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咨询] 1分钟曝光*100和5分钟曝光*20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sunshm 于 2016-7-22 11:42 编辑

如题,1分钟曝光,100张照片,叠加出来的效果,和5分钟曝光,20张照片,最终哪个效果好呢?不考虑脱线问题。各位有实战经验的来说说看。
结合各位大侠的讨论结果总结一下,也让后来者方便阅读:
在能拍到目标的情况下,单张曝光时间越长越好,叠加次数越多,杂讯越多。所以确保单张能拍到目标、同时要保证不脱线的情况下,单张曝光时间越长越好,以便最终减少叠加次数。我没理解错吧。

蜗牛星座 发表于 2016-7-2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鱼峰区 电信
大多数星云都有亮部和暗部,不同的曝光时长来对应不同部分的  比如M42  中心部分30S都一片白  而边缘部分5分钟才勉强能看到  所以不同的曝光组合才是最佳的

点评

这……,那么应对这样的目标应该如何安排曝光时间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6:25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州振旺光电 发表于 2016-7-2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如果不考虑读出噪声 理论上是一样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ockdown 发表于 2016-7-2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虽然理论上一样但是以我的经验实际并不一样....至于为什么问大神吧.....我只知道跟噪声有关.....

点评

不一样的话,哪种更好些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6:26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星飞扬 发表于 2016-7-2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联通
继续跟贴学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E.stray 发表于 2016-7-21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河海大学
那每一张的亮度相同的话,5分钟曝光的iso肯定是1分钟的五分之一

点评

假设iso都是一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6:27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路灯侠 发表于 2016-7-2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只有超过噪声的才能被记录,超出水桶的也会溢出。看目标天体的亮度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兔 发表于 2016-7-2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星缘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电信节点
信噪比曲线决定

点评

太专业,听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6:27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蜗牛星座 发表于 2016-7-21 13:04
大多数星云都有亮部和暗部,不同的曝光时长来对应不同部分的  比如M42  中心部分30S都一片白  而边缘部分5 ...

这……,那么应对这样的目标应该如何安排曝光时间呢?

点评

这个简单啊 亮部减少曝光时间 暗部增加曝光时间 中间部分取合适的曝光值 具体目标具体去操作 凭经验 也可以参考前辈的参数 论坛里发的图大多会附上参数及器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17:35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Lockdown 发表于 2016-7-21 14:08
虽然理论上一样但是以我的经验实际并不一样....至于为什么问大神吧.....我只知道跟噪声有关..... ...

不一样的话,哪种更好些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E.stray 发表于 2016-7-21 14:58
那每一张的亮度相同的话,5分钟曝光的iso肯定是1分钟的五分之一

假设iso都是一样的

点评

ISO一样的话,1分钟的进光量是5分钟的五分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21:19
实际情况下必然是5min一张更好,照出来一对比就知道了。5分钟能比1分钟得到更高的信噪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7:5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太专业,听不懂

点评

实际情况看,5分x20要好于1分x100,不是绝对,因为5分曝光长了信噪比上去了,细节或许多些,但5分钟曝光时间长了也会存在一些误差,1分钟虽短,但只要拍到了,经过叠加效果也会有的,问题是这一分钟能不能拍到,能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7:2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宛若天堂 发表于 2016-7-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广西大学
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实际上不然,考虑下现实情况,有的天体目标及其暗弱,而相机cmos感光有阀值,以至于太暗的地方(亮度没有达到阀值)直接咔嚓一下变为0。而五分钟的单张可能就超越了阀值被保留下来了。参考一下摄像头拍摄星系的做法,虽然可以得到解析度高的照片,可是暗部难以表现出来。不知道我有没有说对,请大神指正。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兔 发表于 2016-7-2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7
太专业,听不懂

实际情况看,5分x20要好于1分x100,不是绝对,因为5分曝光长了信噪比上去了,细节或许多些,但5分钟曝光时间长了也会存在一些误差,1分钟虽短,但只要拍到了,经过叠加效果也会有的,问题是这一分钟能不能拍到,能不能让天体的影像在密集的噪声中显现出来,淹没在噪声里叠加是很困难的,基本上天文摄影就是为了信噪比而奋斗,要是天体亮度和白天的景色一样,那咔嚓一声就拿下了不是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ockdown 发表于 2016-7-2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7
假设iso都是一样的

实际情况下必然是5min一张更好,照出来一对比就知道了。5分钟能比1分钟得到更高的信噪比。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TRD-41 发表于 2016-7-2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电信
买本星野摄影吧,里面理论知识很多,关于这个他解释是多次短时间曝光会多次读出杂讯,然后会累加在最终影像,读出越多,累加效应越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E.stray 发表于 2016-7-2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河海大学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7
假设iso都是一样的

ISO一样的话,1分钟的进光量是5分钟的五分之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探栓怪 发表于 2016-7-22 0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阜阳–界首市 电信
在不过曝,不脱线,相机线性范围没有超出的情况下,单张曝光越长越好。它避免了多次读出杂讯,以及达到相机位数所能获得的最多暗细节。然而实际上也没人曝几小时单张,一是无法不过曝,二是赤道仪精度不够,三是即使这么做提升也很小,所以选择了叠加。当你想要大量叠加要悠着点,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蜗牛星座 发表于 2016-7-2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鱼峰区 电信
sunshm 发表于 2016-7-21 16:25
这……,那么应对这样的目标应该如何安排曝光时间呢?

这个简单啊  亮部减少曝光时间   暗部增加曝光时间  中间部分取合适的曝光值   具体目标具体去操作  凭经验  也可以参考前辈的参数   论坛里发的图大多会附上参数及器材的

点评

你说的这种办法是指马赛克拼接出图吗?否则的话,如果对一张照片不同部分调整不同的曝光时间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6 14:0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unshm 发表于 2016-7-2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蜗牛星座 发表于 2016-7-25 17:35
这个简单啊  亮部减少曝光时间   暗部增加曝光时间  中间部分取合适的曝光值   具体目标具体去操作  凭经 ...

你说的这种办法是指马赛克拼接出图吗?否则的话,如果对一张照片不同部分调整不同的曝光时间呢?

点评

不是单独对暗部或亮部 进行局部拍摄后再拼接 就是不同的曝光参数 例如拍M42 拍亮部的参数是30S*5 中间亮度120S*10 暗部云气180S*10 他们的画面范围是一样的 叠加的时候将3个参数的照片一起叠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7 13:2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1 14:25 , Processed in 0.071447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