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闻】DNA碱基半衰期仅15万年:侏罗纪公园梦想破灭

[复制链接]
骑毛驴看球 发表于 2012-10-23 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2-10-2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Verizon通讯公司UUNet互联点
有人想复活恐龙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hbb 发表于 2012-10-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那本来就是个幻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景云 发表于 2012-10-2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电信
本来就是幻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1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 电信中心网络
此文为何被屏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11-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 电信中心网络
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经过对从已灭绝的新西兰恐鸟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进行遗传物质衰变速率分析,以评估在大约100万年时间里的残存可能性,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得出了令恐龙迷沮丧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根据这支国际研究小组进行的新研究,虽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万年,但30个或者更多碱基对序列在确定条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8万年。研究论文主执笔人、哥本哈根大学的莫滕-艾伦托夫特博士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与此前的研究相矛盾。此前的研究声称从恐龙骨骼和古昆虫DNA片段中提取到数百碱基对。这也就意味着,1993年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情节具有科学性。
  艾伦托夫特说:“根据我们发现的DNA衰变速度,影片中的故事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你可能提取到极短的DNA片段,但只有少量碱基对能够存在100万年或者更长时间。”他指出早期的研究发现可能由样本被人类DNA“污染”所致。艾伦托夫特等人的研究发现刊登在《皇家学会学报B》上。
  研究中,科学家测定了DNA的衰变速率,这有助于他们确定可能含有宝贵遗传物质的样本的身份。在将来的某一天,科学家可能利用DNA确定骨骼和牙齿的年代,甚至可用于人体遗骸的法医检测。艾伦托夫特表示这一想法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但随后进行的研究让人们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说:“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存在大量环境噪声、不同地区的温度不同,土壤环境也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使用大量来自同一片面积很小区域的样本进行研究。据艾伦托夫特透露,他们的下一步工作是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衰变率,希望能够创建更准确更全面的DNA衰变模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