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ill44026 于 2013-2-22 22:31 编辑 
 
       经过前几次直焦以及3X巴罗拍摄月面的尝试以后,这次终于推出自己的首次5X巴罗月面作品。5X巴罗拍摄月面的难度和直焦拍摄相比难度增加不少,一方面是极轴的精度要求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后期月面处理的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作品,在这里要感谢文佳及Whyaaaning兄的帮助。昨晚的天气一直维持浮云阶段,不过视宁度一直保持不错,属于比较稳定类型,但是这还是给我的首次5X巴罗拍摄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云层的影响,在调节曝光以及增益Gain值上需要多次的改变并且需要耐心的等待,最终经过后期处理以后得到一般般的月面作品,另外,在欣赏完D. Peach网站上面的作品后在版面的设置和内容上受到不少的启发,于是毅然决定在以后的作品中加入适当的科普性介绍以丰富知识,使天文摄影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拍摄目标:第谷坑及克拉维斯坑
 拍摄时间及地点:2月21日晚  广东南海桂城
 拍摄设备:信达750/150牛反, Meade 5X, ASI120MC
 环境条件:Seeing/ 不确定,Trans/ 5/10
 后期处理:AV!2叠加, Registax 6锐化, Photoshop CS5拼接出图
 
  拍摄参数:3张拼接,Gamma = 50,Gain = 55(First Frame)/ 80(Second and Third Frame),Exposure = 26ms(First Frame)/ 35ms(Second and Third Frame),Auto White Balance 第谷坑(Tycho)纪念著名的丹麦天文学家Tycho Brabe,藉他对天象精密的记录观察记录,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本坑结构完整,直径85km,深4.85km,坑中有小山。第谷坑周围的表面布满了各种规模的坑穴,并且有许多重叠著的老坑穴,有一些较小的坑穴是从第谷溅射出的较大喷出物再度溅射而形成的。
 马纪努斯坑(Maginus)
 纪念意大利数学家与天文学家Giovanni. A. Magini,本盆地直径163km。
 
   拍摄参数:2张拼接,Gamma = 50,Gain = 80,Exposure = 35ms,Auto White Balance
 
 克拉维斯坑(Clavius)纪念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Chrisytoph Klau,他在16世纪时,被认为是阿基米德再世。本盆地是月面南部最著名的地标,直径达225km,内有小坑。
 莫雷特坑(Moret)
 纪念比利时数学家Theodore Moret,环形山直径114km,中央有小山。
 
 寒假的最后一次拍摄,下次拍摄估计要等到三月份以后了...{:soso_e118:}{:soso_e118:}
 欢迎大家光临我的天文小舍:http://billsastroworkshop.blo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