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文观测] 巨木星與小太陽

[复制链接]
Wah! 发表于 2014-2-13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汇港电讯有限公司
C14 的 Dawes' limit ~ 0.33"
C14@F59 + ASI120MM => 0.037"/像素
這應該算是極不合理的 over sampling 組合了.

点评

同意。多數時候我只視這為一種技術的磨練,玩下台mount兼玩下我自己,看赤道儀能否做到這個準繩度,亦看自己有多少耐性把它導入視場。 我知道你有相同經驗,但這裡大概沒有多少人能夠明白拍攝這個大木星的技術難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3 21:3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ewcanon 发表于 2014-2-1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Wah! 发表于 2014-2-13 18:17
C14 的 Dawes' limit ~ 0.33"
C14@F59 + ASI120MM => 0.037"/像素
這應該算是極不合理的 over sampling 組 ...

同意。多數時候我只視這為一種技術的磨練,玩下台mount兼玩下我自己,看赤道儀能否做到這個準繩度,亦看自己有多少耐性把它導入視場。
我知道你有相同經驗,但這裡大概沒有多少人能夠明白拍攝這個大木星的技術難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14-2-1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汇港电讯有限公司
在我這懶人的角度看來, 直接用最優化的焦比組合拍攝就夠了

点评

因為好多時候我根本不在乎是否拍攝到一張靚相,只追求拍攝技術的極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4 14:17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ewcanon 发表于 2014-2-1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Wah! 发表于 2014-2-14 11:59
在我這懶人的角度看來, 直接用最優化的焦比組合拍攝就夠了

因為好多時候我根本不在乎是否拍攝到一張靚相,只追求拍攝技術的極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14-2-1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汇港电讯有限公司
拍攝技術的極致追求, 不正是一幅好圖嗎?

点评

拍攝技術極致的綜合表現當然在於一張靚相,但我一直追求並享受純技術的提升。在GOTO赤道儀以外,拍攝行星的技術首先是導入技術,操作赤道儀尋找天上只有數十角秒的物體,然後是對焦技術。在同一枝望遠鏡,焦比增加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5 10:0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ewcanon 发表于 2014-2-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Wah! 发表于 2014-2-14 14:23
拍攝技術的極致追求, 不正是一幅好圖嗎?

拍攝技術極致的綜合表現當然在於一張靚相,但我一直追求並享受純技術的提升。
在GOTO赤道儀以外,拍攝行星的技術首先是導入技術,操作赤道儀尋找天上只有數十角秒的物體,然後是對焦技術。
在同一枝望遠鏡,焦比增加一倍,物體便大了一倍,面積大了四倍,光度減為原來的四分一,需要大幅增加曝光,因此更受大氣影響。可以看見,當焦比增加一倍,拍攝難度呈幾何級數增加,對赤道儀追蹤和極軸的要求都高得多,對焦難度亦大得多。
以C14為例,如果C14最適切的拍攝焦比在F30,而大部分人都以此為界線,則改用F60以後,大部分人在導入、對焦、追蹤、甚至圖像處理都會遇到極大難題,甚至根本不能拍攝到影像。
另一方面,在完美seeing下,採用over sampling拍攝是突破自己的最好機會,數十年來我一直為這日作準備,只是我用了一個最極端的做法,採用這個 over sampling的方法練習,而且享受這個過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14-2-1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数码通
目視的情況, 我們基本不會用超越最高有效倍率的組合進行觀測, 因為超過相關倍率, 像質不會有所提升.
攝影也是類似情況, 過度over sampling的情況, 基本上不能使最終影像有超越的表現, 即使視寧達到 10/10 也不會比最佳焦比組合更好. 所以這樣的挑戰能否使日後拍到更好的圖像? 我表示懷疑...
當然, 純為挑戰而挑戰這也不是不可.

点评

目視的情況大家明白,不用解釋,攝影over sampling去到F60純粹是玩的,但適度增加焦比有助在良好seeing下拍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5 14:2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ndii 发表于 2014-2-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Hknet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4-2-15 12:01 编辑

oversampling 的计算是没错的,环境再怎么好设备配搭有误就是无用。

另外,你之前说这里没人拍到你那样,我表示不同意。楼主得看看这个论坛别人拍木星的实力是怎样,别人用什么价,什么个效果,拍一样的效果比人用的更底成本,才是实力,才是难度。或者,用一个成本,而别人拍不到你那效果,这些才是实力,才是难度。而不是自已主观地觉得有难度,操作上有难度什么的。

得看看别人,别人一个价钱做不到的,才是难度,一个价钱谁都做得到的,并没有难度可言,不用知道你具体上是怎么个操作法。




点评

我最近說過自己拍攝的火星視頻裡面大部分都是垃圾,也說過自己拍攝的金星失禮了C14這枝望遠鏡,如果你說「你之前說這裡沒人拍到你那樣」,是指採用F59的焦比,那是對的,我的確未看過有人採用這個焦比拍攝;不過,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5 14:2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ewcanon 发表于 2014-2-1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Wah! 发表于 2014-2-15 11:38
目視的情況, 我們基本不會用超越最高有效倍率的組合進行觀測, 因為超過相關倍率, 像質不會有所提升.
攝影也 ...

目視的情況大家明白,不用解釋,攝影over sampling去到F60純粹是玩的,但適度增加焦比有助在良好seeing下拍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ewcanon 发表于 2014-2-1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mandii 发表于 2014-2-15 11:54
oversampling 的计算是没错的,环境再怎么好设备配搭有误就是无用。

另外,你之前说这里没人拍到你那样, ...

我最近說過自己拍攝的火星視頻裡面大部分都是垃圾,也說過自己拍攝的金星失禮了C14這枝望遠鏡,如果你說「你之前說這裡沒人拍到你那樣」,是指採用F59的焦比,那是對的,我的確未看過有人採用這個焦比拍攝;不過,如果你是指最終成像的效果,我並沒有這樣說過,亦沒有表達過類似意思。這裡的拍攝水準如何,世界上其他人的水準如何,我當然清楚,我最近數年很少拍攝,技術和儀器都out了,正在一個從新學習的過程。
我沒有獨創一套高倍攝影方法,任何人拿著相機拍攝行星、月球,都需要先找尋拍攝物、對焦,而且不論甚麼價位的赤道儀、甚麼口徑的望遠鏡,如果用到F60拍攝都會遇上相同的難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ndii 发表于 2014-2-1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4-2-15 14:42 编辑

要和人家比较,分个高下,就得衡量成本和成效,任何情况下。
不管用什么设备,算的都是总价,包括头,脚,身。
不比较,爱怎么玩都可以,爱怎么挑战都可以。
你也可以挑战自已,用多小秒便能找到这个木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7-11 10:09 , Processed in 0.13092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