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百度和维基的百科出来的共通知识:1. 质量集中在0.6~0.7M⊙,
2. 形成时,垂死的老恒星把"大部分"的物质抛洒向深空,暂时把这个"大部分"理解为2/3~80%.
所以,可以考虑一个大约3M⊙的垂死老恒星,把2.3~2.4M⊙的外层物质炸飞,留下0.6~0.7M⊙的内核形成白矮星.
在此之前,可以考虑在1Au圆轨道上有一个"地球",环绕速度52km/s,
这个恒星老死之时瞬间把2.3~2.4M⊙的外层物质高速抛出,这个"地球"只受到白矮星的引力约束,
在离这个白矮星1Au处,环绕速度是23km/s,逃逸速度是33km/s,
因为没有人给这个"地球"安装制动火箭减速,
这个"地球"将以52km/s的速度沿着双曲轨道往外"逃窜"!
直到白矮星抛出的气壳在远处深空减速,
这个"地球"才会慢慢追上气壳,一头扎进去,再穿出去,
当这个"地球"扎进气壳,引力又会逐渐加大,如果他能穿出去到气壳外边,重新受到总质量为3M⊙的白矮星和气壳混合引力约束.
在这个过程中,
这个"地球"一方面受逐渐变大的引力影响而转弯回头,
另一方面,穿行在气壳云之中的"地球"又要相对速度约为1km/s的气流冲击之下慢慢减速,
这个"地球"会由在气壳上和气壳下之间穿行,变为在气壳之中穿行,最后变成在气壳之下穿行,
"地球"的大气会被气流逐渐剥离,如果刚刚形成的白矮星辐射强度足够,被剥离的大气气体还会被照亮和往外吹
绕原来恒星的行星们,轨道半径可能有0.05Au~100Au不等,大约在一个平面上,
最后都会变成运行在气壳的下边缘,成为一个环,一串项链, 2000Au,湿湿碎拉.
情形和这个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