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突破达尔文进化论解释困境

[复制链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3-11-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中国社会科学在线:突破进化论解释困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互动,进而深入理解人类、环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对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学科关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文明影响颇大,它打破了物种不变的神话,颠覆了神创论的统治地位,改变了人们对宇宙和人类的基本看法,甚至影响了人类整个知识领域的变革。但是,该理论也受到多方质疑,如天文学家赫歇尔、解剖学家欧文、物理学家开尔文等人相继对达尔文理论提出批评。当我们回到达尔文理论推理的逻辑起点,就会得出与进化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将引发我们对人与世界关系的重新省思。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阐述进化论思想,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原理”:一切物种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它们繁殖的后代保持着一部分亲代特征,同时又发生一些改变;而生存空间和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一切物种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同一物种在繁殖后代时产生多种变异,那些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则被淘汰。由于变异的存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经过无数次自然选择,微小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由此,物种在自然选择的“考验”下,向着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向逐渐演化。

通过分析达尔文理论就会发现,其理论建立在几个前提之上:第一,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这是产生生物形态多样性的前提,在后来的遗传学上得到证实),这种变异特性使得生物具有“改变”的可能。但物种变异本身是盲目的、无方向的,并不带有向着更“适应”的方向变化的倾向——至于“自然选择”,则只是环境变化同物种变化间的“偶然相遇”的结果。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制约,物种只能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它的变化是缓慢的,只能发生“渐变”。

第二,自然环境也具有不断变化的特性,但环境变化也是无方向的,并且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

第三,自然环境变化与生物形态变化是相互独立的。至于生物向着更加适应的方向进化,则只是后人的描述而已——真实情况是,物种的变化是多样的、无方向的,它具有向各个方向变异的可能。那么在它的众多子嗣中,总有一些能适应变化后的环境,而其子嗣的这种形态又在遗传的作用下被保存下来。因此,自然的这种选择是“间接”的(环境本身并不会对物种的变异作出某种规定或者影响),生物的这种适应是“被动”的(生物并不知道环境的变化方向,即使知道,也无法决定后代的形态,无论对于后代的变异或者环境的变化,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任何结果”),无论是对于物种还是环境,其变化都是偶然而被动的。

这些前提预设有的是经过实证检验的,如古人类学家的证据和遗传学的证据,而有的则作为不自觉的前提加以接受。

进化论理论暗含矛盾性

自然选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环境是变化的,物种的形态也是变化的,在两者的变化中,自然变化决定物种变化结果,即物种变化和环境变化之间被赋予某种“必然”的逻辑关系。然而,这两种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未得到证明。达尔文既无法证明环境的变化将改变物种形态的变化方向,也无法证明物种是如何向着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向改变后代的形态。但他却坚信,从一个长远历史过程来看,人类和其他一切物种都向着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向演化。

事实上,环境变化与物种形态变化本身就暗含矛盾:物种虽然具有变异的可能,但是这种变异是非常缓慢的,必须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具体生物形态的转变,还要经历更长的时间,这种变化才能反映在对环境适应的功能上。在有限的时间内,物种形态变化的幅度非常微小。而自然环境则不同,它的变化方向和幅度都不受任何限制,因此,环境的变化往往是突发的。那么,从长远来看,物种的渐变如何能适应环境的突变?物种的微变如何适应环境的巨变?因此,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如果将世界的演化置于无限的时空中,那么所有的物种最终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突破“被动进化”的解释范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达尔文并没有为环境变化与物种形态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论证,但他却把物种变化的最终原因的解释权交给了“盲目”变化的环境,使得一切物种的演化都变得“盲目”。为此,进化论的理论前提受到质疑:物种进化到底是否纯粹是偶然被动的?物种形态的变化是否只能渐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如何解释?如果物种形态的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不仅仅是单向影响的关系,而存在交互影响,那么,进化论将突破被动进化的解释范畴,上述困境皆不复存在。

即便达尔文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人类产生之前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仍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果说在人类出现之前,物种的进化恰如达尔文所述,是间接、被动进化的过程,那么,人类产生以后,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对世界的适应并不是纯粹被动地变化,而是基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预见”,主动调整适应策略的过程。比如,进化论强调丛林法则,这种法则却与人类诸如保护弱小、残疾人的行为背道而驰;进化论强调过度繁殖,这同人类有意识地调整人口增长数量也不一致。

因此,突破进化论解释困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互动,进而深入理解人类、环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对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学科关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主流心理学中一直存在一个到底按照自然的方式还是按照人文的方式理解人类心理的困扰,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边界的重新审视或许能为此提供一个思考视角。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front/detail_2013_11/25/31537589_0.shtml#_tansuo_wen
kingkey 发表于 2013-11-26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电信
他自己都不信这个了后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光 发表于 2013-11-2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电信
kingkey 发表于 2013-11-26 10:37
他自己都不信这个了后来

那个是后来和达尔文素不相识的狂热信徒X夫人造谣而已。达尔文去世前也未发现对自己的理论有什么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光 发表于 2013-11-2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电信
文中槽点太多。达尔文的学说表述为“幸者生存”更简洁明了,物种并不是通过进化去适应坏境,而是所有不适应坏境的进化/突破都直接导致了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慕容泪☆ 发表于 2013-11-2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电信
这篇文章对达尔文的质疑,是多么的苍白无力。“进化理暗含论矛盾”一段阐述得一塌糊涂。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还不好解释,可能当时宇宙射线厉害,DNA重组变异容易,生物多样性不就开始了。

这文章的语气一点数据也不用,完全用急躁的心态去看物种进化,莫非看不到物种适不适应环境不仅有长期的时代性,还有地域性——环境改变,物种除了主动变异得适应、等死,难道不会走?不要说非洲大草源和候鸟海龟鲸鱼等“春运”大户,植物也会季节随风飘种子或动物带走种子迁往的环境更好的地方生存好不好。

最后谁说达尔文主义解释不了人类社会?就简单一个对残疾或弱小的例子?不是因为随着资源竞争出现有序,人类发现,有怜悯之心的人更容易获得生存优势和良好的生产环境,残忍野蛮逐渐被孤立、淘汰?

还不是因为至少在人类社会,生存必须的资源不至于太紧张,善良守纪的人比残暴嗜血的人更有竞争力,一旦资源出现紧张,跑去埃及看看是哪些人更容易吃饱饭?

点评

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0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y007 发表于 2013-11-27 0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电信
☆慕容泪☆ 发表于 2013-11-26 15:18
这篇文章对达尔文的质疑,是多么的苍白无力。“进化理暗含论矛盾”一段阐述得一塌糊涂。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haku719 发表于 2013-11-2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宝山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13-11-2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 联通
关于进化论,我也有些不解之处:
记忆中基因变异中有利于变异与有害变异比例大概是1:2000,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人类医疗技术水平比较高,一些不适合环境的人也可以活下来,这样的一代人就可以抵消2000代人近4万年的进化?

点评

人类医学看似强大但也体现出人类的脆弱,首先看似先进的医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老病死的终极难题。其次,没有医学和药品,野生动物照样能够生存并繁殖后代而没有灭绝。还有个别物种,比如鲨鱼进化出连感冒病毒都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aizhu 发表于 2013-12-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联通
wlbx 发表于 2013-11-27 08:49
关于进化论,我也有些不解之处:
记忆中基因变异中有利于变异与有害变异比例大概是1:2000,那么是不是可以 ...

现在厉害的医疗技术,能保证最高IQ的基因往后延续,来对抗自然选择机体和肌肉的能力。

点评

现在的技术好像还没能找到决定IQ的基因。最多是可以找到少量危害巨大的基因。例如唐氏筛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13-1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alaizhu 发表于 2013-12-1 20:29
现在厉害的医疗技术,能保证最高IQ的基因往后延续,来对抗自然选择机体和肌肉的能力。
...

现在的技术好像还没能找到决定IQ的基因。最多是可以找到少量危害巨大的基因。例如唐氏筛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灼 发表于 2013-12-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联通
确实不解:在保证人类整体种群向优良方向发展方面,现代社会如何作到“优胜劣汰”,在这方面,如今,自然环境的选择已经对人不起作用了。
人类的物种进化未来将向何方发展?

点评

人类社会已经基本脱离了生存竞争的状态,接受选择淘汰的现在主要是思想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排列组合方式,竞争场所也不是自然界,而是市场。这个 举个例子,把同样的原材料交给我和乔布斯,我做出一个丑陋不堪的GPS,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2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nter06 发表于 2013-12-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联光通
李灼 发表于 2013-12-2 10:46
确实不解:在保证人类整体种群向优良方向发展方面,现代社会如何作到“优胜劣汰”,在这方面,如今,自然环 ...

人类社会已经基本脱离了生存竞争的状态,接受选择淘汰的现在主要是思想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排列组合方式,竞争场所也不是自然界,而是市场。这个
举个例子,把同样的原材料交给我和乔布斯,我做出一个丑陋不堪的GPS,乔布斯做出无所不能的苹果,市场选择了乔布斯,那么乔布斯对客观事物的组合方式就生存下来,并且利用市场给予的财富和资本继续改进发展,而我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我对客观事物的组合方式也随我一同消亡,这就是人类社会的选择淘汰。
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社会的竞争淘汰为的也不是实现物质基因的永续存在,而是理性与思维在其他个体中的复制与扩散,1亿人选择了苹果,就相当于1亿人接受了乔布斯的设计与美学观点,乔布斯虽然早卒,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其他个体的身体中永存下来。

点评

就是说,人类选择淘汰的对象,不是基因,而是智慧和知识;其得到延续的途径,不是个体的后代,而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在人类种群中的延续。这应该就是文明和自然界原始生物的本质区别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0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3-12-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wlbx 发表于 2013-11-27 08:49
关于进化论,我也有些不解之处:
记忆中基因变异中有利于变异与有害变异比例大概是1:2000,那么是不是可以 ...

人类医学看似强大但也体现出人类的脆弱,首先看似先进的医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老病死的终极难题。其次,没有医学和药品,野生动物照样能够生存并繁殖后代而没有灭绝。还有个别物种,比如鲨鱼进化出连感冒病毒都无法侵入的免疫系统。所以说,人类虽然有很大进步,但真正主导自我进化还任重道远,基因生物学似乎看到了些许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灼 发表于 2013-12-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联通
inter06 发表于 2013-12-2 21:59
人类社会已经基本脱离了生存竞争的状态,接受选择淘汰的现在主要是思想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排列组合方式,竞 ...

就是说,人类选择淘汰的对象,不是基因,而是智慧和知识;其得到延续的途径,不是个体的后代,而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在人类种群中的延续。这应该就是文明和自然界原始生物的本质区别吧。

点评

没错,不过人类社会在发展到文明社会之前,基因的淘汰是一直存在的,战争淘汰弱小的群体,疾病淘汰弱小的个体,一夫多妻制淘汰贫穷的个体,法律上的刑罚淘汰不能与他人正确相处的个体,这些都是实现选择的方式。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nter06 发表于 2013-12-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联光通
李灼 发表于 2013-12-3 09:34
就是说,人类选择淘汰的对象,不是基因,而是智慧和知识;其得到延续的途径,不是个体的后代,而是从横向 ...

没错,不过人类社会在发展到文明社会之前,基因的淘汰是一直存在的,战争淘汰弱小的群体,疾病淘汰弱小的个体,一夫多妻制淘汰贫穷的个体,法律上的刑罚淘汰不能与他人正确相处的个体,这些都是实现选择的方式。但是越往后发展,思想和技术的选择淘汰越成为主流,现在基因的淘汰几乎不存在,也不需要,从物理上消灭失败者反而影响思想技术的选择淘汰效率,不符合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lackEyeGalaxy 发表于 2013-12-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徐汇区 电信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确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