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b51f0e90f5="2EASY"]严肃严肃,楼主毕竟也是花了40年来研究的,现在怎么说也有60岁了.根据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还是要尊老爱幼的 :mrgreen:
不过楼主这么急切,就不要等着国家来要书了,直接给相关部门送上个千把本,先给他们普及普及你的新概念 :[/quote]
年青朋友,你好!
你说对了!老头今年71岁,不是搞笑的年纪了,也没时间搞笑了。科学是严肃的,花四十年能真正找到科学真理也算值得。你现在喜爱天文学,我很高兴,希望你有生之年也能写出一本书,即使像我—样花上四十年也可以。不过你们的时代比我幸运,只要你努力,用你的聪明才智也许用不了10年,就会有伟大的成就。
我在科学理论上叛逆性比较强,当代天文学理论都说太阳能是热核聚变能,而我却把该理论推翻了。提出了一个天体原子模型。把太阳看成像鈾原子核那样,其内部单个的气体质量比太阳表面单个的气体质量大,所以当太阳内部的气体跑到太阳表面时就会有能量放出。我在量子天文学书中用了五万字去论述,并不傻像现在那样简单一两句话。你知道:当代天文学理论是以聚变能理论为基础写成的,一旦把聚变能理论推翻了,整个当代天文学理论就要改写。最明显的就是恒星的演化方向不再是从主序星演化到红巨星,而应该反过来是从红巨星演化到主序星,显然我们的太阳系也就必然是太阳的前身红巨星演化到现在的太阳过程中形成的。红巨星有—个特点就是会脉动,所以行星的形成你就可以用红巨星脉动的结果中去找原因。红巨星脉动的结果会在红巨星赤道上空形成气体环,因为气体环最初离红巨星表面不远,温度必然很高,气体环上层的氢、碳、氮、氧等元素,在高温下及红巨星发射的各种射线作用下,必然会互相化合成水、有机物及各种氨基酸。当红巨星体积收缩后,气体环离红巨星表面远了,温度必然会下降。温度下降后,气体环中的各种物质必然会先后变成液体和固体团块,最后这些固体团块及液体就会互相吸积成彗星、行星和卫星。因为形成行星、彗星及卫星的气体环中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所以我才能大胆地预言火星和月亮上会含有大量的石油,我们地球上的石油绝大部分也不是生物形成的,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地球上的水及生命也是从形成地球的气体环中落下来的。所以我断言火星上和月亮上有石油,是从统一的理论上推论出来的,并不是搞笑或写科幻小说。我断言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说太阳能是热核聚变能了,我清楚在我的书中播下了不少诺贝尔奖金的种子,不过我已接近七十三,八十四的极乐世界了,希望在年青人身上了。
我花了四万多元出版了两千本《量子天文学》,看来要给相关部门送千把本是不可能的,总共只能送四本,况且只能他们先提出要求才能送。如果他们认为我的书是本“劳什子”的情况下我是不会送的。我们中国人/其中包括大多数网友/总有个通病,如果是外国人提出火星和月亮上有石油的理论的话,中国网上及各大小报都会大炒特炒。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早己有心理准备。搞宇宙学的,应该有宇宙大的心胸。你认为我这么急切,那你是错怪我了。我只是投石问路,结果看来与我原先的估计一致。可喜的是有一个网友提出想看书,而你又提出要尊老爱幼,很受感动,所以我花了一天时间给你回帖。并祝你万事如意!
你好!七十肖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