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下手了:高桥HI-LE2.8和vixen sxw

[复制链接]
agong 发表于 2005-5-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前一段时间用Pentax5.2+FSQ, 倍率实在不过瘾, 上网找了一番, 看见了高桥这个2.8, 简直就像是为FSQ类的短焦镜专门推出的, 准备拿它来发掘一下FSQ的极限, 加1.6增倍镜正好到300倍。

同时手头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经纬仪/小赤道仪, 用摄影球台做行星观测实在很痛苦,一个国产经纬仪差点没把FSQ摔烂。。。 在多方选择以后最终定了个Vixen SXW, 拿来做日常观测和机动拍摄, 承载10KG, 正好适合4寸的APO+相机。这样也可以告别我那个傻大粗的GT-1了(当然傻大粗也有傻大粗的好处, 特别是赤道仪)。 其实我更喜欢一个极品:discmounts的DM-6,这个经纬台号称“坚如磐石”, 但用途太单一, 定价又是吓人的1200美金, 只能以后再说了。

另外还进了一些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的MEF-2, 可以升级FSQ的调焦精度, 但好像要对FSQ打孔, 有点可怕, 到时再研究。

都刚下订, 还没到手, 等用上了再来详细报告。
OrionAu 发表于 2005-5-17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静安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moebahydra 发表于 2005-5-1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Re: 下手了:高桥HI-LE2.8和vixen sxw

[quote:27672297cd="agong"]前一段时间用Pentax5.2+FSQ, 倍率实在不过瘾, 上网找了一番, 看见了高桥这个2.8, 简直就像是为FSQ类的短焦镜专门推出的, 准备拿它来发掘一下FSQ的极限, 加1.6增倍镜正好到300倍。

同时手头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经纬仪/小赤道仪, 用摄影球台做行星观测实在很痛苦,一个国产经纬仪差点没把FSQ摔烂。。。 在多方选择以后最终定了个Vixen SXW, 拿来做日常观测和机动拍摄, 承载10KG, 正好适合4寸的APO+相机。这样也可以告别我那个傻大粗的GT-1了(当然傻大粗也有傻大粗的好处, 特别是赤道仪)。 其实我更喜欢一个极品:discmounts的DM-6,这个经纬台号称“坚如磐石”, 但用途太单一, 定价又是吓人的1200美金, 只能以后再说了。

另外还进了一些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的MEF-2, 可以升级FSQ的调焦精度, 但好像要对FSQ打孔, 有点可怕, 到时再研究。

都刚下订, 还没到手, 等用上了再来详细报告。[/quote]

Agong兄:

我是昨年七月時在色影無忌看到閣下的大作才開始踏上天文攝影的路上。我看見你選擇的流動儀器跟我的相差不遠。

我也選用Hi-LE2.8mm以求達到FSQ的極限。它和Hi-LE3.6mm一樣是有內置巴羅鏡以求增加到能對焦的距離。感覺上是3.6mm比較好一点。

至於MEF-2,它非常適合FSQ可提升對焦精度;調焦非常順滑。內鈕作10:1微調而外環是粗調。我的FSQ是有一對應的孔在調焦座的外殼上可用來固定MEF-2的。因它的功設什好,我也訂了MEF-1給我的SKY90及Epsilon 160用。在裝MEF-2時,留意折原來的對焦鈕是有巧妙的。折下中心鑼絲後怎樣也拔不出對焦鈕,但往鈕後輕輕往側一敲就能鬆出。

至於Sphinx SWX配搭FSQ是最是敗,它浪費了我4個月的時間。數字上它能負荷10Kg,對6Kg的FSQ應該是游刃有餘。但FSQ是需加上鏡環及同時因加上相机後鏡筒是沒有足夠的長度來平衡重量而需加配燕尾槽來平衡,SWX是沒有是夠的動力去推這個組合。每當接近中天的位置時就慢下來;Autoguide也不能修正。不知道跟Paramount的TPoint能不能修正補償這缺陷。我再沒有興趣用我的TPoint再試,現在我的Sphinx是供推SKY90用。FSQ我是用高橋的EM-200 Temma 2推。我剛剛也買了一台EM-10 Temma 2 Jr,未試能不能推FSQ。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moebahydra 发表于 2005-5-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Re: 下手了:高桥HI-LE2.8和vixen sxw

[quote:8c056f5867="agong"]同时手头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经纬仪/小赤道仪, 用摄影球台做行星观测实在很痛苦,一个国产经纬仪差点没把FSQ摔烂。。。 [/quote]
經緯儀我是用高橋的TGM-1加長擘裝在Gitzo的碳纖架上成為一個非常輕巧的組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OrionAu 发表于 2005-5-17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静安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gong 发表于 2005-5-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amoebahydra兄你太厉害了, 才玩了天文摄影一年就已经有这种程度, 佩服佩服。 你的器材也好多, 看得我眼都花了 em05.gif   。。。而且还用了中画幅? 以后要多向你请教。    

TGM我也考虑过, 但感觉不太够给FSQ用, 所以放弃了, 也没仔细研究, 这个TGM-1有微调功能吗?  FSQ的对焦钮我倒是拆过, 是为了安装RoboFocus拆的, 但感觉RoboFocus装在镜子上太麻烦, 所以现在打算就用MEF-2试试。

你说的Sphinx的问题实在很吓人, 怎么才搭多一个燕尾槽就带不动了? vixen要是做出这种产品也太糟糕了一点, 我已经订了一个, 没法反悔, 只能拿到以后研究一下了。。。  你在用paramount吗? 我正好也有机会用, 到时Sphinx要是真有问题, 就看看Tpoint能不能修正吧。 我实在不想又把新买的mount卖掉, 早知就先在这里问一下了, 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jxie 发表于 2005-5-1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大连易特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联通数据中心

Re: 下手了:高桥HI-LE2.8和vixen sxw

[quote:f095d39c2a="amoebahydra"][quote:f095d39c2a="agong"]前一段时间用Pentax5.2+FSQ, 倍率实在不过瘾, 上网找了一番, 看见了高桥这个2.8, 简直就像是为FSQ类的短焦镜专门推出的, 准备拿它来发掘一下FSQ的极限, 加1.6增倍镜正好到300倍。

同时手头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经纬仪/小赤道仪, 用摄影球台做行星观测实在很痛苦,一个国产经纬仪差点没把FSQ摔烂。。。 在多方选择以后最终定了个Vixen SXW, 拿来做日常观测和机动拍摄, 承载10KG, 正好适合4寸的APO+相机。这样也可以告别我那个傻大粗的GT-1了(当然傻大粗也有傻大粗的好处, 特别是赤道仪)。 其实我更喜欢一个极品:discmounts的DM-6,这个经纬台号称“坚如磐石”, 但用途太单一, 定价又是吓人的1200美金, 只能以后再说了。

另外还进了一些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的MEF-2, 可以升级FSQ的调焦精度, 但好像要对FSQ打孔, 有点可怕, 到时再研究。

都刚下订, 还没到手, 等用上了再来详细报告。[/quote]

Agong兄:

我是昨年七月時在色影無忌看到閣下的大作才開始踏上天文攝影的路上。我看見你選擇的流動儀器跟我的相差不遠。

我也選用Hi-LE2.8mm以求達到FSQ的極限。它和Hi-LE3.6mm一樣是有內置巴羅鏡以求增加到能對焦的距離。感覺上是3.6mm比較好一点。

至於MEF-2,它非常適合FSQ可提升對焦精度;調焦非常順滑。內鈕作10:1微調而外環是粗調。我的FSQ是有一對應的孔在調焦座的外殼上可用來固定MEF-2的。因它的功設什好,我也訂了MEF-1給我的SKY90及Epsilon 160用。在裝MEF-2時,留意折原來的對焦鈕是有巧妙的。折下中心鑼絲後怎樣也拔不出對焦鈕,但往鈕後輕輕往側一敲就能鬆出。

至於Sphinx SWX配搭FSQ是最是敗,它浪費了我4個月的時間。數字上它能負荷10Kg,對6Kg的FSQ應該是游刃有餘。但FSQ是需加上鏡環及同時因加上相机後鏡筒是沒有足夠的長度來平衡重量而需加配燕尾槽來平衡,SWX是沒有是夠的動力去推這個組合。每當接近中天的位置時就慢下來;Autoguide也不能修正。不知道跟Paramount的TPoint能不能修正補償這缺陷。我再沒有興趣用我的TPoint再試,現在我的Sphinx是供推SKY90用。FSQ我是用高橋的EM-200 Temma 2推。我剛剛也買了一台EM-10 Temma 2 Jr,未試能不能推FSQ。[/quote]

佩服,刚刚入天文圈就这么投入,真希望摄影爱好者们都能和你一样与我们一起分享星空。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moebahydra 发表于 2005-5-1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quote:e6f8f5970c="agong"]TGM我也考虑过, 但感觉不太够给FSQ用, 所以放弃了, 也没仔细研究, 这个TGM-1有微调功能吗?  FSQ的对焦钮我倒是拆过, 是为了安装RoboFocus拆的, 但感觉RoboFocus装在镜子上太麻烦, 所以现在打算就用MEF-2试试。

你说的Sphinx的问题实在很吓人, 怎么才搭多一个燕尾槽就带不动了? vixen要是做出这种产品也太糟糕了一点, 我已经订了一个, 没法反悔, 只能拿到以后研究一下了。。。  你在用paramount吗? 我正好也有机会用, 到时Sphinx要是真有问题, 就看看Tpoint能不能修正吧。 我实在不想又把新买的mount卖掉, 早知就先在这里问一下了, 唉。[/quote]
TGM-1是有微調功能,况且backlash甚少。我未有用來試FSQ,但用SKY90是一個非常好的觀測配合。

我也不喜歡Robofocus,故我用附圖的FLI DF-2,可配合FSQ的120mm back focus。效果甚好。

Sphinx用目鏡觀察僅可,一加相机就不成了。在我訂EM-200的四個月內用盡方法都不成。Sphinx好像沒有走珠承軸,很難找平衡点。Sphinx在美国是怨聲載道,可參閱以下網頁。http://groups.yahoo.com/group/Vixen_Sphinx/

Software Bisque的TheSky是沒有Sphinx driver,若想用TheSky推Sphinx是需用ASCOM平台去推(Starbook的功能太不濟了)。Peter Enzerink從Vixen獲得Sphinx的介口資料寫了一個ASCOM driver給Sphinx。可從以下網頁獲得詳請及下載。
http://enzerink.net/peter/astronomy/pages/sphinx.htm

我也喜歡Paramount,但沒有一個固定的觀測環境而Paramount也實在太重,拿不到野外。請告知多一点使用的經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gong 发表于 2005-5-1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看來我要对Sphinx有心理准备, 实在不行只能再换高桥了, vixen有时候的风格实在有点太业余, 我这次犯了一个大错误, 主要是给它的易用性蒙蔽了。 你买EM-10是准备搭配FSQ做野外摄影的吗? 期待你的经验介绍。

DF-2是不错, 就是加上它会重了点(FLI新出的PDF好像更重), 用在Sphinx上恐怕更不行, 而且又要接电。 因为将来会有固定拍摄点, 所以我现在想把野外摄影的配置尽量简化, 最好就是FSQ(或镜头)+小型mount+内置导星CCD和filter wheel的SBIG CCD(或相机), 但需要看看mef-2的效果, 可能最终还是要被迫用DF-2。

Paramount我现在只拿到器材, 一直还没有机会用, 这东西也只适合固定拍摄了, 我们会在云南有个地点。

你用的那个中幅相机是哈苏吗? 有没有改装过? 我以前用过contax645和潘太康6尝试天文摄影, 感觉底片不平是个大问题, 必须要搞真空吸附后背。。。 以后有时间再尝试胶卷摄影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苦难 发表于 2005-5-1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HI-LE 2.8和3.6俺都有,2.8配合FS-102……说实话,太一般了,感觉还不如Meade SP 4000 12.4mm + PowerMate 5X,但在FSQ上有好的表现也不一定。3.6感觉好一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moebahydra 发表于 2005-5-18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quote:0e9d5c2617="agong"]看來我要对Sphinx有心理准备, 实在不行只能再换高桥了, vixen有时候的风格实在有点太业余, 我这次犯了一个大错误, 主要是给它的易用性蒙蔽了。 你买EM-10是准备搭配FSQ做野外摄影的吗? 期待你的经验介绍。

DF-2是不错, 就是加上它会重了点(FLI新出的PDF好像更重), 用在Sphinx上恐怕更不行, 而且又要接电。 因为将来会有固定拍摄点, 所以我现在想把野外摄影的配置尽量简化, 最好就是FSQ(或镜头)+小型mount+内置导星CCD和filter wheel的SBIG CCD(或相机), 但需要看看mef-2的效果, 可能最终还是要被迫用DF-2。

Paramount我现在只拿到器材, 一直还没有机会用, 这东西也只适合固定拍摄了, 我们会在云南有个地点。

你用的那个中幅相机是哈苏吗? 有没有改装过? 我以前用过contax645和潘太康6尝试天文摄影, 感觉底片不平是个大问题, 必须要搞真空吸附后背。。。 以后有时间再尝试胶卷摄影吧。[/quote]
您是给它的易用性蒙蔽而我是給Sky & Telescope所誤導因它被選為2004 hot product。聽說設計SS2000的程序員離開了Vixen到了美國引到Sphinx差点泡湯。小小一個Autoguide也再三延遲。EM-10是準備作輕巧天文攝影用,如FSQ不能達到穩定要求就用SKY90匹配。MEF-2及DF-2是不同的用途;DF-2可配合CCDSoft或FocusMax來自動對焦。當完成對焦我就拔電源及USB接口。聽說最近OPTEC改進了温度補償TCF-S對焦器能配合FSQ用,它有温度調整功能外也比DF-2平宜很多。

我用的正走哈蘇,祇找人造了一個72mm轉哈苏的接環装到FSQ上。要菲林平直要搞真空吸附是比較麻煩,但可考慮Sinar的4x5單頁片背。它附有壓片,平直度可比美真空吸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moebahydra 发表于 2005-5-18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Re: 下手了:高桥HI-LE2.8和vixen sxw

[quote:3b1f995637="rjxie"][quote:3b1f995637="amoebahydra"][quote:3b1f995637="agong"]前一段时间用Pentax5.2+FSQ, 倍率实在不过瘾, 上网找了一番, 看见了高桥这个2.8, 简直就像是为FSQ类的短焦镜专门推出的, 准备拿它来发掘一下FSQ的极限, 加1.6增倍镜正好到300倍。

同时手头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经纬仪/小赤道仪, 用摄影球台做行星观测实在很痛苦,一个国产经纬仪差点没把FSQ摔烂。。。 在多方选择以后最终定了个Vixen SXW, 拿来做日常观测和机动拍摄, 承载10KG, 正好适合4寸的APO+相机。这样也可以告别我那个傻大粗的GT-1了(当然傻大粗也有傻大粗的好处, 特别是赤道仪)。 其实我更喜欢一个极品:discmounts的DM-6,这个经纬台号称“坚如磐石”, 但用途太单一, 定价又是吓人的1200美金, 只能以后再说了。

另外还进了一些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的MEF-2, 可以升级FSQ的调焦精度, 但好像要对FSQ打孔, 有点可怕, 到时再研究。

都刚下订, 还没到手, 等用上了再来详细报告。[/quote]

Agong兄:

我是昨年七月時在色影無忌看到閣下的大作才開始踏上天文攝影的路上。我看見你選擇的流動儀器跟我的相差不遠。

我也選用Hi-LE2.8mm以求達到FSQ的極限。它和Hi-LE3.6mm一樣是有內置巴羅鏡以求增加到能對焦的距離。感覺上是3.6mm比較好一点。

至於MEF-2,它非常適合FSQ可提升對焦精度;調焦非常順滑。內鈕作10:1微調而外環是粗調。我的FSQ是有一對應的孔在調焦座的外殼上可用來固定MEF-2的。因它的功設什好,我也訂了MEF-1給我的SKY90及Epsilon 160用。在裝MEF-2時,留意折原來的對焦鈕是有巧妙的。折下中心鑼絲後怎樣也拔不出對焦鈕,但往鈕後輕輕往側一敲就能鬆出。

至於Sphinx SWX配搭FSQ是最是敗,它浪費了我4個月的時間。數字上它能負荷10Kg,對6Kg的FSQ應該是游刃有餘。但FSQ是需加上鏡環及同時因加上相机後鏡筒是沒有足夠的長度來平衡重量而需加配燕尾槽來平衡,SWX是沒有是夠的動力去推這個組合。每當接近中天的位置時就慢下來;Autoguide也不能修正。不知道跟Paramount的TPoint能不能修正補償這缺陷。我再沒有興趣用我的TPoint再試,現在我的Sphinx是供推SKY90用。FSQ我是用高橋的EM-200 Temma 2推。我剛剛也買了一台EM-10 Temma 2 Jr,未試能不能推FSQ。[/quote]

佩服,刚刚入天文圈就这么投入,真希望摄影爱好者们都能和你一样与我们一起分享星空。 ^^[/quote]
要請各位多多指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蔡 发表于 2005-5-18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东京都 KDDI通信公司
提升调焦精度,那个MEF-2已经过时了,最新的是TRF.

TGM经纬台承载太小,TGL才管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gong 发表于 2005-5-1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quote:81d1a01bcc="amoebahydra"]
您是给它的易用性蒙蔽而我是給Sky & Telescope所誤導因它被選為2004 hot product。聽說設計SS2000的程序員離開了Vixen到了美國引到Sphinx差点泡湯。小小一個Autoguide也再三延遲。EM-10是準備作輕巧天文攝影用,如FSQ不能達到穩定要求就用SKY90匹配。MEF-2及DF-2是不同的用途;DF-2可配合CCDSoft或FocusMax來自動對焦。當完成對焦我就拔電源及USB接口。聽說最近OPTEC改進了温度補償TCF-S對焦器能配合FSQ用,它有温度調整功能外也比DF-2平宜很多。

我用的正走哈蘇,祇找人造了一個72mm轉哈苏的接環装到FSQ上。要菲林平直要搞真空吸附是比較麻煩,但可考慮Sinar的4x5單頁片背。它附有壓片,平直度可比美真空吸附。[/quote]

我主要是想尽量简化, 不想再加一块铁上去, 对于Sphinx可能就更不合适了, 现在关键是看看MEF-2的精度及操作性, 看是否能满足摄影的要求, 不过估计到最后很可能还是要换DF2或PDF。 Sphinx也有其优点, 比如操作简易, 对于入门者来说可能的确是“hot product”, 只是我在选择上犯了个错误。  现在已经在考虑它的替换品了, EM10/11感觉payload还是小了点, 用FSQ+相机会很勉强, 又实在不大想用EM200这么重的, 再找找看吧。 实在不行干脆换个小镜子算了, FSQ有点不上不下, 我已经有放弃的念头。

小蔡:
这个TRF是哪家的产品? 还真的没见过。

苦难:
多谢你的信息, 等我拿到手试试, 就目前来说,我的要求是不高的,刚开始玩目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acky 发表于 2005-5-1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我的感觉是物镜的口径大一点要比用什么目镜都要来得有效。
原来用ZEISS的8-24MM变焦目镜来配FS102和MEGREZ80APO,发现目视效果也就那个样子,当时很想换PENTAX的目镜。后来上了TMB152后,再用这个ZEISS的目镜来观测,发现效果好得很。
FSQ应该是最好的4寸摄星镜了,我想SPHINX应该可以负载的,我的GPDX负载15KG来跟踪也没有问题,SPHINX的负载能力和GPD应该是相同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蔡 发表于 2005-5-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东京都 KDDI通信公司
[quote:a9ed8c4bba="jacky"]我的感觉是物镜的口径大一点要比用什么目镜都要来得有效。
原来用ZEISS的8-24MM变焦目镜来配FS102和MEGREZ80APO,发现目视效果也就那个样子,当时很想换PENTAX的目镜。后来上了TMB152后,再用这个ZEISS的目镜来观测,发现效果好得很。
[/quote]
   对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f0x 发表于 2005-5-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云浮 电信
TAK EM10的追踪精度好象不咋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gong 发表于 2005-5-1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多谢jacky兄指点, 你那个TMB152太牛了, 以后要找机会去看看。  :mrgreen:

对于配置, 我的想法是配一套机动性较强的,主要用于短焦星野摄影。 然后另外有条件的话, 再搞一套大口径的配置用于目视。 以前总是想追求兼顾, 但过于兼顾就意味着折中, 必然要牺牲一部分的性能。。。

重新考虑过, 符合我要求的配置也许如下:
机动星野摄影:
小赤道仪(EM10/SPHINX/GM8...)+ 轻型短焦平像场APO(现在看起来好像只有Pentax的75/100符合要求, FSQ也勉强吧, 略重了些)+ 内置导星CCD/数码单反/中大画幅相机, 除此以外我希望不用再加任何东西。另外, 这个小赤道仪可以略微兼顾一下目视, 比如架个4寸APO。 我配置这套东西的目的主要是想有时在深圳这边也能拍拍或看看东西, 或旅游拍摄, 还可以照顾“阳台天文”。

目视观测:
其实这里的选择很多,比如6寸以上的APO、大口径反射系统、大型双筒,甚至binoscope... 如果是固定地点, 我的终极期望是6寸以上的APO binoscope,如果需要一定的机动性,那可能就是DM-6 + 6寸APO/或10-12寸左右的反射系统。

其实想多了就会感觉没有一个方案是完美的,总是有遗憾,要完美只有一个办法:所有类型的都搞一套.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yi008 发表于 2005-5-1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为什么没人用EM200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acky 发表于 2005-5-1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AGONG兄您好!
不好意思换用ORCA用户来和你沟通的,GT-ONE负载TMB152,真的是正好。我还要多多向你学习请教呢,现在拍摄也是去惠东了,特别是那里的海龟保护区里面,光污染很小。
晚上见!

另外3寸镜子实在太小了
[quote:5943a95664="agong"]多谢jacky兄指点, 你那个TMB152太牛了, 以后要找机会去看看。  :mrgreen:

对于配置, 我的想法是配一套机动性较强的,主要用于短焦星野摄影。 然后另外有条件的话, 再搞一套大口径的配置用于目视。 以前总是想追求兼顾, 但过于兼顾就意味着折中, 必然要牺牲一部分的性能。。。

重新考虑过, 符合我要求的配置也许如下:
机动星野摄影:
小赤道仪(EM10/SPHINX/GM8...)+ 轻型短焦平像场APO(现在看起来好像只有Pentax的75/100符合要求, FSQ也勉强吧, 略重了些)+ 内置导星CCD/数码单反/中大画幅相机, 除此以外我希望不用再加任何东西。另外, 这个小赤道仪可以略微兼顾一下目视, 比如架个4寸APO。 我配置这套东西的目的主要是想有时在深圳这边也能拍拍或看看东西, 或旅游拍摄, 还可以照顾“阳台天文”。

目视观测:
其实这里的选择很多,比如6寸以上的APO、大口径反射系统、大型双筒,甚至binoscope... 如果是固定地点, 我的终极期望是6寸以上的APO binoscope,如果需要一定的机动性,那可能就是DM-6 + 6寸APO/或10-12寸左右的反射系统。

其实想多了就会感觉没有一个方案是完美的,总是有遗憾,要完美只有一个办法:所有类型的都搞一套.  :twisted:  :twisted:  :twisted:[/quote]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2-2 01:58 , Processed in 0.0946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