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田区住了廿多年,没有想到竟然可以拍下银河横跨沙田市上空。好像浪费了廿年的光阴,没有好好的看清楚这城市。灯火璀璨的市区配合梦境般的星空,却没有丝毫违和感。 Photo by Timmy Wong
Canon EOS 6D
Samyang 14mm f/2.8
数天前远走果洲群岛碰碰运气,幸运地遇上了好天气。清天日子拍摄银河就是令「银河光子」加倍,不用叠合单张已有不错效果,甚至乎比起光害环境下叠合的相片更为理想,现在想起仍然值得回味。
Photo by siuba @ 果洲群岛
Sony A7
Samyang 12mm f/2
夏季银河最光最容易看到的部分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左下角就是伸延下去的南天银河,在现场看同样壮观。拍摄期间不断有薄云漂过,加上广角镜的边位变形,右边的老人星(Canopus) 变得时大时细,有点像大、小麦哲伦星系般。
Photo byNoodle Van @ Lake Tekapo, New Zealand Sony A7S
Samyang 14mm f/2.8
星空调色盘 (Rho Ophiuchi and Antares region)
位于天蝎座头和蛇夫座边界位置的这个区域,有着色彩悦目的星云结构。离地球约 500 光年距离, 是离我们最近的造星区域之一。
利用 360mm 焦距拍摄这个区域好像有点尴尬… 几个高亮天体都被挤到边边处。本来想以 mosaic 方式拍摄可惜天气并不理想,有机会再去南天旅行一定要再好好拍拍这个区域。
图中可见多个有趣的天体。右下最光橙红色的星是大火心宿二。 旁边是反射星云 IC4606,因为心宿二的关係呈现出比较少见的橙黄色。右上是球状星团 M4。 它其实在背景比较远的位置, 离地球约 7200 光年,左下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球状星团 NGC6144。图左上角蛇夫座 Rho 星和旁边两颗星有着很有趣的米奇老鼠造型。包围着的蓝色反射星云是 IC4604。
Photo by Michael Leung2015 Apr 23 New Zealand - Lake Pukaki
CentralDS 600D
Borg 90FL w/ 0.72x Reducer (360mm f/4)
iOptron ZEQ25
Guidled QHY5LII Mono
ISO 1600, 240s x21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正因它的别名-东方之珠,从而得之其都市魅力在于璀璨繁荣的一面。繁荣背后就是其过量的灯光,在晚间向天上照射,造成香港有不夜城的感觉。
可惜的是,由于光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广告牌的灯光,大厦顶层的光柱,市民也没有想过在市区内可以看到星星,充其量一、两颗,而且摩天大厦之密令人们在市区内昂首看星的空间也少之又少。再者,空气污染也对观察星空又有一定影响。在能见度不俗的天气下,即使在晚间仍然灯火通明的时间,在金钟也可以看見多于十颗星,已经算是不错。这并不代表光污染"不够严重",而是我们应更妥善管理灯光问题,令市民和在城市的生动有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Photo by Timmy Wong
Canon EOS 6D
Samyang 14mm f/2.8
光害是星空摄影的最大敌人,尤其是白光电筒,相信有拍摄过的也会身同感受。原以为此张相片要报废,但细看下原来有特别效果。多谢此人兄停留照射山头找路,就像外星人刚降临到地球一样,走出山头,带出另类感觉,为此银河相片加添点缀。
Sony A7
Samyang 12mm f/2
香港好天的日子不多,拍摄理想的银河亦要碰碰运气。西贡东坝是其中一个拍摄银河的好地方,用上改机及光害滤镜后,更能突显银河内的星云及周边星点,在香港拍摄已经是很不错的。 Photo by Noodle Van Canon EOS 5D Mark II Samyang 14mm f/2.8
大麦哲伦星系 Large Magellanic Cloud
因季节和地点关係,那几天大小麦都刚好在树梢上下位置…只凑到一个小时的曝光好像太对不起这个南天的标誌性天体。
离我们约十六万光年,大麦哲伦星系是一个环绕银河系运转的卫星星系。结构似乎有一点棒旋星系的痕迹,有推测是因为受到银河系的重力扰动,而成为现在的不规则形态。
Photo by Michael Leung
Canon 650D mod.
Canon EF 50mm f/1.8 II @ f/4
Kenko Skymemo RS
ISO1600, 120s x28
在繁盛的道路上轻易看到车流迹出现,同时间星星也在天空上照耀着我们。车流迹与星流迹就以相同步伐留下了光的踪影,形成了一张有趣的光影流迹相片。 Photo by siuba Sony A7 Samyang 12mm 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