样,还不是被司马壹拖死,同时他在选拔培养人才方面也不行,没为蜀汉留下称职的继任者,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个人认为以上观点都有偏颇之处。以下将阐述个人在这些方面的看法,当然纯属个人意见。
人们对诸葛亮最大的误解在军事上,这种误解主要来源于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评价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同时《诸葛亮传》的最后陈寿又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以此为证恐有断章取义之嫌,在前者之后陈寿也找了诸葛亮师出无功的几点原因,一.对阵为人杰,二.寡不敌众,三.攻守异体,四.手下无名将。实际上,陈寿确实是找准了原因。但他却只是一个史学家、文学家。对于军事、战争他犯了以成败论英雄的错误。

以国力论,蜀汉在三国中最弱,到蜀汉末年才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战士十万二千。而魏国人口大约是蜀汉的四倍,士卒之众可想而知。同时东吴在东线没有办法牵制魏军。因为东吴擅长水军,一旦到了陆地魏军骑兵一冲,吴军就要吃大亏。所以对魏国有影响力的是诸葛亮的蜀军,魏军也以西线防守蜀汉为主。但诸葛亮所率的识士兵实在太少,蜀道也太过于艰险,运粮也非常不易。再者诸葛亮手下也没什么大将,勉强可称大将的只有魏延。这里是蜀军自己的情况。魏军的情况。兵力只比蜀军多,不比蜀军少,只是多多少的问题。军粮运输比较容易。主将前为曹真,后为司马壹。帐下可叫大将的有郭淮、张合。魏蜀两军的大体情况很清楚了。魏军在士卒、军粮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将领方面也是大优,蜀军的优势为恐怕只有统帅为诸葛亮。但还有一点,蜀军是攻而魏军是守,关陇战场地形险峻,易守难攻,诸葛亮带着蜀军仰攻人数超过自己的魏军,还要担心军粮,蜀军的情况可想而知。但诸葛亮六次北伐,却仅有一次打了个大败仗,就是第一次,马谡丢了街亭其余五次,除最后一次,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外,其余四次都是粮尽退兵。而这四次中仅仅打了一次大仗,即在第五次与司马壹打了一仗,蜀军大胜,斩了三千颗魏军军官的头。但蜀国的另一位辅臣李严却谎报军粮不足,要求退兵。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同时在退兵途中射杀魏军大将张合。由上可见将略应是诸葛亮之长。同时在军事的相关方面,他改进了连弩(后世称诸葛连弩),他又创造或总结出八阵图,当然八阵图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几堆石头。大概应是安营扎寨的一种阵法,很可能就是司马壹后来在五丈原看到的营垒布置,司马壹也不得不说一句:天下奇才。

接着说诸葛亮是否“奇谋为短”。确实诸葛亮出奇谋的次数不多。但这是否能说明诸葛亮奇谋为短呢?很难说,不一定能下确切的结论,但他的奇谋不一定不行。人们议论最多的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兵出子午谷的策略。这策略好是好,但行动起来有几个问题。首先能不能赶到长安就是个问题。子午谷道险。后来一次魏军伐蜀,一支军走子午谷,结果一个月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虽然有下雨的原因,但魏军那一半行军、运粮都比蜀军这一半容易。魏延若走得太久奇兵就成了死兵。再者蜀军兵少,本钱少经不起折腾,就算出兵,最多给魏延一万兵,五千兵还的运粮,魏延率五千疲惫之卒是否能攻下长安呢?大约很难。魏延的看法是蜀军一到长安,长安守将夏侯琳不战而走。夏侯老兄固然是个纨绔子弟,不见得他手下没一个能人。还有就算魏延攻下长安,还得诸葛亮能打败前线的魏军与魏延汇合,如果不能,后方魏军合围,魏延的那点蜀军可打不过那么多的魏军。因此诸葛亮不赞成这个奇谋是很正常的。实际上,诸葛亮也出过奇谋。他在第一次见到孙权时,就用的是激。效果很好,一下把孙权从可能抗曹拉到了肯定抗曹。所以总的来说,诸葛亮应该是有奇谋的,只是后来身兼一国之重,一举一动关系全局,不得不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奇谋乃不敢出,像空城计那是纯属罗贯中虚构罢了。

诸葛亮还有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诸葛亮不懂培养人才、提拔人才。对于这种说法,在下只有一句话:视野太窄。决定人才的多少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口数、文明程度。蜀国人口最少已经说了。同时蜀国除成都、汉中几大块以外,文明程度都比较低。所以人才理所当然比魏吴少。诸葛亮也不是老师,他是一国丞相,日理万机,那有时间去培养人才,多余的一点时间都花在姜维身上了。

 实际上以识别提拔人才来说诸葛亮做得也不错了,他的继任者蒋琬、费祎都是他提拔的。也许有人会说蒋琬、费祎在三国中算不上什么人物。这主要是《三国演义》的问题,它太突出武将了。蒋琬、费祎都是治国之才,他们把蜀国搞得相当不错,政治很清明,而且他们也是常怀一颗忠义之心,虽有大权在手,却没有想过做权臣。不像魏国出了司马壹,吴国出了孙休。而且魏、吴两国经常这里暴动,那里反抗,既而割据等。蜀国则比较平静。但诸葛亮死后,军事方面就没什么继承人了,仗就打得少了。蜀国国力也就没办法增强了,等魏国缓过劲来,蜀国就要灭亡了。

当然诸葛亮肯定不是完人,但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是第一智者,他一个人做了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三个人做的事——治国、运筹帷幄、带兵打仗。他最大的缺点是事情管得太细,细到打二十军棍的事。用现代管理的话来说他是不懂得放权。也许不是不懂,而是他实在太谨慎、太想做好他的知己——刘备交给他的重担。最后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文章写到这里就算完了,我也算是蜀人,小时候见不少年纪较大的人经常头缠白布,不知为何,后来才知我们的先祖为诸葛丞相带孝太久,以至不能取下。头缠白布遂成蜀人一种风俗。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不若也。千年余思,悠悠不绝哉。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诸葛亮最终败给了谁?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鞠躬尽粹、死而后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共识,成为很少发生非议的一位历史名人!诸葛亮当年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对诸葛亮评价最低的,可能当数鲁迅先生,“状多智而近妖”,从这句评语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诸葛亮不那么感冒!
  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

  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诸葛亮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奋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其实,《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着天壤之别,《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比较客观真实些,比较接近历史上的诸葛亮本人。一代才华出众的杰出名相,这些史家评价,比较客观公允,当之无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诸葛亮就这样在罗贯中的笔下,由凡人变成了神,变成了民间百姓乐于接受的神,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

  倘若拨开披在诸葛亮身上层层华丽的外衣与耀眼夺目的光彩,平心静气地审读三国时代那段历史,你就会发现一个更加真实的诸葛亮!做为谋士、师爷、军师、丞相的诸葛亮,为辅佐刘备,在血雨腥风中打出了三足鼎立的天下,建立了蜀国,战功赫赫,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你若细读史书,就可发现诸葛亮也并非为百战必胜的常胜军师,战略与战术失误比比皆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击节赞赏、每每称道的那场空城计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战略上重大失误、战术上侥幸取胜的战争范例,倘若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相,引大军杀入城中,诸葛亮也就做了刀下之鬼或沦为魏军的俘虏。空城计之战,是诸葛亮失算而又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招险棋。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则又是诸葛亮的又一次重大失误;六出祁山,六次北伐中原之战,皆无功而返,排除天时地利等不利因素,做为三军统帅的诸葛亮,其失误是显而易见的!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当数蜀国的彻底灭亡。刘禅的被俘、蜀国的灭亡,虽然是在诸葛亮死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但生前常以相父自居的诸葛亮,是难辞之咎的,应付有相当责任的!我们不禁思索责问,蜀国当初拥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杰出的丞相兼军师、和几十万精兵良将,为何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最终反到落了个国破家亡的悲剧结果呢?

  诸葛亮当初拟定三足鼎立后,再一统天下的远大恢宏的战略理想,最终成为一场空梦,非但没有统一中原,反到连他亲自辅佐创立的蜀国也顷刻间烟飞灰灭,是蜀国的悲剧,也是诸葛亮的最大人生悲剧!倘若诸葛先生在九泉之下有知,不知会做何感想?不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生前是否曾预见到蜀国的灭亡?他是否占卜到自己与蜀国的彻底失败?

  诸葛亮最终败给了谁?经在下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诸葛亮最终败给了天意!天不灭曹!在滚滚向前转动的天意巨轮面前,任何人的谋略、智慧的力量,都是渺小可怜的!何为天意?民意也!春秋无义战,其实三国时代也无义战,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为争夺领地城池,所发动的连绵不断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人心思安,人心思定,成了三国时代的民意象征。

  刘备白帝城托孤辞世,诸葛亮以相父身份,辅佐幼主刘禅,治理蜀国,此时的诸葛亮虽为相父,实为蜀国不是皇帝的皇帝,摄军政大权于一身,独步于蜀国政坛上,纵横驰骋,颇为得志,失街亭后的自贬,也是做做样子,权力丝毫未减,仍在蜀国政坛上叱诧风云,威风不减当年。客观地看,诸葛亮治理蜀国那些年,把蜀国治理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提高了国力与军力,政绩辉煌卓然。但诸葛亮此时也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埋下了蜀国亡国的祸根——完全忽视了对刘禅从政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子不孝,父之过,刘禅日后的腐败昏庸无能,身为相父的诸葛亮是难辞之咎的。当诸葛亮五丈原突然归天后,蜀国的权利中心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真空,历史把刘禅真正推上了蜀国政治权力舞台中心。刘禅这位昏庸无能只知纵情享乐的一国之君,便开始把蜀国一步步推进了亡国的深渊。蜀国有刘禅这样胸无大志的昏庸皇帝执掌朝纲,焉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焉能不成为亡国之君?天意便自然转到雄心勃勃、军力日盛的魏国头上了。灭六国者,非秦也;灭蜀国者,非魏也,乃蜀国自己也!乃刘禅自身也!天意难违,诸葛亮终究败在了天意面前!

  翻开东、西方的军事战争史,不难发现,东方军事发展的核心是重在一个“谋略”上;而西方军事发展的核心始终是在发展实力(武器装备)上,其明显差异不言而喻。此种差异,在中国古代军事家们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受孙子兵法和诸葛亮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灾难性的后果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频频发生。只有在拥有实力的基础上,运用好谋略,方能常胜不败!

  诸葛军师,在下为你的智慧而喝彩,为你的失败而深思!
游戏人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妻子如果工作繁忙 丈夫健康大多不佳[转帖]

  美国密西根大学针对3500对美国夫妇进行调查研究的结论是,妻子如果工作繁忙,丈夫健康大多不佳。
  密西根大学社会学教授、此一研究报告的作者史托森柏近日在美国社会学会议中指出,这项调查显示,先生们在健康方面仰赖妻子的程度有多深。他表示,妻子和女友通常都是她们爱人的健康维护者。

  这项调查研究发现,如果此类伙伴关系中的女性每周工作超过四十小时,问题就会发生,因为她们无法随时提醒她们的爱人照料自己的健康、服药、看医生或是做健身运动等。

  根据这项调查,妇女每周工作的时间若超过40小时,她们的男人在3年期间内健康就衰退25%以上。史托森柏的结论是:男人倾向于参加社交活动而根本不注意自己或任何其他人的健康和情绪。事实上,男人花太多的时间去交际应酬,而相当忽视有关他们健康的明显信息。

  换句话说,女人不在身边时,男人往往会呼朋引伴出游、喝酒或是躺在沙发上盯着电视看。史托森柏表示,妇女更加辛勤工作或是赚更多钱回家,并不威胁到她们男人的气魄或是让男人觉得自卑。相反,当男人外出工作的时间超过他们的女人时,对女性的健康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他指出,惟一的例外是男人没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的健康都会出问题,因为传统对男女角色的预期是男人应当赚钱养家。换句话说,如果男人失业了,他们的女人就会受到打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4-5-1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神七”飞天列入计划 航天员将实施太空行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5日00:58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记者张晓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昨天在参加中国科技馆载人航天科普展开幕式时透露,“神六”制造目前进展顺利,“神七”飞天已经列入计划。在“神七”执行飞行任务时,我国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王永志透露,将于明年升空的“神舟”六号,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据悉,将把“神舟”六号送上太空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火箭,目前运载火箭的各个系统已经开始生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产,部分产品已经研制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和工程各系统已经全面展开各项飞行试验的准备工作。

  在“神六”制造顺利进行的基础上,“神七”飞天也被列入我国航天计划,王永志表示,“神舟”七号将进行太空出舱活动,即航天员实施太空行走,还将进行交会对接试验,也就是建立长期沿轨道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王永志说,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目的是,为将来建立一个长期有人照料的、规模更大的空间站打下基础。

  至于“神七”飞天时间表,航天专家透露,在2010年前升空的希望很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26 09:46 , Processed in 0.11266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