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飞近地球小行星相约年初七凌晨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王思潮 今年春节有点热闹,在年初七,连小行星也赶来拜个晚年。 年初七凌晨如果天气晴朗,我国公众将有机会与飞近地球小行星2012DA相会星空。 北京时间本月16日年初七凌晨4时前后,这颗直径46米的小行星将突破地球的人造卫星网外围,从离地面3万4千8百千米距离处飞过,最近时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不到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的九分之一。在22年来离地球最近的十颗已知轨道小行星中,它排行第十,但块头最大,然而它不会与地球相撞。 我国处于有利观测位置,天文爱好者有希望用质量较高的双瞳望远镜观测。别看它像不显眼的小星星,但它却是以每秒7.8公里速度、高速飞掠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空的14万吨重的天体。这是一次奇观,人类将首次观测这样近且大的天外来客遨游星空。 图1 2012DA14穿过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路线示意图(北京时间)
图2 南京地区所见小行星2012DA14穿越星空路线图(所标为世界时,北京时间为世界时加8小时。由于我国在北半球,所以观测主要在北京时间2月16日凌晨3时(对应世界时2月15日19时)以后较好观测。路线图由苏华提供。我国其他地区所见路线图与此图大同小异) 观测时应选择避开城镇灯光影响的开阔地,双瞳望远镜视场大,便于搜索,我国幅员辽阔,对于这样近的天体,各地会有几度的视差,但总体说来相差不大。 北京时间凌晨,小行星2012DA将从南到北穿越大半个星空。 我国南方地区从2时半前后就可开始在南稍偏西的星空搜索,但由于大气消光,此时小行星2012DA较暗,不易找到;从南京地区看,凌晨3时前后,它已升高一些,开始向北穿越长蛇星座中部,要好找些,此时,它在星空移动的角速度每分钟约0.74度,比满月角直径(0.5度)要大一些,亮度估计为8等星;凌晨3时半前后,它已进入乌鸦星座西边的巨爵星座;凌晨4时前后,它已升至头顶上空南偏西,将进入狮子星座的狮身后面,此时它进入最亮的时刻,亮度估计为7等星,它的角速度已加快到每分钟约0.8度,但看上去比低轨的人造卫星慢。随后它将继续向北越过天顶附近,进入大熊星座;凌晨5时半前后,它将进入北斗七星的“斗”中间,但偏东,它的角速度已变慢,每分钟约0.3度,亮度也已变暗为9等星。我国各地与南京地区大同小异。但北方地区可从凌晨3时前后开始,因为凌晨2时半前后,小行星2012DA还未从南面升起来。其余情况与我国南方地区大体相似。 天文爱好者搜索小行星2012DA时,搜索范围可适当大一些,小行星2012DA的特征是它相对于星空背景的恒星有移动,如果小型双瞳望远镜视场为约10度,一分钟就能看出小行星的移动来。 (小行星2012DA的赤经赤纬位置: 北京时间 凌晨3时:赤经11 时19分 43.4秒; 赤纬 -33 度 57分 。 凌晨4时:赤经11时 25分 54.3秒; 赤纬 +17度 30分。 凌晨5时:赤经11时 30分 58.4秒 ;赤纬 +50度 19分。 凌晨6时:赤经11时 37分 13.5秒 ;赤纬 +64度 48分 以上资料由苏华提供 ) 这次天外来客遨游星空是一次难得的观测机遇,看看那一位爱好者能首先拍下小行星2012DA来访的倩影,并留下全过程观测记录。欢迎拍摄成功者将照片和视频发给我(wangsc1903@126.com),文本大的视频请压缩发来。 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几年就提出,本世纪三十年代将把宇航员送至小行星登陆。
另一颗小行星照片
小行星与地球的相遇,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惊无险。这样一颗直径46米的小行星属于较轻量级的近地小行星,天文学家研究表明,较轻量级近地小行星平均300年撞击地球一次,上一次是在1908年6月30日早晨7时许发生,一颗直径仅30米左右的小行星偷袭地球成功,在俄国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其爆炸威力相当于200颗广岛原子弹,,一举摧毁2000多平方千米的古老森林地区,并燃起熊熊烈火(但无放射性灾害)。
小行星撞击地球示意图 一旦真的发现将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如何御敌于“球门”之外,以确保地球的安全。科学家是有办法的。只要发现早,人类可以用宇宙飞船装载爆炸装置,在其表面登陆并引爆,用爆炸的能量改变它的速度和原有轨道,一旦它的速度和轨道开始时发生哪怕是较小的变化,只要时间足够长,等它接近时,就不知与地球相隔多少万千米了,这样,也就有效地避免了与地球的碰撞。 但关键是如何尽早发现将要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从密密麻麻的星海中找出暗藏的太空杀手,天文学家有这个本事吗? 我从1987年开始从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观测研究。2008年3月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我从当时各国搜索的力度看,预计在今后十年内,天文学家将预测出与地球相撞的小型小行星。 这个预言当年就变成现实。2008年10月5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天文系的卡特里那巡天系统(Catalina sky Survey)发现了一颗移动星星,随后,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小行星中心组织全世界有关天文学家紧急跟踪观测,计算表明这颗小行星2008TC3将于10月7日与地球碰撞,该小行星的大小约为4米,重约80吨,预测相撞地点是非洲东北部苏丹国北部上空。 这次预报的时间确实十分精确。在苏丹当时时间凌晨5时46分,在撞击点750海里之外看到巨大的火流星,沿火流星飞行轨迹下方,还找到了47块陨石。
图 小行星2008TC3的陨石照片 2009年3月26日,世界顶级自然科学杂志《自然》报导了上述发现。这标志着天文学家已开始成功预测出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并了解相撞小行星的成分和结构,这是近地小行星观测研究的里程碑。 直径10米以下的小行星属于最轻量级的小行星。那么,以前这样最轻量级的小行星有没有与我国也作过亲密接触呢?有!那是1976年3月8日下午3时惊天动地的吉林陨石雨事件,我当时有幸参加了科学考察。
专门搜索近地小行星的专业望远镜 小行星撞击与大地震、严重气象灾害等相比,是人类至今唯一可能避免的重大自然灾害。现在美国、中国、欧洲、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已开展了对近地小行星的搜索和研究,并取得重要的进展,但与所面临的小行星偷袭形势,全球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事先排除危险,比撞击爆炸后收拾残局,代价要小得多。 (2013年2月12日修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