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其實望遠鏡(任何的光學鏡片組合)都是效率很差的東西,若以一定成像大小,焦距越長,效率越差,因只用中心一小部份成像圈的能量來做用(觀察或攝影),而焦長越長,自然成像圈就越大,只為要得到高倍率的大成像而只用中間一小塊,但如以全成像圈的光強積分,則自然是鏡片直徑越大能量越高,這些矛頭現像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天文望遠鏡的成像圈定義是與一般攝影鏡頭不同,望遠鏡一般不縮小機械設計上的自然成像圈大小,使用時以使用倍率(如目鏡的成像大小或底片大小)來決定所用成像大小,所以F值一般接近理論值,也就是如100mm直徑,焦長1000mm,就是F10,但攝影鏡頭會因鏡片數多及為要得到低的F值(亮)及像差校正,會用其它鏡片改變最前鏡片的自然焦距,及自然成像圈大小,所以以焦距除上F值將不會接近鏡片直徑值,往往鏡片直徑值要大很多但這是在短焦時還容易做到,到長焦如500mm以上,一樣是很難的,我們很少看到超長焦攝影鏡頭只用2或3片鏡片,CANON的1200mmF5.6,雖用了大尺寸螢石鏡片,但鏡片數仍高達12片,只為要在36X24mm的小範圍範圍成像,所以2或3片的望遠鏡片真要到攝影鏡頭的成像標準,應該有一些難度,當然不能拿價格差異懸殊的來比.所以天望的所謂攝影鏡會有4-5片鏡(與一些大雙筒的4片鏡的減焦鏡不是同一個目的),但也不會做到10幾片鏡,因為要看拍兼顧,拍的設計比看要難太多了.而且校正也不太一樣.所以很少有真正拍出好相片的天文望遠鏡(說這話一定要被K,但事實如此,看拍兼顧真的難),真有接近攝影鏡頭成像品質的天文望遠鏡,那價格卻不能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