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文观测] 都有斜纹的m8和20

[复制链接]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8 1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我拍的相片处理出来都有斜纹,求各位大神的解决方法。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msloo 发表于 2016-8-8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联通
斜纹一般是因为光害大,或者曝光时间不足造成暗部在DDP时候被过度拉伸。
方法有:
1、尝试做精准的暗场
2、找更好的环境
3、要充分曝光
4、拉伸的时候力度别太大

点评

这目标光害是有点大,因为目标这边灯光多。但是我试其它目标也一样有斜纹,这个我开lSO800的,试过叠加单张5分钟共30张也一样有斜纹。烦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18:5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老AK 发表于 2016-8-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教育网
小天文台啊,厉害。   相机是尼康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alfchou 发表于 2016-8-8 1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移动
什么单反?环境如何?我的d5100也总有横纹,在乡下光害较小的地方也是如此。

点评

我也是搬器材到乡下的,佳能500D裸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18:55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逐者 发表于 2016-8-8 1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移动
M8.M20这两个目标我昨晚刚观测过,双筒里超级壮丽!

点评

大神请教下你是几倍的双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2:14
周五我也试试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9:5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8 1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msloo 发表于 2016-8-8 18:14
斜纹一般是因为光害大,或者曝光时间不足造成暗部在DDP时候被过度拉伸。
方法有:
1、尝试做精准的暗场

这目标光害是有点大,因为目标这边灯光多。但是我试其它目标也一样有斜纹,这个我开lSO800的,试过叠加单张5分钟共30张也一样有斜纹。烦死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8 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ralfchou 发表于 2016-8-8 18:27
什么单反?环境如何?我的d5100也总有横纹,在乡下光害较小的地方也是如此。 ...

我也是搬器材到乡下的,佳能500D裸奔。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falcon 发表于 2016-8-8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联通
立柱是水泥封死了的吗

点评

对的,这个很稳。我用几条钢筋扎好再浇混凝土的,上面预留了三条钢筋露出来再把立柱焊死在三条钢筋中间然后再拿个小桶割掉底部反过来放立柱脚下灌混凝土就行了。底板和立柱脚要分两次浇混凝土,注意一定要养好水要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19:26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8 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archfalcon 发表于 2016-8-8 19:02
立柱是水泥封死了的吗

对的,这个很稳。我用几条钢筋扎好再浇混凝土的,上面预留了三条钢筋露出来再把立柱焊死在三条钢筋中间然后再拿个小桶割掉底部反过来放立柱脚下灌混凝土就行了。底板和立柱脚要分两次浇混凝土,注意一定要养好水要不混凝土会开裂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6-8-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娄底 电信
斜纹这个东西在使用CCD之后就没再见到过了。无论是早前用EOS 300D还是现在用EOS 7D,经常会出现。究其根本还是相机的暗场不准,尤其是夏季气温较高,在拍摄过程中传感器的温度不断在变化,即使拍完一张亮场紧接着拍暗场也不能保证传感器处于相同的温度。热噪扣减不彻底,必然会导致横纹出现。以前解决的办法就是每拍摄一组亮场就让视场随机移动几个像素,然后再拍一组再移动。这个方法虽然麻烦却十分有效。

点评

大寶兄,Dither的原理就是拍完一張亮場後,移動相機幾個像素再拍,我忽發奇想,如果故意讓對極不準,停止導星就讓目標在視場中輕微漂移(固定方向移動)然後再開導星立即拍第二張,一連如此拍數十張,結果應該比正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02:24
对,你所说的就是所谓的dithe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20:40
兄弟能说再明白点吗?因为我还是新手很多东西不懂的。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20:2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8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6-8-8 20:11
斜纹这个东西在使用CCD之后就没再见到过了。无论是早前用EOS 300D还是现在用EOS 7D,经常会出现。究其根本 ...

兄弟能说再明白点吗?因为我还是新手很多东西不懂的。谢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yq90314 发表于 2016-8-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6-8-8 20:11
斜纹这个东西在使用CCD之后就没再见到过了。无论是早前用EOS 300D还是现在用EOS 7D,经常会出现。究其根本 ...

对,你所说的就是所谓的dither

点评

有方法解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20:4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联通
cyq90314 发表于 2016-8-8 20:40
对,你所说的就是所谓的dither

有方法解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6-8-9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茂名 电信
基本是,拍个两三张,随机移动个地方,微调。然后继续重复这样。改善效果还不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ead_butt 发表于 2016-8-9 0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Rogers
Dither吧,有斜纹,不用想

点评

怎么使用这个Dithe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9:16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星飞扬 发表于 2016-8-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学习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斗英雄 发表于 2016-8-9 0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dead_butt 发表于 2016-8-9 07:41
Dither吧,有斜纹,不用想

怎么使用这个Dither?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H2008 发表于 2016-8-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
只碰到过一次,D5100。查了下都说用Dither。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811629 发表于 2016-8-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电信
追逐者 发表于 2016-8-8 18:50
M8.M20这两个目标我昨晚刚观测过,双筒里超级壮丽!

周五我也试试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tyu21 发表于 2016-8-13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城市电讯有限公司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6-8-8 20:11
斜纹这个东西在使用CCD之后就没再见到过了。无论是早前用EOS 300D还是现在用EOS 7D,经常会出现。究其根本 ...

大寶兄,Dither的原理就是拍完一張亮場後,移動相機幾個像素再拍,我忽發奇想,如果故意讓對極不準,停止導星就讓目標在視場中輕微漂移(固定方向移動)然後再開導星立即拍第二張,一連如此拍數十張,結果應該比正確對極導星的用單反的設備所拍的好吧?請賜教~

点评

这样还是会有斜纹,因为偏移的太有规律了。随机偏移的目的就是要没有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00:57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09:45 , Processed in 0.24836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