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独大月历不象定气历法---答曾教授

[复制链接]
zhoushuxian1936 发表于 2005-7-20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省眉山市 (仁寿县/彭山县)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独大月历不象定气历法---答曾教授 :

(一)世界历法 应以阳历为主,现在格里历---公历为联合国及许多国家的法定历,一些国家民族和宗教尚有各自作为文化特色的传统历法,且是格里历的参照系,格里历的合理部分应维持,其缺陷应加以修订,格里历是平气历;但曾教授的独大月历怎么看都不象定气历。
    (二)十二中气相距时间
冬至2005年12月22日丑[29天12小时]        大寒1月20日未[29天14小时]
雨水2月19日寅[29天22小时]        春分3月21日丑[30天12小时]
谷雨4月20日未[30天22小时]        小满5月21日午[31天8小时]
夏至6月1日戌[31天12小时]        大暑7月23日辰[31天6小时]
处暑8月23日未[30天22小时]        秋分9月23日午[30天10小时]
霜降10月23日亥[29天22小时]        小雪11月22日戌~冬至12月21日辰[29天12小时]
夏至附近的几个中气相距在31天左右,冬至附近的几个中气相距在30天左右,为大小月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 以为西方人才用黄道十二宫是个误解,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黄道(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划分为“十二次”、“十二辰”,相当于西方所说的黄道十二宫,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从黄道与赤道的交点春分点0度起,自东向西(跟地球公转方向相反)每30度划分为1个星座(宫),中气(气)的日期在相应黄道星座的首日左右,一个星座包含一个相应的中气(总在夏历相应月份之内,例如雨水在正月内)和一个普通节气(例如立春可在正月的上半月,或腊月的下半月)。各历书上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有标至时辰或分钟的,貌似精确,但各年同名节气的长度时有出入。章潜五教授初以2001-2100各年同名节气的众数日期为准,但1900年减闰后,要经过200年后才再减闰,故各年同名节气的日期逐渐趋前,经跟章教授切磋,改取1901-2100各年同名节气的众数日期,它跟外研社与建宏编著的《英汉多功能词典》的黄道十二宫日期(1749页)完全吻合;虽然岁差已使春分点缓慢西移,但原有星座日期仍被中外辞书和民众沿用至今。其实二十四节气理应和黄道十二宫那样标到日期就能满足农业和一般人的需要,另方面,各英汉辞书中的部分星座日期有些许出入。建议十二中气和黄道十二宫统一采用表2的日期,以便中西融会,贯通古今,相互接轨,方便记忆、使用和交流。
   表2 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四节气格里历日期
摩羯座-冬至12.22,小寒01.05;        宝瓶座-大寒02.21,立春02.04;        双鱼座-雨水02.21,惊蛰03.06;
白羊座-春分03.21,清明 04.04;        金牛座-谷雨04.20,立夏05.05;        双子座-小满05.21,芒种06.06;
巨蟹座-夏至06.21,小暑07.07;        狮子座-大暑07.23,立秋08.07;        室女座-处暑08.23,白露09.08;
天秤座-秋分09.23,寒露10.08;        天蝎座-霜降10.23,立冬11.07;        人马座-小雪11.22,大雪12.07;

    (四)月序 包括沈括的《十二气历》,太平天国的《天历》,《格里历》,《世界历》以及各式大小月相间的修订方案,均属“平气法”,大小月跟黄道(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上相应十二个中气和星座的长度不符,因而黄道十二宫和十二中气的日期波动较大。笔者借鉴曾一平教授的《连大月历》方案研制的《永久历》方案,从格里历1月和2月各挪1天到2月补足成30天,闰日改到6月,保持格里历3、4、5、7、8、9、10、11月等8个月不变,一季度的3月和四季度的10月各31天,[白羊座(含春分和清明)31天;室女座(含处暑和白露)31天],这样使冬至附近为连小月,夏至附近为连大月,既兼顾了各季度的平衡,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相对稳定,具有天文意义。而《独大月历》把夏至前后5个中气共多出的5-6天全安排到6月里,几个节气连续16天,使节气日期波动大,四季和半年不便均匀划分,不利于计算工资、利息、统计和对比进度,独大月历使人联想到埃塞俄比亚的《13月历》,把它的第13月(平年5天,闰年6天)合并到6月成为35或36天,目的是为了推行5日周期(候),每年73侯,好比珠穆朗玛峰,怎么看都不象定气历,实为削足适履。古时为节侯相连系,每节气3侯,全年72侯。气象学界至今仍在使用5日平均气温。永久历每月可分为上中下3旬,大月末旬有11天,其余旬均为10天;每旬可再分为2候,每年72候。
   (五)闰周 格里历年均比回归年长25秒余,3300余年将会长1天。128年减1闰是陈文涛、章潜五、万霆和笔者等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主张。永久历更具体:公元年份为4的整倍数者为闰年,但为128的整倍数如2048、2178年…为平年,比每3300余年再减1闰简单而精确。历算学家曾次亮根据我国两千年的日食月食记录计算,回归年有缓慢缩短趋势,本世纪末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19875日(365天5小时48分45秒),正好128年31闰,不愧4000年不必再调整的永久历(后人可在适当时候修订为“124年减1闰”又管许多年。)
    (六)星期 星期是公元321年由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颁令作为儒略历的组成部分,是日期的参照系,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作息周期,后来格里历及其7日周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以及各行各业的作息周期,不能轻视为“人文内容”。有两个方案供商讨:(1)维持现行7日周期不变;(2)《世界历》每季度13周日期恒定为其优点,使在某月某周几的新老节日、纪念日的日期固定,方便记忆、推算和交往。永久历每季度首日为周日,依次类推,但9月30日和闰年6月31日称为“准周日”,克服了《世界历》方案两个“空日”(W日)无月份和星期归属的缺陷。
  (七)四季 力求历季与自然季的一致,气象与天文季的一致。据高中《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版,23页)载:四季的划分立足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欧美国家则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看做春、夏、秋、冬的起点。“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月划为秋季,12、1、2月划为冬季。”由于地球表层有储存太阳热能的作用,夏至正午阳光垂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但此时还不是我国(北半球)最热的时候,民谚说:“热在三伏”--夏至后月余才是最热的时候;“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三九、四九冰凌上走”——冬至后月余才是最冷的时候,说明北温带气象学家和欧美国家的主张更科学些。以冬至为元旦,正好跟欧美国家划分四季的方法接轨,这样较易获得西方学者和政府的支持,减少历改前进的阻力。
   (八)岁首 我国有不少学者主张将元旦改在34天后的立春——2月4日,但各国地理位置千差万别,许多国家四季不太分明,以偏概全的主张,难于博得多数国家政府和学者的赞同,加上修历当年会重复34天,而长达399天(闰年400天),且立春为一般性节气,不改元旦则已,要改不如改到冬至(关键性节气)更好,农闲时也正好过年。提前10天有先例可循——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改为格里历10月15日,改历当年仅短10天。冬至--摩羯座首日(现历12月22日)阳光垂直于南回归线,则每月1日为中气(但春分提前到3月31日,秋分推迟到10月2日),每月16日为节气(但白露为10月17日)。            2005.07.18.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