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个 Noogler 眼中的 Google

[复制链接]
暗淡蓝点 发表于 2006-4-2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 电信/(遂溪/吴川)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6年2月17日 上午 08:06:00

发表者: 郑欣, Google 中国工程师


Noogler 就是 New Googler 的简写。来 Google 的两周时间里,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新名词,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自从向 Google 投了简历之后,一直有一些好玩的事情发生:几个月前严格却有趣的数轮面试,若干 +00091 字头的美国面试电话和电话那边努力着的普通话,传说中的福利待遇和 20% 时间的工作方式,关于 Google 和开复博士的各种新闻,以至接到 offer 之后逐渐酝酿着的憧憬。对这一切的记忆,都在我 1 月 9 日上午 9 点走进 Google 办公室、正式成为一名 Noogler 的时刻开始,被更多更有趣更酷的人和事情所冲淡。

头一天上班恰好在电梯上碰到了开复,所以是开复领着我在 Google 中国的办公室转了一圈,把我介绍给所有人。嗯,。 印象很深的是遇到两个纽约来的负责人事招聘的 pp mm, 我介绍说我是 new employee 时,她们笑着说 “Welcome to Google.” 而当我说我是 software engineer (软件工程师)时,她们明显提高了声音说, “Wow, congratulations!”

第一天主要做 “认领” 工作:认人和领东西。 认识了开复的特别助理 Tina,认识了我们工程师的老大 -- 会灿,认识了好多总部过来的老员工,还认识了 CFO(所有人都认为他很重要,因为他管发工资)。领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和包,领养了一台 HP 的工作站,还领了鼠标、记事本、笔。出乎意料的是还拿到了不少好 “礼物”: 一件很酷的外套、一本台历、还有一个适合 14 岁以上少年儿童的智力玩具。Tina 悄悄告诉我,这才刚刚开始,好玩的还在后头。

开复和韶宁在一间办公室,有一次只有他一个人在,于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技术讨论就在开复的办公室里进行。办公室很小,只有四把椅子,参加的人有六七个,于是我跟着一个老员工一起坐在开复的办公桌上。大家就这么错落有致的开起了会。会议的简短和空间的狭小并不能阻止好想法的层出不穷和“包袱”的不时闪现。我一直执著地相信智慧和幽默相生共存。在我看来,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想法和制造一个搞笑的包袱的过程,没什么不同。我幻想找到有一种方法来证实我的观点,也许尝试在未来面试时测试 IQ 之余也测测 “HQ” (humor quotient)? 呵呵,一个人突发奇想,不代表公司立场。

第二周的周末正好赶上 Google 中国编程挑战赛 的决赛(Google China Code Jam)。公司趁这个机会组织了一次新老员工的 team building。也许是我土,我一直以为 team building 是大家坐在草地上,听老大讲那过去的事情。后来才知道是做那么多有创意的游戏。印象最深的一个游戏是“蜘蛛网逃生”。根据规则,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让队员轮流摆成“僵尸”状,其他人抬着他穿过网眼逃生。这个方法非常成功,最后仅仅有两个人因为疏忽而触网,连我和我们组最壮的两个大汉都成功通过了。Team building 完成后的感觉太奇妙了:当你对集体任务不抱任何希望时,大家一起讨论各种可行的方法;当你对个人任务不抱任何希望时,其他人个个都怀着比你更大的希望,并且全力帮助你完成;当你的任务成功完成时,所有同伴都欢呼并祝贺你!

这就是我在 Google 上班短短几周的粗略印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觉的话,那就是 -- 每天都很忙很累,却总想着来上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蜘蛛网逃生”游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家福
tonydennis 发表于 2006-4-2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理想中的工作 理想中的公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4 19:33 , Processed in 0.06417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