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农历历法没有改革的必要—有感于章潜五的历法改革建议

[复制链接]
zhoushuxian1936 发表于 2005-7-2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省眉山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全文转自《中国春节网》社区论坛 肖占辉2005-7-15 21:18:00)

   我于今年年初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有人建议把春节移到立春的说法,当时这个建议受到了大多数网友朋友们人的否定。今天又仔细拜读了章潜五老先生著写的(历法改革与传统节日谁大?)这篇洋洋洒洒近四千字的文章,文章提出要对农历历法进行改革,本人认为实在没有必要。1.研究历法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历法的现实作用。今天我国特有的农历历法,在农业及社会生活中,已失去了主导作用,阳历已成为生活的主要历法,阳历方便、科学。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在阳历历法中已是固定的日期,好记,如果农民记住这二十四节气在阳历历法中的日期,要比参照我国农历历法方便多了,农历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不固定,为什么还要按照农历历法,来指导农业生活呢?在城市,人们的生活是按照阳历来按排的。所以我认为搞历法的人应该更多地向农民说明应该按照阳历去按排农业生产。2.农历历法虽然退出了历史的主导地位,但对于我国沿用农历历法几千年的历史来说,它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是阳历所不能代替的。例如我国的民族节日,由于过去几千年,都是沿用农历历法,所以,一些民间重大的节日还是以农历历法来过的。不管是历法专家,还是民俗专家,在涉及节日话题时,千万不能把节日仅仅当成一个时间概念,如果把节日当成一个时间根念的话,那一定会犯伤害民族感情的错误,其实,年初章潜五老先生把春节移到立春的说法就是犯了这一错误而受到网友朋友们否定的,因为这一说法伤害了民族感情。章潜五老先生,只是简单的把春节当成了一个时间概念,随便移来移去的。孰不知,我们的节日并不代表的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节日文化,人们对春节之所以有感情,并不是因为春节是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而是,春节的来源与正月初一有关,并由此而形成了我国最隆重的春节节日文化。端五节也是这样的,人们之所以过端五节,并不是因为五月五日这一天怎么特殊,而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过的这一节日,渗透了老百姓对屈原的深厚感情。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有来历的,所以我国的节日,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文化概念,已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如果我国节日只是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的话,改变节日的时间,就不会引起轩然大波了。所以节日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民族文化!!!3.虽然现在的“过年”叫春节了,但春节的叫法,并没有改变人们过年的文化,人们过年照样放鞭炮、挂红灯笼、贴红对联、守岁、拜年等,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春节文化,不管你叫什么,也不管你把正月初一移到历法的哪月哪一天,那无所谓,只要这一天叫除夕和正月初一,我们中华民族就要过年了。这是任何人不能阻止的。因为过年的传说过年的文化是与这天有关的。而不是这天创造了春节文化。现在有的地方有的人就把春节当成了一个时间概念,严重的伤害着民族感情!4.农历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的,如果章潜五先生把农历正月初一移到了立春这一天,那么,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十五的月亮圆”的感情,怎么解决呢?如果改变了农历历法,每月的十五看不到月亮圆了,全国人民是不习惯的,那时全国人民就要责怪你了吧。更严重的是,八月十五这个节日,你怎么能够妥善解决呢?你说改变现行农历历法后,节日会更多,我真不敢苟同,节日的形成是由于某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就像春节一样,人们之所以过年,是因为那位制服年兽的老人制服了年兽。形成一个节日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并不是你指定哪一天让人们来过什么节,人们就认同地会过这个节日的,空洞的时间概念,是形成不了节日的。这样的节日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很作做的。5.章潜五老先生所提的改变农历历法,不设置闰月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没有了闰月,那能叫农历历法吗?只要是农历,就是以月来计算的,只要以月来计算,就会出现闰月。如果没有闰月,那只能是变相的阳历,那就是把现在的元旦移到了立春这一天。那只能是我国实行的另外一种阳历。这并没有什么价值而言,这样改的话,只能损坏我国本民族特有的节日文化。6.为什么现在特别要保护我国民族的节日文化,就是因为现在我国的节日文化面临西方节文化的严重侵袭,保护民族节日文化刻不容缓,从这一点来讲,节日文化要比农历历法大的多了。文化的损坏是难以估量的,而历法只不过是人们对时间的推算罢了。尤其是当今农历历法逐步失去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附着在农历历法上的节日文化更显得突出重要。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农历历法,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支撑着我们民族的节日文化。所以已实行几千年的农历历法是不能再更改了。否则,我们的节日文化会遭到毁灭的性的打击。7.本人再次说明,坚决禁止那些只把我国民族节日当成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而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
 楼主| zhoushuxian1936 发表于 2005-7-2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眉山市 电信

[原创]修订格里历势在必行

历法改革不能与实行夏时制相提并论,本文仅就格里历修订的理由阐述如下,农历修订问题将另文专叙.
(1)格里历---公历(阳历)自身存在较多缺陷 它原为基督教和西方国家的历法,由于年长跟回归年接近,大小月和闰法有序,百年来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法定历,方便交往;尚存在不少缺陷,如2月过短,月长达4种,季长达3种,大小月序混乱,岁首和月份缺乏天文意义,年均比回归年长25秒多,星期和日期不相联系等。
(2)儒略历-格里历的修订史,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皇帝儒略•凯撒采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研制的儒略历:由于2月为行刑之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余单月31天,双月30天。公元前8年,凯撒的外甥奥古斯都继位后,长2月挪1天到他出生的8月,将9、11月改为小月,10、12月改为大月。儒略历4年1闰,年均比回归年长11分多钟,经16个世纪后,已相差12天。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令采用意大利医生利奥的修订方案:将1582年10月4日的次日改为格里历10月15日,4年1闰,但世纪年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即400年减3闰。东正教至今仍采用400年100闰的儒略历,不在12月25日过圣诞节,而在其后13天的1月7日过。
一些国家民族和宗教尚有各自作为文化传统特色的辅助历,为格里历的参照系,例如夏历、藏历(阴阳历)、伊斯兰历(纯阴历)。
(3)修历首先由基督教学者发起 两百年来,基督教学者提出了不少修历方案,其中以意大利修道院院长马斯特罗菲尼提出的《世界历》影响最大:12个月,每季度由1个大月和两个小月组成,季首为星期日,依次类推,每季度13周日期固定,12月30日后加1个“岁末日”,闰年6月30日后加1个“闰年日”,均无月份归属。由于“二战”和一些国家的守旧思想阻扰,再加上方案本身的缺陷而搁浅至今。
(4)闰周 格里历年均比回归年长25秒多,岁首不能定点,3200余年将相差1天。历算学家曾次亮根据我国两千年的日食月食记录计算,回归年有缓慢缩短趋势,本世纪末的回归年为365.2419875日(365天5小时48分45秒),正好128年减1闰,这是陈文涛、章潜五和笔者等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主张,也得到了在《科学》杂志上批评陈文涛方案的权威专家的首肯。笔者的《永久历》方案更具体:公元年份为4的整倍数者为闰年,但为128的整倍数如2048、2176…为平年,即128年31闰,64纪前都不必再调整,具有重大的天文意义。(4000多年后,可改为“124年减1闰”,又会管许多年)
(5)月份
十二中气相距时间
冬至2005年12月22日丑[29天12小时]        大寒1月20日未[29天14小时]
雨水2月19日寅[29天22小时]              春分3月21日丑[30天12小时]
谷雨4月20日未[30天22小时]              小满5月21日午[31天8小时]
夏至6月1日戌[31天12小时]              大暑7月23日辰[31天6小时]
处暑8月23日未[30天22小时]              秋分9月23日午[30天10小时]
霜降10月23日亥[29天22小时]         小雪11月22日戌~冬至12月21日辰[29天12小时]
夏至附近的几个中气相距在31天左右,冬至附近的几个中气相距在30天左右,为大小月序提供了科学依据。平年5个大月和7个小月,闰年大小月各6个。大小月次序尚待切磋。世界历、沈括的《十二气历》,太平天国的《天历》,均为大小月相间的“平气法”,使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波动较大;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十三月历》:12个月各30天,第13月平年5天,闰年6天,曾一平教授的《独大月历》仅将此历的13月合并在6月而已,把夏至附近星座长出来的5—6天,加在6月里去,使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波动较大,且不便划分半年和四季;笔者借鉴曾一平教授的《连大月历》方案,并保持格里历3、4、5、7、8、9、10、11月等8个月不变,从1月和2月各挪1天到2月补足成30天,闰日改到6月,如此冬至附近为连小月,夏至附近为连大月,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较为稳定,同时兼顾每个季度长度基本一致(91或92天),方便工资、利息的计算、产量统计和比较。
(6)星期:7日周已深入人心,成为各教会、联合国、各国政府及各行各业民众工作和生活的节律,跟不跟日期挂钩尚待切磋,笔者倾向于每季度13周日期固定,将9月30日和闰年6月31日称为“准周日”,解决了世界历两个“空日”无月份和星期归属的缺点;改5日周是为了适应月长30天和35天,每年73侯,好比珠穆朗玛峰,怎么看都不象定气历,实为削足适履。古时为节侯相联系,每节气3侯,全年72侯。气象学界至今仍在使用5日平均气温。永久历每月可分为上中下3旬,大月末旬有11天,其余旬均为10天;每旬可再分为2候,每年72候。
(7)岁首与四季 据高中《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版,23页)载:四季的划分立足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欧美国家则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看做春、夏、秋、冬的起点。“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月划为秋季,12、1、2月划为冬季。”由于地球表层有储存太阳热能的作用,夏至正午阳光垂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但此时还不是我国(北半球)最热的时候,我国民谚说:“热在三伏”--夏至后月余才是最热的时候;“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三九、四九冰凌上走”——冬至后月余才是最冷的时候,民谚跟北温带气象学家和欧美国家的主张一致。我国有不少学者主张将元旦改在34天后的立春——2月4日,但各国地理位置千差万别,许多国家四季不太分明,难于博得多数国家政府和学者的赞同,加上修历当年会重复34天,而长达399天(闰年400天),且立春为一般性节气,不改元旦则已,要改不如改到冬至(关键性节气)更好,农闲时也正好过年。提前10天有先例可循——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改为格里历10月15日。正好跟欧美国家划分四季的方法接轨,可获得西方学者和政府的支持,减少历改前进的阻力。
浪淘沙 发表于 2009-4-1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华数宽带
最近又有人重新在提否定农历的想法.

我把这个帖子顶上来.是想让大家看看,农历是否真的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可以进博物馆了.

还有,自从辛亥革命以来.当时的民国的government采用公历进行纪年,纪日.
从那之后,提出否定农历,改革农历的想法的大有人在.
也不是今天才有人提这个问题.

试问,从公历被中国官方采纳的近一百年来,农历为什么还照样能存在下去?
这就是肖占辉先生在贴子里提到的:
中国的节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重要的是节日所包含的中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zki 发表于 2009-4-12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联通
我以前也觉得农历的历法在目前社会中用处不大,只有文化上的意义。

不过前不久看到一本书,介绍渔民的生活,其中他们很重要的出海打鱼作业,就需要看潮水涨落时机行船,而且打不同的鱼需要下不同的鱼网,对潮水的流向需要跟的很紧,也需要紧跟农历的月份才行。

对于我们其他不了解的行业,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需求呢?

目前一大堆文化人、民俗专家坐在屋里上上网打打字,就能随便阐述对农历的看法和意见;而那些实际使用农历的人则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对农历的看法有谁真的去做过调研?他们对农历的体验应该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而且会直接跟饭碗产生联系。忽略了他们的意见,我觉得任何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09-4-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华数宽带
4# azki
你说得很好.

我老家就在浙江的海边.
所以我老家的老百姓们都习惯使用农历.(公职人员在公文上标的日子例外).
以前出海打渔的人较多,对于潮汐特别关注,使用农历的好处是很自然的.
现在出海的人少了些,但农历的使用习惯一时也不可能更改的.

我在想,仅仅是少数人(这少数人当中,又以少数的所谓的城里人为主),是不可能随意就把农历否定掉的.
在"天文知识"版块里,最近出了一个"高人",就是来否定农历的.
几十年来,时不时就冒出一些"高人"来否定农历,但最终农历还是好好的.
这一次,我要观察几十年(正常情况下,我还可以继续活四五十年 ),看看到底有多少"高人"来否定农历.看看他们最终能达到什么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9-4-1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大学教育网
似乎又是一想天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zki 发表于 2009-4-1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BGP)
5# 浪淘沙

你说的是那个“q5968661”吧,我以前也略微看过一些农历历法的理论,但他提的问题那个1984年置闰的问题确实是我不知道的
等有空了以他的这个问题为契机,对目前紫台的置闰规则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倒应该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09-4-1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华数宽带
5# 浪淘沙  

你说的是那个“q5968661”吧,我以前也略微看过一些农历历法的理论,但他提的问题那个1984年置闰的问题确实是我不知道的
等有空了以他的这个问题为契机,对目前紫台的置闰规则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倒应 ...
azki 发表于 2009-4-13 11:44

q5968661朋友是改历派的,从目前我所看到的他的发贴,他是不舍得否定农历的。他只是希望农历能够更加有规律性。所以他提出了一些公式来改历。

我说的是那个武夫,沉寂了多年后,突然间又跑出来否定农历。只能说他是步人后尘,没有创新精神。
否定农历的是历改委西电的一些老年朋友。他们毕竟退休了,时间多了,所以才有空想出一些新主意来否定农历。
他们想把农历改造成公历形式。

他们不想想。农历是兼顾月亮与太阳的。
如果仅仅是太阳,不能叫农历,只能叫太阳历(公历是太阳历的一种近似,公历不能代表所有的太阳历)。
如果仅仅是月亮,也不能叫农历,只能叫作太阴历(回历可以算作太阴历的一种)。

只有我国的农历才是阴阳合历,有机的统一。
至于农历的名字,如果有人不喜欢,可以改作“夏历”,可以改作“中历”,可以改作“华历”等等。
但农历的历法规则是不大可能随意更改的。
这个规则里,最大的一点是:兼顾月亮与太阳。这都是按月亮、太阳的天象来排历谱的。
月亮、太阳的视黄经相同时,就是定朔时刻,定朔时刻所在的日子称为朔日。(农历把朔日定为初一日)。
太阳的视黄经270度(古人没这个概念,用正午的太阳影子最长来定冬至日),就是定冬至时刻,这是用来推算一个天文历年的基础。定冬至中气所在月为子月(在现代的农历,命名为十一月)。

无论如何改历,都不能把月亮、太阳的天象改没了。若改没了,就不能叫作农历了,只能是一种新历法了。

公历从记日的规律性上来说,是比农历来得简单方便多了。
但公历与天象的关系不紧密。谁能说一下每月1日的天文意义?不能,因为公历是序数一天天往下数日子的。从1日往下数,数到月末。又是下一月,开始1日往下数。
这不像农历的初一日有明确的天文意义。太阳月亮地球三者一线(推算历法,是指太阳的视黄经与月亮的视黄经相同的时刻)。

所以,农历其实是一部天文历法。
公历是一部记日的历法。各有其优缺点。(请参考我在天文知识版的转贴。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08771-2-1.html)来源于http://www.nongli.com/Doc/0611/18134839.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花楹 发表于 2009-4-1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联通
跟折腾简体繁体一样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