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目视观测] 今晚月全食(中国都可见天狗食月)【更新4.4】

  [复制链接]
零度星系 发表于 2015-4-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今天月出月食我国都可见# 4月4日傍晚月出便可以开始观看月食(天狗食月,红月亮)了,无需借助任何仪器就可以直接以肉眼可在月出朝东方观测,只要你所在地区月亮从东方升起可见,就可以看见月食了!持续到22点左右。
中国:本次月食中国东北部地区可观初亏【开始】(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中及东部地区可观食既(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中西部少数地区可观生光(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我国西部地区可观复原(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最主要的是要看当地月亮升起可见的时间与月全食发生时间对比】
全球:这次月食,在亚洲(除西南部)、北冰洋部分区域、印度洋东部、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南极洲大部可以看到。中国可见,并且东北地区可见月食全过程,其他地区带食而出,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除新疆和青海西部)、西南(除西藏西部)可以看到初亏之后的月食过程,即可以看到全食现象,而新疆、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只可见到生光以后的月食过程,即看不到全食现象。
月全食是一种仅凭肉眼就可直接观看的天文奇观
如何观测月食月全食好看吗?月全食在天空那个方向月全食发生的时间
网络直播我国可见月全食月全食相关活动月食的成因
月食教学海报我国各地详情表

观测的天象方式:目视【肉眼可直接观赏】、拍照、需以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观测时间及位置:4日18时15分-21时45分(精彩时间为19时57分-20时02分),东方可观【需要注意月亮的升起时间】{所有时间为北京时间};
可见的地理位置:太平洋海上,澳洲东部、日本东部、阿拉斯加西部全程可见;北美洲、南美洲西部可见月没带食;中国大陆沿海、东北亚、台湾、菲律宾、印尼西部岛屿以及澳洲西部可见月出带食。
天象的观赏价值:★★★;
月光的影响程度:----;
阳光的影响程度:----。
本页内容最后更新时间:2015-04-04

  2015/04/04将发生本年度第一场月全食,且为本世纪内全食长度最短的一次月全食。
  本次月全食的本影最大食分为1.0008。全球全食历时4分43秒,本影食共历时3时29分00秒,包含半影食共历时5时 57分32秒。太平洋海上,澳洲东部、日本东部、阿拉斯加西部全程可见;北美洲、南美洲西部可见月没带食;中国大陆沿海、东北亚、台湾、菲律宾、印尼西部岛屿以及澳洲西部可见月出带食。
  台湾地区可见月出带食,月出后约10分钟初亏,全食历时12.2分,在本影区内共历时3时29.6分,包含在半影区内则共历时约4时57.0分,食分约达1.0006。月球通过地球本影区的北边边缘。
月全食是怎样的一个天文奇观,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当月全食发生时,月亮表面的颜色(白色)逐渐发生变化直到变成美丽的红铜色或暗红色。(原因:大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使光线向内侧偏折,但每种光的偏折程度不一样(色散),红光偏折程度最大,最接近地球阴影,映在月球上;此外,由于大气层的灰尘及云的含量与位置不同,光线偏折程度会有不同,因此月全食时的月球是暗红、红铜、或橙色的。同样的道理,由于大气层的折射,朝阳与夕阳不是白色的,而根据高度因为大气折射程度不同,呈现橙色或红色。)如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年3月3日,在英格兰利兹看到的月全食过程。

月全食动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国看得见这次月全食吗?答案:大部分地区可见这次月全食,但非全过程。

本次月食中国东北部地区可观初亏【开始】(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中及东部地区可观食既(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中西部少数地区可观生光(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我国西部地区可观复原(地平线附近)到后半段。【最主要的是要看当地月亮升起可见的时间与月全食发生时间对比】如下图为我国见食区域图:

4月4日傍晚月全食中国见食区域图(北京时间)

4月4日傍晚月全食中国东北见食区域图(北京时间)

4月4日傍晚月全食中国中北见食区域图(北京时间)

往天空那个方向看月全食?答案:月亮升起的东方,各地月亮位置详见上表。

此次月全食对于我国来说出现的比较早,大多数地方只可见带食月出,意思是月亮升起可见时月全食便已经开始或开始了一段时间。

我国地区发生或观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案:4月4日傍晚18-22点之间

【月亮升起东方可见便可以开始看月全食】

公元2015年4月4日傍晚月全食(北京时间)

月亮位置:

半影食始:17时01分27秒

初亏(偏食始):18时15分45秒【注意观测月亮表面下方偏左的颜色变化】

食既(全食始):19时57分54秒

食甚:20点00分14秒

生光(全食终):20时02分37秒

复原(偏食终):21点44分46秒

半影食终:22时58分58秒

全食持续时间:0时04分43秒(短)

偏食持续时间:3时29分00秒

半影月食持续时间:5时57分32秒

本影最大食分1.0008     半影最大食分2.0792

月全食网络转播
国外
国内
月全食相关活动
1. 信息提供:可在「台北天文馆/网络天文馆/天象纪录/2015年4月4日月全食专区」项下取得本次月全食的完整资料、动画与教学海报,欢迎有教学需要者自行下载使用。(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1&idx=889)
2. 网络实时影像转播:于「2015年4月4日月全食专区」网页提供全程转播,除台北天文馆的月全食影像外,并邀请台中一中天信天文台、嘉义市兰潭国小、台南市南瀛科学教育馆、亲子观星会、香港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联合转播活动,提供您丰富的视觉飨宴。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9&idx=333)
3. 现场观测活动:18:00-21:45开放本馆第二观测室观察月全食,并于本馆后门户外广场播放月全食实时画面及月食成因介绍活动,与现场民众进行月食相关知识有奖征答活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欢迎各界提供您的4/4月全食活动讯息!
◙ 海洋大學濱海校門口正前方海堤 (海洋大學天文社)

◙ 華中露營區露營場觀景台 (親子觀星會)
月食觀賞拍攝與記錄,不限制自由參加,報名月食觀測體驗完成者可獲贈小禮物一份。

◙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3號出口 (鴻宇光學)

◙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4號出口 (天文同好傑克森)

◙ 新竹六家高鐵車站旁廣場 (鴻宇光學)

◙ 臺中科博館西屯路入口廣場 (科博館、臺中市天文學會)
18:30及19:30另有月全食演講

◙ 臺中都會公園管理服務中心前 (科博館、臺中市天文學會)
15:00~17:00於都會公園視聽教室另有陳婷琬博士的天文演講 (北緯55度摘星之旅/月全食)

◙ 臺中豐樂公園永春東一路出口 (鴻宇光學)

◙ 嘉義市文化公園 (嘉義市天文協會)
現場另有闖關活動

◙ 南瀛天文館

◙ 臺南一中二部廣場 (臺南一中天文社)

◙ 臺南鴻宇光學門市(臺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113號)斜對面小公園全家便利商店旁 (鴻宇光學)

◙ 高雄科工館南館前廣場 (科工館、高雄市天文學會、港和國小)
望遠鏡觀測及解說服務

◙ 高雄港和國小活動中心 (港和國小天文教育館)
望遠鏡觀測、月全食遊戲闖關、月全食解說、有獎徵答,闖關成功還可兌換天文小禮物

◙ 屏東市千禧公園靠廣東路與勝利東路路口(屏東大學天文社)

月全食教学海报下载专区

以下月全食教学海报共12张,为JPG影像档,每张的档案大小为1.6Mb~2.8Mb不等,请耐心等候下载。下载后,可列印成85公分高、55公分宽的海报。

本教学海报仅提供教学使用,文字内容与图片版权均归台北天文馆与照片原摄影作者所有,使用时请注明「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提供」,请勿使用于任何有商业利益行为之处,严禁全部或部分撷取、复制或重制等再利用之行为。感谢大家配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5年4月4日月全食完整资料
  以下资料仅提供教学与媒体播报使用,版权均归台北天文馆与照片原摄影作者所有,使用时请注明「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提供」,请勿使用于任何有商业利益行为之处,严禁全部或部分撷取、复制或重制等再利用之行为。感谢大家配合!
本世纪最短的月全食
2015年4月4日  18时15分~21时45分
壹‧特点:
1. 月全食是所有壮观天象中最容易观察的,凭借双眼即可观察,或以一般摄影器材就可拍摄。本次月全食发生时间又恰逢傍晚时分,适合阖家观赏。
2. 本次月全食是本世纪全食时间最短者,地心所见全食长度仅有4.7分,在地表的台湾地区可见的全食长度为12.2分。(地心与地表所见的全食时间差异,乃受月球距离、经度与纬度等因素影响所致。)
3. 本次月全食是2014年至2015年连续4次月全食(四连月全食)中的第3次。
4. 台湾地区可见月出带食,月亮于18:04升起时,已过了半影食始,正处在地球半影中,而后18:15初亏,至21:45复圆,全程3小时30分;如计入至半影食终(23:01)阶段,则全长达近4小时57分。
5. 地心所见食分1.0008,在19:54食既至20:06生光共约12分钟的全食阶段,可见全部进入地球本影的月亮呈现鲜亮的橘红色外观。
6. 本次月球移动轨道由地影北边通过,月球南端比北端还接近地影中心,所以月球南端会比北端暗。
7. 本次月全食发生时,恰好清明连假中的的儿童节当天的傍晚,适合全家扶老携幼一同观赏。
8. 本次月全食发生时,在月球通过远日点后3日,月球视直径比今年第2次恰好逢今年最大满月的月全食(9/28)还小了约13%。但台湾地区无法看到9/28的月全食。
9. 上一次月食: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台湾地区可见月出带食
下一次月食:2015年9月28日,月全食,台湾地区不可见
上一次台湾地区可全程见月全食:2011年12月10日
下一次台湾地区可全程见月全食:2018年1月31日
贰‧本次月食发生过程与时间:
  本次月全食的本影最大食分为1.0008。全球全食历时4分43秒,本影食共历时3时29分00秒,包含半影食共历时5时57分32秒,月球在全食间快速通过地球本影最北方边缘。此次仅太平洋海上,澳洲东部、日本东部、阿拉斯加西部全程可见;北美洲、南美洲西部可见月没带食;中国大陆沿海、东北亚、台湾、菲律宾、印尼西部岛屿以及澳洲西部可见月出带食;其余地区不可见。台湾地区可见月出带食。
  台湾地区可见月出带食,全食历时12.2分,在本影区内共历时3时29.6分,包含在半影区内则共历时约4时57.0分,食分约1.006。月球通过地球本影区的北边。当天月球在室女座,角宿一在其邻近。
以下为月全食发生的详细过程与时间位置:
过程
时间
台北(天文馆)
说    明
方位角(度)
仰角(度)
半影食始
17:00
----
----
台湾地区不可见
月出
18:04
95.6
----
初亏
18:15.5
96.8
1.7
月球边缘与地球本影接触,偏食开始。
食既
19:54.2
108.4
22.8
月球恰好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全食开始。
食甚
20:00.3
109.2
24.1
月球最接近地影中心的时刻。
生光
20:06.4
110.1
25.4
月球恰好开始离开地球本影,全食结束。
复圆
21:45.1
128.3
44.4
月球边缘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偏食结束。
半影食终
23:00.8
151.9
55.2
月球边缘完全离开地球半影,不易察觉。
备注:
◆日没时间   18:11
◆民用暮光终18:34 — 太阳在地平面下6度,开始感觉天色暗下。
◆航海暮光终19:01 — 太阳在地平面下12度,天空明显昏暗,但尚有残余暮光。
◆天文暮光终19:29 — 太阳在地平面下18度,暮光完全消逝,天色全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5/4/4月全食,月球移动轨迹与全球可见概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如何观测月食:
◎肉眼观看
  月全食是所有壮观天象中最容易观察的,因为它发生时间预报误差小,不若太阳般刺眼而对眼睛有危险性,比彗星或行星等大许多而无需动用望远镜才能观察,变化缓慢而不需神经紧绷地深怕错过任何景象,所以观赏月全食很简单,仅需凭借双眼,以最舒服的姿势、轻松观看月亮即可。
  由于本次月全食发生时,月球是从地影的北侧边缘通过,故以肉眼观看时,月球南方边缘的明暗与颜色变化会比北方边缘大;对于面朝东方站立的观测者而言,则是在月亮的右半边的变化会比左半边大。
  面朝东方观看时,月亮升起时,右下角逐渐变暗,地影逐渐向上方遮蔽月亮,之后从月面上方偏右离开。在食既至生光共约12.2分钟的全食阶段,可见全部进入地球本影的月亮呈现鲜亮的橘红色外观。但因时值傍晚,天空要到19:01才明显有暗意,至19:29才会完全暗下,因此从18:04月球东升后到19:29月亮尚未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的中途,天空背景光变化快速,月球被地球本影遮蔽的部份刚开始会受暮光影响而不明显,到19:01以后才会变得明显易见。不过幸好全食阶段时,天空已完全暗下,月球仰角也高达22-25度左右,因此只要在东方视野没有遮蔽的地方,都可以见到红色月亮喔!
  此外,本次月全食发生时,月亮位在室女座中,邻近除了室女座主星角宿一之外,还有与角宿一同为春季大三角之一的牧夫座大角这两颗1等星。此外,亮达-2.3等的木星位在巨蟹座,全食过程中全程可见木星;0.3等的土星位在天蝎座,在复圆至半影食终的阶段时间内东升。而在西半边天空中则是非常热闹的冬季星座。这些皆可在月食发生时一并欣赏。
◎摄录影
  月全食摄影基本配备是相机、三脚架与快门线,挑选视野辽阔、没有路灯等光害干扰的区域,摄影效果会比较好。由于月全食过程中,月亮明暗变化剧烈,摄影参数需随时视情况调整。无快门线者,可利用脚架或其他物品固定相机后,开启自拍功能来拍摄,以免因手按压快门,让影像晃动而显得模糊不清。所有摄影项目均请关闭闪光灯功能。
· 全食星野摄影:
  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相机镜头挑选稍广者较佳,于全食阶段将月亮调整于视野中,焦距调好,开大光圈,快门打开曝光10~20秒即可;由于本次全食时间长达50几分钟,使用数位相机者不妨多试几种曝光参数(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一定可以拍到不错的照片。若想拍出更多的星星,可调高感光度,或以赤道仪追踪后加长曝光时间;若无赤道仪追踪者,曝光时间过长容易使星点和月亮拖成椭圆形而不够美观。
月全食星野摄影。2011/6/16月全食,王为豪摄于垦丁。感谢王为豪提供授权给台湾区教学使用。版权归王为豪先生所有,如有需求,请迳洽王为豪先生。

月全食星野,2011/6/16,周银王摄于台南七股。感谢周银王提供授权给台湾区教学使用。版权归周银王先生所有,如有需求,请迳洽周银王先生。
· 月流迹摄影:
  从月食初亏前至复圆后约3.5小时,将快门一直打开曝光,可以记录月全食的光度连续变化。拍摄月流迹须用广角镜头,且需先事前估算月亮从开始到结束的位置,将镜头位置调整好,才能在同一影像内容下整个月食过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全食流迹摄影。2007/8/28。台北天文馆/吴昆臻摄于台北天文馆第二观测室。版权为台北天文馆所有。
· 间歇摄影:
  类似月流迹摄影,相机与脚架位置固定不动,但快门每隔10~15分钟固定开启一次,所以相机必须具有重复曝光的功能或事后以计算机美工软件予以合成;此外,还必须随月亮的亮暗调整光圈大小与曝光时间,详细资料可参考下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全食间歇摄影,2007/8/28,台北天文馆/洪景川、赵瑞青摄于台北天文馆顶楼。版权为台北天文馆所有。
· 扩大摄影:
  利用长镜头或天文望远镜,或是摄录相机本身具有缩放功能(zoom)、可将月亮尽可能放大者来拍摄。调整好焦距,按下表曝光值进行摄影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全食扩大摄影。2007/8/28。台北天文馆/林琦峰、李瑾摄于台北天文馆顶楼。版权为台北天文馆所有。
· 地球影摄影:
  使用长镜头(约200mm~500mm)的相机,将其装设在赤道仪或摄星仪上,利用仪器追踪抵销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星月移动,并利用重复曝光方式将每隔20-30分钟曝光一次,将月亮拍摄在同一张底片上。这种方式可以拍到月亮进出地球因影的景象,并借以显示地影的大小与位置。拍摄前需先估算好食甚时刻月球位置,以此位置为底片中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地球影摄影。1997/9/17,王为豪、杨正裕摄。感谢王为豪提供授权给台湾区教学使用。版权归王为豪先生与杨正裕先生所有,如有需求,请迳洽王为豪先生。
原照片与摄影资料请参考
http://www3.asiaa.sinica.edu.tw/~whwang/gallery/picutres/earth-shadow.htm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全食地球影。1997/9/17,周银王摄于嘉义熬鼓。感谢周银王提供授权给台湾区教学使用。版权归周银王先生所有,如有需求,请迳洽周银王先生。
· 月食摄影参考表(以感光度100为主),百分比表示进入地影的多寡。  
月相
间  歇  摄  影
放  大  摄  影
光圈
快门
f/10- f/15
f/22
f/32
f/45
满月
f/8
1/250秒
1/125秒
1/30秒
1/15秒
1/8秒
初亏
f/8
1/250秒
1/125秒
1/30秒
1/15秒
1/8秒
20%
f/8
1/125秒
1/60秒
40%
f/8
1/60秒
1/30秒
1/15秒
1/8秒
1/4秒
60%
f/8
1/30秒
1/15秒
80%
f/8
1/8秒
1/2秒
1/2秒
1秒
2秒
生光
f/4
2秒
15秒
全食
f/2.8
30秒以上
60秒以上

肆‧月食的成因: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月亮公转过程中,和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一直改变,地球上的人们会见到不同形状的月亮,称为「月相」或「月亮的相位」。月相变化周期即为农历(阴历)的一个月,约29.53天,亦称为一「朔望月」。
  太阳光照射物体时,会在物体背面形成阴影。由于地球是球形,且太阳体积比地球大许多,故地球阴影是圆锥形的,其中深灰色小圆锥称为「本影」,阳光完全无法抵达;浅灰色大圆锥称为「半影」,仍有一部份的太阳可以照射到此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影与半影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月食成因示意图
  我们所见的月光其实是月亮表面反射的太阳光,因此当月亮恰好处在地球的本影中,无法再反射太阳光时,古时人们觉得是因为「月亮被天狗吃掉了」,便将这种现象称为「月食」。若与月相变化图比对,可知月亮进入地球本影时,相当于「望(满月)」的位置,地球会介在月亮和太阳之间,因此只有在满月时,才可能发生月食。每年可能发生的月全食最多只会有3次,最少则连1次都没有;但如果连月偏食也计入的话,则一年的月食发生次数可多达5次。
  然而,白道面和黄道面两者并不重合,而是有个约5°9'的夹角。当月亮在望的位置时,不一定会恰好落在地球阴影中;唯有位在白道面和黄道面的交点(节点)附近时,才有机会形成月食。故月全食发生有2个必要条件:(1为月亮必须在望的位置,(2)月亮必须在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点上,简而言之,就是月─地─日必须几乎成一直线。
  因月球位置并不见得会恰好全部落在地球本影中,若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中,则为月全食;若仅从地球本影边缘通过,只有一部份月面被遮,则形成月偏食;若月球全部位在地球半影中,则为半影月食。半影月食的光度变化非常小,除非用比较灵敏的摄影器材或光度观测仪器,否则不太容易用肉眼看出变化,所以一般都不做预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食种类、成因与各阶段名称示意图。
伍‧为何月全食的月亮是红色的?
当月全食发生时,月亮进入地球本影,阳光本会完全被地球遮蔽而使得地球上的人们看不见月亮,然而因地球具有大气层,阳光经地球大气层的散射与折射后,短波长的蓝光被散射掉,长波长的红光则被大气层折射至月球表面,因而使月亮呈现红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陆‧为什么本次月全食的时间这么短?
  月全食由食既至生光的全食阶段时间长短每次都不相同,主要是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有时比较靠近太阳,有时离太阳比较远,地球阴影圆锥的大小会随之改变,反之地球上所见的太阳大小也会随之不同。
2.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也是椭圆形的,所以地球上所见的月亮大小也会不同。



当前Kp指数估计值(三小时平均),当Kp指数达到6或以上时,我国境内有可能观察到极光;当前极光活动水平,极光为9时漠河可能见极光,
预计未来24小时地磁暴最强可达级,当地磁暴级别达到G2或以上时,我国境内有可能见极光
金龙鱼 发表于 2015-4-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旭辉信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节点
可惜哈尔滨阴天,看不成了。只能网上看直播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飞翔的猫 发表于 2015-4-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龙中网
今天济宁的天气还可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崖河之星 发表于 2015-4-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星缘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电信节点
湖北的表示看闪电去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mozhemen 发表于 2015-4-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电信
我这里月亮还没看到。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ht_001 发表于 2015-4-4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电信
阴天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3 22:24 , Processed in 0.077320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