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民日报:80后暮气沉沉 精神“早衰”值得警惕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13-10-3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13年05月14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白 龙


原标题:莫让青春染暮气(青年观) 
 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和父辈们相比,青年一代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时代也制造了新形式的磨练。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加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和工业文明,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数字。在这样的处境中,不管是怀旧还是叹老,表达的都是一种面对压力时,对记忆中美好过去的乡愁。
 
 如果说“叹老”只是情绪的释放和吐槽,那么精神上的“早衰”就值得警惕了。“早衰”的年轻人,有时会显得和“成熟”很像,举手投足都无比正确,接人待物都恰如其分,说话谈吐都深思熟虑。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想来想去,原来是少了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年轻人不应该是敢想敢干吗,不应该是直抒胸臆吗,不应该是敢为风气先吗,为什么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像是从少年直接迈入了中年?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回忆一战前太平时代的欧洲时,曾经描写过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都已蓄起大胡须戴上金丝边眼镜,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患者留下“有经验”的印象。年轻,成为发展的障碍,年老却成了有利条件。
 
 对年轻人的不信任遍及了当时所有的社会阶层,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一股沉沉的暮气,笼罩在当时的社会之上。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这一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
 
 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扫除笼罩在社会上、徘徊在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广阔的上升空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年轻成为资本而不是不足,让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当代青年的父辈和兄长们,已经率先垂范,用枕戈待旦的奋斗精神,换来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
northwolfwu 发表于 2013-10-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联通
责任不在80后,都是社会所迫,生活所迫。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ember1002 发表于 2013-10-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绵阳 电信
生存压力这么大,谁还能有朝气?  -2D?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0-4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赤峰 电信
好文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hbb 发表于 2013-10-4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联通
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说得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oncat 发表于 2013-10-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撑起新三座大山,沦为房奴,替医疗、养老保底的世界,老爷们真心不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ccp123 发表于 2013-10-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人民日报 日人民报   民智已开 洗脑不在    这个节奏就是说不要怪社会 要怪自己不是各种二代 土豪 李刚不是你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3-10-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电信
那些XX日报先摆脱供养再出来说话吧,否则连x0后都不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张紫恒 发表于 2013-10-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电信/滴滴盾国内高防节点
身边诱惑剧增的一代 是考验的时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OKEY 发表于 2013-10-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联通
只有两个好时段,刚解放,78年后

点评

人心不齐了 爱国心难得有 利益心居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5 16:0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张紫恒 发表于 2013-10-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电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法拉利ss 发表于 2013-10-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永川区 电信非住宅宽带用户
环境变了,还要求青年人这么多干什么?真是吃多了撑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3-10-10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人民日报,不要说80后暮气沉沉

2013年05月22日07:59  辽一网-华商晨报



1369180896_07BHmj.jpg
 ——一群沈阳80后的奋斗人生、职业责任与社会思考 
 王亮放弃了原有的高薪工作而选择成为创业大潮的一分子 ■本报记者 王齐波 摄
 
 新闻提示

  5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文中指出80后先是怀旧,再是叹老,似乎在一夜之间集体变“老”,感觉不会再爱了。
 
 80后的一代如今最大不过33岁,最小也有24岁,如今80后已然成为社会支撑的主力,而随着文中用“暮气沉沉”一词来定义80后,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有人归之于80后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独生子女一代、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处于巨大竞争压力的一代……单纯拘泥于80后成长的环境因素,又是哪些外力促使80后集体“变老”?
 
 尚处压力下的80后是否允许“暮气沉沉”的评价?在物质、精神双重压力下的生活是否幸福?
 
 这几天,30岁的创业青年王亮有些累:上周刚与一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随后两天里与同事为企业量身订制产品方案,为了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免不了吃吃喝喝的应酬。
 
 5月17日,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王亮的电话响个不停,简短地解答客户的问题,语速飞快,尽管忙碌却并不焦灼。“这可能是创业与打工的最大不同,我是在给自己做事,焦灼不是解决事情的态度,只会凭空添乱。”王亮说。
 

 与此同时,研究生杜晓晓在为本周末的校运动会愁眉不展——她要以25岁的“高龄”与本科生一起参加女子800米跑项目,这会在期末综合评定中加上一分,直至的利好是争取年度奖学金,毕业时争取留校。
 
 被“质疑”的80后
 
 “这篇评论以偏概全吧,我今年25岁,可我积极乐观又富有朝气和责任感,怎么就跟暮气沉沉挂钩?”
 
 5月14日,人民日报的评论刊发后的第二天,杜晓晓主动找到了记者。“这篇评论以偏概全吧,我今年25岁,可我积极乐观又富有朝气和责任感,怎么就跟暮气沉沉挂钩?”仔细地看过评论后,她对文中的观点并不认同。
 
 这名1988年出生的女生目前就读于东北大学研究生一年级,一个月前她辞去了一家500强企业的HR实习助理职务,专心忙于学校事务及眼下令她抓狂的四篇论文。
 
 杜晓晓说,如果这份助理工作还继续做下去,毕业留下并非没有可能,但企业的氛围和文化让杜晓晓倍感压抑,“我是个随性乐观的人,但平时工作打电话不能大声,几乎听不见大家有交流,甚至不能称呼对方的中文名字,每天都觉得很憋屈。”
 
 现在,她继续为自己一入校就设定的目标努力着,为了能够留校,她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但没入学生会,留校并不看重这个。”就在上个月她参加了学校的一次研究报告会,并获得了三等奖,“必须在硬件上加码!”
 
 “留校也好,去企业也罢,这都是我们奋斗努力的体现,不然干嘛还继续读书。”如果按杜晓晓的性格和意愿,本科新闻学出身的她本应供职在媒体,“我是很喜欢媒体的气氛,这也是一年前最大的梦想,现在我想留校,因为我得为以后打算,我的家人还有我未来的生活。”
 
 对于80后“暮气沉沉”的定论不仅影响杜晓晓一人,28岁的外企职员徐洋觉得,“暮气沉沉”的观点是对80后的不了解,“就像我们觉得90后是‘脑残’的一代一样,过于主观片面。”
 
 2008年,徐洋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之后进入一家500强企业市场部工作,“我对理工科完全没有兴趣,太需要一份能够释放自己工作,替代桎梏已久的状态。”
 
 徐洋说,依靠在大学期间参加学生会、舞蹈社团和社会活动上的积累,大学毕业后她顺利进入外企市场部,带领团队完成推广活动以及各种大型活动的策划,“特别是在外企的环境,最不能缺乏的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责任感在内,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团队的执行就会停止,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而徐洋所在的团队,成员几乎为80后,也逐渐成为了公司的核心成员和主力,“我们没有公务员稳定,也没那么闲,开阔的时代下如果不去看,不去尝试,就辜负了年轻的时光,至少眼下的状态我并不觉得累,也享受其中。”
 
 理想到底是什么?

  “我没学历,没背景,靠的完全是在社会多年打拼的积累,一步步有了自己的公司又遇到了几位得力的伙伴,创业的难处在我的设想之内,不觉得苦。”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在1980年到1989年之间出生的人约为2.04亿,这意味着当下我国约有2亿人口已经涌入或者正在涌入社会,成为新一轮的职场主力军。
 
 按照惯常的理解,80后指的是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是被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独生子女政策催生的一代。背负“小皇帝”的名声,又被评价为“以自我为中心”、“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甚至“垮掉的一代”。
 
 而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告诉记者,从80后宣告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自命不凡”的一代。

  “我没学历,没背景,靠的完全是在社会多年打拼的积累,一步步有了自己的公司又遇到了几位得力的伙伴,创业的难处在我的设想之内,不觉得苦。”自主创业者王亮说得很平静,在此之前他却经历过艰难的思想纠结,“毕竟我要放弃的是年薪30万的500强企业的职位。”
 
 人民日报的评论刊发后,包括面临的压力、承担的责任以及自身价值的认知,王亮赞同当中的部分观点,“我一直活在体制外,在我25岁的时候,非常羡慕他们(体制内)轻松自在压力甚少的生活。”
 
 王亮坦言,羡慕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对方开了豪车,住了大房子,一抬胳膊露出名牌腰带的logo,我都觉得了不起,那时候觉得钱真的重要,买车买房想尽办法改善生活,享受别人羡慕崇拜的眼神。”

  成为有钱人成为王亮30岁前最大的梦想,“网上相当一部分声音对过分追求物质的80后是排斥的,可没钱又实在不行,我们夹在中间本身就很尴尬。”也正是“赚钱”的目标让他迅速成长,跳槽两次后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得到可观的收入。
 
 事实上,收入背后是无休止的应酬、投标、洽谈以及生意场的勾心斗角,甚至他经历过一次莫名其妙的车祸,“只为能让我晚到会场一会才制造的车祸,那些电视剧里上演的狗血情节,我都经历过。”
 
 “不能有了钱把命都搭进去吧?”在内心极度膨胀的那一年,王亮终于决定为自己撒气,“理想绝不是个定数,它随着时间与经历的不同以及自身所处的环境,一定会发生变化。”他想要为自己做点事。
 
 在打拼的几年里,王亮逐渐模糊了体制内外的界限,也放弃了追求稳定的想法,“都说80后娇生惯养,图安逸清闲,自身价值体现差,可打拼这么久,反倒让我觉得很充实,就像之前设想的那样,我还能自己做点想做的事。”
 
 “我也没有太大的房子,车子也就10万,如果再折腾,只想让老婆和家人过得更好,我这也算80后男人的责任代表吧?”王亮笑了笑。
 
 关于理想的态度,杜晓晓也把它归于自身的经历,当初继续读书的初衷是留校,但她坦言,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留校绝不是她最理想的选择。
 
 “因为妈妈身体不好,我与男友都硕士毕业的话面临结婚,他工作经常加班,所以我必须做出让步,照顾妈妈和未来的家。”杜晓晓说,正是现实的原因让她拼尽全力地争取机会,“工作不可或缺,但永远替代不了生活在我心里的重要性,如果你对工作太认真,那你就输了!”

  压力下的奋斗
 
 “我们谁没有为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所以我们最不缺励志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
 
 有人分析80后的成长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小处于过度竞争之中,压力模糊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还有人归之于高房价和高消费的挤压,为了还贷而不敢创造和冒险,人生过早进入例行公事般的“垃圾时间”……

  在“暮气沉沉”评价的包裹下,80后公务员赵一涵同样予以反驳,“难不成稳定就要与不思进取、无价值无意义画等号?”眼下,她最直接的任务是要协同单位完成十二运工作,“每个人都绷紧神经,生怕出任何问题,虽然说是工作需要,但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啊!”
 
 为考取公务员,赵一涵攀爬了三年,“谁也否认不了稳定的利好,但它同样是份工作,需要从业者的事业心和职业精神,与其他从业者一样,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我们谁没有为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所以我们最不缺励志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问题是,我们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赵一涵认为,这大概是“暮气沉沉”之所以成为对80后评价的原因之一。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在大学任教已有25年,从事流动人口研究17年,他发现从70后到80后再到90后,都缺乏明确的、清晰的和坚定的价值观的情形有不断加重趋势。
 
 今年初,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80后、90后大学生对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评价在快速降低,而且体现出较强的个人色彩。
 
 其中,在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上,被调查大学生明确不同意或者不大同意“为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做法已经过时了”这一说法的比例占49%,而同意这一说法的占41%,剩下的则表示“说不清”。这对于一个有着集体主义传统的社会而言是一个扎眼的变化。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校大学生对“大多数政 府官员有足够的能力处理government事务”这一说法表示“同意”或“比较同意”的比例合计为45%;在校大学生对“大多数government官员有较好的品德”这一说法表示“同意”或“比较同意”的比例合计尚不到三分之一。
 
 “拼爹现在成了一件荣耀的事,你觉得这正常么?说80后心态变老,可又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代人一样,经受了从出生、求学、就业一系列社会压力?又多出一项莫须有的拼爹,网友评价说感觉不会再爱了,换成我会说感觉不要再活了!”赵一涵这样说。
 
 “我们不是不能奋斗,在变革当中经历了这么多风浪80后都迎刃而解,可为什么现在却说我们暮气沉沉?”徐洋说,“因为我们没有相对公平的环境,也习惯把成功归于运气,可80后真的没有努力过么?根本不是这样。”
 
 如今,压力对于王亮等同于动力,“因为我看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生意人的眼光,也是一名80后的眼光,说我们随心所欲也好,个性发散也好,但想做自己,80后的人我想还是第一代吧?压力下的奋斗才更能凸显我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片面的“精神暮气”
 
 “他人的负责不能代替80后自身的奋起,他人再多的补救,无法代替他们自己走出‘早衰’困境的意愿和努力”
  包括人民日报的评论在内的反思和分析,都表现出全社会对80后当下的精神状态和未来的人生品质将负起更大责任的意愿。
 
 但对于80后来说,有人承担责任固然重要,但却还不够,“因为他人的负责不能代替80后自身的奋起,他人再多的补救,无法代替他们自己走出‘早衰’困境的意愿和努力。”顾骏说。
 
 以优胜劣汰为法则,以出人头地为目标,以物质财富为人生成功标志,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不争事实。环境对于成长中的80后不能不说有利也有弊。顾骏强调,其中对“80后精神早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这一代人的人生尚未起步就已被单一化、肤浅化和碎片化。
 
 “财富观主宰一切,其他的生活意义被虚无化,如果以成功为导向,不要说终极价值何在,连手段是否规范都不值得考虑,整个人生的链条被整体感取代,心灵必然进入脆弱状态。”在此情况下,一旦遭受利益固化、阶层壁垒等新生成的社会结构,年青一代仅靠自己无力克服,求援于家庭又得不到回应,“暮气”和“早衰”之气在所难免。
 
 “为了80后自己的人生,为了中国社会的继续进步,为了民族复兴的可持续性,这一代人要善于借助他人反思,找到自身不足,重新明确人生目标和路径。”顾骏强调,在这一点上,80后由于营养条件、教育水准和生存环境都明显占有优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眼前的局面。现在迫切需要提升的是理解他人,把握自己的能力。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炽昌告诉记者,2012年全国有680万高校毕业生,2013年又要增加19万毕业生,这将成为史上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过宁夏回族自治区630万的总人数。

  而人民日报刊发的这篇评论,同样引起王炽昌的注意并在微博中转发,“说80后暮气沉沉涉及面太广,毕竟这只是社会层面某些人的现象,切不能以偏概全。”作为教育专家,王炽昌告诉记者,80后正经历人生中最宝贵又最艰难的时期,“因为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前所未有,我所看到的年轻人正在艰苦奋斗,不断克服困难,并充满活力。”
 
 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看来,80后也是不断成长中的一代青年,今天的80后已不再是当初的80后了,“所以对他们的评价也要与时俱进、因时应变。80后的原初地位与角色正逐渐为90后所取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于90后的评价,能够吸取对70后和80后评价的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5月19日,杜晓晓发给记者发来了信息,她说这一年忙着论文忙着参加学术报告会,很多时候忘记停下来思考,“直到你问我的关于理想的问题,才发现这一年我真的改变了很多,我是该感谢时间教我长大,还是该感慨理想的退却,可能我无法平衡理想与现实,但可以做到的是眼下的竭尽全力,充满活力并奋斗到底。”

  ■网友观点

  哀叹 谁给我们的天空布上阴霾

  释然:我们的朝气被高房价扼杀了。更别谈结婚。调查下有多少人为了房子而阻碍了爱情或婚姻?

  大象:与其说变得老了,不如说变得无奈了……没房、没车、没钱,总之,想有的都没有……变得木讷而无奈……

  倒霉 小皇帝遇上紧箍咒

  蓝移:80后,大多是家里独苗,是在疼爱娇惯中长大的。可走出校门才发现生活的艰辛,生存技能也不似翻书那样简单。呆立在有背景同学绝尘而去的豪车后,更觉在校时用未来生活描绘成的绚丽彩虹,此时早已化作勒在头上的紧箍咒。
 
 风和:我们看多了官二代、富二代的嚣张跋扈,看多了社会的现实无奈,我们遭遇各种无视各种诋毁,但我们也想要好好生活,要生活就必须让自己年少早熟,我们玩不起也输不起,我们后面是年渐衰老的父母,因为我们懂得社会……
 
 理性 和国家发展阶段有关
 
 总哥:80后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关,中国经济经过长时间的快速发展,逐渐进入调整转型,经济模式发生了转变,目前80后的机会不多,但陷阱很多,80后面对挫折后会低沉一段时间是很正常的,但80后会强劲反弹。
 
 FEEL:80后生不逢时,创业让60后、70后创了。考公务员让90后的赶上了。

  规劝 想想父辈该知足了

  海浪:看看你们父辈,祖辈是怎么苦过来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你们应该心态摆正一点。
 
 雨:其实生活都一样,所有人都面临着各种问题,难道都不活了吗?80后苦,别的00后就都甜么?机会是相等的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不要怨天尤人。

  不服 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精神洁癖三观正的文艺青年:张狂时说我们垮了,沉淀时说我们老了……现在的话语权到底在谁手里?有本事叫80后开论坛讲生活吗?矫情!
 
 葫芦世界:老喜欢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特看不惯这种以大集体为单位说事的!

  MauTsing:处在中间段,都一样啦,上有80年以上的炫成熟,下有80年以下的炫年轻。其实,我们处于沉淀的季节,珍惜吧,各位小主。
 
 中新
  (原标题:人民日报,不要说80后暮气沉沉)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22 23:39 , Processed in 0.11616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