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流星雨中文版【IMO】 说明:IMO为国际流星组织,原版为英文,以下是本人从原版翻译而来,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语文水平很差】,难免会出现错误,还请您指出。 1 流星群名称:以辐射点所在处之星座或亮星命名。有些名称为旧名,如「象限仪座流星群」即现今所称之「天龙座ι流星群」,但其辐射点已漂移至牧夫座头部;「天龙座γ流星群(Draconid)」又称为「Giacobini」。 2 来源天体:造成此流星群的彗星或小行星(Minor Planet, MP)。 3 发生期间:此流星**生的期间范围。 4 极大期:预测可能发生流星数量最多的日期与时间,时间为世界时(UT1),括号「()」表示不确定;月龄取当日阴历日期。 5 辐射点:地面所见流星群飞行轨迹似可汇集至一点,称为辐射点。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影响,辐射点会随时间漂移;此处所列之辐射点乃以极大期时的位置为准。 6 速度:流星进入大气层的速度,分布范围从 11 km/s 到 72 km/s;40km/s 约为中等。 7 亮度指标(population index, r):各流星群的亮度分布,r=2.0-2.5 表示此流星群中的流星比平均值亮,r>3.0 者表比平均值暗。 8 ZHR(Zenithal Hourly Rate):当天气非常晴朗、辐射点在天顶、且肉眼可见星等达6.5 等时的预测每小时流星数量。如见「+」 出现,表示预测之 ZHR 值大于所列数字,但无法确定上限。 9 红色字体为ZHR 大于20的流星雨。 1 January to March 1月到3月 Quadrantid(QUA)象限仪座流星雨 北半球极大时刻在北京时间【全文同样】2013年1月3日21点30分,前半夜受月光影响严重。此流星雨事件已过。 α–Centaurids (ACE)半人马座α流星雨 发生期间:1月28日到2月21日;极大时间:2月8日8点00分; ZHR=可变,通常~6,但可能达25+; 辐射点:赤经=210度,赤纬=−59度; 速度:56 km/s;亮度指标=2.0。 月龄:28 理论上,半人马座α流星雨辐射点升至天顶附近主要在南半球的夏天,从历史的记录来看这个流星多数为非常明亮的、甚至还有火流星,流星的亮度至少还有-3等的,普遍会持续出现。然而,在1988-2007年之间ZHR平均的最高只有6颗(HMO, p.130),在 1974和1980 年出现过爆发, 在短短的时间内ZHR接近20-30. 南半球有很多关于此次流星雨的历史记录,但是,我们还是不是很清楚,这个流星雨爆发的准确时间。所以流星组织希望收到更多的观测数据,每一个人都可以提供您的观测数据给国际流星组织。 γ–Normids (GNO)矩尺座γ流星雨 发生期间:2月25日到3月22日;极大时间:3月14日;ZHR=6; 辐射点:赤经=239度,赤纬=−50度; 速度:56 km/s;亮度指标=2.4。 月龄:3 对于矩尺座γ流星雨的活动,矩尺座γ流星雨的ZHR偶尔出现。根据IMO 数据分析,1988-2007年最高ZHR~6,HMO预测的ZHRs<3( pp.131-132) 4 April to June 4月到6月 η-Aquariids (ETA)宝瓶座η流星雨 发生期间:4月19日到5月28日;极大时间:5月6日09时; ZHR=55(偶尔,∼40–85); 辐射点:赤经=338度,赤纬=−1度; 速度:66 km/s;亮度指标=2.4。 月龄:27 一个较大值得观测的流星雨,该流星雨是哈雷彗星残留物带来的,它还带来了十月的猎户座流星雨,但是只有在天亮前的几个小时可以观看,较好的地区在南半球和热带地区。一些观测结果表明北纬40度地区也是较好的,更进一步观测结果表明更北地区也可观测到较少的此流星雨,这样一来会增加观测者的人数去观测它。流星雨亮度仍然是较低的,不过有可能是观测者记录的流星亮度偏低了。 一个活动期间较长的流星雨,有时一个次极大值是可变的,通常发生在五月上旬。IMO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在 1984-2001年之间,五月 3-10 日之间ZHR约为30, 并且活动的近峰值有12年的变化。如果以木星影响的周期,下一个在2014-2016 年左右,2013年将会一个温和的流星。在2008年和2009年ZHR为~85 和 65,2011年的ZHR为∼65.另外的引力将流星雨周期拉长了。在五月 10 日为新月,这对于观测流星雨是非常有利的,在极大时,也只是细月。 η-Lyrids (ELY)天琴座η流星雨 发生期间:5月3到14日;极大时间:5月8日;ZHR=3; 辐射点:赤经=287度,赤纬=+44度; 速度:43km/s;亮度指标=3.0。 月龄:29 这个流星雨是彗星C/1983 H1残留物带来的,它的流星数目很少。最近大部份的观测都是从雷达上获知的,一个最大流星数目期可能在 2013年五月 10 日,只有一点的数量,但是在HMO的 p.137 上有较多的数据。由于流星数目较少,以至于我们用雷达来检测,都要小心的区域它与偶发的流星之间的区别。一般较好的区域在北半球,由于是新月,因此对观测有利。 June Lyrids (JLY)六月天琴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6月11到21日;极大时间:6月16日;ZHR=变量, 0–5; 辐射点:赤经=278度,赤纬=+35度; 辐射点移动:6月10日赤经=273度,赤纬=+35度, 6月15日赤经=277度,赤纬=+35度, 6月20日赤经=281度,赤纬=+35度; 速度:31km/s;亮度指标=3.0。 月龄:9 这个流星雨可能的来源不在现在的 IMO 工作目录中,在北半球1960年和1970年这几年观测到了流星后就没有被观测到过了,第一次观测到的是在1966年。1996年的观测后, 发现这个流星很少。可能的最大值在午夜左右,希望观测者报告您的观测数据。 5 July to September7月到9月 Piscis Austrinids (PAU)南鱼座流星群 发生期间:7月15到8月10日;极大时间:7月28日;ZHR=5; 辐射点:赤经=341度,赤纬=-30度; 速度:35km/s;亮度指标=3.2。 月龄:21 几十年来PAU上只收集了一点关于此流星雨的数据,因此对该流星雨的数量还不是很确定,而且这些数据可能是不可靠的。这些流星可能只是来自北半球的夏天,南半球的冬季几乎没有出现这些流星。这个流星雨由于太少只适合观测经验丰富的观测员观测,他们也几乎用雷达来监测它们。 Southernδ-Aquariids (SDA)南宝瓶座δ流星雨 发生期间:7月12到8月23日;极大时间:7月30日;ZHR=16; 辐射点:赤经=340度,赤纬=-16度; 速度:41km/s;亮度指标=3.2。 月龄:23 类似于PAU【南鱼座流星群】和ANT【背点流星雨,背向太阳】, SDA【南宝瓶座δ流星雨】也是一个流星数目较少的流星雨,经验丰富的流星观测者,肉眼观测到偏南点的流星。雷达的监测有时会给人一个惊讶的流星雨数目,因此要留意流星数目给IMO较为准确的上报。SDA最大时的流星数目可能不是很大,因此也可在7月28日-30日观测它,此流星雨的数目可能是变化的,现在还没有更多的数据来确定它。 α-Capricornids (CAP)摩羯座α流星雨 发生期间:7月3日到8月15日;极大时间:7月30日;ZHR=5; 辐射点:赤经=307度,赤纬=-10度; 速度:23km/s;亮度指标=2.5。 月龄:23 CAP 和 SDA 这2个流星雨的辐射点在以前被发现,它们流星数目较少,以至于难分清它们各自的辐射点。现在大多数数据显示辐射点大多数偏向于ANT 。2009年的观测数据并没有很好的区分它们,但是这些流星的亮度很亮,有时还有火流星,加之这些流星速度慢,因此对于研究还是有价值的。根据IMO历史记录,在1995年欧洲地区,CAP有个较小的爆发,ZHRs到达了∼10。最大的流星数目可能在7月31日。 Perseids (PER)英仙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7月17日到8月24日;极大时间:8月13日,2点15分到4点45分; ZHR=100; 辐射点:赤经=48度,赤纬=+58度; 速度:59km/s;亮度指标=2.2。 月龄:7 英仙座流星雨上次爆发在1990年,其母体彗星109P/Swift-Tuttle1992年过近日点,彗星周期为130年。然而2004年该流星雨也出过较大的流星数目。最新的IMO数据分析,此次流星的“经验”次极大值范围在2013年8月12日21点15分到2013年8月13日9点45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峰值,但是也不排除会有,需要加以留意。 8月14日的上弦月恰好接近于峰值,但由于英仙座升起时月亮已经落下,因此对于北半球来说,观测条件还不错。 Aurigids (AUR)御夫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8月28日到9月5日;极大时间:9月1日,10点;ZHR=6; 辐射点:赤经=91度,赤纬=+39度; 速度:66km/s;亮度指标=2.5。 月龄:26 这是北半球的流星雨,原来叫做御夫座α流星雨,此流星雨爆发时间较短,在1935年, 1986 年和 1994 年爆发过EZHRs 达∼30–40。此流星群到现在都没有经常出现,可能已经失踪。唯一的出现在1986年和 1994年由3个观测员观测到了有爆发迹象。首先预测的爆发在 2007 年,当年收到月光的严重影响,但是爆发如期出现,只是非常短暂的,EZHRs~130左右,观测地点在北美西部地区等,有很多亮的流星。虽然2013年没有预期的爆发,但是对于没有月光的影响还是很好观测的。 Septemberε-Perseids (SPE)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
发生期间:9月5-21日;极大时间:9月9日,18点;
ZHR=5;
辐射点:赤经=48度,赤纬=+40度;
速度:64km/s;亮度指标=3.0。
此次流星雨将不会受到月光的影响,对于北半球来说,今年是个较好的观测。辐射点大约22点-23点升起,北偏东的方向。2008年这个流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流星数目,且亮度也较亮。由2008年9月9日的λΘ爆发时间转换为2013年的极大时间为9月9日22点50分到23点30分,但是今年没有爆发的预期。
6 October to December10月到12月
Draconids (DRA)天龙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10月6-10日;极大时间:10月9日,1点30分;
ZHR=周期性的爆发水平,∼10–20;
辐射点:赤经=262度,赤纬=+54度;
速度:20km/s;亮度指标=2.6。
月龄:5
天龙座流星雨主要以周期性爆发,在上世纪1933年和1946年爆发过2次,虽然在其它年份相对降低(ZHRs∼20–500+).大部分的流星【爆发】都是来自其母体彗星过近日点所致。母体彗星21P/Giacobini-Zinner于2012年2月回归,预测了2011年将会出现EZHRs~300,月光在当时影响较为严重。其彗星近日点周期为6.6年。今年极大期段出现在2013年10月8日,16点30分到10月9日,10点10分,∼10–20,今年没有爆发的预期,但还是需要注意,而且今年恰逢接近新月,观测条件很好。这个流星雨的速度是较慢的。
Southern Taurids (STA)南金牛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9月10日到11月20日;极大时间:10月10日;ZHR=5;
辐射点:赤经=32度,赤纬=+09度;
速度:27km/s;亮度指标=2.3。
月龄:6
这个流星的母体彗星是2P/Encke,辐射点于21时东方升起,3点左右上最高位置位于南方。
δ-Aurigids (DAU)御夫座δ流星雨
发生期间:10月10-18日;极大时间:10月11日;ZHR=2;
辐射点:赤经=84度,赤纬=+44度;
速度:64km/s;亮度指标=3.0。
月龄:7
和御夫座流星雨一样是较少的流星雨,根据自1990年来经验丰富的流星观测者努力的观测了它的数据来看,主要适合北半球的观测者观测。午夜后观测条件很好。
Phoenicids (PHO)凤凰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11月28-12月9日;极大时间:12月6日,18点00分;
ZHR=可变,通常没有的,但有时高达100;
辐射点:赤经=18度,赤纬=-53度;
速度:18km/s;亮度指标=2.8。
月龄:4
凤凰座流星只有一次令人兴奋的爆发,在过去的1956年,那次的爆发在数个小时内出现了EZHR~100左右。IMO预测的最近一次爆发在2011年,可是似乎并没有任何爆发的迹象。由此说明了这个流星雨可能只有1956年那一次的爆发。最近几年这个流星雨没有太大的出现过。这个流星雨由于偏南,因此叫适合南半球的人们观测,且此次流星雨不受月光的较大影响,流星速度也较慢。
Puppid-Velids (PUP)船尾座-船帆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12月1-15日;极大时间:12月∼7日;ZHR=∼10;
辐射点:赤经=123度,赤纬=-45度;
速度:40km/s;亮度指标=2.9。
月龄:5
这是一个较为难揣测的流星雨,主要看得见的地方在赤道或偏南附近地区。由于流星雨及其复杂,因此很难区域它的辐射点。这个流星虽然相当的少,但是偶尔会有几个起眼的火流星光顾。
Monocerotids (MON)麒麟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11月27日到12月17日;极大时间:12月9日;ZHR=2;
辐射点:赤经=100度,赤纬=+08度;
速度:42km/s;亮度指标=3.0。
月龄:7
这是一个相当少的流星雨,且辐射点太偏南,它的辐射点最高在5点半左右,已经近天亮。
σ-Hydrids (HYD)长蛇座σ流星雨
发生期间:12月3-15日;极大时间:12月12日;ZHR=3;
辐射点:赤经=127度,赤纬=+02度;
速度:58km/s;亮度指标=3.0。
月龄:10
1960年用摄影的方式首次发现这个流星雨,速度较快,但是数量很少。最近几年的IMO目视数据分析,极大值可能发生在12月14日。这个流星雨可能一直将会持续到12月24日。流星雨辐射点于午夜东方升起。
Geminids (GEM)双子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12月4-17日;极大时间:12月14日,13点45分;ZHR=120;
辐射点:赤经=112度,赤纬=+33度;
速度:35km/s;亮度指标=2.6。
这是1年中最佳的流星雨之一,其流星数量是很稳定的,是全年最为值得观测的流星雨。在赤道以北,日落2个小时后辐射点便升起.在南半球辐射点只有在午夜左右升起,2点到达天顶。在南半球以南的地方甚至也可以看见这个流星雨。根据IMO过去20多年的历史数据分析得出,今年的极大期间将发生在2013年12月13日,21时到12月14日,18时。接近峰值近乎持续一天左右,大多数地方都将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双子座流星雨。但是今年由于受到较强月光的影响,所以对观测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暗点的流星,将不会轻易的被看见,因此流星数量可能也会相对较少。不过双子座流星雨也有许多的亮流星雨,可以耐心的守候。
Ursids (URS)小熊座流星雨
发生期间:12月17-26日;极大时间:12月22日,22点;
ZHR=10(偶尔可变至50);
辐射点:赤经=217度,赤纬=+76度;
速度:33km/s;亮度指标=3.0。
月龄:20
这是一个非常不佳的北半球流星雨,但是在过去的70年代爆发了2次流星雨,分别是1945年和1986年。2006年-2008年其母体彗星8P/Tuttle接近对其产生影响,2008年1月彗星近日点(绕日运动的天体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点)。今年几乎没有爆发的迹象。小熊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极天附近,因此对于南半球或者偏南的地区来说是一个观测不到或不佳的流星雨。月光对观测流星有极大的影响,月球于前夜便升起,恰逢辐射点到达了天顶。
2013年1月15-21日
山东科技大学天文协会天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