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ewcanon 于 2014-2-7 19:07 编辑
惡劣視寧度下,2.6吋折射鏡和8吋折反射鏡拍攝太陽效果的比較 年初四下午我採用兩枝鏡拍攝太陽,分別是高橋的2.6吋折射鏡(F7.7)和Celestron的8吋折反射鏡(F10)。2.6吋折射鏡採用直接焦點,加2.5X巴羅鏡拍攝;C8採用直接焦點、2X巴羅鏡、2.5X巴羅鏡拍攝。 因為大氣穩定度很差,我使用了較平常多數倍的時間做圖像處理,亦分別使用了Registax5,6,AviStack1.8, 2.0,AutoStakkert2疊圖,但效果還是很差,C8加2.5X巴羅鏡拍攝的效果太惡劣,最終放棄了。 那天開鏡拍攝不求拍攝到好照片,只為比較兩枝不同口徑望遠鏡在惡劣視寧度下的拍攝效果,大家可以看到,2.6吋折射鏡加2.5X巴羅鏡以F22拍攝兩組太陽黑子的照片,較8吋折反射鏡以F10拍攝的效果更好,有更多細節。 有人會問,口徑大不是佔優的嗎? 視寧度好的時候,口徑的確有優勢,但視寧度差,口徑愈大受大氣影響亦愈大。 照片中黑子群1967其實跟1月出現的1944是同一群黑子,這是第24太陽活動週期面積最大的一組黑子,我在1月4日亦曾經用C8拍攝過它,大家可以看到相距30日,這組黑子有多少改變。所有照片方位北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