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zj 于 2012-12-23 20:40 编辑
感謝羅兄的訪問 , 這个訪問其实只是两个好朋友的交談 , 說不上是什么專訪。
說到双筒鏡 , 可談的东西很多 , 畢竟那是累積了百年的东西 , 不過說來仍只是童年夢囈的延續 , 因為那時候夜空絢燦 , 遠山縹緲。
我的雙筒鏡收藏不算是什麼大家 , 和一些大師級的收藏家比較 , 我非富有也非生活在收藏的早期黄金時代 , 因此我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專注 , 因此我挑選了超廣角 。
超廣角有两个黄金時代 , 一个是30至50年代的戰爭年代 , 另一个是70至80年代的民用雙筒发展期 , 這两个年代我都有涉及 , 其中包括30年代的蔡司8x40的90度超廣角以及戰爭時期的大型超廣角雙筒鏡 , 其中有名的两种是90度視場的25x100以及84度的25x105kqc , 其設計充份考慮了技術及人体工学 , 以今天的標準來說也是超前的設計 , 把玩這些老古董的時候 , 不由得不佩服耶拿大学光学工程與机械的天才 , 其后蘇聯及东德光学的发展仍無法大步超越這些設計 。
這就是今天在收藏與实际應用領域的不同 , 收藏是一份歴史和記憶 , 在光学技術充份發展的今天 , 市場主導一切 , 成本控制以及應用的簡易性決定民用光学的發展 , 即使技術可行 , 蔡司8x40 Deltar , Mk43 6x42 , MK41 7x50也不可能存在 , 更不用說重14kg的25x105 kqc了。
蘇聯的光学发展是完全軍事化方向的 , 它的15x110 , 20x110幾乎是个怪物 , 其設計完全脫離日常使用 , 這些光学的設計目的是為制敵服務 , 超廣角是先發制人 。
在天文觀測上20x110曾用於蘇聯早期人造衛星觀察 , 而蔡司25x100曾成功用於捷克斯洛伐克天文台彗星的發現 , 而英國的業余天文字家George Alcock的愛机是25x105 kqc , 日本戰后也用Nikon 20x120 II型用於尋找彗星 , 這些都是戰爭的產物。
隨着時代的变遷 , 這些东西都会在博物館里躺着 , 現在還用蔡司25x100或Nikon 20x120 II型的人估計也是鳳毛麟角 了。
我現在觀星也不輕易把25x105 kqc搬出末了 , 一是担心損坏 , 另外南方天气對舊仪器不利。觀星常在山上或海边進行 , 如果鏡子不防潮 , 光軸穩定性以及密封性不好 , 那最好的鏡子也沒能發揮功能。
以上只是几点隨想 , 其實對鏡子的慾望未停 , 人生就沒平靜 , 現在該是思考只擁有一两台愛机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