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州烟雨井消失数百年后突现 冒烟仍是谜(组图)

[复制链接]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7-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长城宽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消失数百年后在建筑工地中突然发现,已确定原址原貌保护有望恢复轻烟常袅景观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成小珍 本版摄影 时报记者 陆明杰


  宋、元均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中的烟雨井有望展露原貌!记者昨日获悉,在地下埋藏数百年、与越王井并列为广州历史上两大著名古井的烟雨井,在去年底较完整地重见天日后,已被妥善保管起来。经专家现场勘察、论证及与开发商协商,已确定原址原貌保护“大通烟雨井”。


  目前,古井的保护方案目前尚未最后确定,有关专家已建议井上新盖小亭子加以保护,并加以合理设计进行展示,并建议在井内放置长流清水,以恢复旧时“晨曦初散,常袅轻烟”景观。


  古迹两次跻身“羊城八景”


  “大通烟雨”这一千年古迹的遗址在大通津上(今芳村花地河畔),现芳村大道201号工地所在位置。据了解,大通寺在南汉时称宝光寺,是当时广州城南的南七寺之一。大通寺面向白鹅潭,背靠大通港。据古籍记载,烟雨井在大通寺中,晨曦初散,常袅轻烟,是谓“大通烟雨”。清康熙《南海县志》卷二载:“烟雨井(龙霞井)在风雨来临之前,井中会冒烟霞;天气晴朗,从井口可看到白鹅潭之帆影,夜深人静从井口可以隐约听到白鹅潭传来弦歌之声。”


  广州自宋代开始就有羊城八景的评选,“大通烟雨”在宋、元两朝都被列入羊城八景之中,“烟雨井”与中山纪念堂旁边的“越王井”并列为广州历史上两大著名古井。但是在日军占领芳村期间,大通寺被毁为废墟。这一美景从此在人间消失。

  巨“铁桶”严实保护古井


  据文物专家介绍,去年2月,芳村区某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传来惊人消息:“烟雨井”遗址就在该工地内!同年7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考古人员正式进场进行发掘。挖掘中发现,大通寺建筑基础已破坏殆尽了,而在地下埋藏了数百年的烟雨井却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几个月后,深埋在地下50米的烟雨井重见天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烟雨井”遗址所在的某工地门口,远远看见工地中央靠东侧泥地上耸立着一个巨大的“铁桶”,“铁桶”高6米多,直径5米多,桶上长出了茂密的绿色植物,十分显眼。工地工人告诉记者,“桶”中包围着的就是著名的烟雨井。原来,为避免工地施工带来的震动、尘土等影响,考古人员采用该方式将其保护起来。古井四周做了支架,用铁皮做了一个大“铁桶”,将古井保护在里面。


  工地挖掘现场负责人、广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黄兆强告诉记者,目前烟雨井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了,古井周围填充了泥土,井内则填埋了沙子,以抗击外部的震动,同时也起到保湿的作用,给古井一定的湿度。


  古井注清水重现奇观


  专家认为,烟雨井原地原貌保留,并加以合理设计进行展示,将成为广州建设文化名城的一大亮点。尽管古井的保护方案目前尚未最后确定,但不少专家的建议是:井上新盖小亭子加以保护,四周设置护栏。井内出土的文物也开辟一定区域做专门展示,包括古井旧貌的照片等。同时考虑设碑,刻写有关文字说明、文献记载等,增加人们对其的认识、了解。建议在井内放置清水,通过一定设置长期循环流动,甚至考虑设置一些舞台烟,一定时候释放,以恢复旧时“晨曦初散,常袅轻烟”美景。


  据悉,古井的原貌恢复、保护工作须在楼盘基建基本完成后才能进行,目前未能给出确切时间表。


  烟雨井冒烟至今仍是谜


  专家介绍古井发现和保护颇费一番周折


  工地挖掘现场负责人、广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黄兆强说,烟雨井外径约1米,内径约93厘米。井深3.73米,由15个石圈叠砌而成,井身材料为黄沙岩石,各井圈是整块石头直接雕琢而成,宛如将一块完整的石头从正中间剖开后再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考究的构筑方法在广州目前所发现的古井中是绝无仅有的。最初发现时,井中还有水,目前已抽干。特别的是,井身内还留有脚窝,方便人们下去对井内进行清洗。


  考古挖掘中发现大通寺的建筑基础已全部被毁,但找到了一些古代器物。古井中陆续发掘出一些瓷片、铜钱井圈残片等物品,正是从所发现的瓷片为宋代一些窑口出品,才确定古井的正式身份。


  有专家认为,井身不深的古井当时为什么能冒烟?这究竟是民间传说还是当时水文环境所致?现在还是个谜,需要研究。


  几番周折挖出宝贝


  据黄兆强介绍,“大通烟雨”古迹的发现让广州考古界很是兴奋,烟雨井能比较完整地重见天日更是让人庆幸。殊不知,考古人员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挖出这个宝贝的。


  原来,根据史书记载,有关人士早就圈定“大通烟雨”古迹所在地,但因时代变迁,其旧址数次做了新用途,可以比较明确的是,旧址后来被做了某工厂厂房,厂房后来被拆,荑为平地,闲置数年。当时地面覆盖的都是水泥,如要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市考古所面临人力、物力多方面问题。


  后某开发商买下该地块建住宅楼盘,利用其要挖土方的便利条件,考古人员介入开挖工作,起初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有关老人回忆,选定工地的北边几个位置挖,当时雇佣了工人开挖,但花了2个多月,挖了12个方也没发现什么,只好暂时停下来。后来调整工作方案,改为密切关注工地挖土机的动向,结果一天下午挖土机在工地中间靠东边位置挖到了古井井圈台,由此揭开了古井的神秘面纱。


  古井保护也几经协商


  重见天日后,古井的保护问题也出现过一番波折。据了解,古井发现后,市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勘察、论证,专家的意见是原址原貌保护。但烟雨井所在之处位于目前在建的一住宅楼盘规划用地中,开发商提出异议:原址保留会影响到该楼盘原来的设计方案,而在建的住宅楼盘将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不能随意进出小区,就算原址保留下来,今后市民也很难进入小区看到烟雨井面貌,提出将烟雨井搬迁或进行抬高。


  经研究发现,古井所在位置为小区原规划绿化带所在位置,位于一人行道旁边,古井的保留对其基建、楼盘建设并无多少影响。几经协商、论证、研讨,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确定原址原貌保护“大通烟雨井”。


  相关链接 宋元羊城八景


  据史书记载,广州自宋代开始就有羊城八景的评选。宋代工商业发达,特别是对外贸易的繁荣,在今天光塔路一带形成的“蕃坊”、“蕃学”、“蕃市”非常兴旺,城市生活活跃,市民和外商喜欢风景名胜,是始创羊城八景的社会基础。自宋以后,评选羊城八景成了传统,历代相沿,从不间断。


  宋代羊城八景———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色)、菊湖云影、蒲涧帘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在宋代八景中,除光孝菩提外,都与水有关,可见当时重视水文化的特色。


  元代羊城八景———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蒲间濂泉、粤台秋月、景泰僧归、白云晚望、灵洲鳌负。元代八景都在城外,全是山水之景。


  编辑点评 保护“大通烟雨井”的现实意义


  卧槽马


  宋、元两代均被列名为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最近,有关部门已确定原址原貌保护。有专家建议井上新盖小亭子加以保护,四周设置护栏,同时附设有关文字说明、文献记载等,增加人们对其的认识、了解,并建议在井内放置长流清水,以恢复旧时“晨曦初散,常袅轻烟”景观(详见今日A04版)。


  宋元两代都鼎鼎有名的景观,有望重见天日,对于广州人来说,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尽管,因为时代变迁,古井周边的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了,要让古井完全恢复“晨曦初散,常袅轻烟”的景观,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能够把这一遗址保护下来,本身就很有现实意义。在笔者看来,至少有如下价值。


  一是为广州增加了一个历史地标。广州,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城建史二千年以上,而城市中心一直没有大的改变的历史名城。“大通烟雨”的发现,更加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二是让民众体味千年前古广州的神韵提供了现实标本。三是为如何保护文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最近一两年来,不时听到广州一会发现这个文物,一会发现那个古迹的新闻。在笔者来看,这是很好的现象。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们文物保护意识提高的结果,也是我们的城市意识恢复理性的标志。文物古迹,对于一个城市绝对不是包袱,而是无价的宝贝,因为,这些文物古迹,虽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是那么的粗陋不堪,但它们却是一个城市最鲜明的历史记忆,是这个城市厚重文化的载体,是人们回望过去的最好管道。但有一个时期,我们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只是热衷于除旧布新旧貌换新颜,恨不得把旧城全部推倒重来,全部翻新盖上高楼大厦。殊不知,这种看似“现代”的做法,其实是种愚昧的自戕行为。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其高楼大厦有多少,现代化程度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有没有独特的韵味。何为独特韵味?悠长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是最重要的因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护更多的“大通烟雨”。
1945470.jpg
1945469.jpg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27 23:40 , Processed in 0.04231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