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48小时时限已过中国人质生死未卜!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1-2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等待,还是等待……

  人质家属在焦急中守望亲人的好消息

  人质周孙钦的弟弟守在他们家小发廊的电视机前,不停摁动手里的遥控器,他在搜寻各个电视台有关伊拉克的消息。早上八九点,媒体记者和守卫,加起来20多人挤满这个小小的发廊。

  “拯救人质的行动仍在继续!”“目前还没有最新消息!”守了一天电视却没守到好消息,周弟弟猛地关掉电视,焦虑地朝后屋走去。此时人质周孙钦的爸爸在远海的捕鱼船上,虽知道儿子被绑架却连家也回不来;而他的妈妈乔莹在电视机前守到中午后,随后有一个人走进来,要求乔莹不要说话去别的地方,乔莹则不堪压力离家而去,直到昨晚都没有回到家中。

  “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乱了!”周孙钦的伯父坐在阳台上,一脸凄然。昨天一大早,周妈妈乔莹就守在电视机前,饱含泪水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电视屏幕。对于进出采访的记者,她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周伯父说,弟妹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整天以泪洗面不愿开口说话。

  在周伯父的眼中,周孙钦去伊拉克也是无奈之举,上有爷爷奶奶,下面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弟妹,周孙钦刚满17岁,就急急去伊拉克打工,也是想为家里赚点钱。周伯父说,周孙钦去年初离家去伊拉克时,长辈们都不知道,后来他到伊拉克后才打来电话,说人已经到国外了,现在伊拉克的工地搞装修,具体工作是贴瓷砖。周伯父说,周孙钦是在离开伊拉克的路上被绑架的,估计那边也不好做,因为去了那么久,也没有往家里寄过钱。 

  在此次被绑架的8名福建平潭县居民中,还有3人也同是向阳村人。记者还找到了陈亲爱和林雄的家门,但是都没有人应答。寂寥的村道上,只有早起买菜的村民和摩的司机,对于大量记者的突然到访,他们不愿回答有关村民在伊拉克被绑架的事情。而在不远处,数名当地干部守在村道上,阻止大批赶来的记者进入向阳村。上午11点钟,平潭县委宣传部部长也赶到现场,他说,“我们接到上级通知,所有部门不接受媒体采访,请你们配合。”中午,平潭县委书记陈承国来到现场,事发后,他已经多次来到敖东。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19日凌晨两点至6点,陈承国带着宣传部长等人走访了每一个人质家庭。

  福建去年获释人质回忆赴伊之路——

  “去伊拉克打工不划算”

  福建省平潭县向阳村一间名为“阿胖”的小鱼丸店里,记者见到了去年在伊拉克被绑架后获释回国的魏为龙。据新华社报道,魏为龙和其他6名中国工人当时刚到伊拉克就被绑架,在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的全力救援下才安全回国。 

  尽管并不认识本月被绑架的8名老乡,但魏为龙十分关注绑架事件的进展。“这次老乡可是真的被关在人家枪口下,8个人是否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魏为龙说,平潭县出去务工的村民,很多都像他一样,没有念过几年书,不会讲外语,出去赚钱就靠运气和胆识。

  交了两万元,辗转三国才到伊拉克

  记者:出去前你就是小老板了,为什么还想着要出国?

  魏为龙(以下简称“魏”):开个小店,一年赚四五千元钱。总觉得钱太少,所以总想出去。去年年初时,我看见村里电线杆上贴着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去伊拉克打工,每月可以赚2000到3000元”,于是很快就和中介接上了头。

  记者:通过中介出国,收费不低吧?  魏:和中介见面后谈,对方要两万多元钱办证。但我身上只有6000元,就把自己的鱼丸店作价1万多元抵押给他们了。出事后中介都跑路了,抵押的鱼丸店他们也不敢回来要了,要不然回来都知道怎么生活呢。

  记者:你们是坐船(偷渡)出国的吗?

  魏:我们都有护照的。我自己花600元钱从县公安局办到护照,然后交给中介,具体到签注啊什么的他们帮办好后,就通知我出发。中介买好机票,告诉我们路线,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走。我们7个先坐车到厦门,从厦门坐飞机到香港,再坐飞机途经迪拜到阿曼,最后坐汽车进入伊拉克。 

  知道在打仗,但风险越大赚钱越多

  记者:第一次出国,路程这么曲折你们也敢走? 

  魏:有什么不敢的,我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出发前向在伊拉克的朋友问清情况。大家都知道伊拉克在打仗,乱得很,但是风险越大,赚钱就越多!到了伊拉克边境后,有在伊拉克的朋友开一辆越野车来接我们,上车后一直走高速公路,沿途都可以看见拿枪的伊拉克人。但走了两天两夜都没人拦我们,谁知快到巴格达时,车子一下子翻在路边,有两个人摔伤了。我们在路边没等多久,就走来10多个伊拉克人,手里都拿着冲锋枪。 

  记者:当时害怕吗? 

  魏:当时不觉得害怕,既然都出来了,就不能害怕。后来我们都被他们带到了一个平民家中。 

  记者:当时知道自己是被绑架了吗?

  魏:到现在我也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被绑架了。他们给我们东西吃,给水喝,尽管有枪,还算客气。后来有一些当地人把我们带到一个清真寺里,之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就把我们领了出来。 

  不后悔出去,只是运气差去错国家

  记者:现在觉得自己当时有没有走错?

  魏:出去赚钱怎么会错,只是我去错国家运气又不好,跑到伊拉克又遭遇车祸,没赚到钱不说,还把老本亏进去了。

  记者:如果有机会,你还会出去(出国务工)吗? 

  魏:只要有钱赚我就去,但是伊拉克不去,那边太乱,赚不到钱还要搭上性命,不划算。

“那些曾和我同食宿的被绑同胞们”


陈思1976年生于广东,目前是印度德里大学三年级学生。2004年6月,他作为本报特约撰稿人赴伊报道伊拉克战争,在巴格达,他结识了一帮福建同胞,其中就包括近日被绑架的8名中国人。昨天,他给本报发来邮件称,他在BBC的新闻报道上得知这一消息后,赶紧上网查看了相关报道,从现有报道上看,估计外界对这些福建同胞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基本信息。更可悲的是,个别同胞在看了报道后,留下了诸如“活该”之类冷嘲热讽的评论。陈思说他曾在伊拉克跟他们同食同宿近一个月,大家对他情如手足,关怀备至,所以他有责任将他对这几个福建同胞的认识和了解告诉大家。

  初到巴格达,他们热情相助

  去年6月22日,我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当时的我人生地不熟,一个当地人介绍我和这些同胞认识,他们很热情,都是福建平潭和长乐一带的人,前年年底过来,从国内批进一些家电在这边卖。

  他们是分两批进来的,第一批5个人是前年11月份来的,没遇到什么意外。第二批10多个人是去年美国人被焚尸示众时来的,一进到费鲁杰就被劫持,但因为有会讲阿拉伯语的人同行,讲清国籍后被放行。其实还有第三批,也就是轰动世界的那7个被劫持的中国人。现在在巴格达的这近20个人,年龄大的40岁,小的只有十几岁。

  到伊拉克是我自己一个人的决定,而且我只是一个学生,面对最低也要20美元一晚的酒店房价只有无奈。这些福建的老乡们知道后说:如果你不嫌弃,留下来跟兄弟们一起挤挤吧!我感激万分地开始了跟他们一起吃住的生活。

  和美国人一直保持距离

  住下来后,大家交流的机会也就多了。我注意到一个叫林强的中年人,中等个子,近于光头,留两撇小胡子,他思维敏捷清晰,说话有分量,是他们这一帮人的头,而陈亲爱则是一支小建筑队的小头领,负责四处招揽工程。除了林强要负责家电商店,林忠负责竹凉席的推销等外,其余的所有人都是这个小建筑队的成员。

  林忠是最早进入伊拉克的,给我的印象是踏实苦干,沉默寡言。他很有能力,以前在一个石油公司上班,无论何种石油,只要拿手指头弄一点闻一闻,马上就能说出它的品质、规格等指标。他常说:“我的孩子正在家乡上学,我希望他可以出人头地。我们这一代已经错过了,就希望下一代有最好的教育,将来有最好的前途。”

  林雄是林强的亲生弟弟,豪气直爽、有时不修边幅,口没遮拦,对林强很敬重,孔武有力,是个好帮手。也许他最遗憾的是自己的学历不高,常哀叹自己以前没好好读书。我临走前,他很是舍不得,还特地拿了他们的“镇店之宝”——一支AK47自动步枪和我合影留念。这支AK47是他们花了三百美金(合人民币2500元左右)买的。在伊拉克,基本上任何一家商店里都会有至少一支枪。

  陈亲福和陈亲爱是一对亲兄弟,俩人都是瘦弱斯文,心地好,待人热情。这次被劫持的是弟弟陈亲爱,哥哥可能已经先回国了。陈亲爱忠厚仗义,那时我想去绿营(美军驻地),可是不知道怎么走,他二话不说就和另一个小伙子(已经回国了)一起带着我去。

  林斌是个憨直可爱的汉子,耿直,有时鲁莽得像东北大汉,动不动就哈哈大笑,大声嚷嚷。他很听林强的话,对我也很客气。其余的几个小兄弟像魏武、周孙琳、周孙钦等,因为都不到20岁,比较腼腆。他们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来伊拉克前就有建筑、室内装修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自己揽活儿干,没有隶属过任何其他的建筑公司和单位机构。而且,他们很注意和美国人保持距离,所找的建筑装修等工程多是属于伊拉克当地酒店,不会涉及跟联军有关的项目。所以,劫持他们的武装分子在录像里说,抓住他们后发现他们的中国公司正协助建造美军在伊设施,我认为这些指控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林强他们的家电商店在巴勒斯坦酒店和巴格达饭店所在的萨东区的一条主道上,属于繁华路段之一。店里前面是铺面,后面是仓库。他们在二楼租了一间房子作宿舍,做饭、洗澡和休息都在那里。他们每天早早起床,做早饭,出门开工或者找活儿,十几个人常常就吃一锅粥加一碗炒黄瓜。

  我留意到他们十几个人谦卑和睦,团结互助,让我十分感动,很多传闻中的中国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体现得特别自然,特别好。我认为这些品德是他们得以在国外生存、发展、成功的其中一样最重要的法宝。

  面对战争行动自若,一心拓展商机

  这帮福建的年轻人手艺比伊拉克当地的建筑工人好,效率高,当地酒店老板乐意请他们,而伊拉克的工价是国内的两倍以上,陈亲爱他们也高兴。

  我问过他们在伊拉克这么久以来是否担心过自己的生命危险,他们的态度大概就是:“如果还不是死的时候,那在哪儿也死不了;否则的话,你就是呆在家里也会出事儿!”他们日常在伊拉克行动自若,说起某次子弹在身边横飞,或者在哪里碰到自杀式炸弹爆炸时被震荡波抛出几米以外等等,也是谈笑风生,浑似无事。

  他们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怎么样拓展商机上,记得一个美籍华人记者到他们店里参观时问他们以后的打算。林强说:“我们会在这里生根、发芽、壮大。后来的中国人会发现这里已经是我们的天下。”

  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找到好的翻译以解决语言沟通问题极为重要。林忠曾试探着问我:“如果我给你两千美金一个月你会留下来帮我们吗?”他们自己一个月远远赚不到这个数,由此显而易见他们的气魄与抱负。

  怎能不为他们感动?勤劳,质朴,谦卑,坚忍;在任何荒瘠、危险的土地上,都满怀梦想与勇气!是的,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中国人!

  亲爱的朋友,请求你,为他们的平安虔诚祈祷!平安归来,我们的福建兄弟!我们的同胞!  本报特约记者 陈思

  福州警方全力追捕非法中介

  本报讯 (新京报记者 王文香)昨日已是公布中国8名人质被扣伊拉克的第二天,来自中国驻伊使馆方面的消息称,使馆正组织力量全力营救人质,不便透露更多消息。另据了解,福州警方正对组织被绑人质前往伊拉克,涉嫌从事非法中介的郑姓、张姓中介人的进行追捕。

  昨日,记者获悉,19日福州市公安局成立一个专案调查组前往平潭,对将近2万名持有护照的平潭籍人士进行摸排,查清在伊拉克或中东地区的平潭人员数量,告诫群众不要赴伊。

  昨日,被绑人质之一魏武的父亲告诉记者,当初魏武出国到伊拉克是由一位郑姓的“中介人”办理的一切手续。当时郑姓中介人对伊拉克的描述十分诱人,魏武的父亲说,“因为是朋友介绍的中介,所以特别放心,从亲戚那里借了3万元交给中介,随后魏武前往约旦再进入伊拉克。”  采写:本报特派福建记者 付可 王吉陆 摄影:本报特派福建记者 徐文阁(除署名外)
1309869.jpg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1-2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伊武装分子公布新录像带要求中国禁止公民入伊

据路透社报道,绑架8名中国人的伊拉克武装分子21日再次公布一盘录像带。武装分子在录像带中表示,如果中国能够禁止所有的中国公民进入伊拉克,他们将“仁慈地”对待这些人质。

  武装分子在录像带中说:“我们要求你们的政府发布公告,禁止公民进入伊拉克,如果这样做,将被视为积极的姿态,我们就将仁慈地对待这些被关押者。”

  1月18日,伊拉克武装分子公布了一盘8名中国人被绑架的录像带,并威胁如果中国方面不在48小时内表明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就将杀死人质。
 
稿源: 国际在线 编辑: 刘欣

以上为八名同胞护照资料(来源:凤凰卫视)
1309868.jpg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1-2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让我们一起祈祷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nana的眼泪 发表于 2005-1-2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自贡市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sry 发表于 2005-1-2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教育网出口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是他们工作的地方离美国佬太近了,自己又说不清楚,被误会了,我想他们被释放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两国人民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情谊的!!!
天工开物 发表于 2005-1-2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南平市 电信
同意楼上,中国和伊拉克可没什么利益冲突啊 op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