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椰风123 于 2013-12-4 14:08 编辑
快镜不是神话,不要太追求和迷信F值,如果用得不当,未必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一特定的目标来说,暂时不考虑成像的CCD/相机,要取得好的性噪比,能收集到多少个光子才是最重要的,而这只取决于两个要素:口径和总曝光时间。
比如说用80F6的镜子去拍M31,配合APS画幅,视场大小刚刚好,经典构图。这时候如果通过减焦镜把镜子缩成80F4去拍M31。先不考虑焦距变化而引起的解析力变差,F4比F6快了不少,能不能用更短的时间得到更好的M31呢?乍听起来可以,实则不能。虽然F4比F6能增加每个像素收集的光子的数量(改进了像素的F值),但是因为占用的总像素变少,所以每个角秒的目标收集的光子还是一样的(目标的F值不变)。如果把80F6和80F4拍到的M31缩放到一样大,同样的曝光时间拍出来亮度是一样的。更不值的是,与80F6相比,80F4还因为焦距短而失去了解析力。这种情况下想要F4的快镜效果怎么办?换120F4镜子,才能在更短的曝光时间下,得到和80F6一样的效果。
再比如说我用200F4的反射镜,如果我要拍M1。我是保持F4的快,还是通过增倍把我的镜子改成F8?后者显然更明智。
所以说缩焦减小F值,一定要看缩后的焦距是否适合拍摄目标,不然效果适得其反。而通过增加口径减小F值,则大体是没错的,前提是你扛得动。配合CCD,选择合适的焦距是拍深空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想要快,大口径是必须的。
PS:写这些东西是昨天在群里看到有同好提到Lessons from the Masters: Current Concepts in Astronomical Image Processing一书,感觉不错,马上就上亚马逊买了个Kindle版。第一章讲到一点关于“F-Ratio Myth”很有意思,所以接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大家分享讨论一下。昨天花两个小时大概翻了一下这书,确实是本好书,强力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