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文观测] [新人第一帖]如何提高单镜双星分辨能力-已有理论,尚缺...

[复制链接]
HL_David 发表于 2014-7-3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教育网/南京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HL_David 于 2014-8-3 13:22 编辑

只要是在各大摄影论坛、天文论坛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下面几个词:分辨率,分辨能力,放大倍数,衍射极限,瑞利极限,杜氏极限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常常让新人摸不着头脑。本文并不打算一一解释和分辨所有的名词,而仅仅讨论天文望远镜最重要的分辨能力,也即角分辨率。


由于光的衍射,点光源在经过小孔成像的时候,并不会形成一个完美的光点,而是形成同心圆样的艾里斑。根据艾里的研究,瑞利提出两个点光源互相靠近时可以被光学系统分辨的法则,这就是瑞利判据。




220px-Airy-pattern_svg.png
艾里斑

ruilipju.jpg


当两个艾里斑互相靠近,一个艾里斑的第一极小区(中心斑点外的第一个黑环)刚好位于另一个艾里斑的中心时,这两个点则恰好能被分辨,这两个点之间的视角差为光学系统的角分辨率,也就是所谓的望远镜的极限分辨能力,根据上述原理提出的光学系统分辨能力极限称为瑞利极限。请注意看上图中虚线的积分曲线,在恰好可分辨的情境下,两点中央的亮度约是两点最高亮度的26.3%。另一位科学家Dawes指出,瑞利的极限还不够极限,Dawes认为中心亮度仅为两点亮度的5%时,仍然可以分辨,此时的极限称为杜氏极限。大家可以发现,Dawes的眼睛显然比瑞利厉害,这么小的距离形成的衍射图像,已经远远称不上8字形了,亮度差异也很小。

杜氏极限:θ = 4.56/D,其中θ为角秒,D为口径,单位英寸。一架6寸口径的信达小黑的杜氏极限为0.76"。
瑞利极限:θ = 5.52/D,其中θ为角秒,D为口径,单位英寸。一架6寸口径的信达小黑的瑞利极限为0.92"。

注意:以上极限都是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计算得来的,并不涉及近紫外等超短波长的情况。




在理解上面的基本知识之后,第一个结论就是:仅通过一个小孔成像时,瑞利判据和杜氏判据都不可打破,原因在于角直径小于任何极限的两个点,都不能显著地被分辨。从上面的图大家也能看到,进一步减小角直径,两个点的艾里斑将融合而不可显著分辨,杜氏极限的“显著法则”已经非常勉强了。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既然瑞利判据不可打破,那么在不改变口径的情况下,也就不存在提高分辨率的方法了。这句话却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瑞利极限并不是恒定的(上面也提到,波长的长短也会影响极限),但是瑞利判据不能变。虽然瑞利判据不能打破,但是影响瑞利极限的艾里斑半径却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提高望远镜双星分辨率的核心思路。而这,早已被艾里发现。

注意:在显微镜摄影中,还有通过改变系统的点扩散函数(PSF)来提高瑞利极限的方法;在天文摄影中,通过望远镜阵列干涉成像是提高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下面这段话引自维基百科,是艾里的原著中节选的
The rapid decrease of light in the successive rings will sufficiently explain the visibility of two or three rings with a very bright star and the non-visibility of rings with a faint star.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ameters of the central spots (or spurious disks) of different stars ... is also fully explained. Thus the radius of the spurious disk of a faint star, where light of less than half the intensity of the central light makes no impression on the eye, is determined by [s = 1.17/a], whereas the radius of the spurious disk of a bright star, where light of 1/10 the intensity of the central light is sensible, is determined by [s=1.97/a].

其核心思想在于,不同亮度的点光源,其第一极小区的角半径不同。一般情况下,6寸镜子的第一极小区角半径为0.46",也即瑞利极限为0.92",但是一颗亮度微弱的恒星形成的第一极小区半径可以小至1.17/D=0.195",此时的瑞利极限可低至0.39"!
好了,现在思路出来了,想要提高双星的分辨率,一定要充分降低曝光!要低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低一档曝光(快门速度缩小一半)就不可被传感器检测到。降低曝光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快门速度,增强了系统对抖动和大气视宁的抵抗力。
另外根据Nyquist采样定理,采样频率要超过最大频率的2倍以上,实际操作中,要达到4~10倍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尽可能减小传感器的像素大小,或者尽可能使用巴洛镜延长焦距。信达小黑使用5X巴罗,以及一块像素大小为3.75微米的ASI120传感器,每像素的视角为0.21",要想分辨0.4"的双星,至少还要再用一个2X巴罗才能达到4倍采样,或者使用小于2微米像素大小的传感器。



非常期待有器材有环境的达人来把理论变成实践!
 楼主| HL_David 发表于 2014-7-30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教育网/南京大学
沙发自己做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ishung 发表于 2014-7-30 1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用单波长紫光滤镜

点评

紫光波段视宁度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0 18:4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画蛇者 发表于 2014-7-3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电信/IDC机房
此贴不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om—Wood 发表于 2014-7-3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联通
mishung 发表于 2014-7-30 18:02
用单波长紫光滤镜

紫光波段视宁度不好

点评

找视宁度好的地点和天气, 视宁度不好怎么改都没法提高双星分辨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0 21:3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罗 发表于 2014-7-3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学习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ishung 发表于 2014-7-3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Tom—Wood 发表于 2014-7-30 18:48
紫光波段视宁度不好

找视宁度好的地点和天气,
视宁度不好怎么改都没法提高双星分辨率

点评

同一地点同样天气,红光视宁度比紫光总要好,这个影响比波长对分辨率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大家基本都用红光提高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08:5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om—Wood 发表于 2014-7-3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联通
mishung 发表于 2014-7-30 21:38
找视宁度好的地点和天气,
视宁度不好怎么改都没法提高双星分辨率

同一地点同样天气,红光视宁度比紫光总要好,这个影响比波长对分辨率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大家基本都用红光提高效果

点评

直接红外好了,行星摄影,国外玩的人不算特别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10:2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osmosEX 发表于 2014-7-31 1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Tom—Wood 发表于 2014-7-31 08:53
同一地点同样天气,红光视宁度比紫光总要好,这个影响比波长对分辨率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大家基本都用红光 ...

直接红外好了,行星摄影,国外玩的人不算特别少。

点评

....红外衍射极限比紫外低多了为什么要用红外? 如果是反射镜度的紫外增强铝反射膜可以用深紫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13:2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ishung 发表于 2014-7-3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cosmosEX 发表于 2014-7-31 10:29
直接红外好了,行星摄影,国外玩的人不算特别少。

....红外衍射极限比紫外低多了为什么要用红外?
如果是反射镜度的紫外增强铝反射膜可以用深紫外

点评

仅仅是针对他说的做下回复。这里毕竟是讨论衍射极限限制的情况,提视宁度限制就没意思了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16:0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osmosEX 发表于 2014-7-3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乔治梅森大学
mishung 发表于 2014-7-31 13:29
....红外衍射极限比紫外低多了为什么要用红外?
如果是反射镜度的紫外增强铝反射膜可以用深紫外

仅仅是针对他说的做下回复。这里毕竟是讨论衍射极限限制的情况,提视宁度限制就没意思了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7-9 10:25 , Processed in 0.10526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