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ngshihan 于 2015-10-22 16:59 编辑
前些天把我的DOB8手动版辛辛苦苦的出手了,回了一些血,这又折价买了这套127马卡镜。货到了几天,没有遇到开光定律。顶着强烈的雾霾与水汽以及极差的视宁度,开光了3次月亮。 首先说说我为什么出手8寸。有几点原因(当然全部是出自自身因素,并不是镜子的问题。)8寸DOB也算是我第一个像样的镜子,新手摸不清器材的性能,对器材没概念,走了弯路也是很正常的,我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DOB8镜子固然不错,203口径在深圳市内这样雾霾光害齐聚的环境下是完全足够了的,300倍目视行星月球,亮度锐利成度不减。 但是其硕大的分量与体积也是令我有些吃不消。家离观测地点要上两层楼,可以坐一层电梯,剩下的一层就要自己爬了。搬着这样一个大家伙上楼,仅仅这一小层,也足以累的满头大汗,再加上准备,南方的夏天经常一趟下来浑身全部湿透,有可能搬上去过一会儿云又起来,开始阴天,又要费劲搬下去。如此这般来回,根本谈不上观星的享受了。 再有就是主镜保养方面,南方夏季潮湿炎热多雨。阴天一下子就是一两个月见不到星,因尔主镜需要长期存放。本人家小,又是租房,主镜自然没有什么地方存放。也无法做到完全密封。我是坚持每周抽时间打开主镜用吹风机吹镜筒使得空气流通,但有时工作太累没心思搞,镜子也慢慢搁置了起来。一次检查镜子,发现镜片上竟然长出了霉点。还好发现及时,没有酿成大祸。用蒸馏水脱脂棉清洗后,又变得光亮如新。但是这次给我敲了一次警钟-------我真的没有能力驾驭这么大的器材。因而一怒之下出手了我的第一个镜子。 虽说DOB用的并不顺利,但是也不能说买的失败。最少我明白了自身对器材的需求,有了明确的定位。首先,深空不考虑了。因为深圳市内强光害,绝大部分深空天体都是无法被发现的。剩下的那些老掉牙的目标,比如M42,44,45等等,8寸能看,80MM短焦普消也能看。有便携的镜子何必还要笨重的镜子呢。还有就是7月份去云南泸沽湖观星的经历,也使得我更确定了这个理论-------目视观测,口径固然重要,但是在你没有条件拥有大口径镜子的时候,一个好环境,能弥补大半。怪不得一些老鸟都说环境重要呢。
这就是我带到云南去的小普消。 云南那一夜,我用二百多块钱买的80400普消目视银河系,在“钻石堆”里穿行,星点密集的连成雾,根本不用苛求是否找到深空木标,到处都是壮观。随意扭动镜子,我就能发现许多的深空天体。当时星图的作用,并不是帮助我找天体了,而是告诉我我找到天体是什么。回到深圳,深空观测我是不会再考虑了。
127马卡手机目镜后拍摄。 剩下的行星观测上,用了8寸镜子后,我发现200倍到300倍之间的倍数是个黄金倍率。是手动跟踪的极限。200倍下不管看月亮还是大行星,都是十分理想的倍率,壮观的感觉有,细节也能够完美呈现。 综合个人的这几点定位:1、深空天体不考虑。2、200到300倍观测行星。3、便携性高,不占地方。那么主镜也就很轻松的选择出来了------信达127马卡。 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最终选定了127加ZII这套设备。价格不是很贵,设备优缺点参半,但是总体完全能够达到我的要求。 设备到手后,经过观测地面景观和月亮,对这套设备有了个大概的概念。 127主镜(1.25):先说说缺点:1、收到货后,发现主镜片镀膜上有微尘,改正镜上有尘土。这个我相信并不是所有镜子都这样,而且对于尘土我也并不是太在乎,因为有了DOB8的先例,尘土对于目视并不能影响什么。
马卡主镜上的尘土。 2 、信达原配的天顶和目镜质量一般。90度天顶镜塑料件有些多,赠的那两个目镜更不要说了,单层镀膜,几乎全部是塑料件,到手就全部封存了。等有机会收LXY的天顶。还有那个红点寻星镜,摆弄了两下也收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DOB8的50寻星镜,还在路上。
3 、信达马卡调焦座连接天顶那两颗螺丝不管拧多紧也无法固定住天顶镜。在第一次观测时,竟然发生了天顶镜旋转打滑现象,目镜天顶险些脱落,真是吓死人。经仔细观察,还是归功于天顶镜质量太差的原因。
4、调焦系统调焦震动。这个问题早就听闻过,镜子拿到手后,实际使用发现并不是特别厉害。将近200倍时,震动频率很高,但是都很微弱,连续不断。解决方法:先将观测目标调至虚焦,然后慢慢合焦,慢慢扭动调焦轮,扭一下停一下,等震动消失后再扭,这样尝试着来就可以把焦调的比较准确。 5、镜筒热平衡问题,这个的确能观测出来,主镜刚拿出来的时候,70多倍就能看到水煮了,慢慢的水煮波浪纹消失。总的来说目视没啥大碍。 6、马卡镜视野小亮度低,观景的确不太适合。观测月亮8MM目镜感觉有点小孔成像的意思。真的像坛子里人说的,马卡就是用吸管看东西。很形象。 好了,缺点说完了,再说说优点:马卡的优点还是十分明确的。首先光轴稳定不用调整。观月的时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127马卡同倍数下细节表现要超过8寸牛反很多。这令我很吃惊,100多倍看月亮有比8寸牛更强的震撼感。(8寸DOB观月立体感总觉得不如马卡,感觉成像很平。而马卡会体现出月球怪石嶙峋的感觉。)后来思考后发现可能是因为8寸牛的光轴我从来没调准过的原因吧。马卡真的对得起“行星杀手”这一称号。还有就是便携性,一套小马卡,一个包,加ZII经纬仪一手拿,三步两步上楼顶,游刃有余。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
马卡说完,再来说说ZII经纬仪。网上对ZII可谓是褒贬不一,有的说ZII很给力,载重量大,用料扎实。还有的把 ZII骂的什么都不是。说啥的都有,如今拿到手后,我想对它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还是先说说缺点吧: 1、做工并不是特别好,因为是铸造件,总感觉给人一种肉肉的感觉,零件精度目视不是很够。2、鸠尾板紧固螺丝没有保护措施,我的马卡鸠尾板用了两次现在搁的都是印,感觉很心疼。3、空乘问题,论坛很多人都有说。但是使用后感觉并无大碍,一圈过不去就多扭扭呗,有什么所谓。这不算什么大问题,而且空乘问题并不是每次都有,有时候出现有时候又会消失。4、微调杆固定螺丝容易松动,这个问题我觉得到是比空乘问题大一些,因为松动后跟踪会产生另外一种空乘,那种感觉很不爽。而且高倍跟踪拧的匆忙慢慢的微调杆会掉下来。一边调整还得加固螺丝,有点麻烦。
ZII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便携性比8寸高多了,一只手就能抬走。抗127马卡简直是小菜一碟。配套1.5寸钢脚本人坐上去估计都没事,踹一脚都不会太抖动。稳定性非常高。用料扎实。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ZII适合的镜子,100以内的长短焦折射。最大到150马卡。C8将将可以吧。切记不要用又胖又长的镜子(比如小黑),不是说不能用,只是用着会很难受。 总之,这套设备还是很有折腾的地方的。想要用得好,还要不断修整才行。 写了这么多,仅仅是一些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在这里还是想告诉大家,尤其是刚刚涉足的新手--------弯路是一定要走的,只有用了镜子,才能体会出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第一个镜子不能一味求大,要在自身条件,环境,观测定位上得出一个最中和的选择。决不是冲动或者有钱就能够买到自己合适的器材的。 以后打算给我的马卡再上个双目,搞搞行星手绘。总之可发掘的东西还有很多。爱好这东西,用心了,总会有不同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