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近年来最为杰出的行星目镜就是Nagler zoom,不过由于“zoom的东西不好“的概念在爱好者大脑中的定式,这种好东西还有待认识和介绍。
优秀的行星目镜一般都要求比较少的镜片和镜组以及优质的镀膜,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光线的损失,减少眩光从而获得最高的反差。
所以诸如PL,Ortho,super mono等结构虽然古老,但是由于镜片组数少依然是现在看行星最有利的结构。
不过这些经典结构也有很大的不足。
1。视野小,super mono只有30度左右,Ortho只有43度,最大的PL也只有50度上下。
2。短焦距的这类目镜出瞳距离非常短,一般都是焦距的0.7-0.85X之间,所以这类目镜很少有4毫米以下的焦距,因为4毫米目镜的eye-ref就非常短了,用起来非常痛苦了,其实在现在短焦点APO流行的时代,经典结构的短焦点目镜是在无法获得高倍率。
3。虽然现在也存在一些长出瞳的目镜,但是也是巴罗build in的,不过这样一来体积增大不说,镜片数量的大量增加,也让这种目镜的素质始终无法和经典行星目镜比肩。
4。中倍率的经典行星目镜,加上诸如powermate这种优质巴罗固然可以保持较长的eye-ref,但是巴罗毕竟还有镜片组,所以反差的细微损失不可避免。
再有当zeiss,nikon等公司退出业余天望市场后(pentax的XO系列可选太少,而且依然存在视场小,eye-ref短的问题),其他的公司目镜在镀膜上到底还无法和上述的公司相比,所以镜片数量的提高实在不容乐观。
上面说了这么多,回头再来看Nagler zoom, 虽然现在还没有它的结构图,但是据日本天文协会的人推测,还是Ortho的变种。
我们来具体看看Nalger zoom的特点。
1。 非常舒适的出瞳距离
10毫米虽然不能说长,也无法戴眼镜观看,但是考虑到行星观测都是小出瞳直径,散光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补正(本人左右两眼都是200以上散光),此外近视裸眼看也没有,所以10毫米是完全够长的距离了。
2。 50度表现视场,已经非常够用了,另外表现视场这个东西受到结构的制约,如果一味要求大视场,必然带来结构复杂化,从而加剧玄光和减低反差,而且还增加成本。
3。 5片3组的结构让人惊异,这意味着只有6个空气面,仅仅比经典的PL,Ortho多出2面,但是带来的好处如上所叙述。
4。 Nagler zoom实际上每一支都等于4只以上的高级短焦点目镜,特别是Nagler zoom 2-4居然有2毫米的目镜焦距段,如果这么算来,一只Nagler zoom还是不算贵的。
5。 使用超级方便,这个就不多说了。
最后想必各位也猜到了,我买了Nagler zoom 2-4.
补充一点就是Nagler Zoom实在令人吃惊,因为经典结构一般都不适合小
焦比的镜子,它们的最佳性能发挥多数要F8以上的镜子,而Nagler zoom在很多F5,F6的镜子上表现非常出色,这说明三点。
1。 设计出众。
2。 玻璃质量高,高折射低色散玻璃是必不可少的。
3。 加工装配工艺出色, Nagler zoom的镜片和镜片组都很小,高精度研磨加工装配非常重要,因为日本就有Ortho结构的加工是需要“名人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