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11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

[复制链接]
zhangqianwu 发表于 2005-7-16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
陕西省老科协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  章潜五

   中华民族要伟大复兴,各行各业竞作心力奉献。我们离退休学者追迹诸多先贤,成立陕西省老科协历改委,研究“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旨求补缺提供国家决策参考。众多的社会学家成立中国民俗学会,研究我国的民俗学。两个学会本应互补地和谐发展,然而却发生了大碰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难根据事实作出分辨,其源似为分不清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是在弃大取小管见看问题,对历法改革研究存在误识偏见。

   《南方周末》记者陈一鸣兼听则明,他用电话采访半小时后,写了两篇客观的报道(见3月3日第27版)。主文是“春节改期之争”,辅文是“节日应该姓什么?”。前文似为争议春节假日,实则却是争议历法改革,文中介绍了两个学会的观点。后文客观综述了民国成立以来的节日变化,部分反映了民俗学家的观点,由于同样离不开历法改革这个大问题,因而笔者补充谈谈我们历改委的观点。

   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是个复杂的交叉学科难题,提问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不应根据学会的大小来作判断,也不宜用暂时的群众反映做根据,而需客观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看究竟谁才是问题的根本?如果主观地管见看问题,必然将会造成错误的决策。
   深思熟虑过历法改革难题的人,认为增加我国的传统节日应该慎重,首先必须分清我国传统历法的精华与糟粕。如果没有天文历法的基本知识,不了解中国历法改革史和世界改历运动,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在今春的历法改革研究与维护传统节日的碰撞中,许多人颠倒了事大事小的关系,没有学点天文历法知识,了解中外改革历法的史实,客观分析两历并存的困扰。青年网友如此状况不足为怪,我们早已作过典型的调查统计分析,而有的资深民俗专家也如此,这就实在令人遗憾了。

   我们认为,讨论当代我国法定节日的变化情况,不能脱离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否则难于作出正确的认识。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2日立即通令“改用阳历”,“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在施用了几千年旧历的当时中国,敢于根据形势决定改用公历(格里历),这是继太平天国废弃旧历、创颁阳历《天历》之后的又次伟大创举,它是符合从1910年开始的世界改历运动形势的。改用阳历的决议是在各省代表会议上经过争议后作出的,“行夏之时”的陈旧观点遭到革新派的反对。临时大总统的《命内务部编印历书令》载出四条议决,其中有“新旧二历并存”和“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孙中山说:光复之初,议改阳历,乃应付环境一时权宜之办法,并非永久固定不能改变之事。以后我国仍应精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于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光荣。这是他向国人发出的伟大召唤,代表了中华儿女的雄心壮志!在此前后,高鲁(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和姚大荣先后提出了世界历方案。

   袁世凯篡夺政权想当皇帝。1914年初,内务总长朱启钤呈拟《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两天后就颁布《内务部训令》:“大总统以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以顺民意,而从习惯……”。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多以立春定为春节,而从1914年却将游移一个月的阴历元旦改称“春节”,这种名实相悖的称呼至今已经92岁了!这种以阴历正月初一作岁首,与春夏秋冬四季成岁的传统天文概念也有矛盾。沿用昔朝单一历制情况下定下的传统节日,虽然维护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却增大了两历并存的社会困扰。怎样才能解决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呢?值得深思寻求最佳的解困办法。

   如果我们不看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仅从维护传统文化来看,那么这位图谋复辟帝制的大总统似乎是“以顺民意,而从习惯”的典范,因为他最先决定增加了传统节日。笔者赞同朱启钤的四季各设节日,然而不赞成沿用被沈括指明为“赘疣”的阴历闰月法则。共力创制“中华科学历”的当代研历同仁,大多主张要尽力定在传统节气历的阳历日期上,这样既能符合历法改革的大方向,又能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避免每年的频繁调休节假日。袁世凯《大总统令》的要害是要重树“皇历”,我们不能不看清其本质及其危害,它已严重阻滞了我国的历法改革。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推行国历及废止阴历”,1930年公告“禁过旧年”,这更与世界改历运动的形势有关。因为1927-1929年,国际联盟正在准备发起世界改历运动,史料表明当时我国有十多位专家学者提出世界历方案,著名学者高梦旦提出的世界历“周历议案”,经全国教育会议通过,已向国际联盟提案改历。由此可见这次改历活动的方向无错,反映了国人寻求中国的社会进步。1931年我国响应国际联盟的号召,成立中国历法研究会,积极参加世界改历运动,当时广泛分发《征求改历意见单》,十万人的统计结果是81%赞成四季历,64%赞成年始定于立春。但因当时政府脱离人民群众,没有做好历法科普宣传,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推行改历,因而改历不了了之。这正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历史教训。

   新中国成立后,首届全国政协会议议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这是符合世界和国内形势的正确决定。关于春节的放假规定,《民俗词典》中说也是由这次会议决定的,我们查阅中央档案馆的会议记录未能查见,查见的是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举行的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在通令中规定:“新年放假一日;春节放假三日,夏历(笔者注:不是称呼“农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

   在“文革”期间,报纸大力宣传要求大家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高炳中教授记得当年自家猪圈门上贴有口号“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我的深刻印象是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中央军委号召向航天科技干部张履谦同志学习,介绍了春节期间他在家攻读科技书籍,当时我们军校学生都以他为榜样。“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痛心的灾难,笔者退休后调研主张改革历法的多位先贤,苦难的经历锻炼了他们的科学求真精神,听了金有巽教授的半个多世纪关注中外历法改革,方知废称夏历而误称“农历”并广泛流传,是从“文革”时期“大破四旧”开始的,但1980年《人民日报》即已拨乱反正,删除了报头中的“农历”两字。在今年的大碰撞中,该报最先载出余仁杰的文章“春节九十二岁啦”,发挥了党报的政治导向作用。

   郭松民撰写的评论“春节是我们的图腾——驳章潜五教授”,被许多网站广为转载传扬,致使出现了网骂的泛滥。从网上查阅反方观点的撰文作者,大多是年青的网络优秀评论员或新秀作家,他们具有甚好的文学功底和宣传才能,然而缺乏天文历法知识,观察事物的主观性太强,评论没有真凭实据。名人违反事实的撰文会造成极大危害,例如“中山舰事件”是国史党史中的大事,专家孔蕴浩和李之龙的儿子李光慈都说当时舰长不是李之龙。查证是陈伯达在《人民公敌蒋介石》一书中最先说“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他是共产党员)开舰去黄埔”。因此造成了几十年以讹传讹而使国史书刊的失实。在复杂的历法改革问题上,类此事例应该力避重犯啊!
 
   本会从汇编的8种文集和26期《历改信息》中选出百篇,组成“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已陆续贴文于十多个网站论坛,提供广大网友参考研究。其中不少是讨论法定节日的,10篇有关文章曾电传给中国民俗学会,提供他们召开“国际研讨会”参考,后又给多位学会领导人寄赠书刊。本会欢迎各界人士参加研究,我们的重点任务是研制科学简明的中华科学历,争取与格里历挑战竞比优劣,扬我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积极赞同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陈元方在其遗著《历法与历法改革丛谈》中提出的主张“走太阳历之路,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历”。改革开放的今朝出现了新事物,涌现了“当代我国民间历法改革运动”,20位民间研历者共力探研,其中有多位农民和一般职工,约为半数是最近参加的,提出的世界历新方案大多遵循了这个大方向,主张这种新节气历的岁首定于立春。

   日心说问世已经400多年,西方国家在此期间迅速强盛,当今我国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彻底分辨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正误,这是正确认识天地人关系的根本。封建皇朝严设禁令,民吏不准习历制历,否则会被放逐或砍头。今值人民当政的崭新时代,早该解脱这种桎梏了。我们主张:应该弘扬先民创立的24节气历科学思想,中国历法应该从“阴历(置闰月法)主政,阳历(24节气)附属”改变为“阳历主政,阴历附属”,年首应该由阴历正月初一改变为春首立春的阳历岁首。在这种科学简明的新历中,我国的优秀传统节日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是和谐地发展的!

(载于《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I-12袁世凯时期的《四时节假呈》
袁世凯时期的《四时节假呈》
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呈大总统      事由:呈拟规定四节由
总长 朱启钤(盖章)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为呈请事,窃自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国际之交通,定会计之年度,允宜垂为令甲,昭示来兹,但乘时布令,当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应从社会之习惯。故日本维新以来,改正历法,推行以渐,民间风俗之所关系,悉属因仍未改,春秋佳日,举国嬉嬉,或修祓禊,或隆报饗,岁时景物,犹见唐风,良以征引故事,点缀承平,不但为经济之节宣,且可助精神之活泼。我国旧俗,每于四时令节,游观祈献,比户同风,固由作息之常情,亦关人民之生计。本部征采风俗,衡度民时,以为对于此类习惯,警察官吏未便加以干涉,即应明白规定,俾有率循。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行。谨呈大总统                             内务总长     一月二十一日
                           
             
内务部训令第  号 (另令顺天府尹,步军统领,警察厅类同)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三日
   令各省民政长
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交通而便会计,允宜垂为令甲,其四时令节,关于社会风俗人民生计,本部衡度民时,对于此类习惯,未便干涉,呈明大总统:以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以顺民意,而从习惯等因,奉大总统批: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奉此,除电知外,合行抄录原呈,令行该民政查照,并转行各机关知悉,此令。

(载于《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I-13沈括应发千年叹———关于“春节改在立春”的争论
沈括应发千年叹
———关于“春节改在立春”的争论

“春节改在立春”之建议实自1945年就由金有巽教授(今91岁)提出过,经民间历法改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十年来的不断宣传,目前见诸报端日多,报刊、网络上逐渐开始了争论,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3日(A2版)“青年话题”曾登出《春节日期不能随便改》一文,也对该项改革提出了不同意见。
目前争论日趋激烈,但双方却有共同之处——发扬华夏优秀文化传统,振兴中华民族的满腔热血。双方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有无认真了解祖国几千年的历法变迁,有无认真研究祖制历法中的精华与糟粕。可以说,反对者大都是对此项改革有种种误解。真正经过深入调研、深思熟虑而形成的有理有据有分量的反对文章无论在报刊或网络上尚未见一篇。

历法是不断变革的
历法总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发展的。我国祖制历法也一直在变迁:夏、商、周的新年岁首就各不相同,分别为1月1日,12月1日和11月1日,秦历岁首更改为10月1日(《春节改期杂谈》蔡堇)。历朝历法改革大小70余次,方案数百种(《历法与历法改革丛谈》陕西省原省委书记陈元方)。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历法没有不改不变之理。
不科学的夏历迟早要改
我国现行的夏历(文革时错误地改称为“农历”至今)是古人根据月亮圆缺周期而定的“太阴历”的一种,一年354天(平年),与一年实际的365天无法吻合,只好用闰年13个月来调整,这就造成了闰年的384天。因此才出现了双立春之年和无立春之年——所谓“寡妇年。”这样的历法使得岁首正月初一每年在公历中的日期飘忽不定,前后相差近一个月。
夏历的弊端,它的不科学是明明白白的,迟早要改。

沈括期盼近千年
历史上,近千年前北宋的沈括是痛感太阴历弊端的杰出代表。他斥太阴历“岁年错乱,四时失位”,提出了以24节气(太阳历)为基础的“十二气历”,却被坚持“祖制不可变”的保守派咒骂不断。沈括曾料到他的历论会招致“怪怨攻骂”,并坚信“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梦溪笔谈》)。他也许不曾料到,近千年之后仍有坚持“祖制不可变”者。沈括若有知,定会发出千年之浩叹!历改是全世界华人之事,现在已有海外华人参加。应该积极联系世界各地的华人共同研讨夏历的改革,合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春节改在立春依然属于传统文化       
春节改在立春比改革夏历的动作要小得多,它使春节名实相符,可在夏历暂不动的情况下先行。
首先,“立春”是中国历法之精华——24节气中的一个,为中华民族所特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将春节与正月初一合并在一起乃袁世凯批准的,只有92年的历史,而将二者分开过在中国历史上极为悠久。历史上春节原本就在立春。(《春节九十二岁啦》中国科普作协 余仁杰)。我们为何要死抱着袁世凯的规矩不放?
再次,春节定在立春,每年都相对固定于2月4日或3日,诸多困扰可消除,而且再也不会出现人为的“寡妇年”,除去了此项封建迷信说法的基础,利国利民。
春节改期后,夏历的元旦、十五仍可照过,只是不再叫春节。既不影响全世界的华人按夏历过年也不影响过“春节”。


相关链接:
历法改革研究会剪影

为了改革具有明显弊端的现行历法,使其更科学实用,造福民族造福人类社会,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基地,金有巽、应振华、蔡堇、章潜五等一批可敬的退休专家学者于十年前成立了历法改革研究小组,后改为历法改革研究会,为历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精力。
他们的年龄大多在七十岁以上,从自掏原本不多的退休金作经费开始,搞历法研究10余年,查印资料、研究、写作,走访有关单位。秘书长章潜五曾多年骑一辆旧自行车奔波于西安市,去北京、上海、南京走访时,白发苍苍的老者都是买硬座火车票。十年来,他们写作、编辑、寄发了15000余份历改资料,向各方人士赠阅;为了节省邮费,每次先用小称称,如果超重就用刀片切去纸边……他们不计名不求利,认定要做这桩有利千秋之事。近年来,他们队伍逐渐扩大,陆续获得本校及外界百位专家学者包括海外人士的热忱资助。
他们广泛联系中外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共同奋斗,汇集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初步成效。
他们追迹先贤遗志,提出了明确的四项历改建议:“农历”恢复称为夏历、春节改在立春、共同研制新历、明确世纪始年。目前,“农历”已在我国各报头日历上明显减少;春节科学定日已引起公众的关注,并多次向全国人大、政协提案。他们还创制了“中华科学历”等新历方案。

作者:张晓蓉
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党政办
邮编:710071
电子邮箱:xrzhang@xidian.edu.cn

编者按:本文写于多月前,曾投稿报社参加讨论,今供大家参考,
欢迎核实转载。
(载于《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下附“春节日期不能随便改”的转载报文提供参考研究

春节改在每年立春日?春节日期不能随便改


www.cq.xinhuanet.com   2005年01月13日 09:09:02   来源: 重庆晚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关闭】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一批专家学者提出,可将春节改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从而使这个每年游移不定的节日相对固定在2月4日,方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据昨日《扬子晚报》)
   对此,笔者不由得想起史料记载:1911年,孙中山推翻清帝统治后,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加强国际联系,遂取消农历纪年,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也想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推行公历纪年做了很多极端的做法,他们甚至禁止民间过农历新年,强迫老百姓按照公历过年,在元旦那天过春节。但事实上,节日的名称移过去了,风俗却岿然不动——老百姓依旧按照农历过年。
   而今天,专家学者们想把春节日期固定在立春会成功吗?我看也难!我国的农历,已经通行了三千多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春节是老百姓合家团圆和身心享受放松的节日,在民间根深蒂固。我们也许改个春节日期很容易,但真的要老百姓去实行恐怕就难了,到时候说不定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和麻烦,实在没有必要。前些年实行的夏令时就是前车之鉴,把表上的指针拨快一小时和把作息时间表提前一小时有什么区别?那一“拨”,弄得一片乱腾,结果只好告吹。


I-14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

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

硕士研究生:秦兰     导师:江晓原  教授     专业:科学史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002年3月
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
摘  要
   天文历学是源远流长的实用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认识天地的能力。历法是长期计时的法规,反映天文节气的变化规律。
   但是,由于历法不仅反映天地运行的科学规律,而且传承陈旧过时的哲学思想。因此,历法的改革便成了世代相传的课题。
   我国也不例外,历法改革的呼声一直不断,一批批的研历者关注着我国的用历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初期,在我国出现了一个以推进历法改革为目的的民间运动,以西安为活动中心,该运动小组成员热切地关注着我国的用历状况,撰文阐述他们的见解,该会由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组成。近十年来,为了达到他们提倡的历法改革目的,他们搜集资料,调查分析,编印参考读物,开展科普宣传,亟力呼吁建议。近10年来,他们不仅多次走访了有关的上级机构,还与乌克兰,俄罗斯,美国等国的研历组织取得了联系。
   尽管他们这10年来的努力并未见有显著效果,这是因为,改历运动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忍受现行历法的不合理性要比改历所带来的不便要小的多。但他们的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感动和钦佩。虽然,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并未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意义。但是,他们的活动在科学社会学上是有很大意义的。
为此,本人走访了他们每位组员。通过和他们的交谈及对其他人的调研,了解他们的生平和现状;了解了他们的研历过程;了解他们近10年的各项活动——包括对官方的呼吁和对民间采取的各种措施;了解了他们的各种改历主张;了解他们近10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了解了他们所认为的历法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种种技术原因;通过分析他们的现状及行为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历法及历法改革在当今社会是如何运作的。
关键词:改革,运动,当代,民间,历法

(载于《历改信息》第25 期,2005年7月15日)


H-25《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H-25《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本期目录
简要信息……………………………………… P1  
陈一鸣:节日应该姓什么? …………………P2
袁世凯时期的《四时节假呈》……………… P3
章潜五: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 P3
硕士论文: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 P6
曾一平:简论历法改革 ………………………P6
历改委:历法改革的网络文集……………… P12
张晓蓉:沈括应发千年叹…………………… P14
致信伊秋雨先生商榷创新历法文明………… P16
网络论坛研讨历法改革的摘例……………… P18
历改委:关于中华新历方案的研讨问题…… P21
蔡堇:同韩国学者座谈侧记………………… P22
信函交流摘载………………………………… P24

简 要 信 息
1、为了继续推进历法改革研究,初夏章潜五又次赴南京、上海,拜见炮兵学院张明昌教授、南京大学肖耐园教授、紫金山天文台前任台长陆本魁等天文专家,并且拜见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张超(终身)教授,听取他们对于建议召开“历改研究网络研讨会”的指教意见。会见南京市的多家报社记者,感谢他们今春率先报道本会的历改建议“春节科学定日”, 赠送了“贺卡千年旋历”。又次得到历史档案馆的热情帮助,查获了重要史料《四时节假呈》。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江晓原教授指导研究生秦兰研究“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毕业论文和借给的“春节话改期”录象带被邮寄丢失,今已获得该毕业论文的复印件。
2、今春历法改革研究与维护传统节日的碰撞,反映出许多人未曾看过本会汇编的书刊资料。为了开展历法改革的科普宣传,本会草编了“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分类编号摘要载出百篇文章。已给人民网等五个网站8个论坛贴文后,今又在“牧夫天文论坛”、“中华农历网”、“浙大哲学网”、“中国春节网”、“阳光岛社区”等论坛陆续贴文,提供广大网友参阅。对于前未参阅而作评议的众多网站论坛,我们陆续一一给予回复,排除干扰进行学术研讨。遗憾的是有不少反方观点的论坛,能见目录而已无法打开贴文了。
3、在国外探亲的前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院长曾一平教授,一年来在网上持续宣传“自然历法”,积极参加网上的争鸣辩论,坚持科学论证和逻辑分析,获得研历同仁的赞赏。华夏历法研究会会长周书先近日研究“以中气相距时间优化大小月序”。新近入会的同仁先后来稿:邢台外语师范学校杨印书老师寄来他与多位学生合力统计200年的24节气日期表;新疆李景强先生寄来细谈“中华科学历”方案;甘肃侯庚先生寄来“初探二十四节气的功能”等。本刊原拟从本期开始继续以讨论新历方案为重点,参见“关于中华新历方案的研讨问题”,但因需要认真总结这次碰撞的教训,致使推后载出这些文稿希望谅解。
   4、《历改信息》第24期寄赠后,感谢外交部办公厅信访部及时回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炳中教授收到此期和前已寄赠的多份书刊后,回复说“当时以为我们参与举办的会议的论文可能很快出版,到时候一并给您寄去。没有想到,出版的事情还要延后一段时间。我们一定会给您寄。”通过信函联系建立了协联友谊。我们今仍盼等中国民俗学会回赠《国际研讨会文集》,以便学习后进行深入的学术切磋。

网络论坛研讨历法改革的摘例
一、浙大哲学网(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区)
姓名:章潜五    学号:研究历改的老年新兵    专业:原学雷达工程
浙大哲学网的师生们:
   您们好!
   今见贵网载出《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I-1), 我代表陕西省老科协历改委表示十分感谢!贵校的老校长竺可桢先生是研究历法改革的先辈,他说:“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的今日,全世界人们还用着这样不合时代潮流,浪费时间,浪费纸张,为西洋中世纪神权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格里高里历,是不可思议的。近代科学家已提了不少合理的建议,英国前钦天监(皇家天文台长)琼斯甚至写进天文学教科书中来宣传改进现行历法的主张。但是两千年颓风陋俗加以教会的积威是顽固不化的,不容易改进的。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本其革命精神,采取古代文化的精华而弃其糟粕,才会有魄力来担当合理改进历法这一任务。唯物必能战胜唯心,一个合理历法的建立于世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是指引我们研究世界历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在激励国人共同创新我国和人类的历法文明!
   美国的国际世界历协会曾是上世纪世界改历运动的主力, 然而由于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 扼杀了轰轰烈烈的改历运动, 林进主席继承了前主席艾切利斯女士的精神, 然而未能取得明显的进展。美国的大学哲学教授里克•麦卡蒂积极支持林进主席,认为研究历法改革是哲学的最好议题,办了讨论历法改革的网站。您们重视历法改革的研究,再次证明了哲学人士的高见。本研究会10年来协联中外研历同仁,在研历深度和宣传广度方面已经后来居上, 人类历法文明的创新寄望于中华儿女, 这是我们分析形势得出的结论。我们这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只能做些闯路探索的任务,文化领域的这项万里长征任务,主要依靠未来的一代国家栋梁之才!
二、阳光岛社区
“致信伊秋雨先生商榷创新历法文明”和《网络文集》上贴论坛后的主要随贴
1.纵论天下首席斑竹 欧亚大陆:欢迎楼主成为阳光ID,更欢迎多多发表大作。
2.底层匹夫:呵呵,支持章先生的观点,难得章先生这么认真,学术精神令人敬佩。
3.正七品知县:好文章,虽然未看完,觉得还是写得很有理的。
4.海之南斑竹 浪子:章先生的文章还是很严谨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创新历法似无必要,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同。
5.幽默笑林斑竹 白云城:老先生,你们的努力是大家所公认的。我已经看到了今天贴出来的一系列文章。欢迎。
6.海之南首席斑竹007CAT: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专业,让我们这些门外汉有些头晕。章老先生能否浅显地讲一讲改历的好处呢?(编者注:已另贴回复)
   7.社区总管伊秋雨:章先生好!首先对您光临阳光岛社区表示热忱的欢迎!再者,对您在学术方面的认真和严谨精神表示十分的敬佩!
   小文《把春节也“废”了,我们的传统还剩下什么? 》是去年年底写的,起初贴在网上,后来被《中国国土资源报》采用发表在该报的副刊上。感谢您对该文的关注并对其中的观点提出批评。去年年底,互联网上关于春节改期一事讨论得非常热烈,正如章先生所言,绝大多数的讨论都是谩骂,这是网络上普遍的一种现象,说明了网络学术探讨氛围的不成熟和不理性,也这是由网络特点决定的。
   首先得说明的是,由于我知识有限,对历法并不太了解,更没有研究过,因此,也就不能与章先生作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但我非常愿意聆听章先生的教诲。但是从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对于变革历法,改革春节之类的提法不是很赞成,我赞同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的观点,也赞同去糟粕而留精华。但是,对于春节改期,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再者,一个节日的形成必有其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渊源,不是想改便改的。
   夏令时的作废便证明了这一点。传统就是传统,不能用现代的手段去试图改变它,因为一改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了。而且,这样的传统文化并不见得是落后的,也不是非改不可。
   以上缪缪数语仅为对章先生的一个回复,不是学术探讨,非常欢迎对历法熟悉的朋友共同参与讨论,也十分感谢章先生提出这一大课题。认真而严谨的学术探讨氛围正是阳光岛社区所需要的。(编者注:已另贴回复)
三、牧夫天文论坛
《网络文集》贴文数十篇后的主要随贴
1 超级版主 pcet:大家可以上google搜索一下关于章潜五先生以及他们改历工作的一些相关资料。 撇开大众和社会对这件工作的主观评价,对老前辈我们还是应当保持一定尊敬,毕竟他们和我们厌恶的MK不是同一路人。请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语言上保留一点风度。给章老先生一个建议,许多同好可能只是不满您占用大量版面来贴您的文集,请把相关文章放在同一个帖子里以跟贴的形式发表。
2 版主 wlbx:首先认个错,前面是我太无理了。这么多论文,写起来一定不容易,而且还能科学的务实的讨论这些问题,就这点来说就值得我尊敬。
   能否给我三个数据?(大概估算一下就好了,不过最好有过程):
1、由于旧历每年会给全世界带来多少损失?(使用“协调世界时”还有没有这些损失?)
2、全球改历需要多少钱?(光是千年虫问题人类就花了好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闹得沸沸扬扬的。据本人不完全统计,光美国政府就花了几百亿美元巨额资金,并有数千名技术人员为此日夜奋战。千年虫问题要做的改历一定要做,而还有很多千年虫问题碰不上的问题改历都要碰到,比如全球科学家们先开会讨论的费用、各国立法机构开会的费用、各国学习新历法的费用……再还有消除旧历法的费用也是很多的,不能忽略。)
3、改历后习惯于旧历的人要多少时间才能改变过来?
  我想如果能把这些数据给各国的首脑们,就能比较方便他们决策了。
3 超星系 望天:我没有把楼主当MK,我对铺天盖地的发同一个主题的帖子有意见,123456789把帖子都给刷下去了,我不太高兴,说话不太友好,我道歉。
   应该把这样的帖子发到专业论坛更好,最好自己建立一个历法论坛。发这里也要讲究方法,在一个楼里贴资料,几天贴一个,大家看完再贴一个,把原创的开一个主题,两个楼就够了,也不会沉下去。我个人的建议,不一定好。
4 Zhangqianwu:管理员、版主、网友们:
    感谢您们对于老年新兵的理解和支持,提出了诚恳的指导和劝告,有的同志还作道歉,这是在其它论坛上未有的现象。其实应该道歉的是我,搬用了其它论坛的上网方法,每天上网5篇长文,可能搅乱了大家的专心兴趣。我的确是一位上网新手,有多位网友教过我操作,由于我担负的工作任务太重,有的贴文方法至今尚未学会。今获告知“不要刷屏”后,仍然不知如何操作,但知需要采取跟贴办法,有待我练习操作了。
    十年前,我受梁思成先生问四位科学家,24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不料都说是阴历,因而他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他要来作科普宣传了(A-9推荐研读和深思:42年前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从而启发我设计了一张“天文历法知识现况调查表”,在多所院校和中学里作调查,作出《统计分析》载于《历改信息》第3期。2002年召开“西安历法改革座谈会”,提出的《建议书》中有两条建议:尽早召开全国历法改革研讨会;普及天文知识和历法知识。今日上网贵坛,正是希望介绍历法改革建议,我注意到贵坛权威详细介绍我国的旧历历史,然而未见有关近代的中外历法改革史。我认为许多天文爱好者热衷于观天,这是十分有益的探研,许多中外大科学家都同时还是天文学家,这说明科学家不仅要关注本身的专业,同时应该观天察地,关注社会现实。而现今存在的事实是,天文专家不愿意(无时间)研究历法改革,年轻的天文爱好者不关心历法改革问题,当代涌现的我国民间历法改革研究运动,都是一群离退休的民间研历者,他们提出了十多个世界历新方案,其中多位是农民或一般职工,他们请教官方的编历机构,然而未曾听说获得支持。美国的中学生曾经提出世界历方案,以中学校名称为“博纳文历”,然而中国至今未见有学生提出新历方案,这是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天文历法在封建统治时代是官方统管的,民吏不准研习,否则习历者被放逐,制历者被砍头。当代研习天文已是热门活动,然而习历制历则仍处于冷门,今春的一片网骂有其根源,本会与“2004年优秀评论员”郭松民和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的争议,已编入《网络文集》。我们注意到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先生和著名地理学家金祖孟教授在晚年特别重视研究哲学,历法与天文、地理、数学密切关联,然而历法改革还与哲学、历史学、管理学关联,这种多学科的交叉性课题,是值得年轻天文爱好者注目研究的,了解和研究它将会有助于成才立业。简介上述拙见,提供网友们参考。
   上篇更正:金老曾为全国向科学进军大会解放军代表团副团长,前贴漏了“副”字。
四、《蒋不清的闲话》个人网站论坛
对“欢迎章教授及来访的网友们,来到了请进来一下”的回应
(编者按:蒋先生多月前曾寄来他对“天文历法知识现况调查表”的填答,因而曾有网上的多信交流,他今将这些信文列为论坛的首页。)
主题:欢迎共同研究创新历法文明
蒋不清先生:
您好!近日我对建议“春节科学定日”作出评议的网站,正在一一给予答复时,很
高兴地见到了您创办的网站。我主要看了您我的多次通信,请原谅我没有时间全看其他。我非常敬佩您的才华和精神!这种自学成才的成就令人赞赏,更值得年轻同志们学习。
   感谢您把“天文历法知识现况调查表”全文载出,提供网友们参考研究,您对此份调查表作出评议,这也有助于吸引网友关注此项事业。至于我对您的建议“您关心时事,但要增强识别是非的能力”,我仍然是这样希望的,因为在这场革与保的碰撞中,我结识了多位网友,他们积极参加共同研究改历,有的还作出了明显的贡献。今仅例举一位50人员曹培亨同志(网上曾用笔名“雪原白兔”),他在南方网上用笔名“雪竹”,利用我寄赠给他的书刊资料,加上他的分析研究,发表了系统的科普宣传,结果在全国一片网骂声中,南方社区的网骂很少,有的网友还以增长见识而自豪呢。他最先提出“G-12抢婚避婚皆荒唐,迷信“农历”是科盲!”这才出现了这场大争论。他还提出了新历法方案,并已填表参加本研究会,您可从人民网查阅其文章,近期他又专心于评论两岸关系大事。今提供此例供您参考,我认为关键问题是要注意分清是非和大方向。
   我已把本会十年来编印的书刊摘要百篇上网,组成“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今附于信末),正忙的今事就是宣传它,欢迎大家共同来关心和研究。对于郭松民、刘魁立等先生的观点,我们前已撰文反驳,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应战而开成辩论会。我真诚地希望您能认真研读诸多先贤的论著,决定您参加革与保的何方?我们为何会晚年研究这个难题,天文专家们不愿搞,而真是我们吃饱了无事干吗?相信等您看完了百篇文章后就会明白的。祝您取得更大的成就!    陕西省老科协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   章潜五  2005-07-01
五、佛学文化论坛
对“帖子主题: 麻烦太阳慢点走”的随贴
历改委西电 说道:
今日喜见贵坛也在研究我国的历法改革问题, 本会会刊《历改信息》第15期18-19
页载有《美洲人间福报》2000年11月27日的头条新闻:联国研议试行“十二月世界历”。该报是佛教星云大师所创办的日刊, 此文是本会理事长金有巽教授的老同学从美国寄来的剪报转载, 本人曾代表历改委致信给星云法师。今欢迎佛教网友参加研究“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 今天我已贴文I-1《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于贵坛, 希望网友参考后参加研讨, 并且欢迎协联。
              陕西省老科协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  常务秘书长  章潜五  2005-07-03
H-25《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H-25《历改信息》第25期,2005年7月15日

         本期目录
简要信息……………………………………… P1  
陈一鸣:节日应该姓什么? …………………P2
袁世凯时期的《四时节假呈》……………… P3
章潜五: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 P3
硕士论文: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 P6
曾一平:简论历法改革 ………………………P6
历改委:历法改革的网络文集……………… P12
张晓蓉:沈括应发千年叹…………………… P14
致信伊秋雨先生商榷创新历法文明………… P16
网络论坛研讨历法改革的摘例……………… P18
历改委:关于中华新历方案的研讨问题…… P21
蔡堇:同韩国学者座谈侧记………………… P22
信函交流摘载………………………………… P24

简 要 信 息
1、为了继续推进历法改革研究,初夏章潜五又次赴南京、上海,拜见炮兵学院张明昌教授、南京大学肖耐园教授、紫金山天文台前任台长陆本魁等天文专家,并且拜见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张超(终身)教授,听取他们对于建议召开“历改研究网络研讨会”的指教意见。会见南京市的多家报社记者,感谢他们今春率先报道本会的历改建议“春节科学定日”, 赠送了“贺卡千年旋历”。又次得到历史档案馆的热情帮助,查获了重要史料《四时节假呈》。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江晓原教授指导研究生秦兰研究“中国当代民间历法改革运动”,毕业论文和借给的“春节话改期”录象带被邮寄丢失,今已获得该毕业论文的复印件。
2、今春历法改革研究与维护传统节日的碰撞,反映出许多人未曾看过本会汇编的书刊资料。为了开展历法改革的科普宣传,本会草编了“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分类编号摘要载出百篇文章。已给人民网等五个网站8个论坛贴文后,今又在“牧夫天文论坛”、“中华农历网”、“浙大哲学网”、“中国春节网”、“阳光岛社区”等论坛陆续贴文,提供广大网友参阅。对于前未参阅而作评议的众多网站论坛,我们陆续一一给予回复,排除干扰进行学术研讨。遗憾的是有不少反方观点的论坛,能见目录而已无法打开贴文了。
3、在国外探亲的前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院长曾一平教授,一年来在网上持续宣传“自然历法”,积极参加网上的争鸣辩论,坚持科学论证和逻辑分析,获得研历同仁的赞赏。华夏历法研究会会长周书先近日研究“以中气相距时间优化大小月序”。新近入会的同仁先后来稿:邢台外语师范学校杨印书老师寄来他与多位学生合力统计200年的24节气日期表;新疆李景强先生寄来细谈“中华科学历”方案;甘肃侯庚先生寄来“初探二十四节气的功能”等。本刊原拟从本期开始继续以讨论新历方案为重点,参见“关于中华新历方案的研讨问题”,但因需要认真总结这次碰撞的教训,致使推后载出这些文稿希望谅解。
   4、《历改信息》第24期寄赠后,感谢外交部办公厅信访部及时回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炳中教授收到此期和前已寄赠的多份书刊后,回复说“当时以为我们参与举办的会议的论文可能很快出版,到时候一并给您寄去。没有想到,出版的事情还要延后一段时间。我们一定会给您寄。”通过信函联系建立了协联友谊。我们今仍盼等中国民俗学会回赠《国际研讨会文集》,以便学习后进行深入的学术切磋。

网络论坛研讨历法改革的摘例
一、浙大哲学网(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区)
姓名:章潜五    学号:研究历改的老年新兵    专业:原学雷达工程
浙大哲学网的师生们:
   您们好!
   今见贵网载出《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I-1), 我代表陕西省老科协历改委表示十分感谢!贵校的老校长竺可桢先生是研究历法改革的先辈,他说:“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的今日,全世界人们还用着这样不合时代潮流,浪费时间,浪费纸张,为西洋中世纪神权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格里高里历,是不可思议的。近代科学家已提了不少合理的建议,英国前钦天监(皇家天文台长)琼斯甚至写进天文学教科书中来宣传改进现行历法的主张。但是两千年颓风陋俗加以教会的积威是顽固不化的,不容易改进的。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本其革命精神,采取古代文化的精华而弃其糟粕,才会有魄力来担当合理改进历法这一任务。唯物必能战胜唯心,一个合理历法的建立于世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是指引我们研究世界历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在激励国人共同创新我国和人类的历法文明!
   美国的国际世界历协会曾是上世纪世界改历运动的主力, 然而由于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 扼杀了轰轰烈烈的改历运动, 林进主席继承了前主席艾切利斯女士的精神, 然而未能取得明显的进展。美国的大学哲学教授里克•麦卡蒂积极支持林进主席,认为研究历法改革是哲学的最好议题,办了讨论历法改革的网站。您们重视历法改革的研究,再次证明了哲学人士的高见。本研究会10年来协联中外研历同仁,在研历深度和宣传广度方面已经后来居上, 人类历法文明的创新寄望于中华儿女, 这是我们分析形势得出的结论。我们这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只能做些闯路探索的任务,文化领域的这项万里长征任务,主要依靠未来的一代国家栋梁之才!
二、阳光岛社区
“致信伊秋雨先生商榷创新历法文明”和《网络文集》上贴论坛后的主要随贴
1.纵论天下首席斑竹 欧亚大陆:欢迎楼主成为阳光ID,更欢迎多多发表大作。
2.底层匹夫:呵呵,支持章先生的观点,难得章先生这么认真,学术精神令人敬佩。
3.正七品知县:好文章,虽然未看完,觉得还是写得很有理的。
4.海之南斑竹 浪子:章先生的文章还是很严谨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创新历法似无必要,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同。
5.幽默笑林斑竹 白云城:老先生,你们的努力是大家所公认的。我已经看到了今天贴出来的一系列文章。欢迎。
6.海之南首席斑竹007CAT: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专业,让我们这些门外汉有些头晕。章老先生能否浅显地讲一讲改历的好处呢?(编者注:已另贴回复)
   7.社区总管伊秋雨:章先生好!首先对您光临阳光岛社区表示热忱的欢迎!再者,对您在学术方面的认真和严谨精神表示十分的敬佩!
   小文《把春节也“废”了,我们的传统还剩下什么? 》是去年年底写的,起初贴在网上,后来被《中国国土资源报》采用发表在该报的副刊上。感谢您对该文的关注并对其中的观点提出批评。去年年底,互联网上关于春节改期一事讨论得非常热烈,正如章先生所言,绝大多数的讨论都是谩骂,这是网络上普遍的一种现象,说明了网络学术探讨氛围的不成熟和不理性,也这是由网络特点决定的。
   首先得说明的是,由于我知识有限,对历法并不太了解,更没有研究过,因此,也就不能与章先生作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但我非常愿意聆听章先生的教诲。但是从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对于变革历法,改革春节之类的提法不是很赞成,我赞同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的观点,也赞同去糟粕而留精华。但是,对于春节改期,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再者,一个节日的形成必有其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渊源,不是想改便改的。
   夏令时的作废便证明了这一点。传统就是传统,不能用现代的手段去试图改变它,因为一改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了。而且,这样的传统文化并不见得是落后的,也不是非改不可。
   以上缪缪数语仅为对章先生的一个回复,不是学术探讨,非常欢迎对历法熟悉的朋友共同参与讨论,也十分感谢章先生提出这一大课题。认真而严谨的学术探讨氛围正是阳光岛社区所需要的。(编者注:已另贴回复)
三、牧夫天文论坛
《网络文集》贴文数十篇后的主要随贴
1 超级版主 pcet:大家可以上google搜索一下关于章潜五先生以及他们改历工作的一些相关资料。 撇开大众和社会对这件工作的主观评价,对老前辈我们还是应当保持一定尊敬,毕竟他们和我们厌恶的MK不是同一路人。请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语言上保留一点风度。给章老先生一个建议,许多同好可能只是不满您占用大量版面来贴您的文集,请把相关文章放在同一个帖子里以跟贴的形式发表。
2 版主 wlbx:首先认个错,前面是我太无理了。这么多论文,写起来一定不容易,而且还能科学的务实的讨论这些问题,就这点来说就值得我尊敬。
   能否给我三个数据?(大概估算一下就好了,不过最好有过程):
1、由于旧历每年会给全世界带来多少损失?(使用“协调世界时”还有没有这些损失?)
2、全球改历需要多少钱?(光是千年虫问题人类就花了好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闹得沸沸扬扬的。据本人不完全统计,光美国政府就花了几百亿美元巨额资金,并有数千名技术人员为此日夜奋战。千年虫问题要做的改历一定要做,而还有很多千年虫问题碰不上的问题改历都要碰到,比如全球科学家们先开会讨论的费用、各国立法机构开会的费用、各国学习新历法的费用……再还有消除旧历法的费用也是很多的,不能忽略。)
3、改历后习惯于旧历的人要多少时间才能改变过来?
  我想如果能把这些数据给各国的首脑们,就能比较方便他们决策了。
3 超星系 望天:我没有把楼主当MK,我对铺天盖地的发同一个主题的帖子有意见,123456789把帖子都给刷下去了,我不太高兴,说话不太友好,我道歉。
   应该把这样的帖子发到专业论坛更好,最好自己建立一个历法论坛。发这里也要讲究方法,在一个楼里贴资料,几天贴一个,大家看完再贴一个,把原创的开一个主题,两个楼就够了,也不会沉下去。我个人的建议,不一定好。
4 Zhangqianwu:管理员、版主、网友们:
    感谢您们对于老年新兵的理解和支持,提出了诚恳的指导和劝告,有的同志还作道歉,这是在其它论坛上未有的现象。其实应该道歉的是我,搬用了其它论坛的上网方法,每天上网5篇长文,可能搅乱了大家的专心兴趣。我的确是一位上网新手,有多位网友教过我操作,由于我担负的工作任务太重,有的贴文方法至今尚未学会。今获告知“不要刷屏”后,仍然不知如何操作,但知需要采取跟贴办法,有待我练习操作了。
    十年前,我受梁思成先生问四位科学家,24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不料都说是阴历,因而他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他要来作科普宣传了(A-9推荐研读和深思:42年前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从而启发我设计了一张“天文历法知识现况调查表”,在多所院校和中学里作调查,作出《统计分析》载于《历改信息》第3期。2002年召开“西安历法改革座谈会”,提出的《建议书》中有两条建议:尽早召开全国历法改革研讨会;普及天文知识和历法知识。今日上网贵坛,正是希望介绍历法改革建议,我注意到贵坛权威详细介绍我国的旧历历史,然而未见有关近代的中外历法改革史。我认为许多天文爱好者热衷于观天,这是十分有益的探研,许多中外大科学家都同时还是天文学家,这说明科学家不仅要关注本身的专业,同时应该观天察地,关注社会现实。而现今存在的事实是,天文专家不愿意(无时间)研究历法改革,年轻的天文爱好者不关心历法改革问题,当代涌现的我国民间历法改革研究运动,都是一群离退休的民间研历者,他们提出了十多个世界历新方案,其中多位是农民或一般职工,他们请教官方的编历机构,然而未曾听说获得支持。美国的中学生曾经提出世界历方案,以中学校名称为“博纳文历”,然而中国至今未见有学生提出新历方案,这是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天文历法在封建统治时代是官方统管的,民吏不准研习,否则习历者被放逐,制历者被砍头。当代研习天文已是热门活动,然而习历制历则仍处于冷门,今春的一片网骂有其根源,本会与“2004年优秀评论员”郭松民和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的争议,已编入《网络文集》。我们注意到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先生和著名地理学家金祖孟教授在晚年特别重视研究哲学,历法与天文、地理、数学密切关联,然而历法改革还与哲学、历史学、管理学关联,这种多学科的交叉性课题,是值得年轻天文爱好者注目研究的,了解和研究它将会有助于成才立业。简介上述拙见,提供网友们参考。
   上篇更正:金老曾为全国向科学进军大会解放军代表团副团长,前贴漏了“副”字。
四、《蒋不清的闲话》个人网站论坛
对“欢迎章教授及来访的网友们,来到了请进来一下”的回应
(编者按:蒋先生多月前曾寄来他对“天文历法知识现况调查表”的填答,因而曾有网上的多信交流,他今将这些信文列为论坛的首页。)
主题:欢迎共同研究创新历法文明
蒋不清先生:
您好!近日我对建议“春节科学定日”作出评议的网站,正在一一给予答复时,很
高兴地见到了您创办的网站。我主要看了您我的多次通信,请原谅我没有时间全看其他。我非常敬佩您的才华和精神!这种自学成才的成就令人赞赏,更值得年轻同志们学习。
   感谢您把“天文历法知识现况调查表”全文载出,提供网友们参考研究,您对此份调查表作出评议,这也有助于吸引网友关注此项事业。至于我对您的建议“您关心时事,但要增强识别是非的能力”,我仍然是这样希望的,因为在这场革与保的碰撞中,我结识了多位网友,他们积极参加共同研究改历,有的还作出了明显的贡献。今仅例举一位50人员曹培亨同志(网上曾用笔名“雪原白兔”),他在南方网上用笔名“雪竹”,利用我寄赠给他的书刊资料,加上他的分析研究,发表了系统的科普宣传,结果在全国一片网骂声中,南方社区的网骂很少,有的网友还以增长见识而自豪呢。他最先提出“G-12抢婚避婚皆荒唐,迷信“农历”是科盲!”这才出现了这场大争论。他还提出了新历法方案,并已填表参加本研究会,您可从人民网查阅其文章,近期他又专心于评论两岸关系大事。今提供此例供您参考,我认为关键问题是要注意分清是非和大方向。
   我已把本会十年来编印的书刊摘要百篇上网,组成“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今附于信末),正忙的今事就是宣传它,欢迎大家共同来关心和研究。对于郭松民、刘魁立等先生的观点,我们前已撰文反驳,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应战而开成辩论会。我真诚地希望您能认真研读诸多先贤的论著,决定您参加革与保的何方?我们为何会晚年研究这个难题,天文专家们不愿搞,而真是我们吃饱了无事干吗?相信等您看完了百篇文章后就会明白的。祝您取得更大的成就!    陕西省老科协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   章潜五  2005-07-01
五、佛学文化论坛
对“帖子主题: 麻烦太阳慢点走”的随贴
历改委西电 说道:
今日喜见贵坛也在研究我国的历法改革问题, 本会会刊《历改信息》第15期18-19
页载有《美洲人间福报》2000年11月27日的头条新闻:联国研议试行“十二月世界历”。该报是佛教星云大师所创办的日刊, 此文是本会理事长金有巽教授的老同学从美国寄来的剪报转载, 本人曾代表历改委致信给星云法师。今欢迎佛教网友参加研究“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 今天我已贴文I-1《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网络文集于贵坛, 希望网友参考后参加研讨, 并且欢迎协联。
              陕西省老科协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  常务秘书长  章潜五  2005-07-03
macross11 发表于 2005-7-1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章老先生年纪一大把了还热心于中国历法改革,并且不遗余力在各大论坛转悠,精神可嘉。但本论坛大部分爱好者实测天文或者是天体物理爱好者,对历法没多大兴趣或者没深入研究,建议您把您的文章发给陕西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看专家们如何处理。
他们的地址是:
陕西临潼18号信箱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710600
ch117@ntsc.ac.cn
rjxie 发表于 2005-7-1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大连光云科技有限公司联通数据中心
历法主要是紫金山天文台负责研究吧。
 楼主| zhangqianwu 发表于 2005-7-1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请求天文专家和天文爱好者明示解困办法?

管理员、红巨星先生:
   感谢您俩指示历法改革的专职研究机构,但是根据我十年协联所知情况,至今未能获解历改研究的主管机构困惑,今敬请您们天文专家帮助解困:
1、        我国是历法文明古国,在千年的皇朝年代,历法是国家的大法,设有司天监专职管理,严禁民吏习历和制历。推翻封建皇
朝后,历法该由谁来管似乎没有定位,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世界改历运动高潮时,国际联盟要求各国成立委员会征求意见,科学院认为应由部委主管,外交部推诿给教育部,最后是由教育部主管,天文研究所主事。天文研究所所长、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余青松任中国历法研究会主席,中国在世界改历运动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        上世纪末在我国开始兴起研究历法改革的民间活动,不少民间研历者写信或亲临紫台请求指导,然而大多都未获得帮助而
有意见,本人协联许多民间研历者,曾经多次拜见紫台历算室专家,近日又再次拜见前台长陆本魁先生,紫台是负责编制历书历表的权威机构,然而正如他们所说“人少事多,一大堆的群众来信,连回信也不行”,我早就说过请转给我来帮忙办,然而未见转信。近被告知上级未给研历任务,年终是要根据任务考核的,对此我也表示能够理解,然而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3、        红巨星先生介绍找我省国家授时中心,该台首任台长黄俊先生曾为我校雷达工程系政委,现为本会顾问,第二任台长苗永
瑞院士生前积极支持,第三位台长漆贯荣先生是本会副理事长,后任台长李志刚和专家刘次沅等都积极支持。然而该中心主要负责时分秒的短时精确测量,历法属于长时性质问题,似乎理应属于紫台的职责范围。正因历法改革没有明确的归属的专职研究机构,今年初我们又次敬请全国人大和政协呼吁,建议尽早明确历法改革的专职研究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
4、        历法改革是世传的任务,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民间研历者决不是吃饱了撑的,是求补缺提供国家决策参考。中国需要创
制科学简明的中华新历,扬我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我想应该获得各界志士的支持吧?因此我代表民间研历者向您们呼吁支持。如果说您们天文专家和天文爱好者全都只关心天体测量,而不愿分出一点时间来研究历法,给外行的民间研历者作些指导帮助,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共同奉献心力,人类的历法文明创新,需要中国举旗争先奋斗。
   提出上述管见,敬请明示帮助我们解困办法?谢谢!
                               陕西省老科协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     章潜五   2005-07-17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