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海南理科状元因是高考移民被取消报本科一批资格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http://www.rednet.com.cn 2005-7-14 8:55:53 红网 

  编者按:6月24日,海南省高考成绩揭晓,但是对理科状元却没有出现任何报道,7月10日,有神秘读者报料称,海南高考理科状元李洋是“高考移民”,7月12日,海南省教育厅、考试局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理科状元录取问题,教育、纪检等部门都到学校进行调查。7月13日下午6点半,省考试局普招处副处长王素英表示,经调查核实,取消李洋报考本科第一批的资格。清华大学招生办表示,将以海南招生政策为准,可能不能录取。据李洋叔叔透露,李洋已离开家整整3天了。

本报讯(记者 李荣良) 12、13日,本报报道了海口市海天学校的李洋同学摘得海南省理科状元桂冠,却面临不能报考一类本科院校的情况。

  昨日,省教育厅的紧急会议进入了第三天,“理科状元”李洋引发的高考移民事件已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已赴海口采访,关注海南省教育厅的最终结论。

  省教育厅

  取消李洋报一本资格

  昨日下午6点半,省考试局普招处副处长王素英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调查核实,李洋等考生高中后两年在我省就读不满两年。根据琼府办2003年公布的《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取消其报考本科第一批的资格。”

  据王素英介绍,针对李洋以及李洋所在的海天学校的调查是在接到举报后进行的,从调查结果看,李洋高二是断断续续在海南和湖北两地上学,高三一直在海南上学,所以不符合不限报资格。

  据悉,这项调查涉及20多名高考移民,目前教育厅正在进行最后学生数目和情况的审定,正式人数和文件将在今日公布。

  清华招生办

  以海南招生政策为准

  清华大学招生办的屠老师表示,如果海南省教育厅已确定限报,即使李洋在网上填报了清华大学,他的档案还是无法实现投档,清华大学将不可能录取他。虽然有一些遗憾,但学校在海南招生是以教育部和海南省的招生政策为准的。

  海口市民

  多数支持教育厅决定

  在限报结果出来后,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海口市民,这些市民多数支持教育厅的限报政策。一位市民告诉记者,高考移民挤占了海南学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数人毕业后不回来为海南建设服务,这对海南发展不利。

   市民李先生表示,既然我省已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高考移民,那么就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办,谁都不能例外。

  李洋叔叔

  李洋离开家整整三天

  昨晚10点,有媒体记者见到了李洋的叔叔,据李洋叔叔透露,李洋已离开家整整3天了。

  因为举报理科状元李洋是高考移民后,引发的对海天学校的调查,已直接涉及到20多名外省考生。据悉,这20多名考生大多分数在本科第一批A段。

  黄先生说,他们并不是冲着海南的高考来的,只不过一直在海南做生意,孩子又符合在海南参加高考的条件,所以就在海南考,我们并不是两三个月前才让孩子过来考试的那种高考移民

(稿源:海南特区报)
(作者:李荣良)
(编辑:胡蓉平)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1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海南"高考移民"事件引发的思考
2005年06月06日11:06:15 北京青年报 蔡方华


一年一度,高考如期成为初夏时节最热门的社会话题和新闻热点。“西安启动高考‘绿色通道’,考生车辆优先放行”、“山东高考考场全部装上电子眼”、“石家庄高考监考人员一科一调换,抽签定考场”、“监考老师要穿平底鞋”、“高考试卷昨天抵达各考区,职守人员24小时视线不离试卷”……来自各地的新闻勾勒出围绕高考而“全民总动员”的盛况。如果进行一次专项“经济普查”,围绕高考而投入的综合成本,一定十分惊人。

  而在直接经济成本之外,各种或隐或显的社会综合成本,不但更加巨大而且可能不断积聚着潜在的隐患。其中最受争议的,当属不同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的差异,以及围绕保送、特招而存在的各种“招生腐败”现象。招生腐败作为众多腐败现象之一种,必然招致普遍的痛恨和广泛的批评自不待言。而不同地区间的录取分数差异所造成的问题,也招来了大家的质疑。近年来几个大城市陆续实行了单独命题,虽然避开了直接的录取分数比较,但对实际存在问题的改观却不大。各地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及由此而造成的录取难易程度的不同,照样可以直接感受得到。因此而引发的“高考移民”现象,也就成为必然。各种围追堵截的措施,不过是增加了移民及制止移民的成本,却于减少移民势头并无实际的作用。

  6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海南省在最后时刻承认了数百位外地“高考移民”的报名资格,“封堵令成一纸空文”。在这一事件中,海南省教育厅为了减少大量外省高考移民对本省考生的冲击,派出6路调查组赴全国各地了解情况,并锁定数百名在原籍和海南进行了“重复报名”的考生,取消其在海南的考试资格,以达到对“移民潮”发出警示信号的作用。而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在经过了复杂的多方“博弈”之后,海南省在最后时刻取消了“封堵令”,承认了这些考生在海南的考试资格。

  海南省这一决定对本地考生的冲击,及对未来海南高考移民势头的影响尚难预料。但这一事件却足以暴露出对“高考移民”的堵截措施给考生、家长带来的困扰和给教育秩序造成的混乱。在这一事件中,包括海南本地考生、外地“移民”考生、海南省教育部门在内的各个当事方,都有充分的理由采取他们目前已经采取的行动,但是他们之间的对立、冲突却已经构成对双方利益的伤害,对“移民”迁出地、迁入地的教育秩序也已经造成实际的破坏。在这种谁的行为都合情合理,而其结果却极不合理的事件中,制度的不合理就成为最重要的原因。

  这一事件虽然特殊,却足够典型。实际上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对社会公平原则和各地教育秩序,已经造成不小的挑战。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实质性的改革政策出台。绝对的公平当然并不现实,但相对的公平却是必须。否则,不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会愈发直接和激烈,而且很可能促发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与制度之间的冲突和博弈。目前围绕高考而投入的社会成本愈来愈大,证明这种冲突已经形成而且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1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海南“高考移民状元”不能上清华?

2005年07月14日09:23

位于海口市海府路省政府四楼的海南省教育厅正处于暴风雨中:暴风眼是一名来自湖北的“高考移民”———李洋,这个16岁的学生以897分的成绩列今年海南省高考理科的第一名,但其高考移民身份使教育厅迟迟没有公布其今年海南省理科状元的“名份”;而更为棘手的是,根据海南省2002年公布的政策,凡是学籍未满两年的高考移民将不能报考本科第一批院校,而李洋在海南的学籍刚好差一个月满两年。是对这位新科“高考状元”网开一面让其报考据说已伸出“橄榄枝”的清华大学,还是坚持海南省的高考政策?一连几天,海南省教育厅和海南省考试局灯火通明,紧急磋商。昨天,本报记者赶往海口进行深度采访。

  6月24日晚,海南省高考成绩公布,海南省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了来自海南中学的文科状元,但对本该同时亮相的理科状元却只字未提。

  迷雾后的关键问题在于理科状元李洋是一个“高考移民”,原籍湖北。在海南岛内,近十年来“高考移民”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全国第二大岛,特别在今年海南省因为高考移民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的焦点之中。5月16日,海南省取消了340名同时在两省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的考试资格。5月28日,83名“高考移民”考生家长在《海南省340名被非法剥夺高考资格考生的家长代表联名申诉的紧急请求》上签名,并将其特快专递至国家信访部门。重重压力之下的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门最终恢复了这些考生的考试资格。对于海南岛的本土学生和家长来说,因为海南省录取分数不高和录取率高两大“利好”而蜂拥至海南的“高考移民”被视为本地高考本专科学位的“掠夺者”。

  此次高考移民夺取了理科状元,海南省的教育政策如何执行?一下子海南省教育厅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更为棘手的还在后面。在2002年下半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规定》指出,所有要求在海南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人,必须符合相应的条件: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户籍;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后两个学年在海南省就读;考生本人小学或者初中在海南省毕业且毕业时户籍在海南省。只符合以上3项条件之一,但户口在海南省的考生也可在海南省报考,但限定报考本科第二批和专科(高职)学校。李洋的报考条件中缺了一条:在海南就读满两年。海天学校办公室主任刘斌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李洋是2003年10月入校的,距离4个学期确实差1个月。”

  昨天,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陈晓告诉记者,对于李洋的问题,教育厅和考试局正在研究之中,将在这几日公布调查的结果和最终的处理方式。

  而记者联系的清华大学招生办有关人士称,将以海南省的招生政策为准进行招生。而今天,海南省本科第一批录取的分数线和上档人数都要公布,届时李洋的去向就会水落石出。

  李洋家人  孩子非常痛苦

  在海南省教育厅处于风暴边沿的时候,风暴眼———李洋已经回到湖北,记者几经周折之后联系到李洋的爸爸和叔叔,由于李洋出门前往同学家玩,一时联系不上,记者先期采访了李洋的爸爸和叔叔。

  记者:李洋知道成绩后心情怎样?

  李洋爸爸:他自己也没想到可以考得这么好,所以成绩一出来很高兴。

  记者:来海南之前李洋在哪里上学?他的成绩怎么样?

  李洋爸爸:他在湖北仙桃市的精英学校上学,这个学校也是当地比较好的学校。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都很好,一般考试都是前三名之内,一般都不会落到第四名去的。

  记者:当时为什么想到海南上学?

  李洋叔叔:当时是孩子自己要求来的。主要原因是我在海南工作,李洋妈妈就在海南给我帮忙,所以孩子来海南上学她可以照顾,又可以和孩子在一起生活。

  记者:当时你们知道海南的高考政策吗?有没有想到会面临今天的问题?

  李洋叔叔:当时政策是有的,但没有想到会有一个月这种问题,因为户口批准了才能办理入学,所以在10月份才办完,一直都没有什么问题,教育厅也批了学籍,也上了学,也参加了海南的会考。如果有问题的话,教育厅就不应该让孩子参加会考,不能出尔反尔。

  记者:李洋自己知道这件事了吗?他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李洋叔叔:我已经告诉他了。孩子非常痛苦,在海南呆的几天睡觉经常发恶梦,还跑出去,非常痛苦。

  昨晚截至记者发稿时,李洋还没有回家,今天他的命运将要有一个说法,记者将继续与他联系。

  学校  这对李洋不公平

  昨天,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海甸岛五西路的海天学校。在学校门口,远远地记者就看到了醒目的红色条幅:热烈庆祝我校李洋同学继去年荣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后,今年高考又以897分的成绩胜利摘取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显然,李洋已成为这所2001年创办的民办学校的骄傲和一块金字招牌。

  海天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有教学班32个。据介绍,李洋是2005年理科班的学生。招生办的人员坦承,目前民办高校的主要生源都是“大陆”的(海南称呼外省),岛内的好生源一般都去了海南中学和华侨中学等。和李洋一起39名考生中约有20多名是外省生源,但他们都拥有海南的学籍。本报记者专访了海天学校办公室主任刘斌。

  记者:海南省教育厅来调查什么呢?

  刘斌:李洋排名第一出来之后,就有很多人说,民办学校怎么可能出状元,肯定是高考移民,只是过来考试,并不是一直在学校上课吧?所以教育厅就过来调查了。我当时的回答是,李洋去年就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的一等奖,怎么可能平时不在这里上课?还有就是学籍问题了。李洋的学籍确实是差一个月,他是2003年10月入学的。

  记者:那在报考的时候就应该有这个政策了,李洋和他的家人知道吗?

  刘斌:当时海南的政策还比较宽松,差个把月不是问题。现在以一个地方性的政策,只差一个月就限制了一个孩子的前途,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而且李洋的成绩在湖北应当是重点偏上的,肯定可以上一本的。

  记者:听说清华有意向录取他?

  刘斌:是的,清华曾经谈过可以破格录取他,但高校肯定也要顾及到海南省地方的教育政策。(策划/窦丰昌  文、图/本报记者  邱敏)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关莹)

海天学校挂出醒目的条幅,祝贺李洋取得好成绩。
F2005071409233000000.jpg
yipeng 发表于 2005-7-1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遗憾! :|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1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深思!
littlePig 发表于 2005-7-1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新一代技术(广州)有限公司BGP节点
BT 的政策导致公民权利的丧失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