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类在濒临死亡时能看到什么(图)

[复制链接]
宇宙弦 发表于 2004-8-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平顶山市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http://www.sciencehuman.com/part ... 4/essays200407p.htm
LAMOST 发表于 2004-8-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河西区 探索网吧
好可怕~
jupiter1186 发表于 2004-8-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可怕怕。。。
望天 发表于 2004-8-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市 中移铁通
那是“民科”的网站吧~~~?
jupiter1186 发表于 2004-8-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不知道
望天 发表于 2004-8-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市 中移铁通
等着大家来鉴别吧~;)
macross11 发表于 2004-8-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以前就看过了。
太空使者 发表于 2004-8-4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鼓楼区/晋安区)电信

哎哟!

最初由 望天 发表
[B]那是“民科”的网站吧~~~?

望呀天,不要见了一个就民科,见了一个又民科,太敏感了不好!
光谱 发表于 2004-8-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联通
最初由 望天 发表
[B]那是“民科”的网站吧~~~?


那个网站并非伪科学网站,但此贴的内容是在科学的内容里精心挑选出来的伪科学。
望天 发表于 2004-8-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市 中移铁通
望天 发表于 2004-8-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市 中移铁通
参加会议的民科中,有的我了解些:)
望天 发表于 2004-8-4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市 中移铁通
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北京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jupiter1186 发表于 2004-8-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呵呵。。。
望天 发表于 2004-8-4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市 中移铁通
看明白了把~~,我和“江湖“、“民间”、以及有特意功能的朋友。。。。打交道比脚多
Serena 发表于 2004-8-4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为什么可怕啊

不觉得啊:confused:
 楼主| 宇宙弦 发表于 2004-8-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平顶山市 联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技网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 ... ic/21218202950.html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一)
2002-12-18 20:29:50 jskx
 
  人们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关于死亡的秘密,曾是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所关注的范围,现在逐渐被视作科学研究的合法领域。在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之谜的科学,也正在——

  真的存在与大脑分离的“意识”吗?那是否只是人们的主观猜想?

  死亡之门的后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这个古已有之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只能靠猜想解决,是只适合神秘主义者、空想家和先知们探究的宗教和精神范畴的问题。但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之谜的科学也正在探索死亡之谜。最近,英国一批具有较高可信度的“濒死体验(NDEs)”学者发表了一篇被流行媒体盛赞为该领域首篇“具有科学性”的研究报告。报告称,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与大脑分离的“意识”。

  报告的作者之一、数家著名英国医学协会顾问、精神病学家彼得·芬威克说:“如果意识可以和大脑分离,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死后意识是否会延续下去?此外,人是否有超自然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宇宙是否可以有发展目标、有存在意义,而非混乱无序?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上述问题的答案各异。根据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献记载,典型的“濒死体验”来自严重的外伤,人的感觉是游离于现实之外进行了一次超自然“旅行”,随后进入一个特殊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有强烈的平静和愉悦感。而与:“濒死体验”密切相关、并在这之前的感受是“出体体验(OBE)”:脑死亡或心跳停止的病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存在意识的“灵魂”,在手术室里从高处观察事物。

  在谈到“出体体验”时,芬威克说,从医学角度看已经死亡并失去意识的病人“其实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而且具体到每个细节,这表明,意识是可以与大脑分离的”。英国学者的报告是基于他们对一些严重心脏病患者的研究,这些病人都曾瞬间失去知觉,进入了医学上的死亡状态:呼吸和心跳停止、脑干不再工作。

  科学家们面临的问题在于,他们想要研究的领域如同宗教皈依及其他精神和神秘的“觉悟”一样,主观性很强,难以适用冷静理性的研究方式。那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通常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经历,另外他们也害怕被别人认为精神错乱而不愿多讲。

  迄今为止取得的数据还未能使我们断言,获得了关于“身后世界”的科学发现。这个领域还停留在推想阶段

  几乎任何一家书店关于这方面的书里都描述了这种体验的极端性,例如《被光芒拥抱、拯救和改变》和《与光同在、在光之外》。据说35%至40%走近过死亡的病人都说他们有过“濒死体验”。他们的故事在书籍和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

  英国媒体所谓“首次”的说法并不确切——对于死亡后生命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数年前从美国开始的。总部设在纽约的“通灵学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心理学家卡罗尔·阿尔瓦拉多撰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著作,其中包括最近在《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他说,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方法已有厚厚的历史记录,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使用了各种本质上非常主观的研究方法——包括梦境、幻觉和思维过程分析等无法用物质手段衡量的方法。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一)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二)
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 ... ic/21218202857.html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三)

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 ... ic/21218202715.html
* 探索者* 发表于 2004-8-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联通

回复: 哎哟!

最初由 太空使者 发表
[B]
望呀天,不要见了一个就民科,见了一个又民科,太敏感了不好!


望天,哪儿去了,快出来,人家怀疑你了哦^^
vera 发表于 2004-8-5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长春市 联通
我看书说那时人会看到小时候
jupiter1186 发表于 2004-8-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南开区 联通
当然是回忆的了
 楼主| 宇宙弦 发表于 2004-8-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平顶山市 联通
他是民科?

http://www.physics.fudan.edu.cn/phymain/famour/hflu/

卢鹤绂教授

卢鹤绂(Lu Hefu),男,1914年6月生,山东莱州人。1936年6月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科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57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1960年至1977年兼任上海原子核所副所长及一室主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4年至1991年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卢鹤绂加入九三学社,以后又被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教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75年至1985年担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1985年以后任上海市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62年受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物理组组员。1964年受聘为中国物理学会理论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物理学报》、《原子能》、《物理译报》杂志编委,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子核物理》杂志副主编。1986年受聘为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管理学院研究室高级研究员。
 
60年代,卢鹤绂教授曾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88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状。

1979年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又应巴丁教授及其他学者邀请去伊利诺大学等20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讲学。

30年代,卢鹤绂教授首创了“时间积分法测量锂6锂7的丰度比”。195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雪格瑞主编的《实验核物理学》中认为是卢鹤绂首先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直到1990年美国核数据表还引用了他的这一测定值作为标准。1945年卢鹤绂研究出“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原子堆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并在国际上第一个公开发表。1950年卢鹤绂教授进行了容变粘滞性理论的研究,以物质应变时内部有分子弛豫过程导致第二种粘滞性不为零为依据修改推广了原有的纳威尔-斯托克斯非线性方程。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以后他又把这一理论从适用于单一种分子弛豫过程推广到有多种弛豫过程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从分子论观点研究了关于容变粘滞性理论对所有热、机构、化学三种分子弛豫过程的普适性,论证了容变粘滞性系数定义的合理性,并扩充了爱因斯坦的化学弛豫学说。

60年代初,卢鹤绂教授对受控热核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快脉冲、慢脉冲和稳脉冲的三大分类法,认为研究的注意力应集中在等离子体表面不稳定性与反常扩散这两个问题上。他根据美国三斧器磁流体动力学数据,讨论了该装置磁流体不稳定性问题,深入研究了受控热核反应成功的可能性。主编了《受控热核反应》一书。

卢鹤绂教授先后开设了电磁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学、中子物理学及加速器原理等课程。参加翻译了史包尔斯基著《原子物理学》一书,还同陈传璋合译出版了朱哈著《积分方程及其应用》。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锂离子的低温热源”,物理评论(美国),1938;53:845-846。

“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美国物理月刊,1947;15;513-514。

“论核模型,物理评论”(美国),1950;77:416-417。

“从声现象中研究容变粘滞性及压缩性”,美国声学会月刊,1951;23(1):12-15。

“再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