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现“发现号”

[复制链接]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朝阳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发现号概况
发现号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肯尼迪太空中心(KSC)旗下,第三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首次飞行是在1984年8月30日,迄今为止仍在服勤中,负责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与作为国际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计划的支持。
1994年9月9日美国东岸时间下午6时22分35秒,发现号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的39B发射台上点火升空,进行代号STS-64的太空实验任务。
                              命名
如同其它大部分的美国航天飞机一般,发现号的命名,源自于一艘 18 世纪时的英国探险船,伴随著名的詹姆斯·库克( James Cook )船长远征南太平洋的发现号( HMS Discovery )。在库克船长的探险中,完成了包括发现夏威夷群岛、纽西兰乃至于确认澳洲大陆存在等的功绩,而同行中的另外一艘探险船奋进号( HMBarque Endeavour )也成为 NASA 另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的命名由来。除此之外,库克船长也曾搭乘发现号探索南阿拉斯加与西北加拿大之间的海岸线,虽然当时正值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是交战国,但由于发现号在从事的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任务,班杰明·富兰克林甚至特别下达美军不准对该船发动攻击的指令。
其它使用发现号之名的著名船只,还有亨利·哈德逊( Henry Hudson ,今加拿大哈德逊湾的命名由来)在 1610 年到 1611 年间,在寻找「西北水道」( Northwest Passage ,也就是理论中在北美洲北方一条能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水道,但事后证实它根本不存在)时所搭乘的探险船。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British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曾拥有一艘同样叫做发现号的船只,是一艘以捕鲸船的基本结构为基础,改装后用在 1875 年北极极点探索时的探险船。该协会后来( 1901 年)又造了另外一艘发现号,在 1904 年时进行了南极大陆的探索活动。总之,「发现号」这名字在人类的地理探索史上拥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点也被继续在太空探索的活动中延续了下去。

                         建造
发现号的建造与在它之前的 MPTA-098 、 STA-099 (后来的挑战者号)、 OV-101 (后来放弃改装的企业号)与 OV-102 (哥伦比亚号)不一样,它属于 NASA 建造的航天飞机之中第二期的产品。因此,发现号在设计组装的过程中撷取了许多来自企业号、哥伦比亚号与挑战者号的实际测试与飞行数据加上经验,设计上较为成熟。出厂时其重量较哥伦比亚号轻盈了 6,870 磅 (约 3,120 公斤 ),空重 151,419 磅 ( 68,744 公斤 ),装上三具主引擎后总重 171,000 磅 ( 77,634 公斤 )。与挑战者号一样,发现号的酬载舱曾经过局部的修改,以便能载运与发射使用低温推进燃料的半人马上节火箭,但此计划因为风险过高而被中止,实际上发现号从未实际施放发射过该型火箭。
以下为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简单建造历程:

1979年1月29日 - 建造合约签署
1979年8月27日 - 开始建造客舱模块
1980年6月20日 - 开始建造机身下部
1980年11月10日 - 开始后段机身的结构组装
1980年12月8日 - 开始后段机身的初步系统装配
1981年3月2日 - 开始酬载舱舱门的制造与组装
1981年10月19日 - 开始机身副翼的细部制造与组装
1981年10月26日 - 开始在加州多尼(Downey, CA)进行客舱的初步系统装配
1982年1月4日 - 开始机身前段上半部的初步系统装配
1982年3月16日 - 中段机身在加州棕榈谷(Palmdale, CA)就位
1982年8月30日 - 升降副翼(Elevons)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4月30日 - 机翼自格鲁曼(Grumman)公司送抵棕榈谷
1982年4月30日 - 前段机身下半部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7月16日 - 前段机身上半部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8月5日 - 垂直尾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9月3日 - 开始最后组装
1982年10月15日 - 机身副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3年1月11日 - 后段机身在棕榈谷就位
1983年2月25日 - 完成最后组装
1983年2月28日 - 开始初步次系统测试与启动动力
1983年5月13日 - 完成初步次系统测试
1983年7月26日 - 完成次系统测试
1983年8月12日 - 完成最后签收
1983年10月16日 - 自棕榈谷完工出厂
1983年11月5日 - 以陆上运输的方式由棕榈谷送抵爱德华(Edwards, CA)
1983年11月9日 - 空运至肯尼迪太空中心
1984年6月2日 - 飞行准备点火测试
1984年8月30日 - 首度飞行(STS-41-D任务)

重要的飞行任务:

1984年8月30日任务STS-41-D——首次飞行
1988年9月29日任务STS-26——挑战者号发生意外后首次恢复的航天飞机飞行任务
2005年7月26日任务STS-114——哥伦比亚号解体意外后首次航天飞机返回太空任务
1990年4月24日 STS-31 发射哈伯太空望远镜(HST)

任务列表
1984年8月30日 STS-41-D 发射两颗通讯卫星
1984年11月8日 STS-51-A 发射两颗与救援两颗通讯卫星
1985年1月24日 STS-51-C 发射一颗隶属美国国防部的电子情报(ELINT)卫星
1985年4月12日 STS-51-D 发射两颗通讯卫星
1985年6月17日 STS-51-G 发射两颗通讯卫星
1985年8月27日 STS-51-I 发射三颗通讯卫星
1988年9月29日 STS-26 挑战者号发生意外后首次恢复的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发射一颗TDRS(追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1989年3月13日 STS-29 发射一颗TDRS
1989年11月22日 STS-33 发射一颗ELINT卫星
1990年4月24日 STS-31 发射哈伯太空望远镜(HST)
1990年10月6日 STS-41 发射尤里西斯太阳探测器(Ulysses Probe)
1991年4月28日 STS-39 发射美国国防部空军675号(Air Force Program-675,AFP675)卫星
1991年9月12日 STS-48 酬载上大气层研究卫星(UARS)
1992年1月22日 STS-42 酬载国际微重力实验室一号(IML-1)
1992年12月2日 STS-53 酬载美国国防部所委托的设施
1993年4月8日 STS-56 酬载大气实验室二号(ATLAS-2)
1993年 9月12日 STS-51 发设先进通讯技术卫星(ACTS)
1994年2月3日 STS-60 酬载真空尾迹屏罩设备(Wake Shield Facility,WSF)
1994年9月9日 STS-64 进行Lidar内太空技术实验(LITE)
1995年2月3日 STS-63 与和平号太空站会合
1995年7月13日 STS-70 发射第七颗TDRS卫星
1997年2月11日 STS-82 维修哈伯太空望远镜
1997年8月7日 STS-85 载运与装设低温红外线频谱仪与望远镜(Cryogenic Infrared Spectrometers and Telescopes)
1998年6月2日 STS-91 最后一次进行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站间的泊靠任务
1998年10月29日 STS-95 约翰?葛伦(John Glenn)的第二次太空飞行,使他成为世界上年纪最大的航天员
1999年5月27日 STS-96 国际太空站补给任务
1999年12月19日 STS-103 维修哈伯太空望远镜
2000年10月11日 STS-92 国际太空站组装任务
2001年3月8日 STS-102 国际太空站的人员轮调任务
2001年8月10日 STS-105 国际太空站人员与补给运送任务
2005年7月26日 STS-114 哥伦比亚号解体意外后首次航天飞机返回太空任务,国际太空站人员与补给运送任务,新安全装置测试
发现号将于2010年退役。

1994年9月9日美国东岸时间下午6时22分35秒,发现号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的39B发射台上点火升空,进行代号STS-64的太空实验任务
本次任务代号: STS-114

   


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任务代号STS-114是于2005年7月26日0:39 EDT(1439 UTC)发射,是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初升空时外部燃料仓碎片击中航天飞机机翼在返回地球坠毁之后,NASA


首度恢复进行的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任务预定于2005年7月13日执行,在原定发射时间2小时前工程人员在进行飞行前的例行检测时,突然发现一位于液态氢燃料槽底部的液态氢发动机熄火感应器(liquid hydrogen engine cutoff sensor)送出错误讯号以致延到2005年7月26日迟发射。

机组人员
Eileen M. Collins (4), 队长
James M. Kelly (2), 机师
Soichi Noguchi (1) (JAXA), 机员
Stephen K. Robinson (3), 机员
Andy Thomas (4), 机员
Wendy Lawrence (4), 机员
Charles Camarda (1), 机员
( )内为每位机员完成的太空飞行任务次数。


这次升空主要任务:

恢复久被拖延的国际空间站维修工作。“发现”号上的宇航员将更换国际空间站上一个失灵的陀螺仪,在空间站上安装一处外部堆放平台,用于储存空间站上的物品。“发现”号还将携带“拉斐尔舱”到国际空间站。

 送粮: “发现”号升空后,将在空中飞行两天,然后在第三天的中午与空间站对接。对接成功后,“发现”号的舱门将缓缓打开,随机携带的仪器和供给将被搬到国际空间站,以适当缓解国际空间站既缺物品又缺部件的窘况。而在这些物品中,有一件东西在众人眼中看来是最珍贵的,那就是“哥伦比亚”号遇难宇航员曾经使用过的个人用品。这些是由他们的亲人捐赠的,目的是要让“发现”号带着去太空,作为对已逝航天人的纪念。除此之外,国际空间站也堆积了重约11吨的垃圾和旧仪器,“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还将把这些东西带出国际空间站。

拍照: 在“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未对接之前,空间站的两位“居民”将拿出高清晰的长焦数码相机,透过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面向地球的弦舱,对航天飞机的机身特别是腹部的防热瓦部位进行拍照,以检查它的“健康状态”。历时93秒的拍照结束以后,照片将被马上传回地球,用于地面专家对航天飞机任何可能的损坏进行仔细分析。

与此同时,“发现”号本身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它将在对接之前对自身的外燃料箱进行拍照,然后将图片传回地面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到照片后将对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风化影响进行分析。如果这个时候发现航天飞机部件出现损坏,宇航员将在对接后对航天飞机进行维修;如果情况更加严重的话,宇航员就将放弃“发现”号,留在国际空间站等待“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天接他们回家。

试验: 7月17日,“发现”号升空后的第五天,“发现”号宇航员将走出舱门,进行太空行走。届时,美国宇航员斯蒂芬·罗宾逊和日本宇航员野口宗千将踩着太空步来到“发现”号的储物箱前,拿出工具和早已准备好的破损防热瓦和碳板样品,进行修理技术试验。鉴于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悲剧是由于极度高温把机翼防热瓦烧出了一个裂口导致一连串恶性反应引起的,所以此次太空行走,两位宇航员将把精力放在对防热瓦和机翼的试验上。野口宗千将戴着一副太空手套,小心翼翼地用一种灰色的糊状物,像“糊墙缝”一样把破损的防热瓦样品糊好,而罗宾逊则将用像枪一样的工具把一种黑色物质喷到破损碳板上,然后用“抹刀”把黑色物质抹平,使碳板回复“完好”。

“发现”号的宇航员还需要验证在太空修理航天飞机的技术。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设想,如果航天飞机机身出现小裂痕,宇航员可以在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利用空间站上的机械臂进行修理。如果航天飞机在轨道上运行,宇航员可以进行太空行走,利用专门设备对裂痕进行修理。这些设想都将在“发现”号此次飞行中进行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样试验品都是航天飞机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正常情况下都被安置在飞机机翼上,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就栽在了它们身上。试验结束后,这两件样品将被带回地球,送到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进行高温测试,以研究如果修复后的它们重新进入地球大气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此后,罗宾逊和野口宗千还将在第7天和第12天进行两次太空行走,进行技术试验,并换掉国际空间站的破旧零件。

测试航天飞机新的安全措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2月在空中解体后,美国宇航局大幅修改了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设计,全面加强了监测照相设备,以确保航天飞机安全。这些措施是否全面有效还有待验证。

 证明: 自从损失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以后,NASA斥资110亿美元改进了剩余三架航天飞机的安全状态,以避免同样的悲剧上演。对于NASA局长克尔·格里芬来说,发射的成功还远不能证明什么,因为人们都知道降落比发射危险系数更大。美国总统布什曾经“义正辞严”地说,美国反对人类将目标瞄准月亮,却拼命施压宇航机构,要求无论如何在2010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空间站将成为一个太空哨岗,上面记录着美国的功绩,另一个方面就是因为一旦完成了这个长期超负荷、超预算的工程,美国的财力部门就可以松口气了,其中折射了美国的力不从心。

尽管NASA费尽苦心地改善“发现”号的安全和健康状态,但许多人还是对“发现”号抱有怀疑,毕竟“发现”号的年纪不小了,而且在“发现”号准备发射之前,NASA曾经三度后推发射时间,称对外燃料箱仍然存在担心,所以仍需要加强安全措施,这其中也说明了NASA欲通过一次大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任务计划日程安排
Day 1升空
“发现”号及7名机组成员将从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被发射升空。一旦进入太空,机组成员将打开笔记本电脑,把发射期间从航天飞机上拍摄到的照片以及来自监视航天飞机损坏情况传感器的数据发送到任务控制中心。他们当天还将对航天飞机机械臂进行检查。
Day 2调查
机组人员会把50英尺长的机械臂安装到新的50英尺长的有传感器的尾桁上,并仔细对由增强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机翼两端和飞机前端进行调查。在“哥伦比亚”号飞行期间,因为由增强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隔热瓦遭到损坏,结果导致航天飞机坠毁。尾桁一端的传感器包每秒移动的最快速度是2.5英寸,这会使该项工作耗时7小时左右。接下来,宇航员会装上尾桁,单独用机械臂检查“发现”号机舱上面以及机组人员所在机舱。
 Day 3对接
“发现”号靠近国际空间站准备对接。在距离空间站600英尺处,机长柯林斯将令航天飞机旋转360度,这可以使空间站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和约翰·菲利普斯用装有远距照相镜头的数码照相机拍摄“发现”号隔热瓦的高清晰照片。照片会发送给任务工程师和控制人员进行分析。在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机组人员打开舱门,开始搬运货物。
Day 4卸货
宇航员使用国际空间站机械臂从航天飞机货舱上把装有数吨供给和设备的多用途后勤舱缓慢搬下来,放到“联合舱”中。接着机组人员开始卸下货物。
Day 5行走
野口宗千和史蒂芬·罗宾逊两位宇航员将开始从“发现”号航天飞机中走出去,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他们计划共进行三次太空行走,持续6个半小时。野口宗千和罗宾逊将对受损隔热瓦和增强碳-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修理技术试验。接着,他们将取下紧固装置,把附加装置安装到“美国询问舱”。紧固装置将被用于安装一个巨大的工具平台。在第一次太空行走结束之前,他们会更换国际空间站上出现故障的全球定位系统天线。
Day 6准备
机组人员会继续把货物运到国际空间站,并准备第二天的太空行走。
Day 7检修
在第二次太空行走中,野口宗千和罗宾逊将会取走和更换有问题的控制力距陀螺仪。国际空间站上共有4个负责控制空间站位置和方向的陀螺仪。空间站机械臂将吊起和搬运新老设备,每件设备重达620磅,同时,他们还将安装附加装置和连接电线。一台新的陀螺仪将在太空行走结束时启动。
Day 8运货
机组人员将继续转运多用途后勤舱中的货物,他们还会把国际空间站上的设备放入后勤舱,等待返回地球后进行实验。
Day 9摄像
在第三次太空行走中,野口宗千和罗宾逊将会把外置摄像机和光学系统安装在空间站的支撑桁架上。机械臂会将1550磅的外部工具安置平台从“发现”号货舱搬到“美国询问舱”,野口宗千和罗宾逊会在太空行走时将它夹在空间站上。
Day10收拾
多用途后勤舱关闭后将被机械臂重新放回“发现”号货舱。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为“发现”号返航做准备。
Day11分离
宇航员关闭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之间的舱门,准备返回。“发现”号与空间站分离。
Day12返航
“发现”号机组检查飞行控制系统,为着陆做准备,同时密切注意航天飞机的脱轨过程。
Day13着陆
“发现”号有效载荷舱舱门关闭,同时发射着陆火箭,令航天飞机重返地球大气层的速度减缓,“发现”号机组驾驶航天飞机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
409px-STS_Discovery_in_STS-64_Launching.jpg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朝阳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重返太空的全体宇航员合影。

前排右起依次为本次发现号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的机长艾琳·柯林斯,任务专家温蒂·劳伦斯,飞行员詹姆斯·凯利。后排左起依次为任务专家史蒂芬·罗宾逊, 任务专家安德鲁·托马斯, 任务专家查尔斯·卡马达和日本宇航员野口宗千。
“7”似乎是美国航空和航天局(NASA)钟爱的数字。“发现”号航天飞机上搭乘了7名宇航员。2年前失事的“哥伦比亚”号和19年前失事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也都各载有7名宇航员。由此看,“发现”号在“哥伦比亚”号失事2年半之后首次“复飞”,承担任务的7名宇航员可称“勇士”。在这7人的背后,还有5名妻子,1名丈夫和13个孩子。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他们对太空探索的危险性多了一分认识,对亲人的担心也多了一分。


艾琳·柯林斯:怕坐过山车的女机长
女机长艾琳·柯林斯:她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位女性航天飞机驾驶员和机长,她拥有三次太空飞行经历和537小时空间工作时间。对于领导“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任务,艾琳·柯林斯没有表现出一丝担忧。人们没有能够看到她太多的感情流露,而更多地看到了她的专心和投入。这是因为,长期的训练早已练就了她排除干扰和压力的能力。

柯林斯是进入美国空军试飞飞行员学校的第二名女性,是美国第一位女航天飞机驾驶员。1999年,她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航天飞机机长。而这样一名女勇士竟然害怕坐过山车!

现年48岁的柯林斯来自纽约州的埃尔迈拉,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也曾是空军飞行员,现在是商业航空公司的驾驶员。柯林斯说,她已向9岁的女儿保证要安全返航。此次随“发现”号升空将是柯林斯第4次太空之旅,也许将是她最后一次。柯林斯上校已经从空军退役,可能将重返课堂,教授数学。

詹姆斯·凯利:幸运的“韦加斯”
飞行员詹姆斯·凯利:这是詹姆斯的第二次太空飞行,2001年他曾随“发现号”飞往空间站。此次飞行任务中,他担当机长柯林斯的助手。到达空间站后,他主要负责操作轨道器遥控臂传感器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监测维修。

詹姆斯·凯利的绰号叫做“韦加斯”,赌城拉斯韦加斯的“韦加斯”,这是因为几年前有一阵子他玩扑克牌手气相当好。不过,在即将开始的太空旅行中,凯利依靠的不是运气。

凯利深知太空探索的危险性,从他1996年投身于这一行时就知道,那一年正是“挑战者”号失事10周年。当“挑战者”号1986年升空爆炸时,凯利还是空军学院的学生。他班里的一名同学正是“挑战者”号机长的儿子。

现年41岁的空军中校凯利来自艾奥瓦州的柏灵顿,他曾担任试飞员。过去近20年里,凯利一直在驾驶高性能飞机,或在做其他类似事情,其危险性令凯利的妻子唐一直担惊受怕。

不过凯利的事业在太空。他向两个十多岁的儿子解释了“哥伦比亚”号失事的技术原因,而对两个更小的女儿,凯利更多的是解释“为什么我要坚持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我热爱太空”,“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必须回到太空”。驾驶“发现”号,凯利将第二次访问国际空间站。


野口聪一:扑不灭的太空梦
日本宇航员野口宗千:39岁的野口聪一将是日本第6名去往太空的宇航员。在被NASA选中之前,他在一家商业飞机发动机的公司工作了5年。他在1996年被选为宇航员。野口宗千在宇宙飞船进入轨道后,将进行三次重要的太空行走。

野口聪一从小就喜欢宇宙探险节目。高中一年级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飞上太空,他当时感到,普通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飞上太空的时代已经到来。于是,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航空工程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从事实验和改良超音速飞机引擎的工作。1996他报考宇航员,被录取为候补宇航员。

“哥伦比亚”号坠毁后,野口聪一参与了在得克萨斯州搜索“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碎片的工作。身为工程师的野口聪一还担任一项重要任务———太空行走。“发现”号抵达目的地后,他将走出航天飞机,试验NASA在最近2年半时间里开发出的修补新办法。野口聪一有3个女儿。


斯蒂芬·鲁宾逊:太空DJ
任务专家史蒂芬·罗宾逊:史蒂芬曾经两次飞往空间站。他是随机工程师,负责保证“发现号”的顺利起飞和降落。到达空间站后,他将进行三次太空行走,对空间站所有保护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他认为,“发现”号升空时隔热泡沫塑料脱落造成航天飞机受损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为了确保万一,他仍接受了在太空行走中修复隔热层的训练。鲁宾逊拥有机械工程学的博士学位,49岁的他已经在NASA工作了30年,最近10年成为宇航员。这次太空之旅将是他第四次到太空执行任务,上一次是在1998年。他还是宇航员摇滚乐队的主音吉他手并曾担任过一档早间音乐节目的主持人(DJ)。


安德鲁·托马斯:太空新郎官
任务专家安德鲁·托马斯:这是安德鲁的第四次太空飞行,1998年1月他作为美国向“和平号”空间站上派出的最后一个宇航员飞往“和平号”,5个月后,他完成任务返回。此次,安德鲁将协助詹姆斯对空间站维修。

现年53岁的托马斯1992年就成为宇航员,在他第二次太空飞行时,他曾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停留了近5个月。这次是他第二次访问空间站。

出生在澳大利亚的托马斯拥有机械工程学博士学位。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时,他是NASA宇航员办公室的副主任。当年年底,他就接受了重返太空的任务。当“发现”号与空间站对接后,托马斯将使用全新的检测手段,检查航天飞机是否在发射过程中受到损伤。

托马斯今年春天刚刚结婚,他的妻子也是宇航员,名叫香农·沃克。


查尔斯·卡马尔达:年过半百首次航天
当年“哥伦比亚”号出事时,查尔斯·卡马尔达正在俄罗斯的宇航员培训基地里。他很快回国协助同行们调查事故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卡马尔达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NASA兰利研究中心工作过22年,拥有博士学位的他在那里专门研究热构造,这是让航天飞机重返太空的一个关键工作。

卡马尔达自己都没想到会成为“发现”号的一员。1996年他44岁的时候加入宇航员队伍,从那时起,他就盼望着能执行一次太空飞行任务。没有几个宇航员像他这样到53岁才第一次参加太空飞行。

他为登上“发现”号激动不已。“我热爱研究,我热爱工程,”他说。卡马尔达的母亲今年80岁了,是意大利后裔。他说,在航天飞机发射和落地的关键时刻,母亲可能需要吃点儿镇静药。他说,自己住在纽约皇后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整天做些让母亲担惊受怕的事。不过他的四个孩子和妻子都不觉得有什么好紧张的。


温迪·劳伦斯:出身海军世家
任务专家温蒂·劳伦斯:1995年、1997年、1998年,温蒂曾三次飞往空间站。此次温蒂主要负责控制多功能增压后勤舱,将科研设备和其他必须装置送入空间站,再装上要带回地球的货物和垃圾由航天飞机运回地面。

温迪·劳伦斯是名海军上尉。她说自己和家人都十分清楚航天飞行的风险。家庭的熏陶在劳伦斯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她的祖父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军飞行员,曾在菲律宾上空被击落,所幸获得援救。她的父亲也是一名海军飞行员,参加过越战,也曾被击落。劳伦斯自己的工作也不安全。她在海军学院学习飞行时,就有同学在坠机中遇难。

现年46岁的劳伦斯说,在“哥伦比亚”号事故前,她从来没有充分意识到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的危险。这次航天飞行将是劳伦斯第四次遨游太空。她在二十世纪90年代曾经两次飞往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她本来可以在空间站上工作,可惜她1.6米的个头太矮,穿不了俄罗斯的太空行走服,结果没能完成这个壮举。从那以后她得了个绰号“太矮”。这名出生在佛罗里达州东北部海港城市杰克逊维尔的女宇航员曾经拍摄过一部介绍军事生存训练的片子。
xinsrc_3120702270854906108142.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朝阳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美国宇航局重新设计 “发现”号新增七重盾牌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宇航局在15个方面对航天飞机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为“发现”号航天飞机打造了七重新的防护盾牌:

盾牌一:绝热材料新设计。2003年1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时,一块行李箱大小的绝热泡沫材料从燃料箱上脱落,击中了航天飞机的左翼,这一问题导致航天飞机返回时解体坠毁。为避免这种事故再次发生,美国宇航局修改了“发现”号燃料箱的绝热泡沫设计,对泡沫材料容易脱落的燃料箱的压杆等部位进行了改装。

帮液氧输送伸缩管除冰

外挂燃料箱上的另一个关键改进位于液氧输送伸缩管上。这个可以膨胀的伸缩管将超低温的液氧输送到航天飞机发动机内,由于它是活动部件,因此无法包裹泡沫材料。这就导致伸缩管外会因结冰而带来冰块脱落的危险。

NASA同样在这个区域增加了加热设施,还安装了一个除冰器,以免产生厚冰。

盾牌二:技工重新培训。任何设计都需要高超的工人来实现。美国航天局重新培训了为燃料箱喷涂绝热泡沫材料的技工,希望减少泡沫材料中的空隙。在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随着燃料箱的温度升高,气体将侵入泡沫材料中的空隙,使之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大块泡沫材料脱落。

盾牌三:增设电加热器。航天飞机发射时,燃料箱中装有190万升超低温的液氢和液氧。如果不加处理,燃料箱外表面就会结冰。在航天飞机起飞时,震落的碎冰同样可能威胁飞行安全。“发现”号的燃料箱上加装了电加热器,以防结冰。

NASA表示,两年多来,工程师们对外挂燃料箱的多处地方进行了重新设计,其中就包括连接外挂燃料箱与航天飞机主体的一个关键机械部件。这个关键的“两脚固件”位于外挂燃料箱中间偏上的地方,由于外挂燃料箱在注入超低温的燃料后表面会结冰,这个固件容易因结冰而影响安全。

此前,工程人员为了防止“两脚固件”结冰,在其外面敷设了厚厚的泡沫材料。这种方法自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飞时就开始在各架航天飞机上使用,一直用到“哥伦比亚”号失事。

现在,改进后的方法是通过电加热使该固件外面不会结冰,从而舍弃了容易脱落的泡沫材料。据悉,今后将根据这一新的设计生产外挂燃料箱,库存的11个外挂燃料箱也已进行了相同的改造,其中就包括这次“发现”号所配备的“大油桶”。

盾牌四:增加摄像监视。“发现”号外挂燃料箱及固体火箭推进器上安装了数字摄像机,分别监测航天飞机及外挂燃料箱表面是否有碎片脱落。航天飞机机械臂上还安装了50英尺(约合15米)长的探测装置,可以伸展到航天飞机的“腹部”、两翼及前端进行拍照,精确度达到毫米。按照计划,固体火箭推进器与航天飞机分离后,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会使用手持数码相机对外挂燃料箱进行拍照。此外,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也会对航天飞机拍照。

盾牌五:增设监视仪器。航天飞机两翼还装有66个加速计及22个温度传感器,监视脱落碎片是否撞击航天飞机。

盾牌六:加强外部监测。“发现”号发射架上及周围约64公里内安装了百余架相机拍摄航天飞机起飞及升空过程。如果发射时云量大、地面相机无法拍摄,将有两架WB-57飞机在高空拍摄升空情况。

盾牌七:制定事故处理预案。美国宇航局已经决定,万一“发现”号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损坏,将有两名宇航员在其进入轨道后进行太空行走,使用全新的工具对其进行修复。如果遇到不能修复的情况,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等待救援飞船。

                       推迟发射的发现号

6月15日
发现号航天飞船第二次运上发射架。
发现号航天飞船6月15日第一次运出航天飞机装配大楼,但由于发现燃料箱出现问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只好将它运回。

7月13日
“发现”号助推火箭上的一个传感器存在故障,NASA 13日决定将发射时间推迟。

按照原计划,“发现”号航天飞机应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5时51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为期12天的太空航程。

  新华网卡纳维拉尔角(美国)7月13日电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上一个燃料传感器被查出故障,美国宇航局13日中午紧急推迟了“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目前,宇航局还没有公布新的发射时间。

  美宇航局当天发布的一项简报说,这个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当轨道飞行器(即航天飞机的主体)燃料出现异常减少时,关闭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以确保航天飞机的安全。“发现”号共有4个这样的传感器,在航天飞机的起飞阶段,任何一个传感器出故障都可能导致惨祸。

  美宇航局还说,工程师正在排查故障原因,但短时间内不大可能解决问题。

  美宇航局原定在美东部时间13日15时51分(北京时间14日3时51分)发射“发现”号。一些工程师预计发射日期可能被推迟到月底。
7月24日

美国宇航局7月24日宣布,即使燃料传感器再次出现问题,“发现”号航天飞机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时39分(北京时间26日22时39分)发射升空。巧合的是,这一发射时间与2003年“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前的发射时间相同。不过,宇航局测试主管皮特·尼克伦科和“发现”号航天飞机项目副主管韦恩·黑尔都承认,到现在为止,技术人员仍然无法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
13日,在距离“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不到两个半小时的关键时刻,飞机外挂燃料箱的一个传感器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发现”号的太空之旅再度受挫。此后,美国宇航局调用了数百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14个检查小组昼夜不停地对燃料测量系统实施彻查。在排除300多个可能原因后,技术人员乐观地认为,传感器故障已经排除。宇航局随后确定于26日再次尝试发射。

航天飞机项目经理比尔·帕森斯表示,如果在倒计时的最后几个小时燃料表工作正常的话,发射将照常进行;如果燃料传感器故障再次出现,而这种故障又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预料之中,那么“发现”号仍有可能继续发射。帕森斯表示,发射将得到充分的安全保护,所以不会危及航天飞机以及7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
 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根据美国宇航局 13日发布的简报,燃料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在轨道飞行器(即航天飞机的主体)燃料出现异常减少时关闭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以保安全。“发现”号共有4个这样的传感器,在航天飞机的起飞阶段,任何一个传感器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惨祸的发生。

美国宇航局测试主管皮特·尼克伦科表示:“我们已经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我们相信,我们的飞行系统和接地支持系统已经准备妥当。我们希望发射成功。”不过,尼克伦科同时承认,尽管“发现”号检修完成后“状态极好”,但技术人员仍然无法确定产生故障的具体原因,故障分析图上尚有两个小问题没有排除:航天飞机尾部接地装置故障和电磁干扰。为此,技术人员对3处接地装置进行了调整,但迄今仍无法确定电磁干扰的来源。

黑尔也不无遗憾地承认,燃料传感器问题确实让人头疼。但他又说,尽管没能找到故障原因,但“我认为现在到了发射的时候了。”黑尔还说,自“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它的阴影里,因此,我们想尽一切努力保证航天飞机的安全。现在我确信,我们的工作小组也确信,我们会使26日的发射安全进行。”

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表示,他支持“发现”号项目小组的决定。他承认,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就决定发射“发现”号,可能会使美国和世界公众认为宇航局“太心急了”,不过他坚持认为,“决定发射是基于准确的技术判断,而不是人为的仓促决定。”

此外,“发现号”能否如期重返太空还要看天公届时是否作美。据美国宇航局气象官员介绍,因恶劣天气而无法按时发射的几率为40%左右。
U67P2T1D661914F13DT20050713131626.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朝阳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如遇险 “亚特兰蒂斯”随时上天救援

“亚特兰蒂斯”随时上天救援
在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B38号发射台上,庞大的“发现”号静静地矗立着,等待发射升空的指令。两年半前,“哥伦比亚”号就是从这个平台起飞,留下了无穷的伤痛。如今,“发现”号在全世界的目光下,将要从这里再次走向太空。
也许命运故意跟NASA的官员们开了个玩笑,12日,就在美国宇航局正式宣布“发现”号准备就绪即将重返太空后仅两个小时,航天飞机出现了一次意外。一块发射台塑料泡沫遮盖物突然跌落,正砸在了20米下的“发现”号机身凸出部分,导致好几片防热瓦被毁。据证实,该部位正是航天飞机最重要的轨道运动引擎的位置。好在宇航局的官员立即进行维修,很快搞定了险情。

但人们还是感到惊奇,这场有惊无险的小风波与当年的“哥伦比亚”号出事的原因如出一辙:正是一块发射时意外脱落的塑料泡沫部件砸坏了航天飞机的机身防热瓦,才导致“哥伦比亚”号返航时在空中解体。是宿命还是天启?

经历了一场虚惊之后,NASA试验项目主任杰夫·斯波尔丁仍充满信心地表示“一切工作都运行良好,发射进程不会改变。”

天气变数

虽然排除了技术故障,但“发现”号还面临最大的劲敌,那就是天气。据负责天气预测的官员最新分析的结果,13日下午发射时间,天气的适宜程度只能达到60%,而此前11日的预期为70%。

NASA天气专家凯西·温斯特介绍,“发现”号起飞的前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附近方圆20英里的地区不能出现恶劣天气,例如暴风雨。由于佛罗里达州正遭受飓风袭击,不能排除发射当天出现风暴。如果风力超过37公里/小时,“发现”号的起飞日期就将被迫推迟。

据NASA项目官员透露,国际空间站的轨道位置与发射场地相对应的时间每天只10分钟,如果13日因天气原因不能发射,未来3天内,NASA还有2次机会重新部署发射,最近的一次将在14日下午。

如果热带风暴“艾米丽”持续变强,发射日期将进一步推迟,甚至可能改在9月份。

应急方案

一旦发射成功,在未来的13天行程中,如果“发现”号出现什么问题,NASA也准备了必要的救援措施。其中一个关键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必要时由另一架航天飞机上天救援,这是NASA自20世纪70年代为“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准备待命救生飞船以来,首次制订太空应急救援方案。一旦“发现”号有事,机组人员可以进入国际空间站避难,同时“亚特兰蒂斯”号将尽快发射,前往救援。

特殊鼓励

由美国航天史上第一个航天飞机女驾驶员艾琳·柯林斯担任机长的7人宇航小组,已经同他们的亲友告别,与外界隔离了一周。

宇航员们或许还会遇到未知的风险。就像NASA的项目官员格里芬所说的,“乘坐太空飞船,毕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我们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不过,一份特殊的声明无疑给他们很大的激励。发射日的前一天,NASA公布了一份来自“哥伦比亚”遇难宇航员家属的集体声明。在这份声明中,“英雄家庭”的亲属们在悼念亲人的同时称,坚决支持“发现”号的太空飞行,并祝福全体宇航员能够平安顺利地完成任务。

 落幕之旅

17年前的1988年,正是“发现”号在“挑战者”号事故的2年后,成功发射,拯救了NASA的荣誉。现在,同样是“发现”号,肩负着救赎“哥伦比亚”号的灾难的使命。

但是,这种航天飞机已经是一件打满补丁的老玩具了。自1981年以来,这种使用70年代技术设计的航天飞机已经飞行了113次。为了准备这次发射,“发现”号全身软、硬件被动手术的地方近百项,仿佛一辆换了无数零件的“老爷车”。

出于安全考虑,在“发现”号成功发射后,美国宇航局将不再发射航天飞机,而改为发射太空船。根据NASA的长期计划,到2010年这些航天飞机全部“退休”。此后宇航局将使用新的太空船“乘务组探测飞行器”代替以前的航天飞机。目前这一宇宙飞船正在研制中。

“发现号”航天飞机紧急救援队大揭秘

也许正如格里芬表示的那样,“发现”号此次13天的太空之旅将是一次“绝响”。
国际在线报道: 如果下一艘航天飞机也遇到麻烦,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一样在发射过程中出现故障,宇航员们被困在航天飞机里,这时该怎么办?宇航员有获救的希望吗?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在未来数月内发射,为防备不测事件发生,美国宇航局组建了“航天敢死队”一个由四名宇航员组成的应急救援小组,一天二十四时间待命,随时准备升空,执行最难以预测也最危险的航天救援任务。

四大难题 考验“敢死队”
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使命。四人救援小组组长、空军上校史蒂文.林赛表示:“那是个我们谁都不愿去的地方,我们正在接受一项我们永远都不想执行的飞行任务培训。”他说的飞行任务就是航天飞机救援任务。这项救援任务的风险超乎想像,最终可能需要得到总统的批准。这项任务充满各种复杂性:

――第二次发射不得不在未经常规实验的情况下匆忙进行,这可能把担负救援使命的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及其机组人员同样置于危险之中。

――第一艘航天飞机“发现号”如果出现故障,宇航员将临时进驻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安排三名宇航员的日常起居、生活而设计的,届时将不得不“塞满”九名宇航员。而且国际空间站的氧气发生器经常发生故障,届时只能祈祷它运行正常了。

――“发现号”将会通过遥控装置推入大洋,以便国际空间站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腾出空间。

――如果一切都能按计划进行,“亚特兰蒂斯号”将史无前例载着11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即使美国宇航局( NASA)能够成功实现这一“可怕”方案,也可能意味着宇航局不得按原计划提前5年结束航天飞机发射计划。
在44年的太空飞行中,美国宇航局从未为一艘航天飞机配备过随时准备承担救援任务的第二艘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数百名工作人员正在为这种可能性辛苦工作着。按照设计,除非“亚特兰蒂斯号”能够在“发现号”发射一个月后做好起飞的一切准备,否则,“发现号”不会发射。这是两艘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组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求,与“哥伦比亚号”失事事件的调查小组的建议没有任务关系。

太空卫士 心态各不同
“亚特兰蒂斯号”和林赛救援小组已经做到执行救援行动的准备。如果“发现号”能按计划在5月中旬发射升空,美国宇航局表示它可能最快于6月中旬(比原定发射晚一个月)发射“亚特兰蒂斯号”。林赛的合作伙伴、来自美国海军的队长马克.凯利表示:“我准备这么做,我算了一下,大概在那一个月时间,我连家都回不去,可能睡在办公室了。”凯利说,如果7名朋友被困在太空,需要立即回家,“我愿意冒着风险去救他们,我理解这一点,这不是我以后需要做出的决定,其实我已决定好了。”

这种在普通任务和“噩梦般”任务中体现出来的坚定的意志能力使得林赛、凯利、皮尔斯.塞勒斯和空军预备役军人迈克尔.福素姆看上去如同科幻片里的那些地球卫士。他们四人凭借传奇般的飞行技能和快如闪电的思维方式最终被选中,他们将时刻等待航天飞机发射。

他们四人全部40多岁,都有孩子。除了塞勒斯,林赛、凯利、福素姆都是工程师,塞勒斯已获得生物气象学博士学位。而除了福素姆,其余三人都有太空飞行经验。林赛和凯利以前都是实验飞行员,凯利十多年前曾参加过“沙漠风暴”行动,与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斯科特也是位宇航员。出生于英国的塞勒斯半年前刚刚加入这个机组,当时他是取代一名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的宇航员进入该机组的。正如林赛所认为的那样,“发现号”出现在飞行过程中被外油箱脱落下来的泡沫碎片击中以及七位宇航员被困在空中站上束手无策一幕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自两年前发生“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宇航局对航天飞机进行了各方面的改进。

林赛说:“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我们对改进过的油箱信心十足,如果我们没有绝对的自信,我们就不会发射。我们是否能够升空,其实就是看油箱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只有解决了油箱的问题,我们在发射过程中才不会遇到麻烦。”林赛已向妻子和三个孩子保证,如果他觉得此次发射任务或以后的发射任务存在什么不安全因素,“我会走开,不会执行这样的飞行任务。”

前车之鉴 不让悲剧重演
3月初,在模拟“发现号”飞行期间,美国宇航局的任务经理就“发现号”是否会在发射过程中受损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在模拟实验中,工程师假设“发现号”在起飞过程中被脱落的隔热泡沫材料击中,这就如同发生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的情况一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飞行经理们必须决定出现故障的航天飞机是否能够安全返回地球或宇航员是否需要转移到国际空间站等待援救。他们最终决定对飞行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计划副经理韦恩.海尔在模拟实验期间说:“这种可能性十分低,因此,我们只要保护好自己就行了。”

美国宇航局对于即将到来的航天飞机重新升空任务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为2003年1月“哥伦比亚”号失事时的那一幕的确太惨痛了。当时没有人知道一块泡沫材料会击中航天飞机左翼,造成裂缝,导致飞机爆炸,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美国宇航局知道脱落下来的泡沫可能会击中了航天飞机的某个地方,但低估了它所造成的灾难性破坏。在美国宇航局证实了他们的判断失误时,他们仍认为,即使当时了解到损害的情况,他们也无法成功解救宇航员。

“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人员并不同意宇航局的这种观点。“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组的一份详细调查报告称,当时宇航局本可以发射另一艘航天飞机去营救那七位宇航员,结果宇航局没有这样做,使得他们在返回地球途中遇难,这与宇航局最初的调查结果截然相反。

航天飞机发射主任迈克.莱因巴赫表示,如果他接到发射“亚特兰蒂斯号”实施救援任务的命令,他仍将使用一直以来所采用的发射航天飞机的工程和气象标准。但从他个人角度而言,每次发射遇到的情况都与上一次不一样。他说:“这次发射同以前的发射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不想说,‘哥伦比亚号'没有返回地面时我的那种空洞洞的感觉。执行发射救援航天飞机任务的人员的心情非常复杂,描述这种心情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接到命令,我们还是要这么做。

航天飞机 最后的“华尔兹”
宇航局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为“发现号”5月中旬的发射做好准备,同时也为“亚特兰蒂斯号”在6月中旬可能进行的应急发射任务做好准备,同时保证国际空间站在不出现更多重大故障的情况下运行。

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然后在那里等待救援同样存在问题。“发现号”宇航员之一的安德鲁.托马斯表示,他最担心的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托马斯7年前曾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过。他问:“如果出现那种情况,我们每天都做些什么?”他认为历史已经作出了回答:在恶劣情况下成功完成任务,取决于机组人员在生存问题上采取建设性的工作态度。托马斯说:“大家可以参考谢克尔顿的经历。”

在这个经典生存故事中,欧内斯特.谢克尔顿爵士指挥的船只于1915年被困在南极,他领导27名船员摆脱窘境,回到安全地点。为了鼓舞船员的士气,谢克尔顿在船上举行音乐会,庆祝节日,组织体育比赛。托马斯笑着说,如果国际空间站有钢琴键盘,“也许我们在那儿时有人可以学习弹钢琴。你们记得那部名为《偷天情缘》的电影吗?这是主人公比尔.默里在被困在一种永无止境的循环中所做的事情。”

但托马斯再次严肃起来:“这可能是一种非常紧迫的局面。”他相信宇航员们终能获救,但危险可能在于航天飞机计划的夭折,按计划,航天飞机项目将在2010年停止。“对我来说,再像‘哥伦比亚号'这样重大的事故是难以想像的,那样的话,航天飞机就成为‘最后的华尔兹',国会甚至连瞧都不会再瞧一眼航天飞机计划了,他们会说:‘唉,到此为止吧!'”
xinsrc_33207021317495002940140.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时39分(北京时间22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正常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自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的首次发射。
  “发现”号航天飞机点火发射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及烈焰,随后穿过佛罗里达州上空的云层,按预定轨道飞行。“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2分钟后,其固体助推火箭与航天飞机成功分离。

  7月26日 22:55 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轨道
  7月26日 22:48 发现号航天飞机主燃料箱脱离
  7月26日 22:41 发现号航天飞机助推器分离
  7月26日 22:39 发现号航天飞机飞离发射架升空
  7月26日 22:39 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动机点火
 
 7月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时,一只鸟在发射场附近飞过。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宇航局提供的一幅电视图片显示,一只鸟可能在“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的时候撞击了燃料箱的最前端部分。与此同时,美国宇航局证实,在26日的发射升空过程中,“发现号”上脱落下来一小块隔热瓦和一大块碎片。“发现号”底部挡热板可能有两处遭到了破坏。

挡热板是用来保护航天飞机机体在起飞和降落时不受空气摩擦所产生高温的损害。一般来说,航天飞机发射时总有部分绝热瓦和泡沫材料脱落,大部分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害。但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时脱落的绝热泡沫材料击伤了机翼,使“哥伦比亚”号返航时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发现号开始扫瞄检查 防重蹈"哥伦比亚号"覆辙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拍摄到“发现号”航天飞机26日升空时掉落碎片后,航天飞机的特制摄影机27开始扫瞄发现号的机身外部,检查是否发生损坏。“发现号”此行是自前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意外以来美国首次的太空任务。

另据中新网援引凤凰卫视报道,搭载七名航天员进行十二天任务的“发现号”26日发射时,美国太空总署注意到航天飞机开始升空两分钟内,分别掉落一片隔热片与一件不明物体。

装设在航天飞机机械臂控制的一条十五公尺长活动架尾端的雷射扫瞄器和红外线摄影机,正在检查航天飞机的机翼和机首。

美国太空总署说,扫瞄航天飞机机翼和机首隔热片的作业于格林威治时间十时前展开,预料会持续大约七小时。

“发现号”航天飞机26日从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升空,地面上的专家为了让航天飞机重返太空,努力了两年半,如今成功发射,有人欢呼,有人喜极而泣。

太空总署表示,对于成功发射感到很高兴,但录像影像显示,航天飞机朝轨道前进时,似乎有碎片掉落。工程人员努力了解情况,希望避免“哥伦比亚号”的悲剧重演。二○○三年二月一日,“哥伦比亚号”重返地球大气层时起火爆炸,七名航天员都不幸罹难。

太空总署说,专家28日早上将举行会议,研究“航天飞机升空掉落碎片事件”的初步报告。他们强调,航天飞机升空进入太空时,掉落某些物体并非不寻常的现象。

太空总署飞行任务主管向农说,据信掉落的隔热片大小约三点八公分,似乎从右侧起落架处掉落。

专家检视另一卷录像带,发现另一片碎片掉落,来源尚不清楚,但似乎是在推进火箭脱离航天飞机时掉落,碎片并未撞到航天飞机。
xinsrc_352070228105789005697.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NASA出3套方案拯救发现号 宇航员或避难空间站
“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不过几小时,美国宇航局就通过安装的摄像机发现,航天飞机的少量绝热瓦和绝热泡沫在发射过程中已脱落。从NASA TV给出的图片显示一只鸟可能在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的时候撞击了燃料箱的最前端部分。

美国时间27日傍晚(北京时间今日下午),美国宇航局将根据分析录像和照片记录,公布一个初步调查结果。

绝热材料脱落

目前尚未受影响

来自“发现”号外部燃料槽上的摄像机图像显示,在固体推进器分离时,有碎片从燃料箱上脱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宇航局官员说,他们分析“发现”号发射时的录像资料发现,至少有一块3厘米见方的绝热瓦碰在航天飞机机头部位下方、靠近起落架舱门处,此外还有一些绝热材料从“发现”号的外挂燃料箱上脱落。但是幸运的是这些脱落物都没有撞击到航天飞机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明显的痕迹“发现”号受到损害。“工程师希望到本周日能够确定‘发现'号是否受损,机组人员是否应该尽力去修补。”美国宇航局该复飞计划负责人之一约翰·莎侬说。

热防护系统检测

和空间站对接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28日飞到距离空间站下方大约180米的位置时,将作一次翻滚,令机腹面向上方的国际空间站一段时间,然后翻转回来。这时,空间站上的两名宇航员将通过“星辰”号服务舱面向地面的弦舱对航天飞机进行拍照。这些高清晰度照片将被用于研究飞机腹部的绝热材料是否在发射时受损。另外,28日美国宇航局将利用加拿大的轨道感应系统获得更多的信息。按照计划,“发现”号机组人员28日一天都集中于热防护系统检测工作,为即将和国际空间站接轨做好各项准备,以及为即将到来的3次太空行走准备好航天服。安德鲁·托马斯、查尔斯·卡马达和詹姆斯·凯利三位宇航员将一起检测轨道器挡热板的主要部件。

三套救援方案

各就各位

美国宇航局今晨宣布已经有3套自救与救援方案就位。

1.启用太空修补工具

如果美国宇航局确定“发现”号绝热瓦脱落且损坏了机身的话,这套工具能让宇航员在太空中修补损坏的绝热瓦,确保其安全返回。

2.宇航员避难国家空间站

如果断定“发现”号受到的损伤无法修复的话,那么7名机组成员将不得不避难国际空间站,等着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营救。

3.“亚特兰蒂斯”号升空接人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有一整套的营救方案,并且已经做好营救的准备。如果真的出大麻烦,那么该航天飞机将在1个月内升空,将7名宇航员全部接回地球。

宇航员传回照片显示"发现号"并无明显受损迹象
据英国《卫报》报道,2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过程当中发生绝热瓦脱落事件之后,“发现”号上的宇航员目前正在准备执行他们12天太空任务当中的一项关键任务,那就是与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而在地面上,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则在继续评估脱落物件可能给“发现”号造成的安全威胁问题。

据NASA的高层管理人员称,目前要评估绝热瓦脱落事件可能造成的最终影响还为时过早,但是NASA方面都希望“发现”号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之后能够找到更好的线索,以便于让地面上进行更好的评估。在“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实施对接之后,国际空间站的人员将可以更近距离地拍摄并检查“发现”号飞船的底部。

现在人们普遍担心的是掉落绝热瓦的那一小块部位现在的状况如何。NASA飞行部主管保罗·希尔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一次哥伦比亚号事件由于绝热瓦受损让我们失去了七位亲爱的朋友,因此即使出现的受损情况是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所能够补救或者可能不会造成致命影响的,我们仍然要密切关注此事。”

“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27日花了七个多小时的时间用激光机械手对“发现”号的热保护层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得到“发现”号发回的检查结果照片之后,保罗·希尔表示:“从这些照片来看,‘发现'号航天飞机并没有明显的受损迹象,它正在正常地运转。”

美国宇航局决定暂停未来航天飞机发射计划
新华网快讯: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过程中出现绝热瓦和绝热泡沫脱落现象,美国宇航局27日宣布暂停未来航天飞机发射计划。美国宇航局表示绝热泡沫脱落没有对“发现”号造成损害,但是在问题解决前,宇航局不会再发射航天飞机。

据美国媒体报道,“哥伦比亚”号解体惨剧发生后,美国宇航局用了两年半时间、花费10多亿美元试图彻底解决航天飞机的安全问题。然而,“发现”号还是发生了绝热泡沫脱落,这对宇航局的航天飞机复飞项目是个沉重打击。
xinsrc_54207022808095931975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第二天:图像显示有碎片在发射时从发现号燃料箱脱落
美国东部时间 7月27日 上午12时00分左右,美国宇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来自“发现”号发外部燃料槽上的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在固体推进器分离时,有一些碎片从燃料箱上脱落。“发现”号发射任务主管黑尔称,他不知道关于碎片从燃料箱脱落的任何细节,专家正在分析所有的发射图像,将在7月28日宣布一个结果。

  另据美国宇航局的负责人称,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分析物体脱落的录像。但他同时又强调在航天飞机升空的过程中,这种现象也并非不常见,因为伴随着航天飞机冲入太空,有些物体会从航天飞机上脱落下来。

燃料箱未受损
  北京时间7月29日凌晨2时左右,美国宇航局在一份发布的公开声明中表示,工程师们在分析发现号的各种录像资料时,已经可以初步确认它没有受到发射时脱落的绝热泡沫材料损害,目前的状态良好。

  美国宇航局同时表示,在随后的3天时间内,工程师们还将对发现号进行深入的检查工作,以确认其最终的安全状态。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北京时间7月28日19时左右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在对接之前,发现号机长操作航天飞机进行了一次翻转动作,仔细检查了机腹部位。

  北京时间7月26日晚,发现号被确认在发射升空过程中,脱落下来一小块隔热瓦和一大块碎片,同时底部挡热板可能有两处遭到了破坏,分析称同样原因导致了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由此,发现号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据悉,在成功对接后,宇航员将使用国际空间站机械臂从航天飞机货舱里把装有数吨供给和设备的多用途后勤舱缓慢搬下来,随后将进行三次太空行走,持续6个半小时。
2.jpg
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两机组会师
从国际空间站上拍到的照片显示,“发现”号航天飞机调整角度以供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其进行观测。北京时间7月28日19时1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完成对接。 新华社发

新华网莫斯科7月28日电(记者魏忠杰)莫斯科时间28日15时18分(北京时间19时1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完成对接。自26日晚发射升空到与空间站完成对接,“发现”号共飞行了近45个小时。

据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的消息,对接是在航天飞机女机长柯林斯的控制下手动进行的,对接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航天飞机对接的是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的PMA-2密封对接适配器。

对接之前,航天飞机作了一次翻转,使机腹面向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俄罗斯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和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利用高清晰度长焦数码相机对航天飞机进行了全面拍照,以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瓦是否受到损伤。

对接完成后,宇航员将检查对接口的密封性并使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气压达到一致。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将于莫斯科时间17时19分(北京时间21时19分)打开对接口并进入国际空间站。
3.jpg
4.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
  30日16时40分,身穿太空服的野口聪一和罗宾逊开始预告吸纯氧,这主要是为了预防在即将开始的太空行走期间可能出现的减压病。

  17时22分,两名即将开始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开始给过渡舱减压。下午5时46分,野口聪一和罗宾逊启动宇航服上的动力,钻出过渡舱,太空行走和太空工作正式开始。野口的任务代号为“EVA-1”,罗宾逊的任务代号为“EVA-2”,身为这次太空行动主管的野口,其太空服上的红色条纹清晰可见。

  在发现号过渡舱附近系好拴绳后,他们国际空间站的“Quest”过渡舱“走去”,目的是打开舱盖,这样,作为一项预防措施,一旦无法顺利返回发现号,他们可以临时进入国际空间站。今天的太空行走是支持国际空间站的第59次太空行走。

  下午6时18分,发现号上的宇航员准备关闭刚刚从这里钻出的舱门。罗宾逊亲手合上发现号的外舱口,野口则亲手打开了国际空间站的过渡舱。在发现号里面,任务专家托马斯负责跟踪、记录太空工作的情况。发现号的机组人员很快就将开始为航天飞机的过渡舱重新增压,重新打开轨道飞行器与国际空间站之间的舱口,让两名太空行走的飞行一起工作或运输货物。

  18时40分,罗宾逊打开发现号上的一个箱子,里面放的是有意损坏的隔热瓦和加固的碳板,对两种维修方法进行试验,如果效果不错的话,这些方法将用于未来飞行。罗宾逊表示,太空站的机械臂上的灯光有些暗:“换一个更大占的照明灯就更好了。”托马斯提醒他,太阳马上就出来了。

  19时,罗宾逊的热挡板测试---一种填充航天飞机加固碳板缝隙的方法,被确定为今天维修试验的第一项工作。7时20分,罗宾逊在用一种被称为“NOAX”填抹碳板缝隙进行试验时候,野口为他提供援助。罗宾逊对这种特制材料进行了描述:“它看上去象表面上有小泡。根本就不是泡,它表现得非常不错。”

  接着,他一边工作一边说:“这项工作就象抹墙缝。”稍后,野口将试用一种特制的抗热涂料,他将这种涂料抹到隔热瓦上,增加瓦片的抗热能力。

  19时40分,太空行走的第一项任务“NOAX”样品测试结束。两名太空行走宇航员开始对增强碳-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修理技术试验。

  20时10分:修复试验即将进入下一项。罗宾逊放下用于碳-碳修复试验的工具。野口聪一准备进行隔热瓦修复试验。野口说:“我准备好了。”

  20时24分:隔热瓦修复试验结束。

  野口聪一用一个小型泡沫刷子和一种灰色的涂料进行了简短的涂抹试验。飞行控制人员表示,他们对试验过程非常满意,并命令野口和罗宾逊按计划继续进行其他的工作。

  21时03分:太空行走宇航员找到国际空间站门廊附件。

  宇航员罗宾逊已经找到用于国际空间站2号平台的一个附件装置-零部件储藏间,随后将把它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为堆放平台的安装作准备,罗宾逊和野口将把这个附件安装在国际空间站“Quest”过渡舱的外面。目前罗宾逊正骑着空间站的机械臂前往过渡舱,他随身携带着那个附件。野口将独自空间站的“命运”舱和“团结”舱的两个地点装载缆线,然后返回“Quest”过渡舱,帮助罗宾逊。

  21时13分:罗宾逊骑到机械臂上。

  骑在国际空间站80英尺长的机械臂的顶臂,罗宾逊显然很高兴。他对控制机械臂的发现号飞行员“维加斯”凯利说:“维加斯,这有多酷,简直没有语言可以形容!”“野口,这将成为一段美好记忆!”罗宾逊的太空行走搭档野口聪一回答:“是一段强烈的记忆。”

  21时41分:宇航员安装空间站门廊附件。

  发现号两名宇航员已经在空间站“Quest”过渡舱外面安装了一个用作零配件平台的附件装置。他们先是准备让附件上的插销抓住过渡舱上的连接器,但前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罗宾逊和野口在21时24分终于成功。现在他们正把附件锁在空间站上。至此,他们已经在太空工作了近四个小时。接下来,他们的工作是替换断裂的空间站“S0”架上的GPS天线。同时,罗宾逊还要准备8月1日二人太空行走所需要的工具。

  22时14分:太空行走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兵分两路。

  为了完成国际空间站外面的任务,宇航员野口聪一和罗宾逊暂时分开。罗宾逊在空间站的“Z1 truss”构架上,他的任务是重新为空间站上的CMG-2陀螺仪布设电线。陀螺仪本身并没有损坏,但其电力系统需要调整。在此之前,一名前太空站宇航员曾经对它进行过维修。野口聪一的工作地点是在空间站的“S0”构架上,他要用新的天线换下断裂的GPS天线。

  22时22分:罗宾逊为陀螺仪重新布设电线。

  罗宾逊已经完成重新布线任务,这是国际空间站的陀螺仪第二次接受维修。国际空间站高度控制官证实陀螺仪已经固定好,但在本次太空飞行的第七天之前,不会启用陀螺仪。与此同时,野口也已经成功地更换了GPS的天线,目前正在更换绝缘胶条,用三条带子将天线在空间站上绑牢。

  22时38分:发现号宇航员开始完成额外任务。

  由于其中一名宇航员的任务已经完成,他已经承担起国际空间站的额外任务。罗宾逊接到命令,收回在空间站外部的一个手提箱大小的材料曝光试验器材。

  22时55分:太空行走的二名宇航员最后一件“家务事”。

  在国际空间站外部的二名宇航员正在完成他们最后的任务,然后结束长达6个半小时的太空工作日。这最后的任务是:连接电缆,这些电缆将为零部件平台供热。这个平台将在以后的任务中安装。

  23时16分:宇航员返回航天飞机。

  罗宾逊和野口聪一开始返回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舱,他们将在那里给此前进行试验的隔热瓦和加强型碳-碳材料拍照。与此同时,航天飞机飞行员凯利正指导发现号的轨道检查吊杆对地球上成像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感兴趣的7处不同的位置进行二次检查。这7处位置分别位于发现号舱口翼四块不同的加强型碳-碳瓦上。

  23时39分:地面控制官给野口聪一分派临时任务

  罗宾逊收回在空间站外部的一个手提箱大小的材料曝光试验器材。野口给此前进行试验的热挡板进行拍照后,地面控制官又让他给发现号机头上部受损的位置再拍一些照片。

  23时59分:在离开发现号6个多小时后,罗宾逊和野口聪一准备重新进入航天飞机。在此之前,他们不仅完成了所有计划中的任务,还完成了临时增加的任务。罗宾逊开始缓缓地为航天飞机的过渡舱减压,而野口则在收集摄影器材。

  31日零时15分:宇航员重新进入发现号。

  在太空工作了6个半小时后,宇航员野口聪一和罗宾逊回到过渡舱。他们在合上舱盖时遇到了一点点麻烦,但还是顺利了排除了故障。这意味着第一次太空行走已经顺利结束。

  宇航员:野口聪一和史蒂芬-罗宾逊

  时间:原定于16点44分:太空行走开始, 现在推迟到5点45分,原定结束时间为23点14分,目前不知道结束时间,原定太空行走持续时间6个半小时。

  任务:

  1.对受损隔热瓦和增强碳-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修理技术试验;

  2.取下紧固装置,把附加装置安装到美国询问舱;

  3.更换国际空间站出现故障的全球定位系统天线。
1-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宇航员第二次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8月1日下午4点42分,发现号宇航员野口聪一和史蒂芬-罗宾逊开始第二次太空行走,任务是更换国际空间站有故障的陀螺仪。 

  23时56分:第二次太空行走圆满结束

  23时35分:宇航员进入发现号的舱口

  两名宇航员打开发现号的舱盖,相继进入舱口。

  23时29分:宇航员回到过渡舱。

  在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后,宇航员罗宾逊和野口聪一回到发现号的过渡舱。在此之前,过渡舱减压,野口接到任务控制官的指令,到发现号的货舱里拍了不少照片。

  22时57分:完成额外的任务。

  两名宇航员还收起一套可能用于除掉隔热瓦缝隙填充物的工具。他们还将脚步限制器挪了一个位置,为计划中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宇航员的太空行走作好准备。


  22时40分:第二次太空行走目标实现。

  野口聪一和罗宾逊第二次太空行走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目前正在准备工具,做一些额外的工作。野口拿起一把圆铲形的工具,他将用它把一个损坏的回转马达收回到航天飞机上,带回地球。地面工程技术人员希望在下次航天飞机发射并安全新的马达之前先对这个损坏的马达进行研究。

  22时01分:新陀螺仪工作正常。

  在重新连接了供电连接器后,新陀螺仪开始正常工作。听到飞行控制官宣布这一好消息后,太空飞行任务主管辛迪·比格利从椅子上兴奋地跳了起来,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任务控制室里掌声响成一片。罗宾逊说:“祝贺你们,任务控制!”


  21时46分:野口检查电线连接器。

  野口聪一已经检查完新陀螺仪的三根电线,发现其中一根没有连好。重新连接后,飞行控制官重新检测陀螺仪的数据,确保它正常工作。

  21时42分:宇航员返回陀螺仪所在的位置。

  飞行控制官让野口聪一返回陀螺仪修复地点,确定几个向陀螺仪供电的连接器的状态。野口将原来接好的三条线切断,再接上。

  21时30分:宇航员等待陀螺仪评测结果。

  罗宾逊和野口正在等待飞行控制员对新安装的陀螺仪的评测结果,确定新陀螺仪能否正常工作。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空间站高度控制官并未从新连接上的陀螺仪上看到所期望看到的全部数据。


  21时15分:宇航员为陀螺仪连上电线。

  宇航员野口和罗宾逊为新安装的陀螺仪连接上三根电线。这项工作完成后,他们将去更换一个保护空间站四个陀螺仪不会温度过高的防热罩。

  21时00分:新陀螺仪安装完毕。

  发现号的两名宇航员已经将新陀螺仪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他们是在20时59分将陀螺仪锁在轨道实验室上的。

  20时50分:宇航员将新陀螺仪拖到工作地点。

  野口和罗宾逊又回到了“Z1”横架上,他们将安装新陀螺仪。野口在机械臂的顶端手持620磅的陀螺仪,而罗宾逊则在检查接口,看看是否有其他外来碎片。接口处很干净,安装新陀螺仪的工作顺利展开。

  20时31分:新陀螺仪在路上。

  发现号宇航员劳伦斯目前正在空间站指导野口回到他的工作地点。在空间站机械臂顶端的野口携带着一个新陀螺仪。

  20时21分:损坏的陀螺仪被重新锁好。

  发现损坏的陀螺仪松动后,罗宾逊赶紧回去,费力地重新把它锁好。野口现在取出一个新陀螺仪,他将和罗宾逊一起将它安装到损坏的陀螺仪原来的位置。

  20时07分:宇航员遇到小麻烦

  两名宇航员在将损坏的陀螺仪锁在发现号货舱时遇到一点小麻烦,罗宾逊只能自己过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野口已经被固定在国际空间站机械的顶端了。在此之前,一切工作进展顺利。

  19时31分:太空行走进展顺利。

  尽管开始太空行走的时间比原计划晚了大约30分钟,但发现号外面的两名宇航员在太空的工作进展相当顺利,他们比原计划的时间安排提前了大约40分钟,这主要利益于他们灵敏地拆除了旧陀螺仪,节省了时间。

  19时07分:旧陀螺仪“入库”完毕。

  两名宇航员安全地将拆下来的陀螺仪固定在发现号的货舱里。现在,野口和罗宾逊取出一个新陀螺仪。他们将把它安装到旧陀螺仪原来的位置上。

  18时39分:拆下的陀螺仪送回发现号货舱。

  今天太空行走的重头戏-更换陀螺仪进展顺利,拆下来的陀螺仪已经被安全地送进发现号的货舱。野口和罗宾逊很快就会把一个新的陀螺仪安装到空间站上。

  18时15分:陀螺仪成功拆除。

  野口和罗宾逊已经将空间站上的陀螺仪成功拆下来,准备将一个新的换上。罗宾逊说:“好吧,我的朋友,让我们把这个陀螺仪带回家吧。”野口将把这个重达629磅的陀螺仪带回发现号的货舱。

  18时05分:宇航员开始在陀螺仪上工作。

  两名宇航员正在拆下断裂的陀螺仪。野口附着在空间站的机械臂上,而罗宾逊正在移走电力联接器、固定带、垫片。这个洗衣机大小的陀螺仪是在2002年6月8日失灵的。

  17时42分:野口站到机械臂上。

  太空行走宇航员野口站到了空间站机械臂的顶端,准备一个手握式抓具-太空螺丝起子,将用它移开连接陀螺仪的带子。劳伦斯和凯利正在操纵机械臂,把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放到合适的位置。野口和罗宾逊都在“Z1”横架上,飞行控制人员已经将切断陀螺仪的供电。

  17时25分:宇航员检查拴链。

  太空行走宇航员检查拴链和其他工具,他们将用这些工具拆下国际空间站外部一个破裂的陀螺仪。野口正在安装一个脚部限制装置,有了这个装置,宇航员将可以移开空间站所有保护四个陀螺仪的防热盖,开始他们在“Z1”横架上的轨道修复工作。

  17时11时:宇航员关闭发现号过渡舱

  在发现号外面工作的两名宇航员已经关上他们身后的舱口。太空行走的野口和罗宾逊的伙伴们则开始对过渡舱重新加压,让任务专家温迪·劳伦斯和飞行员詹姆士·凯利穿越联接发现号和国际空间站的通道,他们将在空间站操纵机械臂,支持今天的太空行走。

  16时58分:宇航员走出发现号。

  在打开太空服供电系统开关后,野口和罗宾逊已经正式开始了他们宇航员生涯的第二次太空行走。第二次太空行走是从16时42分正式开始的,这也是支持国际空间站的第60次舱外活动。

  北京时间16时39分:发现号的两名宇航员再次准备太空行走。

  野口聪一和罗宾逊已经打开发现号过渡舱的外舱口。此时距离他们进入轨道飞行器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了。


  宇航员:野口聪一和史蒂芬-罗宾逊

  任务:今天是发现号升空的第7天,在第二次太空行走中,野口宗千和罗宾逊将会取走和更换有问题的控制力距陀螺仪。国际空间站上共有4个负责控制空间站位置和方向的陀螺仪,其中三个都发生了故障。空间站机械臂将吊起和搬运新老设备,每件设备重达620磅,同时,他们还将安装附加装置和连接电线。一台新的陀螺仪将在太空行走结束时启动。

  具体时间安排(北京时间):

  13点9分:第二次太空行走准备开始

  13点30分:飞行指挥仪校正

  16点14分:太空行走开始

  16点39分: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舱盖打开;控制力矩陀螺仪1的电源被切断

  21点15分:新的控制力矩陀螺仪检验

  21点30分:新的控制力矩陀螺仪启动

  21点54分: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舱盖关闭

  22点44分:太空行走结束

  22点54分:船主成亲/国际空间站舱盖打开

  23点30分:任务状况简报(随后进行控制小组录像重放)
2-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宇航员第三次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8月3日下午4点48分,发现号宇航员野口聪一和史蒂芬-罗宾逊开始第三次太空行走,任务是维修航天飞机腹部两片不规则凸起的隔热瓦缝隙填充材料和安装外置摄像机和光学系统。

  22时39分:宇航员回到过渡舱。

  宇航员野口聪一和罗宾逊回到发现号的过渡舱。备受瞩目的第三次太空行走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2时22分:空间站过渡舱关闭。

  野口将空间站的“询问”过渡舱关闭后,在发现号货舱里与伙伴罗宾逊会合。


  22时14分:宇航员在做重新进入发现号的准备。
  
   罗宾逊正在发现号的过渡舱里作重新进入发现号的准备。同时,野口已经在部件平台上安装了一个工作界面。在进入发现号之前他将关闭空间站“询问”过渡舱。


  21时57分:太空行走宇航员最后一项任务。

  在成功地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之后,发现号宇航员野口和罗宾逊在返回航天飞机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关闭国际空间站“询问”过渡舱的外舱口。这个舱口是在他们第一次太空行走期间打开的,作为应急入口使用,一旦发现号的过渡舱发生故障,无法进入航天飞机,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将从这个应急舱口进入空间站。但三次太空行走都非常顺利。应急舱口没有派上用场。关上这个舱口后,两名宇航员将回到发现号的货舱,重新进入过渡舱。

  21时29分:太空行走宇航员重聚。

  野口和罗宾逊在国际空间站外面重新聚到一起,他们将一起行动,将罗宾逊从机械臂上“解放”出来。

  21时06分:宇航员太空行走接近尾声。

  在成功地清除了两处凸起后,飞行控制官向宇航员野口和罗宾逊发出了准备结束太空行走的指令。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如果依照原计划,宇航员还要从国际空间站上移走一部损坏的马达,但由于临时增加了清除凸起的任务,飞行控制官同意,结束太空行走。两处凸起就这样清除了,顺利得让人有虚惊一场的感觉,但这不正是人们所期待的结果吗!宇航员们可以松口了,美国宇航局可以松口气了。可是,未来会怎样?发现号还会被发现哪些麻烦?宇航员们不知道,美国宇航局不知道,只有老态龙钟的发现号自己最清楚。

  20时57分:第二处凸起也被顺利清除。

  罗宾逊成功地清除了第二处凸起。他说:“与第一处相比,这一处几乎没有用什么力,它就出来了。似乎这架大飞机已经治愈了。”

  20时50分:“清障”过程出奇得顺利。

  罗宾逊成功地去掉第一处凸起!整个过程简单得出人意料。他边工作边向地面说:“我现在正在往外拽,它很轻易就出来了。”他头盔上的摄像头拍了整个“清障”过程。飞行控制官们激动不已,他们对宇航员们说:“我们正在享受这一切!”

  20时44分:宇航员抵达第一个需要修复的地方。

  宇航员罗宾逊已经抵达第一个工作点,他头盔上的摄像头首次让人们如此清晰地看到航天飞机腹部陶瓷瓦的表面。他可以轻易地看清第一处凸起。他还向地面报告说,看到了以前用航天飞机吊杆检查时确认的一处破损。

  20时23分:宇航员向航天飞机的腹部移动。

  对于罗宾逊来说,这是最漫长的一段时间,最漫长的一段距离。他必须前去修复这两处凸起,但他真的不知道结果会怎样。这个谜团马上就要揭开:机械臂缓缓地将他送往发现号的机腹,他在一点一点地接近其中一处凸起。他尽量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甚至与STS-114飞行员、操纵机械臂的“维加斯”詹姆士·凯利开起了玩笑:“维加斯,我们准备飞吧!”罗宾逊的太空行走伙伴野口聪一也不忘打趣一句:“骑在上面,好好享受!”

  20时16分:太空行走宇航员准备在轨修复。

  野口正在帮助处在机械臂顶端的罗宾逊清点随身携带的工具,看看这些工具是否都安全地存放妥当。与此同时,发现号里面的宇航员已经将航天飞机的吊杆定位在机身一侧,上面的摄像机可以拍到罗宾逊的修复过程。

  20时06分:宇航员出发。

  宇航员罗宾逊现在站到了空间站的机械臂上,准备开始今天的修复轨道飞行器的任务。发现号飞行员凯利亲手控制着机械臂,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因为他必须准确地将罗宾逊送到发现号腹部两个凸起的地方,距离太近,容易碰到腹部比较脆弱的隔热瓦;距离太远,罗宾逊又无法展开工作。

  19时50分:宇航员正在挑选修复用的工具。

  太空行走已经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太空修复”即将开始。主角罗宾逊正在挑选工具。他说,他要挑选那些重量最轻的工具,这样,一旦工具从手中滑落,碰到发现号的隔热瓦,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罗宾逊即将成为太空第一个“吃螃蟹”的宇航员!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位宇航员到过航天飞机的腹部,这里一直是一块“无人区”,更没有哪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太空飞行的过程中修复外面的隔热瓦。最让人担心的是,在此之前,罗宾逊并没有接受过这类修复训练,可是他对完成任务信心十足。他的这一举动将在美国航天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19时35分:惊心动魄的“太空修复”即将上演。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已经缓缓地收回到它的移动座基平台上。今天太空行走最惊心动魄的一刻马上到来:罗宾逊的“太空修复”好戏即将开演。他将登上空间站机械臂,前往发现号腹部,清除两处凸起物。这项任务看似简单,但不容有任何闪失。

  19时26分:宇航员到达空间站最高点。

  宇航员野口聪一从国际空间站的最高点爬下,他在那里的P6桁架上安装了材料曝光试验设备。从距离发现号货舱60英尺的高处俯视是一种什么感觉?野口的嘴里只蹦出一个字:“妙!”宇航局透露“修复发现号的时间可能提前”这一惊人消息后突然没了下文。

  19时02分:修复发现号的时间可能提前。

  谁也无法预测美国宇航局下一步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就在野口聪一和罗宾逊有条不紊地在太空工作之际,美国宇航局突然宣布,修复发现号的工作可能提前!依照修复方案,罗宾逊将站在空间站机械臂的顶端,缓缓地接近两处凸起。这项工作本来安排在另一项工作,也就是收回一部损坏的马达之后。现在尚不清楚究竟出于何种原因,美国宇航局决定提前修复发现号。

  18时53分:两名宇航员即将上演“太空分手”。

  两名宇航员野口聪一和罗宾逊太空行走的第一项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他们即将分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完成各自的任务。野口准备前往空间站P6桁架,安装“MISSE 5”试验设备。这是一种首次安装了天线的材料曝光设备,它将起到中继作用,把数据传给地面。野口正在安排拴链,而他的伙伴罗宾逊正在从新安装的部件平台上收拾一个新抓手,它将被送回地球,未来它将被用在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硬件上。此时,距离罗逊宾开始修复两处凸起大约只有90分钟了。


  18时40分:宇航员连上平台的电线。

  两名宇航员终于将部件平台安全完毕,并将电线连接上。现在,美国宇航局准备指令给这个重达三吨的部件平台供电。

  18时21分:部件平台重新安装。

  由于在安装部件平台时遇到一点麻烦,野口和罗宾逊只得将平台抬起,再重新安装。野口和罗宾逊在锁住部件平台,而他们的伙伴劳伦斯用空间站的机械臂紧紧地抓住这个硬件,任务专家托马斯则在发现号里面拍摄太空行走。

  18时09分 安装部件平台遇到小麻烦。

  宇航员野口和罗宾逊在安装部件时遇到一点麻烦:他们无法将将过渡舱的其中一根锁条锁住。这些锁条是用来固定部件平台的。目前,两名宇航员正在排除故障。

  17时43分:机械臂将部件平台放到空间站上。

  劳伦斯和凯利操纵的机械臂成功地将部件平台放到空间站上的指定位置。野口现在正用工具将新平台锁在“询问”过渡舱外面,这个平台从此将成为空间站永久的组件之一。

  17时36分:宇航员正在安装部件平台。

  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罗宾逊和野口正在国际空间站“询问”过渡舱外面安装部件平台。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员劳伦斯和凯利正在将平台送往空间站。野口和罗宾逊在目视这一运送过程,准备将这个硬件锁定在空间站上。

  17时30分: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员就位。

  发现号宇航员劳伦斯和凯利向地面控制人员报告说,他们已经到达国际空间站内部的机械臂控制台,他们将在那里帮助太空行走的罗宾逊和野口安装空间站的部件平台。罗宾逊修复发现号机腹的凸起时,机械臂的顶端将成为他的支点。届时,他将站在上面,完成这一空前的“高难度动作”。

  17时15分:发现号过渡舱再增压。

  就在野口和罗宾逊开始太空行走的时候,发现号上的宇航员开始对轨道器的过渡舱再增压,目的是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建之间重新建立联系,这是为发现号宇航员劳伦斯和凯利使用空间站的机械臂,帮助罗宾逊完成修复重任所做的必要准备。目前,罗宾逊和野口正在安装2号外储备平台,这个平台将用来存放那些体积太大、空间站里面无法存放的部件。

  16时57分:宇航员开始走出航天飞机

  执行第三次,也是发现号最后一次太空行走任务的宇航员野口和罗宾逊已经走出航天飞机,太空行走正式开始。这次太空行走预计持续7个小时,其中最大的看点是罗宾逊修复两处凸起,这是宇航局临时添加的任务,目的是确保发现号安全地返回地球。但航天飞机宇航员从未进行过这样的维修活动,所以能否顺利,众所关注。宇航局表示,第三次太空行走开始的时间是16时48分。

  16时47分:太空行走稍稍延迟。

  野口和罗宾逊的太空行走的准备延迟了大约30分钟。但他们的准备已经接近尾声,发现号的外舱口即将打开,他们即将步出航天飞机。今年太空行走的第一项任务是安装外储藏平台(ESP-2),安装的位置是在国际空间站的“询问”过渡舱的外部。

  15时17分:发现号宇航员准备第三次太空行走。

  两名宇航员罗宾逊和野口聪一正准备走出发现号,执行修复隔热瓦凸起的重任。他们目前正在过渡舱里穿太空服。备受瞩目的第三次太空行走即将拉开帷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天的太空行走开始大约3小时20分钟后,罗宾逊将站在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顶端,将发现号腹部两处凸起清理掉。野口从空间站上的一个位置全程监督这次清理行动。除此之外,两位宇航员还将进行其他一些舱外工作。

  宇航员:野口聪一和史蒂芬-罗宾逊

  任务:今天是发现号升空的第9天,在第三次太空行走中,野口宗千和罗宾逊将会维修航天飞机腹部两片不规则凸起的隔热瓦缝隙填充材料。按计划他们还会把外置摄像机和光学系统安装在空间站的支撑桁架上。机械臂会将1550磅的外部工具安置平台从“发现”号货舱搬到“美国询问舱”,野口宗千和罗宾逊会在第一次太空行走时将它夹在空间站上。宇航员将会从空间站外取回实验盒,并在结束最后一次行走前再安装一个新的。

  具体时间安排(北京时间):

  13点9分:第三次太空行走准备开始

  13点30分:飞行指挥仪校正

  16点14分:太空行走开始

  16点44分: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舱盖打开

  21点9分: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舱盖关闭

  22点14分:太空行走结束
3-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技术解读:激光装置“亲密”扫描发现号
  据报道,“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使用一个装有激光装置的机械臂来缓慢地扫描航天飞机的机翼和机头,这种关键的安检工作在以前的航天飞机任务中还从来没有进行过。

  宇航员在轨道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臂寻找机翼和机头的裂缝,裂缝可能在航天飞机于八月七日重返地球大气层时对航天飞机构成威胁。

  在机械臂沿航天飞机机翼进行扫描时,激光装置旁边的一部电视摄像机拍下了激光图像。

  激光装置可以探测到机翼和机头的微小裂缝,机翼和机头部分是着陆时受热最多的部分。宇航员还使用电视摄像机对机组人员舱和机尾的隔热瓦进行检查。

  除了激光和目视检查之外,美国宇航局已在机翼上安装了176部可探测损伤的感应器。

  隔热瓦的破损在航天飞机的发射中很常见,但是按照新的安全规则,美国宇航局必须确定任何问题都不会导致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那样的灾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发现号”:花掉1450亿美元的理由
   1450亿美元的总投入,两次悲剧式的空难,这是美国航天飞机问世24年间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数字。“成就”两次人类航空历史上的重大悲剧,花费的资金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欧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到底取得多大的成果与回报实在是一言难尽。如果美国宇航局(NASA)是一家私人公司,相信早在很多年前就倒闭了。
  如今,NASA骄傲地向世人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于美国当地时间7月13日重返太空,这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首次航天飞行,事实印证了航天飞机有其继续存在的理由,也证明了NASA经久不衰的政治影响力、市场营销力,它将持续不懈地大把大把地花纳税人的钱。

  ■ 民众支持

  尽管开支庞大、挫折不断,但最近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美国继续发展航天飞行项目的美国民众约占受调查者的四分之三,绝大多数民众认为美国宇航局发射航天飞机的节奏是适当的,对该机构所做的工作持正面的评价。

  参与民调的盖洛普公司负责人杰瑞·约翰斯说:“从历史上看,即使是在‘挑战者’号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时,美国民众仍然支持继续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大多数美国人表示他们对“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完成任务“相当有信心”,认为美国宇航局有能力阻止类似“哥伦比亚号”失事的悲剧重演。

  ■ 花钱有理

  民众的支持代表了NASA至少拥有两大无形资产。首先,NASA一直都能说服美国国会通过数额巨大的拨款,其理由之一是其在相关的几个州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其次,NASA的市场营销能力一流。NASA一直坚持,需要人去亲自体验太空。长久以来NASA都把自己塑造成美国精神的象征,不断地开拓新领域、新疆界,“边疆”一词在美国人的词汇里具有独特的含义,边疆精神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浩瀚的宇宙又为这一探索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

  目前,世界上美国是惟一拥有航天飞机的国家,于是航天飞机是国家实力的象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太空专家罗杰·劳利斯说,“由于航天飞行对技术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发射航天飞机就成了美国杰出实力的重要象征。这既体现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也体现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美国太空网评论道,“发现号”即将发射升空,对NASA而言,不仅仅是一次载人太空飞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成功发射,可以改变美国宇航局因“哥伦比亚号”失事而带来的阴影,重塑该机构的正面形象。

  “发现号”重返太空,还向世人表明,国际空间站到目前运行良好,并没有被人类所遗弃。人们对美国宇航局的信心也会增强,他们不仅有能力将人类送入太空,送上月球,还可以把人类带向更遥远的火星。尽管美国民众支持宇航局,也赞成继续发射航天飞机,但调查同时表明,很少有人赞成对火星进行载人飞行,而这正是布什总统及美国宇航局未来的太空探险目标。

  ■ 有人质疑

  总部设在华盛顿”自称是美国最大的非赢利机构的“反政府浪费公民理事会”上个月曾对美国政府提出批评,指责美国继续推行对月球及火星的探险计划。表示强烈反对航天员登陆火星进行探险,并质疑该项目是否科学价值并列举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如巨额财政赤字、宇航局管理漏洞、载人飞行器脱离地球轨道后的安全性等。

  该机构工作人员斯查兹说:“人类将来对太空的探险活动,将不再是政治化的、耗资巨大的活动。太空飞行可以向私人公司及个人开放,这样将更经济、更现实、也更可能对人类带来切实的利益。”太空探险“私有化”的建议似乎已经动摇了NASA的存在理由,私人经营是否会成为未来太空探险的运营模式也还未可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1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Re: 发现“发现号”

综述:航天飞机仍面临考验
7月26日上午10时39分(北京时间当日晚10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腾空而起。这次几经拖延的发射,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

“重返飞行”一波三折

“发现”号的这次发射,被美宇航局命名为“重返飞行”,它不仅要为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和设备、运走垃圾,还要检验“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宇航局为航天飞机所做的安全改进是否有效。不过这次发射更重要的意义,恐怕是鼓舞美国航天被“哥伦比亚”号事故所打击的士气、重建载人航天的信心。正如“发现”号宇航员斯蒂芬·罗宾逊所说:“这是一次象征性的任务。”

这次象征性的“重返飞行”之旅可谓一波三折,发射时间从今年2月开始不断向后推。7月13日的尝试本来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但在预定发射前2个多小时,航天飞机的一个燃料传感器突然被检查出故障,使宇航局不得不动员12支队伍、数以百计的工程师紧急检修。 直到此次发射之前,宇航局还是不能百分之百证实已解决了“发现”号的问题。航天飞机项目副主管韦恩·黑尔说,工程师不能对可疑部位进行大检查,因为航天飞机内部复杂的管线系统“每次触动都可能造成新的问题”,他们只能分析大量的数据,“相信”已经找到了传感器故障的原因,但即便故障没有彻底解决,也会强行发射。 

航天飞机“先天不足” 

“发现”号行前所遇到的波折,恰好反映了航天飞机力不从心的困境。它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思想的产物,即要有一种既能运人载货、又能发射卫星、还能重复使用的“万能航天器”,结果造就了这种有200多万零件的高度复杂系统,一些很难检查出来的小故障就可能造成惨祸,每次发射之前的检查、维护、修理都成为浩繁的工作。

事实证明航天飞机没有达到理想化的设计目标。美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报告显示,每架航天飞机的设计寿命是20年、100次发射,但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所有的5架实用航天飞机总共才发射了100多次,20年的机体寿命却已超过。如果航天飞机继续服役,超龄的机体又可能成为事故的源头。此外,航天飞机每次发射的成本也被证明远远高于设计。

 就在“发现”号发射之前,负责调查“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提出安全建议的美国独立调查组表示,美宇航局还没有完成在太空紧急维修航天飞机等三项要求,而航天飞机项目主管官员却认为,这是“几乎做不到的”。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也在国会承认,航天飞机是“过时观念的产物”、“先天就有缺陷”。 

航天飞机后继乏人

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2015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进而登陆火星的航天计划。这个宏伟的远景规划日前已被众议院通过。但是,上述目标能否达成还是个大悬念,因为美国在多年依赖航天飞机之后,已没有其他手段将宇航员送上太空。

美国现在还有“发现”号等三架航天飞机,按宇航局的计划,它们在今后5年内总共只能完成20多次飞行任务,首要目标是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到2010年就要全部退役,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还表示,应该进一步减少航天飞机的任务,甚至可能让它们提前退役。 而美国的下一代载人航天器目前还在设计中,升空的时间定在2014年。这样,在2010之后的5年中,美国可能出现没有载人航天器的“空白期”。

宇航局说,下一代载人航天器将是吸取了航天飞机教训的产品,它将更简单、便捷,重复发射的成本和维护工作都将大大减少。但是,它究竟是什么样、2014年之前能否问世,也仍然是悬念.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inaqfzx 发表于 2005-8-1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新余 电信
终于看完了。。。。
好长啊,期待新的飞行器出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火星风暴 发表于 2005-8-2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联通/博亚世纪网络广场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水星人 发表于 2005-8-2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找的。花了很长时间。希望大家都读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听风 发表于 2005-8-2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南开区 联通
内容好多,看完真的头痛,分着看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8-2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类似的比这全的我前些天就发过了。。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听风 发表于 2005-8-2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南开区 联通
[quote:807262d79a="meteorobs"]类似的比这全的我前些天就发过了。。 ^^[/quote] :rol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6 02:29 , Processed in 0.12619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