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L_David 于 2014-8-3 13:22 编辑
只要是在各大摄影论坛、天文论坛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下面几个词:分辨率,分辨能力,放大倍数,衍射极限,瑞利极限,杜氏极限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常常让新人摸不着头脑。本文并不打算一一解释和分辨所有的名词,而仅仅讨论天文望远镜最重要的分辨能力,也即角分辨率。
由于光的衍射,点光源在经过小孔成像的时候,并不会形成一个完美的光点,而是形成同心圆样的艾里斑。根据艾里的研究,瑞利提出两个点光源互相靠近时可以被光学系统分辨的法则,这就是瑞利判据。
艾里斑
当两个艾里斑互相靠近,一个艾里斑的第一极小区(中心斑点外的第一个黑环)刚好位于另一个艾里斑的中心时,这两个点则恰好能被分辨,这两个点之间的视角差为光学系统的角分辨率,也就是所谓的望远镜的极限分辨能力,根据上述原理提出的光学系统分辨能力极限称为瑞利极限。请注意看上图中虚线的积分曲线,在恰好可分辨的情境下,两点中央的亮度约是两点最高亮度的26.3%。另一位科学家Dawes指出,瑞利的极限还不够极限,Dawes认为中心亮度仅为两点亮度的5%时,仍然可以分辨,此时的极限称为杜氏极限。大家可以发现,Dawes的眼睛显然比瑞利厉害,这么小的距离形成的衍射图像,已经远远称不上8字形了,亮度差异也很小。
杜氏极限:θ = 4.56/D,其中θ为角秒,D为口径,单位英寸。一架6寸口径的信达小黑的杜氏极限为0.76"。 瑞利极限:θ = 5.52/D,其中θ为角秒,D为口径,单位英寸。一架6寸口径的信达小黑的瑞利极限为0.92"。
注意:以上极限都是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计算得来的,并不涉及近紫外等超短波长的情况。
在理解上面的基本知识之后,第一个结论就是:仅通过一个小孔成像时,瑞利判据和杜氏判据都不可打破,原因在于角直径小于任何极限的两个点,都不能显著地被分辨。从上面的图大家也能看到,进一步减小角直径,两个点的艾里斑将融合而不可显著分辨,杜氏极限的“显著法则”已经非常勉强了。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既然瑞利判据不可打破,那么在不改变口径的情况下,也就不存在提高分辨率的方法了。这句话却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瑞利极限并不是恒定的(上面也提到,波长的长短也会影响极限),但是瑞利判据不能变。虽然瑞利判据不能打破,但是影响瑞利极限的艾里斑半径却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提高望远镜双星分辨率的核心思路。而这,早已被艾里发现。
注意:在显微镜摄影中,还有通过改变系统的点扩散函数(PSF)来提高瑞利极限的方法;在天文摄影中,通过望远镜阵列干涉成像是提高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下面这段话引自维基百科,是艾里的原著中节选的 The rapid decrease of light in the successive rings will sufficiently explain the visibility of two or three rings with a very bright star and the non-visibility of rings with a faint star.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ameters of the central spots (or spurious disks) of different stars ... is also fully explained. Thus the radius of the spurious disk of a faint star, where light of less than half the intensity of the central light makes no impression on the eye, is determined by [s = 1.17/a], whereas the radius of the spurious disk of a bright star, where light of 1/10 the intensity of the central light is sensible, is determined by [s=1.97/a].
其核心思想在于,不同亮度的点光源,其第一极小区的角半径不同。一般情况下,6寸镜子的第一极小区角半径为0.46",也即瑞利极限为0.92",但是一颗亮度微弱的恒星形成的第一极小区半径可以小至1.17/D=0.195",此时的瑞利极限可低至0.39"! 好了,现在思路出来了,想要提高双星的分辨率,一定要充分降低曝光!要低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低一档曝光(快门速度缩小一半)就不可被传感器检测到。降低曝光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快门速度,增强了系统对抖动和大气视宁的抵抗力。 另外根据Nyquist采样定理,采样频率要超过最大频率的2倍以上,实际操作中,要达到4~10倍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尽可能减小传感器的像素大小,或者尽可能使用巴洛镜延长焦距。信达小黑使用5X巴罗,以及一块像素大小为3.75微米的ASI120传感器,每像素的视角为0.21",要想分辨0.4"的双星,至少还要再用一个2X巴罗才能达到4倍采样,或者使用小于2微米像素大小的传感器。
非常期待有器材有环境的达人来把理论变成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