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屏显式激光准直器,(草帽)第二代准直器暴光!

[复制链接]
APOLLO 发表于 2005-7-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闲聊:
今天去(草帽)家玩,在众多“破铜烂铁”中翻出这么一个东西,看起来像以前做的那种激光准直器,却又不一样,拧开开关,看见红点映在手上,果然是激光准直器,我才知道这就是年初他曾经跟我说过的新设计的玩意。临走时我把这东西借回来玩玩,顺便上几个图给大家看看。
因为他曾经制作并出售过一款激光准直器,这个算是第二代了,不过不是产品,因为他尚无经销这个的计划,而且我都没有拿到,他也只有一只,是一家工厂根据他的设计图制作的很少的几只,并绝大多数被葡萄牙人拿走了。在这里根据这个准直器的新特点我就给这个起名叫“屏显式激光准直器”。

新特点:
1)第一代采用6点支撑,第二代只有3点支撑,但是精度比第一代还要高。
2)全新的电池仓设计方便更换电池而不会因为更换电池引起激光器的精度。
3)前端屏幕装置可以彻底解决“看一眼主镜、拧一下螺丝”的烦琐工作,尤其是带眼镜的同好,而且在主镜里看到的像点距离自己有一个焦距多那么远,目测也会是精度下降,现在通过屏幕装置可以更加方便、更加精确的调整光轴。屏幕装置还有一个作用是校准激光准直器本身,因为只有绝对准的光束才能通过屏幕装置射出去,这样只需要三点支撑,方便自己调整。

拆卸:
安全拆卸的有三个部分,尾部电池仓盖,前面屏幕装置,和中间的激光发射器。其他部分拆开就可能影响精度了。

实践:
经过对自己的反射镜实际调整,确实感受到了新特点带来的便捷,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调整光轴也进入了屏幕时代。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继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继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jxie 发表于 2005-7-1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 好贴!!顶! :wink: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0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给反射系统调光轴的?我觉得用处不大,因为目视更方便,可以看到副镜相对于目镜桶的位置、主镜像在副镜中的位置,而这个东西,却只能见到最终的结果,其他方面不能或必须通过传统方式来检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而且激光就这么直接反射到人眼,安全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由于最终反射是漫反射,在屏上看到的只是一个亮点,而且激光笔的功率不大,是市面上常见的那种激光笔的规格,所以对人眼没有任何危害。传统方法毕竟有调节精度的问题,目测毕竟不如光学定位精确,而精度直接影响反射镜的观测效果,否则国外众多调反射镜用的激光准直器又怎么会诞生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从照片上看,反射的激光束也有一定的面积了,所以它的准确性也是受光束直径影响的。
而且所谓的光轴也无需那么高的精度,天体的视角、CCD的面积和目镜视角都决定了实际使用的视场面积要达到5mmX5mm左右的范围内,如果要求的那么高,大家看到的都是变形的天体了,那又如何去观察?所以所谓的光轴精度,不是说准或不准,而是应该有个准确的度量尺度,不是谁说准就准,不准就不准的,目视就一定有较大的误差了?
街上卖的激光笔,哪个没有标出不对人眼?或者标明能对人眼?为什么要标这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0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比如下面的情况中,这种激光设备能检查出副镜处于错误的位置吗?如果不能,是不是还要进行目视调整?光有个激光器,够吗?目镜端加装十字丝或采用类似智通那样的校正装置,同样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精度也足够的高,还无需任何辅助电力,牢固程度自然也就高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这位师兄很有意思啊:)呵呵,那就交流交流。

精度越高越变形?不明白,那科研级天文台的光学镜子精度都不是很高了?

“街上卖的激光笔,哪个没有标出不对人眼?或者标明能对人眼?为什么要标这个?”那激光笔对墙时你敢不敢看墙上的红点?这个影象和墙上的红点是一个道理,属于漫反射而不是镜面反射。

光斑是拍摄的问题,实际光点最亮的部分和孔是吻合的,因为是从孔里出来的。

所有东西都不是万能的,必须搭配在一起使用才是最好的。十字丝有什么仪器可以确定交点在正中心?

你给的图我有些不懂,不知道哪个是入射光线,哪里是焦点,你画的是什么意思?我只是高中毕业,还没有读大学,所以可能光学知识不是很完善,这种看似简洁的图里面一定有更深刻的道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1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不是说精度高就越变形,而是我们观察的天体都是有一定视角的,片面强调光轴准直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我们要用到的大部分是偏轴的部分,而这部分的区域相对于目视准直来说,精度已经足够而无需其他特殊的装置,比如你提到的激光准直。
十字丝是否在中心交叉只要旋转下附带着十字丝的装置/目镜桶就知道了
激光照射在什么材料和角度上决定了它反射的强度,金属反射能力要强于幕布之类的东西,而且经过抛光后就更危险。
上面那张图是说激光装置只能判断光路是否准直,但却不能判断副镜的位置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准直器起的作用还不到整个光路调整的1/5的作用,其他都靠目视,既然不能离开目视,单靠激光准直有什么大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又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保证激光束从在目镜桶/校正仪器的轴线射出?强调精度的同时,这个校正工作的精度是不是也要提高?那么楼主或者厂家靠什么来保证精度?而且后期振动不会影响这个精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光谱 发表于 2005-7-11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阜平县 联通
[quote:fc4401ec63="一条龙"]不是说精度高就越变形,而是我们观察的天体都是有一定视角的,片面强调光轴准直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我们要用到的大部分是偏轴的部分,而这部分的区域相对于目视准直来说,精度已经足够而无需其他特殊的装置,比如你提到的激光准直。
十字丝是否在中心交叉只要旋转下附带着十字丝的装置/目镜桶就知道了
激光照射在什么材料和角度上决定了它反射的强度,金属反射能力要强于幕布之类的东西,而且经过抛光后就更危险。
上面那张图是说激光装置只能判断光路是否准直,但却不能判断副镜的位置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准直器起的作用还不到整个光路调整的1/5的作用,其他都靠目视,既然不能离开目视,单靠激光准直有什么大用?[/quote]

看了前面的帖子,感觉这个“屏显式激光准直器”还是很实用的。

其一,反射镜光轴准确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抛物面只有在主光轴一点上有完美成像,稍微离轴就有显著彗差。在观测星系星云等目标时可能影响不大,但观测星团、恒星、行星等目标时会让人无法容忍。尤其是如果涉及摄影,光轴不准的镜子只能出烂片。

其二,牛反调整光轴时,调整者不是在镜筒尾后(调主镜)就是在前方(调副镜),镜子稍大就做不到手眼一致——没人有那么长的胳膊,所以大牛反调光轴往往要两个人。但有了屏显,人就自由了——在工作位置可以很轻松地看到屏幕上光点移动情况,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调整。
当然,对于光轴误差并不太大、镜子又调熟了的情况,这个操作有很多窍门可循。我的说法主要指初学者。

其三,增加屏显投射距离就能提高精度(增加相同误差成都下的光点偏移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又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保证激光束从在目镜桶/校正仪器的轴线射出?强调精度的同时,这个校正工作的精度是不是也要提高?那么楼主或者厂家靠什么来保证精度?而且后期振动不会影响这个精度?”
它是插入目镜端使用,所以它的中心和目镜的中轴是一致的,由于新采用的方法,在屏显装置中有一个一定长度的光通道,只有光绝对准直的才能完整的射出去。而这个光通道的正中、直线性就由厂家精密测量仪器来决定。
“激光照射在什么材料和角度上决定了它反射的强度,金属反射能力要强于幕布之类的东西,而且经过抛光后就更危险。”
那么激光笔照到瓷砖上,你是不是不敢看那个亮点呢?这个屏幕是亚光处理,如果绝对镜面反射,就会带来操作上很多不方便。
您一再强调单用准直器校正,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说了,所有东西都不是万能的,这个准直器只是在于后期准处理上,如果说返回的光线不能打在副镜上,那么在准直器屏幕上也不会看到光点,那么就无法调整。只是说大致调好后,用这个新功能做最后的准处理,至于为什么要求准,光谱大哥已经跟您说的很明白了。这个目测和准直器校正的过程就比如磨镜的磨制和镀膜,在未镀膜之前一样可以反光(曾经我用未镀膜的镜片看到过土星卡缝),那么为什么又要镀膜呢?而且镀膜又不好保养,不就是为了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我用激光准直器调整光轴的步骤。
(1)把准直器插入目镜端
(2)这是主副镜光轴都不正的时候
(3)此时在屏上没有红点
(4)从目镜端目测副镜位置正确
(5)调整副镜角度使第一反射点位于镜面中心或中心附近
(6)调整主镜使在屏上看到红点
(7)然后观察红点把它调到正中间,当调到正中间的时候红点立即消失,因为正中位置有一个洞,就像高尔夫球进洞一样。此时光轴达到了一定的准度。(这一步骤没有图片,因为准直器没电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POLLO 发表于 2005-7-1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继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quote:fc6ab09a95="光谱"][quote:fc6ab09a95="一条龙"]不是说精度高就越变形,而是我们观察的天体都是有一定视角的,片面强调光轴准直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我们要用到的大部分是偏轴的部分,而这部分的区域相对于目视准直来说,精度已经足够而无需其他特殊的装置,比如你提到的激光准直。
十字丝是否在中心交叉只要旋转下附带着十字丝的装置/目镜桶就知道了
激光照射在什么材料和角度上决定了它反射的强度,金属反射能力要强于幕布之类的东西,而且经过抛光后就更危险。
上面那张图是说激光装置只能判断光路是否准直,但却不能判断副镜的位置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准直器起的作用还不到整个光路调整的1/5的作用,其他都靠目视,既然不能离开目视,单靠激光准直有什么大用?[/quote]

看了前面的帖子,感觉这个“屏显式激光准直器”还是很实用的。

其一,反射镜光轴准确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抛物面只有在主光轴一点上有完美成像,稍微离轴就有显著彗差。在观测星系星云等目标时可能影响不大,但观测星团、恒星、行星等目标时会让人无法容忍。尤其是如果涉及摄影,光轴不准的镜子只能出烂片。

其二,牛反调整光轴时,调整者不是在镜筒尾后(调主镜)就是在前方(调副镜),镜子稍大就做不到手眼一致——没人有那么长的胳膊,所以大牛反调光轴往往要两个人。但有了屏显,人就自由了——在工作位置可以很轻松地看到屏幕上光点移动情况,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调整。
当然,对于光轴误差并不太大、镜子又调熟了的情况,这个操作有很多窍门可循。我的说法主要指初学者。

其三,增加屏显投射距离就能提高精度(增加相同误差成都下的光点偏移量)。[/quote]
针对第一点,既然“主光轴一点上有完美成像,稍微离轴就有显著彗差”,那么对于行星来说,都是有视角的,难道行星会出现中心清晰四周模糊的情况?对于星云来说,视角更大,那么只有主轴针尖那么大小的地方能清晰,这样的镜子又如何使用?
因此,反射镜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实用的视面积,这么面积是多少?如何确定?大家对光轴的精度是不是强调的过了头?
补充说明一下:
我们使用的反射镜,都不是理想状态,必然存在误差,假设偏离光轴1度以内的误差都可以接受(主镜精度越高,这个接受的范围就越小),那么光轴偏移1分对观测的影响就不会明显,因为行星的视角只有40秒以内,此时我们强调光轴偏移不超过1秒就是多余的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quote:76d268ab9f="APOLLO"]“又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保证激光束从在目镜桶/校正仪器的轴线射出?强调精度的同时,这个校正工作的精度是不是也要提高?那么楼主或者厂家靠什么来保证精度?而且后期振动不会影响这个精度?”
它是插入目镜端使用,所以它的中心和目镜的中轴是一致的,由于新采用的方法,在屏显装置中有一个一定长度的光通道,只有光绝对准直的才能完整的射出去。而这个光通道的正中、直线性就由厂家精密测量仪器来决定。
“激光照射在什么材料和角度上决定了它反射的强度,金属反射能力要强于幕布之类的东西,而且经过抛光后就更危险。”
那么激光笔照到瓷砖上,你是不是不敢看那个亮点呢?这个屏幕是亚光处理,如果绝对镜面反射,就会带来操作上很多不方便。
您一再强调单用准直器校正,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说了,所有东西都不是万能的,这个准直器只是在于后期准处理上,如果说返回的光线不能打在副镜上,那么在准直器屏幕上也不会看到光点,那么就无法调整。只是说大致调好后,用这个新功能做最后的准处理,至于为什么要求准,光谱大哥已经跟您说的很明白了。这个目测和准直器校正的过程就比如磨镜的磨制和镀膜,在未镀膜之前一样可以反光(曾经我用未镀膜的镜片看到过土星卡缝),那么为什么又要镀膜呢?而且镀膜又不好保养,不就是为了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么。[/quote]
大家都在强调精度,那么“有一个一定长度的光通道”和整个焦距来比,3、4厘米与100~300厘米来比精度?因此那个误差是不容易减少的。
举例:
光通道长30mm,主镜焦距800mm,往返就是1600mm,两者相比是1:50,激光器光通道径向误差0.1mm(这个已经很难得了),相比之下返回的误差是多少?已经达到了5mm以上!请问此时能算是高精度吗?而一次碰撞或热胀冷缩也许轻易就让激光器偏离0.1mm了。
这个准直镜是用来校正光轴的,你在抛光的时候用,就不是我要和你讨论的范围了,因为一般的用户是用来调成品镜的光轴的。
另外,激光照射到瓷砖上,看到后也是危险的,但即使用激光直接照射眼睛也未必会让你马上产生有感觉的反映,为什么?其中的关系你还是参考相关的规定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条龙 发表于 2005-7-1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quote:4153c2d2a5="APOLLO"]我用激光准直器调整光轴的步骤。
(1)把准直器插入目镜端
(2)这是主副镜光轴都不正的时候
(3)此时在屏上没有红点
(4)从目镜端目测副镜位置正确
(5)调整副镜角度使第一反射点位于镜面中心或中心附近
(6)调整主镜使在屏上看到红点
(7)然后观察红点把它调到正中间,当调到正中间的时候红点立即消失,因为正中位置有一个洞,就像高尔夫球进洞一样。此时光轴达到了一定的准度。(这一步骤没有图片,因为准直器没电了)[/quote]

还是有个问题:
第5步后激光束照射到副镜的中心,但此时副镜相对于主镜主轴还有个转角问题需要调整,否则反射光线无法对准主镜的中心区域,因此要加入一步——同时见到激光束照射到主镜中心。
其实相对于整个调整过程来说,最难调的应该是副镜,远不是上面那几步能解决,主镜光轴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草帽) 发表于 2005-7-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你算才说到点子上,副镜才是最难调的,而准直也确实对副镜起的作用最大,至于他的同轴精度么,我自己这个是3——5米距离在镜子上画一个直径3毫米的的圆点,,之后做一个卡具,装上10倍的寻星镜,和调焦筒,如有间隙可用粘油或保鲜膜围整圈配合!上面有十字线,十字线中心与圆点同心通过寻星镜观察着光点调整光轴,那么直到最后准直在调焦筒里旋转一周所观察到的点像达到同轴!当然工业大批量不见得达到这个要求,但是这个设计爱好者自己可以轻松的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你说这个精度够么??
本人自己设计并组装过10几台反射镜,积累了多年的实际经验,最终觉得这东西在最阶段还是有用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15:12 , Processed in 0.08034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